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之一。讲述嫦娥偷吃仙藥飞上月球,从此与丈夫羿天地相隔的故事。中秋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便是从嫦娥奔月这则民间传说而来。

《嫦娥奔月》(《月百姿》中所收录的插图,由日本著名画家—月岡芳年编绘。)
嫦娥奔月

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在民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最早这则故事出现在西汉文献《淮南子》中。

起源与原型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纪录嫦娥事迹的是商代的巫卜书籍《归藏》。

南朝齐国的刘勰在成书于公元501至502年的《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记载:“《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

其後南朝梁国萧统在《文选》中选入了王僧达的《祭颜光禄文》,其中有“凉阴掩轩,娥月寝辉”的句子。

漢人為避文帝諱,改姮為嫦。

唐朝的李善在注释时写道:“《周易》、《归藏》曰,昔日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同样提及《归藏》中嫦娥奔月的记录。

现存最早的直接记录嫦娥奔月的文本是西汉初期的《淮南子》(公元前139年成书)。其中使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为典故引用:“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东汉高诱为《淮南子》作的注解中写道:“姮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唐代《初学记》引用古本的《淮南子》,其中的版本则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南朝梁国刘昭编写的《后汉书·天文志上》补注引东汉张衡所著《灵宪》曰:“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晋代干宝所著《搜神记》中的记述也与此基本相同,应当是引自《灵宪》。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中出土了《歸藏》,稱為王家台秦簡歸藏。其中的《归妹》卦辞为: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将往,而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相關影視作品

  • 2003年《奔月》(新加坡新傳媒、北京廣通、北京影藝者合拍電視劇)
  • 2010年《嫦娥》(上影團體、北京紫風合拍電視劇)
  • 2020年《飞奔去月球》

相關文學作品

  • 2020年《月面戰境》 (王瀧ISAO 著作,更生文化設計有限公司)ISBN:9789869944625

参考文献

  • 《世界经典神话大全集》(余祖政、刘佳 编著、中国华侨出版社)p410-411、p413-414 ISBN 978-7-5113-0746-0
  • 《东方神话》(The Encyclopaedia of Eastern Mythology)雷切尔·斯多姆 著 ISBN 978-7-5405-4690-8
  • 《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大全集》(刘媛 等 编著、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 978-7-5113-0772-9
  • 《图说中国经典故事:嫦娥奔月》(卫君、李絮 等 编著、金盾出版社) ISBN 9787508231785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