宜蘭市
宜蘭市(臺灣話:),舊稱「五圍」[1]:14,位於台灣蘭陽平原精華區的中央,宜蘭縣縣治所在地。市內人口數約9.56萬人,為宜蘭縣人口數最多、密度僅次於羅東鎮第二高的行政區,在全國所有縣轄行政區之中,人口密度排行第五高[註 1]。自臺北縣永和市於2010年改制為新北市永和區之後,成為全台面積最小的縣轄市。
宜蘭市 Yilan City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 ||
---|---|---|
縣轄市 | ||
| ||
上級行政區劃 | 宜蘭縣 | |
舊稱 | 五圍[1]:14 | |
設立年份 | 1940年 昭和15年(改制宜蘭街為宜蘭市) 1945年 昭和20年(終戰,設縣轄市,轄屬臺北縣) 1950年 中華民國39年(宜蘭設縣,改隸宜蘭縣) | |
區劃 | 38里478鄰 | |
政府 | ||
– 市長 | 江聰淵(宜蘭市市長列表) | |
– 行政機關 | 宜蘭市公所 | |
– 立法機關 | 宜蘭市民代表會 | |
總面積 | 29.4080平方公里 | |
平均海拔 | 5 米、6 米 | |
人口 | ||
– 總數 | 95,376人(2021年1月) | |
– 戶數 | 37,134戶 | |
郵政編碼 | 260 |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02010 | |
毗鄰 | 礁溪鄉、五結鄉、壯圍鄉、員山鄉 | |
網站 | https://www.ilancity.gov.tw/ | |
1810年宜蘭縣區納入清版圖,1812年正式設廳治理,五圍(今宜蘭市)成為廳治。1813年,宜蘭城修築完成,城內設施在數年內一一完備,宜蘭城儼然成為蘭陽平原的政治、經濟、文教中心。1940年,成為日治時期的州轄市。1945年,改為縣轄市。1950年,改隸宜蘭縣,並為縣治。在歷史背景與豐厚的文化資源條件下,宜蘭市也被譽為宜蘭縣的文教特區。因此,境內有縣政府、縣議會、縣史館等全縣級的設施。
歷史
宜蘭市舊名「五圍」,係清嘉慶年間福建漳州漳浦人吳沙於1796年得柯有成等人資助,廣招漳、泉、粵三籍流民進入蛤仔難地區,建築土圍為根據地[1]:12,依開墾先後為頭圍(今頭城鎮頭城街,1796年開墾)[1]:12、二圍(今頭城鎮二城,1798年開墾)[1]:12、三圍(今礁溪鄉三民村,1798年開墾)[1]:12、四圍(今礁溪鄉吳沙村,1799年開墾)[1]:13、五圍(1802年開墾)等地,五圍即今之宜蘭市[1]:14。
荷西時期,1626年5月11日,西班牙人到達臺灣最東點,將其命名為「Santiago」(三貂角),12日至雞籠,16日佔領今基隆和平島,建立「聖薩爾瓦多」城[1]:2。1632年,佔領產金甚多的蛤仔難沿岸,稱「Santa Catarina」。1633年,招撫各社原住民。1634年,在蛤仔難建立教堂[1]:3。164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聽聞距淡水一日半行程的蛤仔難有產金地,於是派遣探險隊前往探採沙金。1642年9月4日,西班牙人遭荷蘭人驅逐出境[1]:4。1644年,荷人聞臺灣東部產金,派上蒙尉(Pinter Boon)往征蛤仔難。蛤仔難24社長老曾至淡水提議和好,9月,荷軍遠征蛤仔難地方,計有44社歸順[1]:4。1661年,鄭成功率軍入臺,4月4日,荷蘭普羅民遮城守軍投降。5月2日,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一府即承天府,二縣即天興縣、萬年縣,改大員為安平鎮。12月13日,與鄭氏訂約,退出臺灣。1668年5月,雞籠、蛤仔難之荷人始離去,但鄭氏勢力未及,蛤仔難為化外之地[1]:6。
1683年,鄭克塽降清,明鄭亡,臺灣納清版圖,屬福建省臺灣府,轄三縣,即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1]:7。蛤仔難地區屬諸羅縣[1]:7。1731年,設淡水廳,蛤仔難歸屬淡水廳管轄[1]:10。1796年,吳沙入墾蛤仔難地區[1]:12,1802年,入墾五圍(今宜蘭市)[1]:14。1808年,閩浙總督方維甸奏請收蛤仔難入版圖[1]:18,1809年,清仁宗確立收蛤仔難入版圖[1]:19,1810年4月,知府楊廷理始籌備噶瑪蘭設廳事宜[1]:20。1812年7月,設噶瑪蘭廳,廳治五圍(今宜蘭市)[1]:22。1875年,沈葆禎等人奏請將臺灣分為二府八縣一廳,9月12日置臺北府,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及基隆廳。噶瑪蘭廳改制為宜蘭縣[1]:54,縣治五圍改稱本城堡[2]:25。1885年9月15日,清廷宣布臺灣建省,改福建巡撫為「福建臺灣巡撫」,以劉銘傳為首任巡撫[1]:59。1887年9月8日,全省劃分為三府一直隸州三廳十一縣[1]:60。
1895年,甲午戰爭後,日本與清廷訂立馬關條約,將臺灣收入日本版圖[1]:64。6月28日,臺灣分三縣一廳,宜蘭地區改設宜蘭支廳,隸屬臺北縣[1]:70。1897年5月起,改六縣三廳,宜蘭支廳升格為宜蘭廳。1901年11月,全臺分二十廳,宜蘭正式成為一級行政區[1]:76。1920年,7月27日,臺灣地方改制,廢宜蘭廳,全臺分五州二廳,改隸臺北州,本城堡屬宜蘭郡管轄[1]:154。10月1日,本城堡改為宜蘭街[1]:156。1940年10月29日,宜蘭街升格為宜蘭市[1]:240。
1945年臺灣改歸中華民國[註 2],將日治時期的五州、三廳、十一州轄市(含廳轄市)改為八縣、九省轄市、二縣轄市[註 3],宜蘭市為縣轄市,隸屬臺北縣[註 4]、[1]:265、[2]:67。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全臺灣劃分為十六縣五省轄市一管理局;10月10日,宜蘭立縣,與臺北縣分治,宜蘭市改隸宜蘭縣,並為宜蘭縣縣治[1]:297、300、[2]:68。
地理
地形
宜蘭市位於台灣蘭陽平原精華區的中央,東通壯圍鄉,西連員山鄉,南鄰蘭陽溪與五結鄉相對,北接礁溪鄉。
宜蘭市為蘭陽溪沖積扇沖積層上的一部份,就地質而言,宜蘭沖積扇平原,是由地盤上升與溪川沖積所形成。依台灣地質分區則屬濱海平原地質區。再依據過去之研究,蘭陽溪沖積扇地區之沖積層由暗灰色及黃褐色之沙、礫、黏土而成,厚度約在數十公尺以上,底土為黏土質壤土,即粉沙質黏壤土,屬於全新世非海相沉積層,此種沖積層是第四系之現世層[3]:142。 蘭陽溪沖積扇是宜蘭平原之根據,因其形成期較早,故地面平坦。其扇頂高度約200公尺,在牛鬥附近,扇端高約10公尺, 約在羅東宜蘭鐵路線之西,而扇徑約19公里[3]:142。
氣候
宜蘭市 | ||||||||||||||||||||||||||||||||||||||||||||||||||||||||||||
---|---|---|---|---|---|---|---|---|---|---|---|---|---|---|---|---|---|---|---|---|---|---|---|---|---|---|---|---|---|---|---|---|---|---|---|---|---|---|---|---|---|---|---|---|---|---|---|---|---|---|---|---|---|---|---|---|---|---|---|---|
氣候圖表(說明) | ||||||||||||||||||||||||||||||||||||||||||||||||||||||||||||
| ||||||||||||||||||||||||||||||||||||||||||||||||||||||||||||
|
宜蘭(1991年至2020年)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 19.7 (67.5) |
20.4 (68.7) |
22.7 (72.9) |
25.7 (78.3) |
28.5 (83.3) |
31.4 (88.5) |
33.2 (91.8) |
32.8 (91) |
30.6 (87.1) |
27.1 (80.8) |
24.2 (75.6) |
20.9 (69.6) |
26.4 (79.5) |
平均低温℃(℉) | 14.0 (57.2) |
14.4 (57.9) |
16.0 (60.8) |
18.8 (65.8) |
21.7 (71.1) |
24.3 (75.7) |
25.6 (78.1) |
25.4 (77.7) |
24.0 (75.2) |
21.3 (70.3) |
18.7 (65.7) |
15.5 (59.9) |
20.0 (68)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155.3 (6.114) |
175.2 (6.898) |
132.2 (5.205) |
134.2 (5.283) |
222.7 (8.768) |
186.7 (7.35) |
145.5 (5.728) |
243.8 (9.598) |
441.2 (17.37) |
442.3 (17.413) |
360.2 (14.181) |
188.4 (7.417) |
2,827.7 (111.327) |
平均相对湿度(%) | 83.5 | 85.0 | 84.5 | 84.6 | 86.3 | 85.3 | 80.9 | 82.0 | 83.6 | 85.5 | 85.6 | 83.9 | 84.2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68.5 | 61.4 | 82.9 | 94.1 | 104.9 | 144.9 | 217.1 | 205.5 | 153.2 | 97.5 | 65.7 | 63.7 | 1,359.4 |
来源:中央氣象局 |
人口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82,644 | — |
1986 | 85,234 | +3.1% |
1991 | 88,710 | +4.1% |
1996 | 92,542 | +4.3% |
2001 | 92,097 | −0.5% |
2006 | 95,383 | +3.6% |
2011 | 95,521 | +0.1% |
2016 | 95,907 | +0.4% |
來源: . 內政部. |
2021年宜蘭市每月戶口變化 | ||||
---|---|---|---|---|
月份 | 戶數 | 人口 | 消長 | 宜蘭市人口變化圖表 |
1 | 37,134 | 95,376 | −19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累積年度人口增減:−19 本年人口流失,累積成長率為-0.02% |
宜蘭市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20年)[4] | ||||||||||
---|---|---|---|---|---|---|---|---|---|---|
年份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人口 | 82,644 | 83,330 | 83,829 | 84,681 | 84,929 | 85,234 | 85,653 | 86,301 | 86,861 | 88,039 |
增加量 | — | +686 | +499 | +852 | +248 | +305 | +419 | +648 | +560 | +1,178 |
成長率 | — | +0.830% | +0.599% | +1.016% | +0.293% | +0.359% | +0.492% | +0.757% | +0.649% | +1.356% |
年份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人口 | 88,710 | 89,059 | 89,649 | 91,133 | 92,313 | 92,542 | 92,038 | 92,013 | 91,908 | 91,951 |
增加量 | +671 | +349 | +590 | +1,484 | +1,180 | +229 | -504 | -25 | -105 | +43 |
成長率 | +0.762% | +0.393% | +0.662% | +1.655% | +1.295% | +0.248% | -0.545% | -0.027% | -0.114% | +0.047% |
年份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人口 | 92,097 | 92,768 | 93,623 | 94,188 | 94,606 | 95,383 | 96,094 | 95,874 | 95,831 | 95,568 |
增加量 | +146 | +671 | +855 | +565 | +418 | +777 | +711 | -220 | -43 | -263 |
成長率 | +0.159% | +0.729% | +0.922% | +0.603% | +0.444% | +0.821% | +0.745% | -0.229% | -0.045% | -0.274% |
年份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人口 | 95,521 | 96,016 | 95,985 | 95,885 | 96,051 | 95,907 | 95,918 | 95,732 | 95,562 | 95,395 |
增加量 | -47 | +495 | -31 | -100 | +166 | -144 | +11 | -186 | -170 | -167 |
成長率 | -0.049% | +0.518% | -0.032% | -0.104% | +0.173% | -0.150% | +0.011% | -0.194% | -0.178% | -0.175% |
人口變化折線圖 | ||||||||||
政治
歷任市長
|
市政組織
宜蘭市公所是宜蘭縣宜蘭市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縣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宜蘭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宜蘭縣政府。市長由全體市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宜蘭市公所並置市政會議,為市政最高決策機構,在市長之下,設有5課1室等6個內部單位及3個附屬機關。
宜蘭市民代表會是宜蘭市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宜蘭市全體市民立法和監察市政。市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共有16位市民代表,第一選區5席市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市民代表、第三選區5席市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市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6位市民代表互選產生。
行政區
現今宜蘭市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宜蘭街屬臺北州宜蘭郡,同時原屬民壯閻堡的壯一及員山堡的金六結也在此時納入市域,宜蘭街新增壯一、金六結二保,成為二十九保[2]:47。1940年10月,宜蘭街由宜蘭郡獨立出來,升格為宜蘭市,直隸於臺北州[2]:55,全市劃分為昭和町區、本町區、文武町區、富士町區、錦町區、榮町區、旭町區、宮前町區、南町區、東町區與北町區十一區[2]:62—63。1943年4月,改劃分為旭町(旭、榮)、錦町(錦、富士)、幸町(文武、宮前)、本町(本、昭和)、 曙町(東)、富田町(南)與川端町(北)七町[2]:63—64。 1946年1月16日,宜蘭市改組為縣轄市,隸屬臺北縣[2]:67。1950年10月,調整行政區域,宜蘭市改隸新成立的宜蘭縣[2]:68。
宜蘭市共轄38個里,其行政區域分佈情形為:
次分區 | 里 | ||||||||||
---|---|---|---|---|---|---|---|---|---|---|---|
北區 | 梅洲里 | 茭白里 | 北津里 | 新生里 | 七張里 | ||||||
南區 | 凱旋里 | 進士里 | 南橋里 | 南津里 | 建業里 | ||||||
東區 | 慈安里 | 中興里 | 成功里 | 新東里 | 延平里 | 東村 | 黎明里 | ||||
西區 | 民權里 | 民族 | 負郭里 | 復興里 | 擺厘里 | 文化里 | 思源里 | 七結里 | 建軍里 | 泰山里 | |
中區 | 神農里 | 小東里 | 大新里 | 菜園里 | 孝廉里 | 北門里 | 西門里 | 南門里 | 中山里 | 東門里 | 新民里 |
文化
布袋戲
宜蘭的布袋戲自公元1850年開始流行,約8寸高的木雕彩繪木偶,以布飾配成木偶的身體,以表演者的五指和手部的動作,在搭建的木「戲台」來把布袋戲演活出來。宜蘭布袋戲可以分為以下三大主題:
後兩者自1950年代起流行,傳統布袋戲曾經因為「金光」和「霹靂」的興起而一度式微,自1960年代由當地政府和民間團體努力下,現時三者可以並存。
教育
傳統時代,學而優則仕,清廷透過科舉將學習優良者選拔成為縣學、府學生,再經過童試、鄉試、會試,成為秀才、舉人、進士,後二者政府給予官職,成為國家的領導階層,但真正進行教育的結構,是各地方的書房、義學、社學、私塾等機構以啟蒙教育為主,其目的為培養基本讀書及識字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應科舉考試的基礎[5]:2、12。1812年,知府楊廷理以宋代理學名家楊龜山之名,於噶瑪蘭廳創建仰山書院,但未及延聘老師授課,屋舍就已傾圮廢置。1819年,通判高大鏞草創章程,延聘湖南湘潭歲貢生楊典山為院長,寄居衙署內主講。1821年,姚瑩整頓章程,附入淡水廳學。並延請拔貢李維揚在文昌宮主講,當時從師肄業生共80名[5]:49。1825年,通判呂志恆借用文昌宮進行講課活動[5]:49—50。1830年,通判薩廉將文昌宮東廂房舊址修建為仰山書院[5]:48、50。1832年,通判仝卜年於文昌廟右側,重新籌建書院一所,至此,仰山書院始具規模[5]:50。
日本領臺後,1895年在天后宮成立宜蘭第一所學校「明治語學校」,由於不使用教科書,主要是教授事務名稱及日常用語。為補習教育性質,校舍是借用的,修業時間不固定,學生的流動亦十分頻繁[5]:61—63。1896年,全臺設立14所「國語傳習所」[5]:61,宜蘭國語傳習所於8月20日舉行開所典禮,22日正式上課,宜蘭地區的新式教育於焉展開[5]:63—64。1898年,總督府實施公學校令,10月改設為宜蘭公學校[5]:230。1900年,宜蘭小學校成立,招收日籍學生就讀[5]:237—238。1902年,改名宜蘭尋常高等小學校[5]:72。1918年,宜蘭公學校分出宜蘭女子公學校[5]:80、247,宜蘭公學校設美福分校,1921年,獨立為壯二公學校,1924年,改名壯四公學校[5]:263。1941年,公學校和小學校與日本同步,一律更名為國民學校,宜蘭尋常高等小學校改為宜蘭國民學校(今光復國小),宜蘭公學校改為旭國民學校(今中山國小),宜蘭女子公學校改為向陽國民學校(今宜蘭國小),壯四公學校改為東國民學校(今黎明國小),員山第二公學校改為南國民學校(今育才國小)[5]:101,並增設北國民學校(今力行國小)[5]:269。
1945年,戰後學制改革,廢除原有之國民學校高等科,原有公立中等學校更易為省立,高等學校改制為高級中學,高等女學校改為女子中學,各實業學校改為職業學校,實施三三學制[5]:111。爾後又陸續增設南屏國校、新生國校、凱旋國校[5]:118—119。1967年6月,推行九年國民教育,將國民教育分為兩階段,前六年為國民小學,後三年為國民中學,國民學校即改為國民小學,初級中學即改為國民中學,於1968年正式實施九年國民教育[5]:125—126。
宜蘭市現有大專院校兩所,國立宜蘭大學[5]:158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蘭陽校區,公立高級中等學校三所,分別有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國立宜蘭高級中學等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二校,以及國立宜蘭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等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一校[5]:111。其他公立教育機構計有4所國民中學[5]:127、9所國民小學[5]:229—291。
交通
國道客運
公路客運
- 國光客運
- 1751 宜蘭-梨山(經武陵農場)
宜蘭縣市區公車
- 國光客運
- 紅1 外澳-羅東轉運站(例假日行駛)
- 紅2 宜蘭轉運站-南方澳(例假日行駛)
- 綠12 宜蘭轉運站-松羅(例假日行駛)
- 綠15 宜蘭轉運站-大礁溪橋(例假日行駛)
- 綠18 宜蘭轉運站-頭城車站
- 795 大福-梅洲社區/慈航宮
- 1740 宜蘭轉運站-頭城-新港-鶯歌石-雙溪
- 1743 宜蘭轉運站-松羅
- 1744 宜蘭-南山村
- 1745 宜蘭-羅東轉運站-南山村
- 1750 宜蘭-太平山(例假日行駛)
- 1766 南方澳-烏石港(平日行駛)
- 1767 南方澳-烏石港(經羅東高中)
- 1783 宜蘭轉運站-龍潭(經大坡)
- 1784 宜蘭轉運站-匏崙(經大坡)
- 1785 宜蘭轉運站-圳頭(經內員山)
- 1786 宜蘭轉運站-內城(經深溝)
- 1787 宜蘭轉運站-東港(經公館)
- 1788 宜蘭轉運站-大福(經公館)
- 1789 宜蘭轉運站-大礁溪(經枕頭山)
- 1790 宜蘭轉運站-頭城(經竹安)
旅遊
- 幾米廣場:位於宜蘭火車站的廣場;以繪本作家幾米的作品為主體,在廣場內設置許多的裝置藝術,吸引諸多遊客於此駐足攝影。
- 宜蘭河濱公園
- 宜蘭運動公園
- 宜蘭中山公園 (獻馘碑):公園內有宜蘭演藝廳。
- 金同春圳
- 宜蘭縣政特區:同時設有宜蘭縣政府、宜蘭縣議會、宜蘭地方法院的行政特區。如同公園一般的造景。
- 宜蘭舊機場:神風特攻隊的飛行基地。
- 陳氏家廟鑑湖堂及落羽松林
- 宜蘭孔子廟
- 宜蘭碧霞宮
- 宜蘭文昌廟
- 宜蘭設治紀念館:曾為宜蘭縣長官邸。
- 甲子蘭酒文物館:在宜蘭酒廠內設置兼具觀光與商業的景點。
- 宜蘭磚窯
- 友愛休閒商業大樓:是目前宜蘭市區最高的商業大樓。
- 宜蘭五穀廟
- 南興廟:位在南館市場樓頂。
- 新月廣場:於2008年11月20日開幕,為宜蘭縣最大的購物廣場。此地為宜蘭監獄舊址(現遷至三星鄉)。
- 校舍夜市:每個禮拜五營業
- 東門夜市
國際交流
- 1988年10月7日,宜蘭市率先與美國堪薩斯州黎霧市締結姊妹市盟約,促進兩市間教育文化的交流,建立雙邊友好的國際關係。
- 1994年11月14日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馬德拉市締盟為姊妹市。其間有多次互訪拜會,特別是本市當代絲竹樂團亦多次受邀成功地演出,讓雙方友誼順利進展,學術文化享譽國際。
- 1999年更配合國際童玩節,舉辦「宜蘭踩街行」活動,與外賓分享宜蘭城的文化風貌,已建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及提高宜蘭市的知名度。
- 2003年10月24日市長呂國華率團訪問美國堪薩斯州黎霧市為「宜蘭公園」落成啟用儀式。
- 2005年10月9日黎霧市長佩吉·鄧恩(Peggy Dunn)率團訪問宜蘭市參加黎霧橋揭牌儀式並捐贈5000美元,為市立圖書館館藏之用。
- 2019年7月18日市長江聰淵於美國馬里蘭州洛克維爾市與該市布麗姬特·紐頓(Bridget Newton)市長正式簽署締盟協議,洛市正式成為宜蘭市的第三個姊妹市。
商圈與美食
宜蘭市著名的商圈有東門商圈、新民商圈和神農商圈三處。
東門商圈
東門商圈位於宜蘭市東港陸橋下,緊鄰宜蘭火車站,交通便利,因而成為溪北地區人氣最旺的地方。歷史悠久的東門夜市,販賣各式蘭陽小吃。東門夜市的百貨商品也和小吃齊名。
新民商圈
新民商圈位於宜蘭市北起新民路南至光復路附近,座落於宜蘭火車站前之黃金商業地段,是旅客入境宜蘭市必經「門戶」,其環狀商圈目前已成為本市食、衣、住、行、育、樂之集匯中心,活性化的商業發展趨勢,已斐然有成,聲名卓著。在「行」的優勢上,四通八達的市區交通網絡,更突顯其有利的天然條件。南館市場樓頂有南興廟。
代表性美食
肉羹
- 第一肉羹
- 蒜味肉羹
麵類、扁食
- 文昌路炸醬麵
- 信利號貓耳朵
豆花
- 宜蘭一品豆花(宜蘭醫院旁)
牛舌餅
- 老元香牛舌餅(130年以上宜蘭最老美食)
金棗、李仔糕與蜜餞
- 高連登蜜餞行(宜蘭最久蜜餞行)
糕餅
- 奕順軒麵包糕餅行
糕渣
- 渡小月傳統會館
注釋
參考資料
- 林正芳、楊文慶 (编). . 宜蘭市: 宜蘭市公所 (中文(台灣)).
- 李信成 (编). . 宜蘭市: 宜蘭市公所 (中文(台灣)).
- 呂美玉、林英賢、林正芳 (编). . 宜蘭市: 宜蘭市公所 (中文(台灣)).
- .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5-28].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 林正芳 (编). . 宜蘭市: 宜蘭市公所 (中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