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 (清)

山东省
 大清

1644年-1911年
鲁位置
1911年山東省的範圍
首府 济南府
歷史
 - 成立 1644年
 - 廢除 1911年
現隸屬於  中国山东省

山东省满语穆麟德šandung golo),为清朝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

历史

明朝时期,由于经历小冰期(约1550年至1770年)[1][2],粮食减产、饥荒连年[3],再加朝廷苛政[4],明朝农民叛亂此起彼伏[5]。到清朝康熙年間,山东的农业逐步得到恢复,耕地達到9000餘萬畝,重新成为中国的人口大省之一。1668年(康熙七年)7月25日山东省发生郯城大地震[6],震中烈度高达XII度,造成约5万人死亡,占当时人口总数约千分之三[7]。而自顺治元年(1644年)至鸦片战争(1840年)近200年间,山东发生有记载的水、旱、蝗、雹、地震等自然灾害达五十次左右[8][9]

1855年,黄河北迁,恢复从山东入海。此后,山东段的京杭大运河逐渐淤废,济宁临清和东昌(聊城)等城市也迅速衰退下去,大批运河工人失业。

1860年代,烟台成为山东第一个开放口岸。当时,海运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主要方式,烟台也迅速繁荣起来。

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威海,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1898年,青岛威海分别租借给德国英国,威海始终只是一个海军基地,青岛则在德国和日本的殖民统治下发展成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德国还修筑了从青岛通往济南的胶济铁路(1905年),和津浦铁路的北段(1911年),把山东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潍县(潍坊)和周村都成为自开商埠,城市有很大发展。

山东也是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的重点省份。19世纪,天主教在山东省开辟了南境、北境和东境3个教区,主教座堂分别位于兖州、济南和烟台。山东南境教区由德国圣言会负责,北境和东境教区由意大利和法国方济各会负责。基督教(新教)方面,则同时有许多差会立足山东,包括来自美国的美北长老会美南浸信会、美国公理会、美以美会,来自英国的英国浸礼会、圣道公会、圣公会、普利茅斯弟兄会中国内地会,以及德国信义会。美北长老会在登州(蓬莱)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高等学府——登州文会馆(济南齐鲁大学的前身)。1899年,义和团从山东兴起,攻击遍布全省的西方传教士。

清末,面对俄国日本的威胁,东北终于向汉族移民开放,加上民国初年张作霖的鼓励措施,在100年间有为数上千万的山东农民从海陆两路闯关东谋生,成为今天东北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849年到1911年间,有57年因黄河京杭大运河决口引起洪灾,并有多年为旱涝并发,甚至还同年发生旱灾、虫灾、涝灾。

督抚沿革

1644年,设山东巡抚山东布政使司,驻济南府;登莱巡抚,驻登州府。1652年裁撤登莱巡抚。1649年—1658年,设直隶山东河南总督;1661年—1665年,设山东总督,驻济南府;1669年,裁撤直隶山东河南总督。1728年—1735年一度再设河南山东总督(河东总督),管理河南和山东。河东总督裁撤後,山东只有巡抚,没有总督。

行政区划

清朝下轄十府、三直隸州,共計八州、九十六縣:

济东泰武临道

  • 济南府
  • 东昌府
  • 泰安府,1724年从济南府划出设直隶州,1735年设府
    • 下辖:泰安县(附郭,1735年设)、新泰县莱芜县肥城县(1734年之前属济南府)、东平州(1729年之前属兖州府,1729年—1735年为东平直隶州)、东阿县(1735年之前属东平州)、平阴县(1735年之前属东平州)。
  • 武定府,1724年从济南府划出设直隶州,1734年设府
    • 下辖:惠民县(附郭,1734年设)、阳信县海丰县乐陵县青城县(1734年之前属济南府)、商河县(1724年—1734年属济南府)、滨州(1724年之前属济南府,1724年—1734年为滨州直隶州)、利津县(1734年之前属滨州)、沾化县(1734年之前属滨州)、蒲台县(1734年之前属滨州)。
  • 临清直隶州,1776年从东昌府划出
    • 下辖:丘县(雍正末至1776年属东昌府)、武城县(1729年之前属高唐州,1729年—1776年属东昌府)、夏津县(1729年之前属高唐州,1729年—1776年属东昌府)。

登莱青胶道

兖沂曹济道

  • 兖州府
  • 沂州府,1724年从兖州府划出设直隶州,1734年设府
    • 下辖:兰山县(附郭,1734年设)、郯城县费县莒州(1729年之前属青州府,1729年—1734年为莒州直隶州)、蒙阴县(1734年之前属青州府,1729年—1734年属莒州直隶州)、沂水县(1734年之前属莒州)、日照县(1734年之前属莒州)。
  • 曹州府,1724年从兖州府划出设直隶州,1735年设府
    • 下辖:菏泽县(附郭,1735年设)、曹县定陶县单县(1735年之前属兖州府)、城武县(1735年之前属兖州府)、郓城县(1729年之前属济宁州,1729年—1735年属兖州府)、巨野县(1729年之前属济宁州)、濮州(1729年之前属东昌府,1729年—1735年为濮州直隶州)、范县(1735年之前属濮州)、观城县(1735年之前属濮州)、朝城县(1735年之前属濮州)。
  • 济宁直隶州,1724年从兖州府划出设直隶州,1729年归属兖州府,1776年再为直隶州
    • 下辖:金乡县(1780年之前属兖州府)、鱼台县(1776年之前属兖州府)、嘉祥县(1729年—1735年属曹州,1735年—1776年属兖州府)。

参考文献

  1. E.L. Ladurie. . New York: Doubleday. 1971.
  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文, 考古学报, 1972年第1期
  3. 白雁 胡玉梅. . 中国经济网. 现代快报. 2011-06-27 [2017-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4.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11, 第8卷 (第11期).
  5. 顾诚.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10月. ISBN 9787511217257.
  6. . 新华网. 大众日报. 2011-11-01 [2016-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7. 山东省志·地震志,郯城大地震
  8. 卷八大事纪.乾隆胶州志
  9. 卷三十十五祥异。道光胶州志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參見

前任:
大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大清山东省 繼任:
 中华民国山東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