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之變

己巳之變,是明清戰爭的一部分,明朝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女真後金滿清可汗皇太极率兵十餘萬直逼帝都北京,為第一次清兵入塞崇禎帝孫承宗袁崇煥馳援,女真攻至北京城之下,陣斬明將趙率教滿桂孫祖壽,大肆劫掠後返回滿洲。且設下反間計,使崇禎帝誤信袁崇煥通敵,袁被崇禎帝凌遲而死,袁麾下之祖大壽關外兵卒怨生。

開端

崇祯二年(1629年),蒙古女真发生严重饥荒[1],蒙古诸部请求袁崇焕开粜互市,后崇祯严令只准按口换粮[2][3]。同年六月,翰林院编修陈仁锡出使辽东,认为这是奇袭女真的最佳时机[4],同时,王怀达陈国威二人又预料到了指出了皇太极的军事行动[5],但袁崇焕虽然没能采取行动,仍上奏称及后金会绕道蒙古进攻明朝[6][7][8][9]

清兵入犯

十月,皇太极在“屈尊”与明蓟辽督师袁崇焕议和失败且毛文龍已死的情況下,兵行险招,“暗度陈仓”,發生了清軍兵臨京都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在皇太极率领下,繞道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11月18日,女真大軍兵臨北京城城下,北京戒嚴兵部侍郎王洽急調各路勤王軍保衛京師。

袁崇煥得知愛將趙率教陣亡、遵化陷落的消息,急行軍三百餘里,比清軍早到二天,九千騎兵有四千人掉隊,步兵不能兼进[10],崇禎立即召見,大加慰勞,賜御膳和貂裘,袁崇煥請求讓疲憊的士兵入城休整,卻沒被批准,只好駐軍北京廣渠門外[11]。兩日後(11月20日)清晨兩軍在廣渠門外大戰,祖大壽陣于南側,王承允陣于西南側,袁崇煥陣于西側,一战将后金左翼大军击溃,随后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取得左安门之捷,二十九日南海子袭营,敌军大乱,遂解京城之围。

袁崇焕得罪

先前清军在北京郊外大举劫掠,袁崇焕兵少不能制,固守营寨,等待主力援军。城外戚畹中贵园亭庄舍惨遭蹂躏,引起戚畹权贵的极度不满,向朝廷告状。清军早先在得知袁崇焕入援后,散布流言:“袁督师约我来。”於是京城内议论纷纷,谣言日炽。明季北略载:“都中又喧言崇焕导虏入犯,上甚切齿。先是,虏出猎,掳我多人。中有二珰,上命侦崇焕者,亦被掳。虏视之,知为珰也,乃设一记,佯为袁遗书约犯边,答云:“知道了,多谢袁爷。”又佯惊云:“乃为珰闻,缚珰亟斩之!”又故遗一奴私放珰归。珰归,上其事。〖批云:此用武穆反间之计〗。上再召崇焕入,即下诏狱。此言周延儒亲语余者,延儒久与虏比,虏每输情,故知其言不诬。”十二月初一,崇祯因中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袁崇焕部下闻讯,顿时大愤,全军望城痛哭,三日后,关宁军东溃,情势再度逆转。不久皇太极复至京城安定门,崇祯令大将满桂出战,满桂以兵少婉拒,崇祯不准,于是满桂含泪而出,与清兵在安定门大战。此一战场由皇太极亲自上阵,明军节节败退,大将满桂、孙祖寿战死。清军得知关宁军溃走后大喜,开始写信招降一时激愤不已的袁崇焕部下,但得到袁崇焕手书的关宁军并无投降之意,只有用战功救出自己主帅之意,最后,祖大寿斩杀了皇太极的招降使者。

袁崇焕下獄

十二月初一日,[12]祖大壽聞訊,頓時大憤,率大軍疾歸山海關,情勢再度逆轉。此一戰場由皇太極親自上陣,明軍節節敗退,大將滿桂孫祖壽戰死。時兵部尚书王洽“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遵化陷,再日始得报。帝怒其侦探不明”,遂下獄,隔年四月,病死狱中。

原因

皇太极不知从何知道了袁崇焕向崇禎说过「五年平辽」的话,终于发现之前自己“屈尊”议和,竟受到对方如此愚弄。于是写信斥责袁崇焕:“我欲和好,尔复败和议,不念军民将士之死伤,更出大言,则兵并非易事也。”又云:“我诚心和好,尔自大不从,谅天亦鉴之,人亦闻之矣。”随即起大军,出兵征明,让阿敏留后。崇祯二年二月,后金的汉人副将高鸿中曾上疏皇太极:“若此时他来讲和,查其真伪何如?若果真心讲和,我以诚心许之,就比朝鲜事例,请封王侯,从正瘚,此事可讲。若说彼此称帝,他以名份为重,定是要人要地,此和不必说。他既无讲和意,我无别策,直抵京城,相其情形,或攻或困,再作方略……。”皇太极曾经说过:“坐视汉人开疆拓土、修建城廓、缮治甲兵,使得完备,我等岂能安处耶?”可见,后金此次军事行动,属于先发制人的策略。“未及期而虏已在目中矣,是以奴眈眈欲先发破我成局”(此說法始見《辽西入卫纪事》,作者署名周文郁)。

後果

己巳之變之後清軍曾先後五度入長城,其中兩次打到北京城,最远的一次侵犯到山东济南,皆大舉劫掠而歸。例如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第二次攻入长城,遍蹂京畿,历时四个多月,明称“丙子虏变”。崇禎九年(崇德元年,1636年),清軍第三次入塞,宣大總督梁廷栋與兵部尚書張鳳翼无兵无饷,自知死罪難逃,每日服食大黃取瀉求死。

崇德三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軍第四次入塞,盧象昇拼死奋战,最後阵亡。崇禎年間明廷始終和戰不定,在清軍與流寇之間陷入兩面作戰之困境。崇祯十二年(1639年),洪承畴奉命鎮守蓟辽边境,給予李自成张献忠趁勢崛起的機會。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洪承疇松錦之戰戰敗被清軍俘獲,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初三,孫傳庭部被李自成部殲滅,自此明朝內外盡墨,明朝難免滅亡的命運。

参考文献

  1. 清史稿·太宗本纪》:「是岁,大饥,斗米值银八两,银贱物贵,盗贼繁兴。」
  2. 兵部行《督帅袁崇焕题》稿:“奉圣旨:西夷通虏,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买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其招来属夷,其有饥困,查明部落多少,计口量许换米,不得卖与布帛米粮及夹带禁品。路将等官,倍加侦察,如有疏违,以通夷罪论处!”
  3. 谈迁国榷》:「朵颜三卫及建虏大饥,三卫夷半入于建虏。束不的求督帅袁崇焕开粜于前屯之高台堡,互市貂参。边臣俱不可,独崇焕许之。盖束不的为建虏窖米,谋犯蓟西,虽有谍报,崇焕不为信。」
  4. 谈迁國榷》(卷90):「至南台堡,闻朵颜束不的为贼汉卖妇女,为建州积谷。宁远武进士王怀达、陈国威入谒仁锡,曰:『束不的居关外,阳仇贼汉,其实妮之,为满州娴也。部落不满万,驻宁远关外者六七千,此地间市止二千人。卒不及备。可乘夜掩而杀之。』」
  5. 谈迁國榷》(卷90):「翰林院編修陳仁錫使遼東,未出都,報建洲兵十五萬攻寧遠,及抵關不見一騎,問之,曰往朝鮮矣。抵南台堡,知朵顔束不的爲插漢買婦女,爲建州積穀。甯遠武進士王振遠陳國威入謁仁錫。曰:束不的居關外,陽仇插漢,其實昵之,又建州姻也。駐寧遠關外者六七千人,此地開市止二千人,卒不及備,乘夜掩而殺之,傅介子所以斬樓蘭也。建州哨在束不的部內計四百餘人,不將弓矢,插漢遠在漠外,馳援不及,斬頭寢內,敵氛可息。失此機會,四月間四汗先至,秋冬諸王子盡入,必舍遼而攻薊、宣矣。」
  6. 崇祯二年五月十六日到吏部事兵部呈于兵科抄出之《钦命出镇行边督师蓟辽等处兵部尚书臣袁崇焕谨题为乞汰冗官以纾国用等事》、“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7. 《崇祯实录》卷二:“九月己丑,袁崇焕以清兵欲西,先请驻宁远增戍关门,至是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虗警耳。遣其众归,师果不出。”
  8. 石匮书后集》:崇焕随奏:『臣守宁远,寇被臣创,决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单弱,宜於彼处设一团练总兵』。遂以王威为请。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予,留难移时。”
  9. 《白冤疏》:盖崇焕自任复辽,殚精拮据;甫及期年,锦宁一带,壁垒改观。正拟器械马匹,稍有头绪,决计渡河,惟虑蓟门单弱,请宿重兵。已特疏言之,再疏催之。
  10. 程本直:《白冤疏》
  11. 《崇祯实录》第2卷,第70~71页:“崇焕惧上英明,终不敢言款。第力请率兵入城,不许。”
  12. 《崇祯实录》第2卷,第72页:“十二月辛亥朔……,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崇焕方遣副总兵张洪谟等蹑■,闻召议饷,乃入见。上问以杀毛文龙,今反逗留,何也?不能对。命下锦衣狱。赐桂等馔,随太监车天祥谕慰辽东将士。”。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