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和

孫和224年-253年),子孝,是中國三國時期吳國第一位皇帝孫權的第三子,也是吳國最後一位皇帝孫皓的父親。他曾被立為太子,但後來被罷黜,最後更被賜死

孫和
統治在世時未稱帝
出生224年
逝世253年(30歲)
安葬
明陵
全名
孫和
年號
谥号
昭獻皇帝[1]→文皇帝
政权东吴

生平

孫和的母親王夫人甚得孫權寵愛,故孫和也得到了父親的培育。14歲時,孫權吩咐闞澤教他讀書和技藝。五年後,孫和在長兄孫登病死後被立為太子。

然而,王夫人與全公主不和,全公主是孫權步夫人所生。孫和因在入孫策[2]祭祀後拜訪太子妃張氏的叔父张休,而被全公主陷害他与外戚别有所图。全公主又誣陷王夫人對當時病倒的孫權幸災樂禍,使得王夫人忧虑而死,孙和宠遇减损。与此同时,孙和的弟弟鲁王孙霸觊觎太子之位,暗结朝臣,朝廷分成太子党和鲁王党两派,彼此争夺权力,史称“南鲁党争”。太子党的陆逊吾粲顾谭张休等受到鲁王党的谮毁,或受贬黜,或致死。最後孙和被废,孙权把他放逐到長沙,将鲁王孙霸及其党羽赐死,改立孫亮為太子。

孫權死前曾有意召回孫和并重立為太子,但因全公主、宗室孙峻、中书令孙弘坚决反对而未有成事。孙权去世前复封孙和为南阳王,就藩长沙。

孫權死後,權臣諸葛恪孫峻殺死,因為張氏是諸葛恪的外甥女,而諸葛恪亦被指有意擁立孫和為帝,孫和也被牽連。孫峻於253年派人賜死孫和,孫和遂自殺,得年30歲。張氏亦身殉丈夫而自殺。

孫和的死據稱令全國很多人都十分哀痛。他的妾室何氏獨力撫育他的四個兒子:孫皓、孫德、孫謙、孫俊。

兒子

長子孫皓後來登基為帝,追孫和為昭獻皇帝[1],後改為文皇帝,又改遷其葬地至烏程縣西山,名明陵墓[3]

次子孫德的後續事跡不詳,年紀較幼的孫謙孫俊則因對兄長的皇位有潛在威脅而被殺死。

成就

據《三國志》記載,孫和「好學下士」,又反對朝臣黨爭,互相攻訐構禍,曾調解了兩位官員的爭端。

另外,他也反對賭博,認為娛樂消閒的選擇很多,賭博無所建樹,應該摒棄。

家庭

祖父母

  • 孙坚 祖父,孫權稱帝後追諡為武烈皇帝
  • 吳太夫人 祖母,孫權稱帝後追諡為武烈皇后

叔伯

  • 孫策 大伯,東吳奠基者,孫權稱帝後追諡為長沙桓王
  • 孫翊 三叔,丹楊太守,性格驍悍果烈,有孫策之風
  • 孫匡 四叔,孫策讓出父親孫堅之烏程侯爵位給幼弟孫匡來承襲,早逝
  • 孫朗 五叔,因違反軍令燒毀自家軍用被呂範送回而被禁錮

姑媽

  • 孫氏,嫁給曲阿人弘咨
  • 孫氏,嫁給陈氏

姑姐

  • 孫夫人,嫁刘备,正史姓名不詳。三国演义中稱孫仁,戲曲《甘露寺》稱孫尚香

父親

  • 孫權,東吳大皇帝,東吳開國君主。

兄弟

  • 孫登,孫權長子,字子高,東吳宣太子。三十三歲病死。
  • 孫慮,孫權次子,字子智,少敏惠有才藝,權器愛之。二十歲卒。無子。
  • 孫霸,孫權四子,字子威,曾與兄長孫和發生二宮之爭。被孫權賜死。
  • 孫奮,孫權五子,字子揚,封齊王。後被廢為庶人。太平三年又被封為章安侯。被孫皓誅殺。
  • 孫休,孫權六子,字子烈,東吳景皇帝。原被封琅邪王,孫亮被廢黜後被立為帝。廿四歲繼位孫亮。三十歲英年早逝。
  • 孫亮,孫權幼子,字子明,十歲繼位孫權,十六被丞相孫綝廢為會稽王。十八歲流放途中亡。

姊妹

  • 孫魯班,字大虎,孫權長女,先配周循,後配全琮
  • 孫氏(待考),孫權次女。劉纂妻,早卒。
  • 孫魯育,字小虎,孫權三女,先配朱據,後配劉纂。
  • 孫氏(待考),滕胤[4]

妃子

  • 張妃
  • 鄧夫人,根据《拾遺記》记载,孙和宠爱鄧夫人,常将她抱在膝上。他用水精如意如意碰伤了邓夫人的面颊,御医用獭骨加入玉屑、琥珀粉调和,制成药膏。鄧夫人脸上留下了一个赤红的斑点,后宫嫔妃效仿,纷纷都用丹脂在脸颊上点一小斑。
  • 何姬,孫皓生母。

子女

  • 孫皓,即吳末帝。
  • 孫德,孫休時封錢唐侯,孫皓弟。
  • 孫謙,孫休時封永安侯,孫皓弟,孙皓称帝后被變民施但擁之作亂,与其母、子皆為孫皓所殺。
  • 孫俊,张妃所生,孫皓嫡弟,孫休時拜騎都尉,孫皓称帝后忌而殺之。
  • 孙氏,张妃所生,孙皓嫡妹,嫁陆抗陆景

評價

  • 陳壽:“虑(孙虑)、和有好善之姿,规自砥砺,或短命早终,或不得其死,哀哉!”

參考資料

  1. 《三國志注·吳志·孫和何姬傳》:皓即位,尊和為昭獻皇帝,【《吳錄》曰:皓初尊和為昭獻皇帝,俄改曰文皇帝。】何姬為昭獻皇后
  2. 宋書·禮志三》:(孫權)于建鄴立兄長沙桓王策廟於朱爵橋南。權疾,太子所禱,即策廟也
  3. 宋書·禮志三》:皓先封烏程侯,即改葬和于烏程西山,號曰明陵,置園邑二百家。
  4. 《滕胤传》“弱冠尚公主”,注引《吴书》云“权以胤故,增重公主之赐,则亦当为权女也”孙奂女或为滕胤继室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