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National Yilan Senior High School),位於臺灣省宜蘭縣宜蘭市市區西南側,簡稱宜蘭高中、宜蘭中學、宜中,舊稱宜蘭省中、省宜中、省立宜中,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民國57年(西元1968年)停止招收初中部後更名臺灣省立宜蘭高級中學,民國89年(西元2000年)2月1日廢省改隸屬教育部,更名為國立宜蘭高級中學並使用迄今,校史迄今近八秩,校風自由,學校代表色為白色,由於舊校徽有翅膀圖樣,而又有「翱翔青年」之稱,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 |
---|---|
地址 | |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 |
中華民國 260026 台灣宜蘭縣宜蘭市復興路三段8號 | |
经纬度 | 24.750806°N 121.741944°E |
其它名称 | 英文:National Yilan Senior High School 臺灣話:kok-lîp-gî-lân-ko-ki-tiong-hâk、gî-tiong |
昵称 | YLSH、ILSH、霏雨蘭城、白衫人、白衫書生 |
类型 |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
隶属 | 文部省(1941-1945) 臺灣總督府(1941-1945) 教育部(1945-) |
创办日期 | 日治臺灣昭和16年(1941年)2月16日 臺北州立宜蘭中學校 |
学区 | 中華民國 臺灣省宜蘭縣宜蘭市 |
学校编号 | 020302 |
校長 | 張以方 |
职员人数 | 20人 |
教師人數 | 108人(108學年度) |
年级 | 三年學制 |
学生人数 | 1,559人(男1424人、女135人) (108學年度第2學期) |
44班(高一14班,高二、高三各15班)、 | |
校园面积 | 7.9234公頃 |
校训 | 全校一家 |
校色 | 白色 粉紅色 |
校刊 | 宜中青年、宜中人、 |
足球、籃球、排球、 | |
電話號碼 | +886-3-9324153 |
学校网址 | https://www.ylsh.ilc.edu.tw/ |
校史
校史簡述
宜中的校史概分為「台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省立宜蘭中學」時代(省立完全中學時期)、「臺灣省立宜蘭高級中學」時代(省立高級中學時期)及「國立宜蘭高級中學」時代(國立高中時期)來介紹
日治時期
昭和13年(西元1938年),蘭陽高等女學校設立,宜蘭林姓追遠堂鑑於宜蘭地區無中學,欲設立「私立蘭陽中學校」或「長林中學」,花費5萬元於金六結購置校地,爾後台北州會答覆,由於宜蘭無中學校,必須設為官立,接受日本裁編,方可設立,林姓追遠堂遂將地捐予台北州會,當時台北州廳就中學設於宜蘭地區三郡進行公開表決,最終結果為宜蘭郡135人,羅東郡90人,蘇澳郡45人,判定宜蘭中學校設立于宜蘭街。[1]
昭和16年(西元1941年)2月16日,由宜蘭士紳、財團法人林姓追遠堂等人擬成立「宜蘭中學校」于金六結,將申請成立書遞至台北州會審核
昭和17年(西元1942年)4月1日,改隸台北州廳管轄,宜蘭高中前身「臺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正式成立,為當時臺灣官立15所舊制中學校之一,由臺中州立第二中學校教諭五島陽空先生擔任初代學校長,宜蘭中學校為宜蘭地區繼「宜蘭農林學校」及蘭陽高女之後的第三所中等學校,也是宜蘭第一所普通中學,當時被宜蘭士紳耆老簡稱「珍子滿力的高女、巽門的中學」,第一屆入學試驗設考場於宜蘭農林學校武德殿,報考者約786人,約360人為宜蘭地區(在當時指宜蘭郡、羅東郡、蘇澳郡)以外的學生,其餘為宜蘭地區本地學生,當時中學校一學期學費約42日圓整(當時一般教職員薪水約70日圓)。
昭和17年(西元1942年)4月30日舉行第一屆入學式,共錄取100人左右[2],創校初期借用臺北州立宜蘭尋常小學校(今宜蘭縣立光復國小)校舍上課,當時主要招收日本籍學生,日臺比例為9:1,修業年限為4年[3]。
日治時期聘任15名教師,聘任大倉英太郎、田中忠一、柳沼重德、高畠又市、田澁和、河井為海擔任初代教諭,囑託由台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學校(今蘭陽女中)、宜蘭農林學校(今國立宜蘭大學)教諭及臨聘教諭村田武男(宜農)、吉田次郎(宜農轉任宜中)、織田永生(蘭女)、高梨榮作(蘭女、宜農)、那須精明(宜農)、落合彥二(宜農)兼任。[4]
昭和19年(西元1944年),因校舍遭受太平洋戰爭火災燒毀,遷至「宜蘭區署」上課。
昭和20年(西元1945年),第一期學生畢業。
省立完全中學時期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於1945年12月改名為「臺灣省立宜蘭中學」,為當時宜蘭地區境內唯二的省立高中(當時宜蘭地區省中僅有宜蘭中學及蘭陽女子中學),由陳保宗先生接收該校及蘭陽女中共同治理,改為3-3制,招收初中(現稱國中)、高中學生,並商借國校校舍上課。
1947年3月發生二二八事件,許多師生被警總帶走,包含當時的國文教員趙桐等人(於宜蘭運動公園的二二八受難紀念廣場有詳細記載)。同年8月,完全遣送日籍學生,於復興路現址建平房教室,並訂定省立校歌、校徽與校訓,並以「甲乙丙丁」設為班級排序,最初只有「甲乙」兩班,到43學年度擴展至戊班。
1949年,宜蘭中學教員談開誠因涉入「省工委案」,與基隆中學教員等四人而遭公開處決,是為宜蘭地區白色恐怖之始。
1952年,宜蘭地區第一間商校宜蘭高商成立,商借該校初中部校舍上課及設立籌備處。
1955年,與蘭女共同改為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制為班級單位排序,影響宜蘭地區後世私立中學、縣立宜蘭初中的班級排序參考。(例:慧燈中學、中道高中)
1950年代,高中部及初中部各部始終維持在2班左右,至1968年,高中部共計8班,初中部6班,高中部訂孝班為初中保送高中班。
1949年起,陸續增建二樓教室、實驗場、球場。1955年起,陸續建代用禮堂、教職員宿舍。1956年起,陸續建辦公室、三層樓教職員宿舍、教室、工藝教室、科學館、圖書館、體育館、山地生宿舍、傳達室及校長宿舍等。
省立高中時期
1970年7月,停辦初中部,同年8月改名為「臺灣省立宜蘭高級中學」,專辦高中部,陸續改建教室六間,建三面圍牆,班級數增加,以「數字排序法」做為班級排序流傳至今,專辦高中初期有9個班級,至今以擴展至15個班。
1974年首創「改過遷善,註銷不良操行記錄辦法」,經教育部核准通令全國各校實施。1975年起,陸續改建行政大樓,新建教學大樓、設置視聽教育館、語言教室、數學研究室、美術教室、社會學科教室、檔案室、學生資料中心、宜中畫廊、設置群育館,並徵收校地,開闢大操場,擴大原有校地大小。
1982年獲臺灣省教育廳補助,收購校地。隨後陸續新建完成工藝館、綜合用電、西側圍牆、籃球場、網球場及員工自助餐廳等工程。
1986年起,陸續新建單身老師宿舍、學生宿舍、電腦教室、語言教室、學生活動中心、科學館,同時將中正樓改建為行政大樓及教學大樓,並奉教育部令創設體育班。
1986年1月,科學館蓋製天文台及購入高倍率的天文望遠鏡,成為當時宜蘭地區高中院校第一個擁有天文望遠鏡的學校,當時師生還曾看見76年環繞地球一次的哈雷彗星[5],更促成了宜中天文社的成立,有關故事曾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出版的第九期館刊(2000.8)中曾有詳細的介紹[6]
1989年,奉教育部令創設數理資優班,為該校第十三班,也是宜蘭縣第一個奉教育部設立的數理資優班。同年,與蘭陽女中合辦首次的「宜中蘭女一起跑」聯合運動會。
1989年,宜中獲全國自然科科學實驗第一名[7]
1990年3月,宜中學生十多名集結北上聲討老國代,響應由初中部校友鄭南榕之死而發動的野百合學運[8]
1990年6月,由於宜中十多名學生參加學運的影響,成立了「學生自治會」,由校內導師會議半數通過,為宜蘭地區乃至全國的第一個高中學生組織[9]
1991年起,陸續興建資優暨專科教室、圖書館、校門及傳達室,並改善師生停車場。
1998年起,陸續設立美術班、興建生活科技大樓。
國立高中時期
2000年2月,奉教育部令,改制為國立,並變更校名為「國立宜蘭高級中學」,沿用至今。
2004年,設第一班為語文實驗班。
2007年,設第五班為科學實驗班,為宜蘭第一個以科學專項成立的實驗班,同年10月,因颱風柯羅莎使學生活動中心(前禮堂)天花板損毀,進行屋頂強化結構工程。
2008年,將科學實驗班固定設在第八班。
2010年5月,宜中主辦全國北一區自然科學展覽,06月17日,懷山樓落成典禮,懷山樓整建工程正式完工,硬體設備更新完成,由時任宜蘭縣長林聰賢和時任校長吳清鏞在眾多貴賓見證下剪綵正式啟用。
2010年7月,宜中梅花廣場前實行混凝土重灌工程,09月,圖書館、謙學樓(前資優館)、人文館前廣場重新規劃暨綠化工程完成
2011年12月,重新修復重漆生活科技暨美術館及教師宿舍
2012年4月,歡度宜中創校70周年校慶,日治時期英語教師大澤哲夫之子大澤睦雄蒞校參訪,並出版了『宜中校園故事』、『雨悸詩刊』、『風雅青春』等書,陸續出版宜中校園生物圖鑑、校慶專刊
2015年7月7日,由宜中及蘭陽女中等校教師及學生組成的「宜蘭縣反課綱微調高校行動聯盟」聲援反課綱微調,初次向位於宜中校內的教育部組織「課務與發展工作圈」及舉辦於宜蘭高中科學館內的東區公聽會反抗未果,北上至教育部陳情[10]
2016年1月,與宜大及縣內6所國私立高中職(蘭陽女中、羅東高中、慧燈中學、中道中學、宜蘭高商、羅東高工)簽訂「學術合作備忘錄」,增進宜蘭大學的在地化及各校各科的學術交流。
2016年2月,宜中校外圍牆及周圍景觀整建工程開工
2017年1月,臨風樓及謙學樓廁所整建工程竣工,謙學樓2、3樓設備更新及1樓牆壁粉刷工程完工
2017年3月,宜中校外圍牆及周圍景觀整建工程完工,4月,宜中慶祝建校76周年校慶
2017年12月,加入「社區高中就近入學獎勵方案」,成為宜蘭地區社區高中就近入學化推動的一員[11]
2018年1月,宜中校方坦述升旗週期為兩個禮拜一次,表示暫時不跟進以新竹高中為首之廢除升旗制度[12]
2018年5月,宜蘭高中師生研發出第一套以「宜蘭縣」為主題的線上桌遊-噶瑪蘭尼亞Kavalania-masawa
2019年2月,與羅東高中、『財團法人宜學教育基金會』攜手,以羅東高中為場地,開辦高中多元選修學分課程,針對職涯與108學年新課綱做細部討論。
2019年2月24日,與蘭陽女中表示跟進全國「拒絕學測放榜新聞」之風潮,不對外公佈學測成績。
2019年9月,受到性別平等思潮影響,宜中校方宣布經過自治會及師生學校會議表決,於下學年度廢除自1945年以來實施的制服繡名制,為全國繼台師大附中之後的經表決廢除的第二所高校。 [13]
2020年2月,受國際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奉教育部令,包含宜中在內的全國中小學及大專院校延後至2月25日開學。
宜蘭高中是宜蘭縣第一所普通中學,成立後使宜蘭地區有意升學的學生們可就近就學(宜中成立前,宜蘭男學生欲向高等學校(註1)、高等專門學校(註2)深造者需遠渡基隆或臺北求學),在宜蘭大學未升格前,與蘭女為宜蘭地區實際上的男子與女子最高學府。由於學風優良自由,歷年來栽培了許多優秀人才,也吸引部分鄰近縣市的學生跨區報考。近年來,配合教育部高中職社區化及均質化的施行,吸引學生就近入學,使宜蘭縣成為少數達成教育部社區高中均值化達成度最高的縣市之一[14]。
(註1)西元1948年日本學制改革前,日本內地含台灣、朝鮮等殖民地共有36間舊制高等學校,其中33間是官私立高校,3間是帝國大學附設預科預備門(北海道帝國大學預科節、台北帝國大學預科節、京城帝國大學預科節),當時台灣唯一的舊制高等學校台北高等學校(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行政大樓),為台灣舊制中學校各校當時夢寐以求的志願,當時台北高校高等科被稱為是帝國大學的跳板,通往台北帝國大學或內地帝大的門票,比北帝預科還難考,當時台灣人錄取率僅0.1%,萬中選一。
(註2)當時日本在台灣設立四間舊制高等專門學校,依序是台灣總督府立高等農林專門學校(今國立中興大學)、台灣總督府立台南工業專門學校(今國立成功大學)、台灣總督府立台北高等商業專門學校 (今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台灣總督府立醫學專門學校(今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當時除了日治時期工業學校、醫學校、農林學校學生報考外,中學校報考也佔了大多數
歷任校長
宜中是日治時代太平洋戰爭中期成立的學校,因當時二次世界大戰戰火蔓延,日本時代的文獻留下極為珍貴。 一至五屆的校友皆為臺灣與日本籍人士混合,並由留下日本時代的校旗、帽子、校徽、校歌、腰牌及徽章。
州立中學校時期: 「台北州立宜蘭中學校」(1941年-1945年)
# |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異動原因 | 備註 |
# | 第一任 | 五島陽空 | 1941年2月15日—1945年8月15日 | 台灣光復 | 日本人,創校首任,原台中二中教諭、學校長轉任[15]。 |
省立中學時期:「臺灣省立宜蘭中學」(1945年-1967年)
# |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異動原因 | 備註 |
# | 第一任 | 陳保宗 | 1945年8月—1946年7月 | 離職專辦蘭陽女高校務。 | 戰後首任,與蘭陽女高共同校長。 |
# | 第二任 | 李祖壽 | 1946年8月—1949年7月 | 調任省教育廳 | 原行政長官公署指派接收官員 |
# | 第三任 | 趙仰雄 | 1949年8月—1955年7月 | 調任台灣省立中壢中學 | 後赴田納西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67年) |
# | 第四任 | 溫 麟 | 1955年8月—1956年8月 | 調任國立政治大學擔任教授及校秘書長 | 原台灣省立中壢中學校長 |
# | 第五任 | 魏景嶷 | 1956年9月—1968年7月 | 1.調任臺灣省立岡山高級中學校長
2.榮退前兼任羅東高中改隸省立搬遷籌備主任。 |
原台灣省立斗六中學校長 |
省立高中時期:「臺灣省立宜蘭高級中學」(1968年-2000年)
# |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異動原因 | 備註 |
# | 第一任 | 陳永康 | 1968年8月—1975年2月 | 本校榮退 | 原台灣省立岡山中學校長 |
# | 第二任 | 袁福洪 | 1975年3月—1982年7月 | 轉任台灣省立台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原臺灣省立教育學院教授升任 |
# | 第三任 | 楊壽喬 | 1982年8月—1986年1月 | 本校榮退 | 原馬公中學、臺灣省立羅東高級中學校長。 |
# | 第四任 | 廖俊一 | 1986年2月—1991年1月 | 調任台灣省立新竹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 原台中市立東勢國民中學校長 |
# | 第五任 | 連明信 | 1991年2月—1993年1月 | 調任台灣省立瑞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原基隆市立中正國民中學校長 |
# | 第六任 | 羅富山 | 1993年2月—1998年7月 | 調任台灣省立中和高級中學 | |
# | 第七任 | 李有賢 | 1998年8月—2006年7月 | 省立高中末任,國立高中首任 | 原台灣省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校長 |
國立高中時期:「國立宜蘭高級中學」(2000年8月-)
# |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異動原因 | 備註 |
# | 第一任 | 李有賢 | 1998年8月—2006年7月 | 本校榮退 | 國立高中時代首任 |
# | 第二任 | 吳清鏞 | 2006年8月—2011年7月 | 調任宜蘭縣政府教育局擔任教育處長 | 首位遴選校長,原國立羅東高級中學遴選轉任 |
# | 第三任 | 王垠 | 2011年8月—2019年7月 | 調任國立台東女子高級中學 | 原國立彰化高級中學教務主任榮升遴選 |
# | 第四任 | 張以方 | 2019年8月— | 現任 | 原國立羅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 |
校訓、校徽與校花
校訓
1.宜中日治時期精神方針
「宜蘭中学校の君らを教育したことに対し、深い悔恨を覚える。「民主々義」、「生命の尊重」そういう教育に励ひこどて……」
宜蘭中學學生的教育方針,以「民主主義」、「對生命的尊重」做為鼓勵學生的圭臬[16]
2.日治時期除了主要精神方針,從校史文獻中記載「食事の詞」(吃飯吟)、「放課の詞」(放學頌)也可看出宜中創校初期的學校校風。
3.省立宜中以後的校訓是「全校一家」,鄰近的復興國中早期也以宜中的校訓而使學校團結起來,此校訓對於兩校均有很大的意義。
4.七十週年紀念的精神標語:「無論天涯與海角,心有宜中即是家。」
校徽
宜中校徽經歷三次變革:日本時代、省立中學、及國立宜蘭高中時代,一般外界對宜中校徽的印象,為省立時期的校徽,它也是宜中揚名全東部及全國的代表校徽形式
- 現在校徽的意涵:
2.省立時期樣式為一倒三角,紀念宜中日治時期的校徽樣式,下面藍色的水,代表宜中人期許自己知識如海一樣的廣闊,藍色有著理科人的冷靜,翅膀代表宜中的學生能夠展翅高飛,胸懷大志,「省立宜中」的「省立」二字在倒三角的上頭,「宜中」則在翅膀的中間
3.宜中日本時代的校徽是藍底上繡大白色「中字」,並在中字左右兩邊各繡白色兩長槓及正倒三角,並在右下方繡上「宜蘭中学校」字樣。(註:日治時期的中學校校旗及校帽僅能繡兩槓,代表中學校,三槓高代表高等學校,一槓帝大代表帝國大學)
4.2012年,宜中歡度70周年校慶,紀念徽章推出具有校訓『全校一家』意義的屋瓦造型,將宜中的英文代稱YLSH和宜中校花梅花設計進屋瓦裡,成為代表宜中創校70年的校徽形式。
校花
宜蘭高中的校花是象徵梅花樓的梅花,象徵其崇高雅尚、寒地自開,具美學意涵為宜中精神代表之一。
環境
宜蘭高中校地有7.9234公頃,在全國各高級中學中排名第32名,為宜蘭地區高級中等院校中單一校地面積最大的學校,曾於2008年、2011年及2018年榮獲教育部均質化全國第一等獎殊榮,主要的建築物有臨風樓、懷山樓、謙學樓、圖書館、人文館、科學館、生活科技館、音樂館及溫室等教學建築,及社團活動室、合作社、學生宿舍等其他建築。由於歷史悠久,所以擁有不少紀錄年代歷史的建築,是學校的重要特色之一,但也不斷汰舊換新、與時俱進。
主要建築
- 宜蘭中學校木造校舍遺址:昭和16年(1941年),所建在宜蘭市巽門268番號的校舍,位於今日宜蘭市立圖書館後面,三間校舍雖被戰火焚毀三分之一,但有二間會館未被燒燬,現在隱隱約約的可看出初創校舍的風貌。
- 梅花廣場:此地在創校初起原址為操場,現為學校的朝會場,1973年,學校於此種滿了不少梅花,為了紀念學校的校風,1992年,在此鋪滿了磚頭,並採用棋盤式規劃設計,就名為梅花廣場,2010年後半年,由於配合學校校景整建工程,重新裝修,重新鋪磚,原址依然保留原名,但已不復見當年的棋盤式設計。
- 省立時期內校門及其圍牆群:1947年,當時的宜中校長李祖壽先生在今日的臨風樓靠近操場面建立省立宜中正門圍牆,當時這道牆及門為宜中的正門,今日的校門則為後門,1971年,由於校地拓寬工程,而設立今日的後門,省立校牆猶如校中之牆保留至今,2013年,時任校長王垠先生把校牆的紅色欄杆拆除,在上面擺設宜中的歷史照片及其校史介紹。
- 宜中牌坊:1982年,校友會為了紀念宜中創立40週年,設立了此牌坊,上面置有時鐘,刻有省立時代的校徽,為一~五屆台日籍校友所捐。
- 校門:原本的校門是仿建國中學的校門於1947年建造,原本的正門是設在臨風樓至PU跑道之間,至今還留下門軌痕跡,1989年,為此因應校地拓寬,將當時還是屬於民權新路的土地徵收,將前門改至復興路上,現今前門於2006年修建,與以前最大的不同是,現在校門有著『國立宜蘭高級中學』八個大字刻在上面,頗有藝術美感,第二代設計的學校大門因後來的2010年的學校整建工程改為附有警示燈的矮式拱門。
第三代設計的學校門,因為2017年校園圍牆美觀計畫而設計成低鐵門,上面刻有「國立宜蘭高級中學」字樣,前門、後門則不拆除,改立校門歷史紀念碑。
- 圖書館:第三代完工的圖書館實際使用為四層樓,實質五層樓
- 宜中的圖書館最早需追溯至昭和19年(1944年),因為臺北州立宜蘭中學的遷移,第一代的木造房圖書館落成,隨著時間的變遷及藏書和硬體設備的增多,原第一代圖書館已不敷使用。
- 1961年,當時的校長請託名建築師重新規劃,於是規劃了第二代圖書館(今校史室),約有兩層樓高,由於現代化的設施越來越多,1989年鑑於當時校舍重劃、改建時,在今天的生活科技暨美術館旁(當時為禮堂羣育館),設立了第三代圖書館,於1992年完工,2011年,當時校長吳清鏞在調任教育處長前,將謙學樓和圖書館前的廣場進行綠化工程,當今的圖書館廣場已成為草皮和磚瓦混合的廣場,2019年,圖書館大門換成今日的咖啡色新拱門,並申請成為教育部「社區共讀圖書館」計畫成員之一,實施社區民眾與學生共同使用。
圖書館的樓層介紹如下:
- 圖書館開設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六為早上七點~晚上十點,週末可開放至晚上十點半
- 一樓為自習區,若要晚間自習需攜帶學生證以示身份,分為四大區,各設有桌子,上附手動式日光燈,有中央空調及大型冷氣
- 二樓為原閱報間,閱報間於2010年移置圖書館三樓,原本二樓各放有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及聯合報等報,除有視聽教室及見證宜中長年歲月孔夫子塑像外,也是重要書籍(包含圖書索引)的藏書室
- 三樓為圖書室及圖書主任辦公室,附有投幣式影印機,內部有工程印表機、藏書室(約兩萬五千本)、電腦區及軟體放置室及閱覽區,並有老師及圖書志工看管,開放時間為星期一~五早上七點半~下午五點
- 四樓為是原為視聽區,設有電視機及光碟播放器,並有隔間,2009年重新調整,改建為變成視聽室與會議室。
- 五樓是陽台
- 歷史照片牆:座落於臨風樓一樓廣場,2016年,校方為了紀念學校成立75週年,決定設置歷史照片牆,與懷山樓一樓的榮耀廣場相呼應,兩面牆上鑲著宜中自創校以來的所有歷史照片,其廣場地板上有著省立宜中時期的校徽,校徽為西元1987年創建臨風樓時即有。
- 榮耀廣場:又稱懷山樓一樓廣場,為2010年懷山樓完工時設置,主要表揚參加校外各項重大比賽得獎時,其名字和指導老師,以及得獎等第和年份,皆會鐫刻在上頭。
- 省立高中碑:位於林姓興德會浮雕廣場附近,於1979年落成,其形狀原設計雛型為「1」,有特殊涵義,上頭寫著「台灣省立宜蘭高級中學」字樣,因長期風吹雨打使得「1」字樣型變得模糊。
- 行政大樓:1995年落成,在刻有「全校一家」的石頭後面之三層樓大樓,一樓為導師室及學務處,二樓為校長室及教務處、教師室,三樓為教師室及會議室。
- 校史館:藍色襯白色的造型建築,原是圖書館二代,1962年完工,門口對面有個宜中象徵的造型美術作品,是宜中的代表建築之一,是當時的魏景疑校長請名建築師所設計,曾挪用當作美術教室、總務處,2012年,在時任校長王垠校長治理下,被封為校史資料館,總務處被移至其他建築,是少數老宜中的回憶建築
- 人文館:內有女生班、輔導室,專管學生心理輔導教室的大樓,也是地理教室、歷史教室(三樓)和宜蘭縣中等學校心理輔導中心的總部,一樓設有綜合教室,二樓為雪山文史館所在地,四樓為護理教室,另外,臨風樓於2009年架設連接橋,可從臨風樓直通人文館及謙學樓,2009年,地理專科教室的設備以全面更替成觸控平面電腦,主機也安裝上了最新版的微軟軟體。
- 謙學樓:舊名資優館,於2010年經投票選出現今名字,1990年完工,一樓是數理資優班教室所在,靠門的教室以前一直是310班的教室,曾經一度讓給303班用過,現在為一年級科學實驗班108班的所在地,二樓為電腦教室及視聽敎室,三樓為資訊群組教室、物理教室及數理實驗教室,在大樓更新完前曾改為211和308的教室,地下一樓是軍訓教室。
- 懷山樓:又稱為新梅花樓,為校友名建築師黃建興所設計,於2010年02月落成,由學校各學生所投的命名箱中抽出決定,共三層樓計二十一間教室,一樓西側挑高二層樓,命名為榮耀廣場‧樓梯是採用迴廊式樓梯,並於各梁柱上刻有挖空梅花圖案,各教室內部日光燈採用十字交叉設計,而三樓設有視聽廣場,仿復興國中德馨樓四樓之特色,此樓並與臨風樓、謙學樓及行政大樓二、三樓層相連通,欄杆鏤空並採用美術班學生設計的學校景觀及活動的圖案,是二、三年級班級及美術班、女生班所在地。
- 育德堂:即體育館,1961年落成,1976年命名為育德堂,體育班的學生每天來此練習,甚至是重要集會時及學生自治選舉也來此舉行,2009年10月進行內部整建工程並重新粉刷,大門改為深紅色拱門。
- 學生活動中心:校友所建,是學校的前置禮堂,常會有校際籃球比賽在此舉行,早期的地板為壓克力鋪陳。2007年曾因柯羅莎颱風強風影響,屋頂垮下,現已重建,強化屋頂及防震牆,並鋪上木質地板。
- 生活科技館暨美術館:2003年落成正式啟用,有科學及美術的用具放此,生活科技、科學實驗、家政、美術課也在此上課,以紅色為主體。
- 游泳池:在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裡的游泳池。於1986年建成。
- 音樂館:1996年落成,內有音樂教室、管樂社、國樂社練習區、琴房,二樓為禮堂,每年的宜蘭縣音樂比賽在此舉辦。
- 科學館:舊實驗室也於此,也是過去基測或現在會考的宜蘭高中考場的試題放置中心,裡面有著全臺各高中少有的天文臺及星象館。
- 第一代科學館於1952年落成,仿高雄中學之建築,為一層樓建築,內部佔地面積廣大,當時科學館周圍皆為經規劃的步道及綠地草坪,生物、物理、化學、地科教室及實驗室規劃得應有盡有,當時製作的標本至今仍保存完好。
- 1989年,改建為現在的四層樓(含天文臺),地下一樓為避難室及放射室,一樓為化學實驗室(共二間)、二樓為地球科學教室及生物實驗室、三樓為物理實驗室(共二間)、四樓為星象儀館、天文臺,天文臺雖為宜蘭最早擁有天文臺的高中院校,但天文臺因為設備的老舊已經很久未曾使用。
- 宿舍:分成新宿舍及舊宿舍,後者為教師宿舍,靠近圖書館附近,前者為學生宿舍,靠近籃球場及後門。
- 教育部宜蘭縣支會:於宜蘭高中游泳池後面,用牆區隔開,是教育部宜蘭縣聯絡處的所在地。
- 林姓興德會浮雕廣場:為紀念林姓興德會在日治時期捐四甲地於日本帝國臺北州會建立臺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於宜中路及復興路館角設一浮雕,因浮雕色調及形狀似墓碑而被宜中師生戲稱為貞節牌坊。
- 操場:為400公尺一圈的操場,並設有沙坑、足球射門架,觀眾席及司令臺,及100、200公尺跑道,校際足球比賽多辦於此,2009年9月起操場翻修。2017年足球場曾作為2017年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男生足球項目比賽指定場地
- 合作社大樓:宜中的合作社自創建一直以來都設於此,宜中合作社亦發行宜蘭聯名卡,此聯名卡與宜蘭八校聯合通用,可做點數儲值及折抵,1994年校舍更新時設於地下一樓,一樓為體育班的所在地,2010年底搬遷至臨風樓一樓,附近到音樂館之間有一溫室。現二樓為社團辦公室,有大傳社、戲劇社、康輔社、童軍社以及學生自治會。
- 打水幫浦:原位於拆除前的梅花樓旁邊,現位於懷山樓與行政大樓旁邊,年代已不可考,確定設立於台北州立宜蘭中學校設立以前,早期由於宜蘭地區沒有自來水,所以設置幫浦提供當地居民打水,後來日治末期宜蘭中學成立,該幫浦座落於校內,因此流傳到至今見證宜蘭中學的成長,校方並未拆除,儼然成為宜中舊建築群的一部份
擬定新設建築
- 新體育館:於2019年6月決議,欲在校內蓋置第四代暨第一座多功能體育館,共三或四層樓,預計2020年動工,將於今年7月進行地基鑽探及細部結構工程討論,
已拆除建築
- 老行政大樓:於1948年完成,在今日懷山樓舊址,是宜中遷回金六結校區最早建築,為一層樓平房教室,當時與初中部共用,所以當時又稱為「初中部大樓」,當時還設有司令台,是梅花廣場的前身,在早期宜中的照片皆看得到其身影,運動會、初中考試都辦於該地,廢初中部後供高一學生使用,1973年因建舊教學大樓而拆除
- 工藝教室:於2006年拆除,在學生活動中心旁邊。
- 健身房:已拆除,器材調至育德堂
- 羣育館:西元1976年落成,含音樂教室,為省立高中時期宜中學生集會地方,1998年拆除,現在生活科技暨美術館的原址,。
- 舊教學大樓:又稱梅花樓,1974年在袁福洪校長任內完工,由於四、五樓加蓋,形成特有的「老背少建築」,拆除前為高一上課的大樓,2008年12月20日由校友名建築師黃建興舉辦講座演講其設計校舍結果,已於民國98年7月7日~7月9日正式分段拆除舊大樓,本棟樓歷史將近36年,改建為新大樓懷山樓,已於2010年完工,動工費用約7500萬元。
- 中正樓:現在臨風樓原址,於1952年完工,仿興亞帝冠式建築,三層樓,曾翻修一次,省立完全中學時期是供高中部學生使用,西元1968年成為完全高中後,由高二、三學生使用直至梅花樓竣工止,由於教室數少、空間小而不敷使用,於西元1987年拆除改建為當時的教學大樓(今改稱臨風樓)。
- 老科學館:即第二代科學館,採一層樓及地下一層樓設計,於1986年拆除,即現在人文館之地點
- 宜中圍牆:為宜中校友的回憶,是日治宜中及省立宜中的象徵,由於宜蘭市府於推行步道樂活及拓寬工程,以及近年推行無圍牆校園運動,於2016年7月拆除,只留下前門的紅磚圍牆,其餘拆除的以植株及高鐵絲籬笆替換
雪隧文史館
雪山隧道堪稱是世界上最難工程之一,歷時16年才將長約12.9公里的隧道打通,為了紀念此項工程,宜蘭高中開放校區設置「雪山隧道文物史料館」於人文館二樓,展示隧道鑽掘機模型、岩石樣本等關於雪山文物,於2008年4月16日正式開通,每星期二及星期五下午免費開放供人參觀及學術上的用途‧
院士樹
由四位曾畢業於宜蘭中學由中央研究院選拔出來的院士校友,依序是莊炳湟院士(58級高中部校友)、李壬癸院士(42級高中部校友)、胡勝正院士(47級高中部校友)、陳良博院士(初中部校友)在當今完工的懷山樓後庭院種下象徵「院士樹」的茄苳樹,校方取其「全方位」象徵意義,認為院士對社會的貢獻,就如樹的庇蔭一般,勉勵學生全方位學習,以院士做為學習榜樣,其院士樹立有碑及年代,為懷山樓後庭院的校園新精神象徵之一。
銀樺
在校園內有棵高約十公尺的銀樺,種了三十多年,在2011年(民國一百年)首次開花,吳清鏞前校長說,學校裡這棵銀樺,是袁福洪前校長在1971年(民國六十年)移植到宜中,來源不可考,三十多年來從未開過花,最近枝頭綻開金黃色花序,非常耀眼,學校藉此機會教育,將銀樺相關資料納入生物學課程。
老樟樹遺骸
老樟樹原為鄉土作家黃春明先生栽種在後院的一棵百年樟樹,由於樟樹生命力旺盛,2008年,由當時的校長吳清鏞校長促成,將老樟樹移至宜中校園栽種,但由於樟樹疑似適應不良,而於三年後枯萎(一說是樟樹似乎懷念後院的環境),2011年,校方在枯萎的老樟樹旁栽種一棵新樟樹樹苗,並在2012年4月請來黃春明先生來替老樟樹陶瓷詩柱題詩,名為『給小樟樹的話』,現任校長王垠表示,為讓老樟樹自然回歸土地,現在沒有任何搬動,靜靜躺在原處,並在周遭種植臺灣本地作物,如甘蔗、地瓜、山蘇等植物,形成自然生態園區
行政與教學
宜蘭中學近年來維持二、三年級十五班,一年級十四班,全校共44班,高一人數471人,高二540人,高三554人,目前(108學年度)學生統計共有1565人,是宜蘭地區各高級中等院校中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校。2016年教職員人數計有教師102人、教官8人、職員22人及工友13人。
語文實驗班
為各年級第1班,已於102學年度停辦。為響應課程學習的多元化,達到適性適才的教學,宜蘭高中在92學年度年起開始招收語文實驗班,結合中研院及各大學的學術資源,提供語文、人文、社會科學等相關課程,以期能培育更多蘭陽地區有潛力、全方位的人才,但後期由於報考人數少,校內打算先停辦,並有意積極轉型成「人文科學資優班」,目前考慮效法台中女中與台中一中,與蘭陽女中、羅東高中合作合開「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班」,或者參照新竹高中改組「國際人文社會實驗班」兩種方案。
科學實驗班
成立於2006年,原為第5班,後固定為各年級第8班,為宜蘭縣唯一開辦科學資優專長的學校,招考形式比照科學班模式。2012年以後改隸由教育部與附近最近的研究型大學國立陽明大學、區域大學國立宜蘭大學合作審核招考,近年積極與國立台灣大學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尋求合作,每週六此班會在學校的科學館或有時會去中央研究院做專題研究報告,並進行實驗課程,近年來也與數資班輩出宜蘭地區科學奧林匹亞國手,被稱為宜中數理化兩大主力班級。
女生班
為各年級第12班,宜蘭高中每年招收一班女生數理班。絕大多數女生在高二分類組時選擇自然類組。招收女生班的緣由是希望提供宜中的優質教學資源,讓宜蘭地區對數理有興趣的女生也能獲得良好的學習環境。
數理資優班
為各年級第13班,宜蘭高中於西元1989年奉教育部令設立數理資優班,為宜蘭縣第一間成立資優班的學校,也為縣內唯一學生經由教育部鑑輔會鑑定之數資班,其主旨在於培養宜蘭頂尖的數理科人才。自九十一學年度起改採取甄選管道入學,每屆招收30名學生(男女兼收)。會考成績揭曉後,符合相關規定的學生,均可報考第二階段數理資優班非學科測驗,經教育部鑑輔會鑑定後,最多錄取30名成班。
數理資優班除普通班課程外,另增設專題選修課程,每週二小時,上課三學期(高一下、高二上及高二下),以充實學生加速、加廣及加深的學習。師資則由校內教師擔任,課程內容含數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科及資訊。近年來學校定期爲同學舉辦專題演講,聘請大學教授到校演說科學新知,以增廣師生們的見聞。
體育班
為各年級第14班,田徑校隊、足球校隊以及籃球校隊皆有多項優秀競賽表現,早期還曾招收拔河校隊,也是宜蘭縣擁有體育資優班的國立高中,創立於1986年,為宜蘭縣最早成立的特殊才藝及體育專長資優班,師資大多為該校畢業的國手,傳承意味濃厚。
美術班
為各年級第15班,108學年度高一調整至第11班,宜蘭高中美術班於1999年開始籌設,2000年成立宜蘭縣第一所國立高中美術班。學生是以甄選方式招考,每年招收30名(男女兼收)。師資方面有美術專任教師3位、兼任教師1位,分別擔任素描、水彩、水墨、書法及電腦繪圖的課程。
每年八、九月,高二學長姐分別爲學弟妹舉辦迎新,作經驗傳承。校慶時會就大地彩繪、服裝造形設計或校園建築物妝點新衣等大型活動項目擇一舉辦。每年教師節(09月28日)舉辦「吾畫吾師」活動,邀請全校師生共同歡慶教師節。不定期舉辦校外參觀,包括各藝術大學或設有美術相關科系的學校,以及各種藝文展覽活動。
宜蘭學課程
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對於地方學的研究成為風潮,宜蘭縣正是最早投入地方學的縣市。宜蘭高中教師團隊意識到學生在課本學到的知識,和所生活的土地脫節。因此著手研發「宜蘭學」課程,結合歷史、地理、文學、生態、建築等領域,希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家鄉,產生愛護鄉土的情懷。宜蘭學課程讓學生走出教室,以故鄉宜蘭縣為題材進行實地踏查,利用人物訪談、歷史文獻整理與體驗活動,將課堂所學的知識和宜蘭議題作連結,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宜蘭人。
宜蘭區科普閱讀與寫作育英坊
宜中素以「理工科學」表現聞名於縣內,因此宜蘭縣教育局及科技部委託宜中設置有關科普推廣方面的工作坊,使縣內高中職及國民中學能夠增加有關科普閱讀及寫作的知識,此工作坊亦包含在宜蘭縣高中職均質化計畫一環當中。
學科競賽
科學奧林匹亞代表隊
宜中自創校以來,承襲長期以來理工培訓的傳統,培養了許多自然科學及工程方面的優良專才。因此獲得教育部及國科會(今科技部)肯定於宜蘭高中設立數理資優班及准設科學實驗班。
每年宜中都會挑選優秀的學生參加國際科學奧林匹克(ISO),表現極為優異。曾於2010、2012、2015、2017、2019及2020年分別在國際物奧、數奧、化奧、地科奧、地理奧、生奧、資奧及其培訓營奪牌。
2010年,宜中數理資優班跳級學生張志勤同學代表國家,參加於印尼日惹舉辦的「第四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為國爭光獲得了金牌的殊榮,獲得保送台大大氣系的資格,2012年又參加了於美國馬里蘭州舉辦的「第四十四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又摘下了化奧金牌,獲保送台大化學系,為宜蘭縣奪雙金的第一人,獲時任宜蘭縣長林聰賢贈「宜蘭榮光」匾額以示稱許。
2015年,宜中104級5班學生王羿璁同學於第二十七屆亞太數學奧林匹亞在哈薩克阿拉木圖的競賽中奪得銅牌,為宜蘭縣首次在此項目奪牌,獲保送台大數學系。
2017年,郭宇恆同學亦拿下第四十九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冬季培訓營一等獎,獲保送台大化學系[18],同年郭在大學入試也考出了106學年度的東部指考理組榜首的好成績。[19]
2019年,105級沈智恩同學于第51屆辦於法國巴黎之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獲得銀牌之殊榮,獲保送台大化學系。[20]
2019年,106級張翔鈞同學分別取得國際地理奧林匹亞正取國手及國際地科奧林匹亞選訓營保送資格,獲保送台大大氣系或地質系,2020年在原辦於日本旭川之國際生奧取得銀牌及理論難題優秀獎冠軍,為近年宜蘭縣甚至東部在國際科奧領域中的最傑出表現。
此外,宜中為國際數理奧林匹亞競賽的宜蘭考區(全台分成9~11大區)。
數理培訓的傳統
宜中的國際科學奧林匹克國手選拔賽/複賽/培訓營/國際賽、高級中學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全國科展、旺宏科學獎、丘成桐數學獎、清華盃化學競賽、TRML(臺灣區高中數學聯賽)、ARML(美國全美數學公開賽)等比賽之代表隊種子選手都是經過全校性的數學競試(全校學生均可參加),然後高一各班前三名,高二、高三理組前三名及通過學校標準的(資優班、科學實驗班等)學生經過挑選再進行第二次理科測驗,並由學校特訓後出賽。
有時出賽會與花蓮中學(台灣東區生、化奧重點培訓學校)、台東高中(台灣東區地奧重點培訓學校)等數理強校一起組隊參加學科能力競賽決賽,並培養友校之間情誼,學校學生選擇類組的時候,與一般臺灣日治時期舊制中學校改制的高中一樣,有大約七、八成的學生選擇自然組(第二類組)及生物組(第三類組)就讀,畢業後考上醫農理工科系的成分居多,選擇自然組的比例高於縣內高中平均,該校出縣榜首也較偏向理組奪魁。
宜羅蘭三校聯合在地科學營
又稱「三校聯合物理營計畫」,是2020年起宜蘭縣聯合宜蘭高中、蘭陽女中以及羅東高中等縣內三所主要升學高中所舉辦之科學寒訓營,目的為促進三校科學交流,提升縣內科學研究之風氣。
首屆在宜蘭高中科學館舉辦,由宜蘭高中物理研究社、蘭陽女中MAD服務志工團以及羅東高中自然科學社聯合舉辦。
學生社團
宜中目前有30個社團,不包含扣除因人數較少廢除的社團的總數,由學生自治會及學務處共同指導,社員和幹部湊滿15人即可申請成立社團,一、二年級每位同學都必須擇一個社團參加,社團活動時間多為隔一週的星期三下午一、二節,每個學生在開學時可選擇8個社團,依選填志願錄取
學藝性社團
- 海洋研究社(全縣首創)
- 生物研究社
- 辯論社
- 物理研究社
- 機率研究社
- 資訊與數學社
- 文藝社
- 天文社
音樂性社團
- 管樂社
- 國樂社
- 吉他社
- 烏克麗麗社
自治性社團
- 晴宜大傳社
- 行雲童軍社
- 知行康輔社
- 機械研究與特種作戰社(108學年度新創,全縣首創)
才藝性社團
- 咖啡研究社
- Free time桌遊社(前身為國際公式卡片研究社)
- 電影欣賞社
- 卡拉卡拉社
- 街文社
- 劇毒戲劇社
- 動漫社
- 魔術社
體育性社團
- 羽球社
- 桌球社
- 壘球社
- 排球社
- 籃球社
- 足球社
- 撞球社
地下性社團
- 美工社(由美術班組成)
- 理工研討會(由宜中數資班、科實班組成的討論小組)
校園生活
學生自治會
成立於1990年,成立迄今已逾三十。1990年6月8日經導師會議通過組織章程,為宜蘭縣乃至全國高中職第一個以「學生會」體制運行的學生自治組織[21],現依據《高級中等教育法》第53條設立。成立之初經歷動勘條款未廢除的時代,第一屆正副會長是77級的曾文亮與陳耀文同學[22]。
學生自治會置會長、副會長各一名,由全校同學直選產生。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接受候選人的參選申請並貼出選舉公告,五月至六月間進行政見發表會及投票。任期自該年十月一日至隔年九月三十日止。每年的校慶、運動會等活動,及學校公共建設、學生申訴,均得由此管道向學校提出或爭取。而學生自治會亦下設多個行政部門,維持日常會務運作。
自治會為曾經參加過全國性學生運動的官方組織,諸如該校第3屆自治會由於響應該校初中部49級校友鄭南榕自焚身亡影響,曾召集數十名同學赴中山堂參加野百合學運,第26屆曾經率領學生參加太陽花運動以及第27屆曾經與蘭陽女中學生聯合會及教師群參與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
學生議會
2006年成立,由學生自治會獨立出來,由各班選出一名學生議員組成,每年改選一次,並由學生議員間互選議長、副議長各一,定期召開會議;同時設有秘書組處理日常運作,亦兼為學生自治會會長副會長選舉的選舉委員會。學生議會主要監督學生自治會的運作及經費審議,目前為宜中學生發聲的最佳組織。
校服
- 日本時代宜中的制服,與大多日本舊制中學校一樣,穿著黑襯金扣的服漾,配戴腰排(木製學生證),戴上有「中」字的黑帽子。
- 省立宜中時期的制服,為卡其色制服及圓盤帽搭配,據校友游錫堃(48級初中部)口述,當時初中部制服上繡有「省立宜中」,學號為4碼,學號在制服右側,高中部也繡「省立宜中」,學號亦為4碼,學號在制服左側,不同的是,高中部的領口兩邊皆有「宜中」黑扣,且名字刻在金屬版(初中部繡在布上),旁邊的槓代表年級別。
3.自民國七十五學年度起,改成現款樣式,共同點是制服上皆有隸書刻劃的「宜蘭高中」字樣。
4.夏季男生為白短襯衫、黑長褲,女生為粉紅短襯衫及灰色裙子。冬季男生為白長襯衫、黑長褲,女生為粉紅長襯衫及灰色長褲。運動服夏季為藍白襯短運動服、短黑色藍邊運動褲,冬季為白色上衣及水藍色長褲。另有水藍色外套、灰色外套及米色毛衣,其冬季外套為灰色,在宜蘭地區各校而有「老鼠皮」之戲稱。
5.民國一百零四學年以後,宜中運動服另出便服為新樣式,以全粉紅色為底色,上寫「我愛宜中」字樣當作運動服便服新樣式,目前一零四年以前及以後即皆可穿著
6.民國一百零六學年以後,因應冬季寒冷,宜中另出了新版帽T,以紅色為底色,上有YLSH字樣,可說是冬季版 【我愛宜中】。
7.民國一百零八年,經107學年第3次校務會議決議,自一百零八學年廢除自1945年以來實施的制服繡名制,為全台灣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之後,第二所經全校表決廢除校服繡名的學校,亦為宜蘭縣第一所。
校背包
宜中背包的歷史可從省立中學時代說起,緣由於日治時代學生即以布巾包裹書本及鉛筆盒當作書包,並沒有官方正式,所以書包的歷史要從1945年以後開始算
1.省立宜中時期的校背包為綠色,為當時教育部規定之書包顏色,上頭寫有「宜中」字樣,1998年以後改為現用樣式,有以下三種特徵
(a)上頭寫有「宜蘭高中」標楷體字樣,並由天藍色的「YLSH」與之重疊
(b)書包底色為黑色,最下頭寫上宜蘭高中「Yilan Senior high school」的英文字樣
2.畢業的學生即可拿到宜中設計的畢業紀念書包,每年會隨著畢委會予學生公開投票的設計款式而不同
慶典活動、宜中傳統
- π節:為宜中於3月14日國際圓周率日所舉辦的活動,2019年首辦,在當日校方會舉辦官方背誦活動,以背誦多的人取勝,校方會請吃派及頒發獎品表揚以茲鼓勵。
- 進學禮
- 朝會:自創校以來即有的活動,將近80年歷史,因宜蘭天氣潮濕多雨,朝會常兩個禮拜舉行一次,或改為在學生活動中心舉行,校方表示,朝會為宣導政令、提振士氣的集會,校方常藉朝會宣導反菸、反毒、品格教育,學校也常分享新書及新知予學生知悉,所以暫不跟進廢除朝會。
- 院士講座:宜中素以數理科學表現優異,出了不少中研院的院士,在吳清鏞校長主政後期,與中央研究院及院士校友合作,開辦一系列講座,每學期中或末請一至兩位院士蒞校演講,至今儼然成為宜中及宜蘭地區的科學盛事。
- 週末科學講座:為宜中科學講座之一,週末科學講座為自由參加活動,是學校官方為在數理方面拔尖固底的講座之一
- 自然田:王垠校長主政時代(2012-)的新活動,為「宜蘭學」課程的延伸活動,藉由到宜蘭縣各鄉鎮市插秧等一系列活動了解農人的辛勞及農作物的生長狀況。
- 悅聽文學
- 晨間閱讀
- 國際文化體驗課
- 新詩朗誦比賽:以文字為媒介的現代詩,透由舞台表演,於每學年上學期的10月舉辦,由高二各班參加,辦於音樂館。
- 英語歌唱比賽:為一、二年級必須參與的盛事,於每年的三月下旬辦於音樂館,有時候會改辦成英語猜謎比賽。
- 宜中有品運動:鑒於教改二十餘年,高中及大學學生素質逐漸低落,校方重新塑造學生優良品格而建立的系列活動
- 心有宜中即是家: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成立70週年校慶主題系列。
- 從宜中出發: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成立75週年校友會標語。
- 新生訓練:每年8月下旬,會舉辦新生入學的活動,並邀請傑出校友分享讀書方法。
- 外訂:為宜蘭地區高中學生學生的地下活動之一,但由於學校官方強烈禁止而作罷
- 週一素食日:校方為了提倡節能減碳,在吳校長任內採學生公開投票選定每禮拜一為全校素食日,教官及教師也會一同實行,於2009年試辦,2011年停辦。
- 科學人:每年9月不定期舉辦一系列有關科學以及工程的演講,並邀請名師及大學教授來校,一方面維持該校數理科學的優良傳統,並增強學生的科學及理工知識。
- 全校數理能力測試:為全校性數理科競賽,測驗項目為「數學」、「物理」、「化學」等科,藉此選出積分高分群參加數理重點培訓並參加全國性或是領域性的科學競賽
- 水上運動會:每年9月第三或第四個禮拜三,於游泳池舉辦水上運動競賽。
- 街道清掃活動:每年10~11月及03~04月中,由高一同學清掃附近社區街道,培養宜中學生對於社區的愛護及珍惜。
- 運動會:每年11月中旬舉行,先舉行運動嘉年會的表演,另外還有各項運動的競賽。
- 教師節「吾畫吾師」活動:每年教師節會由美術班的同學發揮專長,幫老師畫可愛又帥氣的肖像畫。
- 校慶:四月的第四個禮拜六,紀念宜蘭高中自臺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改制為宜蘭中學,同時舉辦園遊會與社團表演。
- 路跑:每學期舉辦一次;男生須跑8.9公里,女生須跑6.8公里。
- 草嶺誓師:為宜中學測精神的重要指標,舉辦日期約為學測前100天。同學由貢寮方向登上草嶺古道虎字碑,面對廣闊海洋和宜蘭精神象徵—龜山島,各班一同宣誓準備學測的決心,共同為自己的未來努力。
- 主題式課程科學實作計畫:於每年11月中旬,須於10月初報名,為宜中對外開放的科學營,宜中素以理工科學培訓為主要傳統,學校為了將科學教育向下紮根,於是舉辦科學講座予宜蘭縣內各國民中學及高級中學前來聽講
- 學測誓師(曾停辦,106年復辦):在音樂館舉行,由三年級學生參加,各班由班長及副班長想出口號並練習,使全班能在音樂館中呼口號,並藉此進軍學測的精神踏實。
宜中路跑運動
宜中路跑運動為宜中創校以來之傳統,原為台灣日治時期宜蘭中學校學生為躲避太平洋戰爭之互相傳達訊息的方式,傳至今日竟演變成一項傳統,近代宜中路跑運動可追溯至民國75年(1986年),由擔任前羅高校長的宜中校長楊壽喬先生榮退前起頭,帶領宜中學生跑步自宜蘭縣宜蘭市擺厘路至宜蘭縣員山鄉七賢村的路程,奠定宜中路跑路程的基礎。1989年更與蘭陽女中共同舉辦首屆「宜中蘭女一起跑」的行動,目前宜中一學年共辦兩次路跑,分別於10月和4月舉行,以宜中跑路卡紀錄排名和完成進度,且學生每年會裝扮成不同造型的形式路跑,算是宜中的一大盛事之一。
主題式講座實作科學課程計畫
創於2007年,為宜中官方舉辦的科學營,曾受國科會(今科技部)高瞻計畫經費補助,共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四個領域實作,宜中素以理工科學培訓為主要傳統,因此校方舉辦一系列的實作科學與講座開放予宜蘭縣內各國民中學及高級中學學生參與報名,報名時間為每年10月上旬,活動於每年11月中旬開始。
校刊
- 宜中人:為民國97年以前宜蘭高中官方早期刊物的別稱,由宜青社及愛校人士、全校師生所投稿,為「宜中青年」的前身刊物,現為「校友」發行刊物的封面。
- 宜中科學人:為宜蘭高中地下所推行的理工科學刊物,校方不外傳,裡面記載著學校所研究出來的專題成果以及新知
- 風雅青春:為民國100年紀念宜中70周年校慶所發行的官方紀念刊物
- 雨悸詩刊、宜中校園故事:為紀念宜中70年校慶所寫的詩篇集及宜中校園與附近社區的記憶故事。
- 宜中青年:自民國98年後宜中發行的官方校刊別稱,封面由美術班學生設計票選,內文由宜青社規劃撰寫。
- 幸為宜中人:為民國70年宜中校慶40週年時,已故校友前宜蘭縣長、前立委及前法務部長陳定南先生於擔任縣長任內寫給宜中校方的短篇回憶錄,當時還刊登在聯合報的徵文小框上,原稿現保存於校史館內,裡頭寫的「宜中洪福」,估計寫的是感謝當時的校長袁福洪先生。
- 心有宜中即是家:為民國100年為紀念宜中成立70週年紀念刊物及詩篇,為校訓「全校一家」的改寫版,目前在校網頁上跑馬燈仍看得到
- 從宜中出發:為民國105年宜中校方贈予傑出校友的主題刊物,上有印著第一屆傑出校友的頭貼浮水印。
- 宜中會刊:民國62年起由原「台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時期的台日籍校友群發行的非官方期刊,裡面記載了宜蘭中學校時期所發生的回憶錄及校友的聯絡電話,一般而言就是「校友會」(日語:同窓会(どうそうかい))的書刊。
足球隊
全名 |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足球隊 | |
---|---|---|
簡稱 | 宜中 | |
成立 | 1981 | |
主場 |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宜蘭市, 宜蘭縣 | |
容納人數 | 22人 | |
教練 | 林文郁 | |
聯賽 | 高中足球聯賽 | |
2012 | 1st place | |
|
宜蘭高中足球隊成立於1981年,由具有FIFA國際裁判資格的楊勝苑主任操刀指導,與花蓮高中、北門高中齊名,並列為三大高中足球名門勁旅。 該隊原本由對足球有興趣的一般生組成,1986年9月起,學校成立體育班,並開始招收宜蘭地區具有足球專長的國中畢業生。
宜中足球隊在98學年度跟100學年度拿下高中足球聯賽的全國冠軍,2012年又以3:1的成績,再次打敗了長久以來居冠軍的足球名校北門高中,將赴美國夏威夷州參加邀請賽 。 目前有畢業校友羅志安、羅志恩及韋聖心等三人曾入選國家隊。
宜中足球隊的成立,使得宜中師生踢足球的風氣趨於熱衷,甚至將足球訂為非官方規定的「校球」,往後有國際足球賽事更是師生皆看,甚至有了「北足球(宜中)、南划船(羅高)」之說法。
籃球隊
宜蘭高中籃球隊是HBL(高中籃球聯賽)甲組的球隊,吉祥物是「獨角獸(Unicorn) 」。
83學年度,宜中第一次打進前八強,拿到第七名的成績。此後,宜蘭高中籃球隊便是高中籃球聯賽甲組八強的常客。在籃球人才容易流失的東部而言,能有此成績實屬不易。
90學年度,在「宜中四劍客」高天騏、林志隆、王男桂、陳國維帶頭衝鋒下,宜中奪下隊史最佳的第四名。其中高天騏是該年的助攻王和人氣王,後來還參與偶像劇《MVP情人》的演出。
102學年度,宜中再度打進八強,八強賽最終一役,以86:91敗松山高中,無緣進入四強。但鎮中以控衛賴廷恩為首,搭配周暐宸、林蔚、林昶宏、許偉倫、何延序、莫文祥(八強無出賽)、張廷諺、龐語謙、陳品安、簡銘君、林承緯,打出精彩的比賽。年度最終名次為第七名,賴廷恩為當年度之抄截王。
103、104學年度,雖然宜中通過預賽晉級12強,仍在外卡戰67:109輸給南山高中和73:82敗給青年高中。
108學年度,宜中外卡第一輪靠著防守以59:42擊敗陽明工商,不過今天碰到東泰高中雖然第三結束追到10分差,但第四節無法把差距在進一步縮小以65:78落敗,也是宜中第一次無法打進預賽。
109學年度,宜中外卡第一輪與屏東高中雙方打得膠著最終以72:77敗給屏東高中,也是宜中第二次無法打進預賽。
學年度 | 級別 | 成績 |
---|---|---|
83學年度 | 甲級 | 第七名 |
86學年度 | 甲級 | 第七名 |
89學年度 | 甲級 | 第七名 |
90學年度 | 甲級 | 第四名 |
94學年度 | 甲級 | 第七名 |
96學年度 | 甲級 | 第七名 |
100學年度 | 甲級 | 第七名 |
102學年度 | 甲級 | 第七名 |
排球隊
目前的宜中排球隊成立於2015年,早期排球隊成立於1990年,曾於1991年80學年度及1992年81學年度全國中等學校排球聯賽獲得總亞軍,後由於成員不足進入「休眠」狀態,2015年,在當時的高一學生蘇侯瑞,偕同高二學長游鎮豪,以賴志遠老師擔任教練,重組球隊比賽,成員大多是排球新手,宜中排球隊曾於2018年106年學年度全國中等學校排球聯賽乙級聯賽擊敗強勁對手育達商職,獲得該年度冠軍殊榮,實屬難得,是近三年最看好的一支校隊。[24]
棒球隊
宜中棒球隊成立於2015年,獨立於體育班培訓體制之外,與羅東高中、羅東高商、中道中學、羅東高工、蘇澳海事為縣內參加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2016年首次參賽)的六支隊伍之一,由於分配資源較少、成立時間短,一直無緣晉級三十二強,是仍需成長茁壯的一支隊伍。
管樂隊
宜蘭高中管樂社成立於1953年,最初名為「宜蘭中學軍樂隊」,直至1977年,方更名為「宜蘭高中管樂社」並沿用至今;社團在楊勝苑主任與林富添老師的指導及帶領之下,經常在全國比賽中獲得佳績,如民國九十三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管樂合奏B組榮獲優等第四的殊榮。除了負責校內升旗典禮之伴奏外,亦經常擔任縣內各種慶典之司樂演奏。每學年總有多次的成果發表會以及各種暑、寒假營隊,民國一百零六學年度,宜中管樂的銅管五重奏獲得全國第一的殊榮,管樂團整體又重新回到特優行列。
國樂隊
宜蘭高中的國樂隊曾多次拿下全國音樂大賽第一名,因此在98學年度開始國樂社辦放置有盧亮輝老師所贈與的「宜中國樂,天下第一」的墨寶吉祥物,宜中國樂原是由15人組成的絲竹樂團,在社團指導老師陸百合老師教導下,每年舉辦狂響曲音樂會更是樂團一大盛事,常與蘭陽女中、宜蘭高商、壯圍國中、復興國中等校舉辦聯合音樂會。
拔河隊
92、93學年度獲得全國拔河錦標賽之冠軍,94學年度獲得亞軍。
田徑培訓隊
是體育班的隊伍之一,專門栽培鉛球運動、標槍運動以及田賽徑賽為主。曾於西元2013年由李慈雲及蔡仁為兩位同學於第二屆中國南京舉辦的亞洲青年運動會及澳門亞洲城市邀請公開賽奪得標槍和鉛球金牌的佳績,當時為中華隊在此比賽的首面金牌,獲得時任總統馬英九、時任宜蘭縣長林聰賢公開表揚。 此外,2017年辦於宜蘭縣的全運會,已成為校友的蔡和李兩人依舊破縣內大會紀錄勇奪金牌佳績,指導教練為林國強老師。
宜中儀隊
宜中儀隊起源甚早,可追溯至西元1945年台灣光復,當時高中各校擁有儀隊非屬罕見,宜中儀隊往年是校運會開幕式的開場隊伍,儀隊著天藍色儀隊服,舞著刀槍,很是威風,近年由於校園軍事化淡出校園,宜中官方也不刻意招生儀隊,終於在西元2009年成為歷史,目前全宜蘭擁有儀隊的高級中等院校只剩宜蘭高商一校。
宜中童軍運動
宜蘭縣的童軍運動,始於1947年,當時省立宜蘭中學教官施覺民獲中央政府任命為童軍訓練員,開始推展童軍運動。宜蘭高中始為宜蘭童軍運動之濫觴,民國39年:宜蘭脫離臺北縣改制後,宜蘭高中、蘭陽女中、宜蘭農校(宜蘭大學前身)、羅東初中(羅東中學前身)等登記為中國童子軍宜蘭縣第1至4團,分別由施覺民、徐玉英、劉俊民、黃圳源擔任團長,4人被譽為宜蘭童軍教育先驅者。宜蘭高中由施覺民教官向宜蘭縣童軍會正式登記為宜蘭縣第二團,直至今年民國99年已有60年一甲子的發展歷程。宜蘭縣童軍會1965年於武荖坑營區舉行第一期童子軍木章基本訓練,之後縣內各級學校紛紛成立童軍團,此校發展童軍運動已多年,如今童軍團仍在運作,定名為「行雲」,並以高中行義童軍階段為主要訓練發展目標,秉持以童軍運動之原理原則方式對團內夥伴進行訓練。(部分內容參照自由時報99/07/13報導)
佚事
與復國巷的關係
復國巷為距離宜中正門約150公尺的小巷,1949年~1959年間陸陸續續有外省移民搬遷至此,形成標準的眷村,雖與宜中無直接的關聯,但60多年來與宜中共生共榮,與附近民權新路的「岳飛新村」、宜中路、復興路、泰山路等形成了典型的宜中生活圈。 2011年,當時校方以「復國巷傳奇,顧盼一九四九」為主題舉辦徵文比賽,最後以當時一年十一班的楊家瑜同學(100級高中)獲得徵文首獎及公開,他的作品有宜蘭版的大江大海之稱。
金門地區戰時疏散地
1958年,八二三砲戰爆發,當時屬於戰地前線的福建省立金門中學學生遭到疏散到台灣本島各省中寄讀的命運,據金中寄讀學生姚榮華、王世欽回憶,當時金中派至宜蘭地區省中宜蘭中學及蘭陽女中安置的男女學生共有60餘人,這批學生絕大多數開啟了宜蘭金門同鄉會的先河。[25]
巽門的宜中
日治時期,宜蘭街共分成乾門、坤門、巽門等四個門做為街町劃分,宜蘭中學校借用宜蘭區署及宜蘭尋常小學校上課,剛好座落於金六結的巽門,1944年,由於太平洋戰爭戰事吃緊,當時宜農、宜中學校被徵調去修築防禦工事、挖壕溝,蘭女的學生在後方支援徵調,相互支援幫忙度過戰爭難關,因此有了「珍子滿力的高女、巽門的宜中」之稱。
省宜中和縣宜中
在1963年以前,在宜蘭地區提及「宜中」一詞即代表台灣省立宜蘭中學,無論是高中部還是初中部皆一樣。1962年,宜蘭縣立宜蘭國民中學(當時名為宜蘭縣立宜蘭初級中學)由「宜蘭縣立頭城中學宜蘭分校」獨立,為宜蘭市唯一一所縣立完全初中暨第二所初中,校址即今宜蘭縣立力行國民小學附近,簡稱開始分為省宜中和縣宜中,省宜中指的即是該校,或者以路名劃分,當時還有戲稱「讀完縣宜中,換讀省宜中」之說,不過戲稱僅是耆老口述,並沒有實質佐證。
宜蘭國中後來簡稱改為「蘭中」,改稱時代未可考,大約是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後,在全台灣與該校簡稱同名的學校還有位於雲林縣口湖鄉的雲林縣立宜梧國民中學(簡稱宜中)以及位於中國江蘇省宜興市的省屬重點中學暨國家級示範性中學江蘇省宜興中學(簡稱省宜中)。
霏雨蘭城
「霏雨蘭城」一詞最早出現於台灣深藍學生聯合論壇中,為東台灣中學聯版中「蘭女宜中版」的雅稱之一,引用於宋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若夫霪(ㄧㄣˊ)雨霏霏,連月不開」來形容宜中位於的宜蘭地區為多雨的天氣,再者宜蘭市自古為宜蘭縣縣治的所在地,簡稱為「蘭城」,因此霏雨蘭城後即為宜蘭高中的代稱。
林姓追遠堂與宜中
林姓追遠堂為現今財團法人林姓興德會的前身,主要為台灣地區林姓宗親及士紳組成,這其中包括了霧峰林家以及板橋林家等台灣兩大氏族,林姓興德會為一親善興學組織,目前與林姓興德會成立有關的教學機構包括了由台人成立的第一所中學-台中一中、宜蘭高中以及明台高中等三所學校。
設置宜蘭「南榕廣場」之傳言
鄭南榕,為台灣第一個因台灣獨立運動而自焚就義之民主鬥士,凡鄭南榕所讀過的母校(宜蘭縣羅東鎮公正國民小學、宜蘭縣立中興國民小學、國立宜蘭高級中學、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立成功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及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欲皆有設置「南榕廣場」之構想,這其中包含了鄭南榕所就讀的初中母校宜中,但由於剩餘校地過小等諸多因素而作罷,最終宜蘭縣政府於2016年3月決議將全台第一個「南榕廣場」及「自由之點」設於五結鄉中興文創園區,但宜中校史館內仍保留有關鄭南榕生前的部分史料。[26]
電影《奇蹟的夏天》
2006年正逢FIFA舉辦年,當時國家正要拍攝以足球為主題的電影提升國家國民運動意識,主題名為《奇跡的夏天》,以有高中足球勁旅搖籃之稱的東部國民中學足球強校花蓮縣美崙國中足球隊的七位國中學生打入世界足球錦標賽為故事主軸,其最後一幕取景於該校的操場中央(足球場)。
永遠的宜中人
畢業於日治時期宜蘭中學校的第2屆(1943年)校友林紹武,為蔣渭水成立之台灣民眾黨宜蘭支派執行委員林火木之孫,在亦是校友的蘭陽博物館歷史研究員及時代力量2018年宜蘭縣議員參選人林正芳(71級校友)的口述提問下,完成了第一本跨及自身與日治宜中的自傳《我的一生》,林年過九旬,本身在宜中擔任教職多年,退休後幾乎每天都會在宜中校園見其身影,待在宜中校園時間超過六十年餘年,被校官方暱稱「永遠的宜中人」[27]
噶瑪蘭尼亞(Kavalania)
噶瑪蘭尼亞,正式全名為Kavalania-masawa,masawa為噶瑪蘭族音譯,意為打仗。噶瑪蘭尼亞桌遊的發想,源於2018年5月結合修習宜蘭高中「宜蘭學」課程的師生、8位地理、歷史、公民科老師以及第十五屆美術班畢業班同學,配合教育部108年新課綱所設計的一套桌上遊戲。桌遊以200多年前的噶瑪蘭古地圖為基礎,呈現出當時的族群分佈、河川山脈與自然資源。在桌遊的進行過程中,學生能模擬200年前蘭陽平原的開發過程,配合以噶瑪蘭歷史事件而設計的命運卡,運用策略與相關知識,成為最後的勝利者。這是第一套以宜蘭縣為主題的歷史性桌上遊戲,目前已邀請縣內國中共21校以及高級中等院校共14校社會科教師或學生進行試玩。
玩家可以選擇漢人、噶瑪蘭人、平埔流番或是海盜角色,藉由占領土地、攻防築城「神入」當時的宜蘭情境,成為改變歷史的「噶瑪蘭尼亞」,遊戲地圖是以噶瑪蘭廳志古地圖改繪,呈現宜蘭的水系與古港口。
本套桌遊設計過程中亦參考各校的研究成果,諸如蘭陽女中的宜蘭城鄉人口分布變化研究、羅東高中的羅東學課程、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的鄉土教學教材以及蘇澳海事的宜蘭水系分布研究等,是一套集結眾家優點的歷史桌遊 。
知名校友
參見
- 宜蘭縣
-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 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
- 舊制中學校
- 中華民國國立中等學校列表
- 日本舊制中等教育學校列表(台灣)
腳注
- 宜蘭縣學校教育;宜蘭縣縣史館編-宜蘭中學校的設立
- 國家圖書館-台灣日日新報,昭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份節錄
-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學校教育 2003年版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名錄-地方-台北州-台北州立宜蘭中學校
-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event_detail.hpg&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5%a4%a7%e4%ba%8b%e8%a8%98%e8%a6%81&subject_url=toolbox_event.hpg&project_id=dailynews&dtd_id=20&xml_id=0000787320
- http://www.tam.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DE741762D625CD4&s=9F62D782186C5EAD
-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event_detail.hpg&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5%a4%a7%e4%ba%8b%e8%a8%98%e8%a6%81&subject_url=toolbox_event.hpg&project_id=dailynews&dtd_id=20&xml_id=0000789188
-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event_detail.hpg&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5%a4%a7%e4%ba%8b%e8%a8%98%e8%a6%81&subject_url=toolbox_event.hpg&project_id=dailynews&dtd_id=20&xml_id=0000789225
-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event_detail.hpg&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5%a4%a7%e4%ba%8b%e8%a8%98%e8%a6%81&subject_url=toolbox_event.hpg&project_id=dailynews&dtd_id=20&xml_id=0000789240
- . [201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 . [201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5).
- . [2018-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9).
- https://tw.mobi.yahoo.com/news/怕騷擾-男制服不繡名-宜中力挺性平-052518882.html
- 102年教育部資料、天下雜誌,宜蘭高中職社區化高達97%左右
- 宜蘭市志、宜蘭縣史館記載、臺中二中校友會歷任教師名冊記載
- 宜中日本校友會誌創刊號(1972),第一回卒業生,牟田真澄回憶錄記載
- . [2019-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 .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0).
- .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8).
- .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 宜中學生自治會 全國首創【宜蘭訊】(民79年6月9日)。中國時報,第14版。
- 全國首創學生自治會誕生【宜蘭訊】(民79年6月23日)。中國時報,第14版。
- . [2015-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3).
- .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 . [2018-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 .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 .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