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

皇太极满语转写Hong Taiji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位大汗(1626年10月20日-1636年5月15日在位)及清朝正式和名義上的建立者(1636年5月15日-1643年9月21日在位)。即位初年号天聪,1636年建立清朝时改为崇德

皇太極
后金第2位大汗
清朝第2位皇帝

在位时期:
后金大汗:1626年10月20日-1636年5月15日(9年208天)
清朝皇帝:1636年5月15日-1643年9月21日(7年129天)
皇太极像
清太宗文皇帝朝服全身像
前任努尔哈赤
繼任清世祖福臨(順治帝)
首都赫图阿拉(兴京)
年號天聪崇德
爱新觉罗
出生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
(1592-11-28)1592年11月28日
出生地满洲佛阿拉
逝世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
1643年9月21日(1643歲-09歲-21)(50歲)
逝世地盛京皇宮清寧宮東暖閣(今遼寧省瀋陽市瀋陽故宮
廟號太宗
諡號应天興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初谥)
应天興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隆道显功文皇帝(圣祖康熙元年加谥)
应天興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隆道显功文皇帝(世宗雍正元年加谥)
应天興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高宗乾隆元年加谥)[1]
陵墓清昭陵
父親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
母親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皇太極
汉语名称
繁体字
简化字
蒙古语名称
傳統蒙文 ᠪᠣᠭᠳᠠ
ᠰᠡᠴᠡᠨ
ᠬᠠᠭᠠᠨ
西里尔蒙文
满语名称
满文 ᠠᠪᡴᠠᡳ
ᠰᡠᡵᡝ
ᡥᠠᠨ
穆麟德转写Abkai sure han
太清转写Abkai sure han

皇太极早年译名不定,或作“黄台吉”、「洪太極」、“洪太主”、“洪佗始[2][3]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尊为清太祖)第八子,在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当时后金的实际统治区域为现中国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持續增强兵力,为后来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除了发展实力之外,也不断发兵入侵明朝。1636年,远征蒙古察哈尔部,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天賜聰慧」的可汗,即「天聰」義譯)。同年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在沈阳称帝,正式建立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又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定满语为国语。仿汉制(重用漢人范文程),立百官。此后又以朝鲜国拒绝朝贺为由,大举南下侵略朝鲜,迫其臣服,将明朝在清朝后方的这一个重要盟友势力铲除。

1643年,皇太极逝世。其弟多尔衮与长子豪格争夺皇位,最终由第九子福临(顺治帝)继位,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摄政。廟號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统称太宗文皇帝满语穆麟德taidzung genggiyen šu hūwangdi),葬于盛京三陵中的昭陵

本名的爭議

皇太極也以洪太極黃台吉[4]等名字在明末清初的文獻中出現。現代學者多認為皇太極並非其真實名字,而僅僅是其稱號,來源於蒙古貴族的稱號「渾台吉[5][註 1]

而皇太極的本名眾說紛紜。俄羅斯漢學家G.V.戈爾斯基認為「皇太極」的本名是「阿巴海」(Abakhai)。此說曾一度被西方學界廣泛接受,但這個名字並沒有在當時的漢文和滿文文獻中登場,因此被認為是錯誤的[7];很有可能系其稱號「天聰汗」的誤解[註 2]

在明代陳仁錫的《山海紀聞》裡,皇太極以「喝竿」的名字出現[8];而在《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中,皇太極以「黑還勃烈[註 3]的名字登場[9][註 4]

人物生平

早年

清太宗常服袍褂像

皇太極於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月廿五申時出生,是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亲孟古哲哲是父亲努尔哈赤的众福晋一夫多妻多妾制下的妻子)之一,亦是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的妹妹。1603年秋,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纳林布禄没有同意,九月孟古哲哲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努尔哈赤曾称皇太极为「为父我之爱妻所生之唯一之后嗣」,故不胜爱悯[11]。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他的一位福晋乌拉那拉氏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长子豪格天命元年(1616年),后金建国。皇太极亦积极参予政事,成为旗主,受封贝勒,是为四大贝勒之一。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攻而未克,皇太极亲临战场,目睹了八旗軍最惨痛的一败。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死。皇太极随即继承汗位。

继位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廢掉太子褚英後,不再立太子,而是以四大貝勒代之,據記載四大貝勒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據《太宗文皇帝實錄》記載:岳託、薩哈廉,告曰:「國不可一日無君,宜早定大計,四大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努尔哈赤聖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12]

中国学界对其继位有两种主流说法,一是,按努尔哈赤的遗愿,由八旗旗主(八固山)等人在八月十二日会议上共同拥立,成为新汗王。当时,其侄子岳托萨哈廉在努尔哈赤逝世后,连夜会动员父亲代善在会上举荐。于是在八月十二日,八旗旗主大貝勒和诸贝勒共计15人[註 5]参与的会议上,四大貝勒之一皇太极顺利地被推薦立为新君。

二是,根據朝鮮人李肯翊燃藜室記述》在個人記載提到,努尔哈赤曾想传位于其弟多尔衮。因多尔衮年幼,代善“以为嫌迫”而拥立皇太极继位。即后来,多尔衮摄政时所称,皇太极“之位,原係夺立”[註 6][13]。又指多尔衮之母、大福晋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一事,系诸贝勒为夺位所逼[13]

同时因史料缺乏,学界将后金社会的一夫多妻多妾制等同于汉族社会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两者差异被混淆[15]。由于母亲孟古哲哲被误归为妾室,他亦被误认为庶子,指其继位是在嫡长子继承制下的以庶嗣统,以庶夺嫡[16]

称汗与新政

皇太极继承大汗位置后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称为四大贝勒时期。大贝勒禮親王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统称为“四大贝勒”。

1627年,皇太极亲率大军发起宁锦之战,再次大败。他决定绕过关宁锦防线在明朝北方开辟第二战线。自1629年起多次入塞伐明。在第一次伐明中,他诱使明思宗处死袁崇焕,又仿製紅衣(夷)大砲,並建立現代化砲兵部隊——重軍。皇太极在世时期,将都城沈阳改名“盛京”。

改國號大清

皇太极1640年对支持明朝的蒙古封建主发出的诏书

1635年,皇太極打败林丹汗,令其遁逃至大草滩(今甘肃境),取得傳國玉璽(原為元朝所有)。漠南蒙古各部向後金臣服,為其上尊號博格达汗后金的第二代大汗崇德元年四月十一乙酉日(1636年5月15日),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皇太极是1637年,皇太極率軍親自征討不服從後金統治的朝鮮,迫使朝鮮向其臣服;從此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此後,朝鮮的親明派勢力被剷除,大清開始專心進攻明朝。

明亡清兴

崇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帶病急援松錦之戰,史载“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椀”,马不停蹄,昼夜兼行五百餘里。在松山大敗明軍,生俘洪承疇,並且令其投降,大大打擊了明軍的士氣。《清太宗实录》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骆驼六十六、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此役为后来清朝灭明征服天下立下基础。《清史稿·太宗本纪》评价:“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逝世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1643年9月21日)晚間十點皇太極崩逝於瀋陽故宮清寧宮東暖閣內,享年五十岁。安葬于沈阳清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由於死前未立繼承人,其弟睿親王多爾袞與長子豪格爭位不下,彼此陳兵示威。最終多爾袞獨排眾議,擁立莊妃的六歲兒子福臨,是為清世祖,改元順治

後來順治帝諡皇太極為文皇帝,廟號太宗,統稱太宗文皇帝满语穆麟德taidzung genggiyen šu hūwangdi太清taizung genggiyen xu hvwangdi)。

皇太極在一方面重用投奔後金的漢族官員為自己的智囊團;而在另一方面,皇太極多次强调国语骑射,是防止满洲人受到“服汉人衣冠,尽忘本国语言”薰染(《清太宗实录》卷三四 崇德二年四月丁酉),危及满洲民族政权的长远存在;为此,皇太极反复告戒满洲贵族,应恪守满洲衣冠和善于骑射的风俗习惯云云,还多次下“上谕”强调这一点。

家族

姓名皇太极时称谓封号、谥号简介
后金时,满洲贵族实行一夫多妻多妾,诸妻皆称福晋。努尔哈赤时代,福晋中有称大福晋者,福晋之下,是ajige fujin(小福晋)、buya sargan(又译为小妻)、gucihi(地位接近于婢妾)。

皇太极初登汗位时,有中宫福晋、东宫福晋和西宫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七月,皇太极称帝后,册立五宫福晋[18]

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中宫国君福晋[18]孝端文皇后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西宫永福宫侧福晋、庄妃[18]孝庄文皇后生一子,顺治帝。三女,下嫁弼尔塔哈尔、色布腾、铿吉尔格。
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东宫关睢宫大福晋、宸妃[18]敏惠恭和元妃生一子,二岁而殇。
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西宫麟趾宫大福晋、贵妃[18]懿靖大贵妃生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女,下嫁噶尔玛索诺木。
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瑪璪东宫衍庆宫侧福晋、淑妃[18]康惠淑妃
钮祜禄氏福晋当在皇太极登基前已成为他的福晋,后世视之为皇太极嫡妻,称元妃。弘毅公额亦都的女儿。生一子洛博会,幼夭。明万历四十年,獲罪離婚後不久卒,年僅二十歲。
乌拉纳拉氏福晋当在皇太极登基前已成为他的福晋,后世视之为皇太极继妻,称继妃。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叶赫那拉氏福晋当在皇太极登基前已成为他的福晋,后世视之为皇太极妾室,称侧妃。生一子,硕塞。第一任丈夫为正黄旗包衣人喀尔喀玛(生子二)。第二任丈夫为太宗皇太极(生子一:硕塞)。第三任丈夫为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第四任丈夫为镶黄旗轻车都尉、哈达部贝勒孟格布禄族人达尔琥。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东宫福晋皇太极登基后,所纳东宫福晋,或称第三福晋,后世称侧妃。戴青贝勒女。生两女,一女固伦公主下嫁扎,一女下嫁哈尚。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19]
那拉氏小福晋生一子,鎮國愨厚公高塞。二女,下嫁辉塞、拉哈。
察哈尔奇垒氏小福晋之列察哈尔部谔勒济图固英塞桑之女,有一兄萨麻地。生第十四女建宁公主,下嫁吴应熊。康熙十四年五月,布尔尼之变中太皇太后以慈宁宫庶妃有母九十余岁,並且居住在察哈尔,告诫军前不要掳掠。
颜扎氏小福晋之列布顏之女,天命十一年来归。生一子,叶布舒
伊尔根觉罗氏小福晋之列安塔錫之女,崇德元年来归。生一子,常舒
克伊克勒氏小福晋之列拜祜之女,崇德三年来归。生一子,韬塞
赛音诺颜氏小福晋之列崇德元年来归,生皇十二女乡君,下嫁班第。

子女

皇太极生有11子14女。改嫁于他的林丹汗遗孀康惠淑妃和懿靖大貴妃又各抚养一位蒙古女,或认为是林丹汗之女。

排序姓名封號、諡號生母備註
长子豪格肃武亲王继妃乌拉那拉氏
次子洛格继妃乌拉那拉氏活至十一岁死亡。
三子洛博会元妃钮祜禄氏活至七岁死亡。
四子叶布舒辅国公庶妃颜扎氏活至64岁死亡。
五子硕塞承泽裕亲王侧妃叶赫那拉氏
六子高塞镇国悫厚公庶妃那拉氏
七子常舒辅国公品级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八子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人)早夭。(1637年8月27日—1638年3月13日),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生。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夭,年二岁,未封,未命名。他们母子最受清太宗皇太极宠爱。
九子福临清世祖,顺治帝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十子韬塞辅国公庶妃
十一子博穆博果尔襄昭亲王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

排序姓名封號、諡號生母備註
长女敖汉固伦公主继妃乌拉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
次女馬喀塔固倫溫莊長公主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之子額哲,再嫁額哲弟阿布奈。
三女达哲固倫靖端長公主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爾沁部奇塔特。
四女雅圖固倫雍穆長公主孝莊文皇后嫁蒙古科爾沁部弼爾塔哈爾。
五女阿圖固倫淑慧長公主孝莊文皇后先嫁正黃滿洲旗人索爾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騰。
六女固倫公主側妃博爾濟吉特氏嫁滿洲旗旗人。
七女固倫淑哲長公主孝莊文皇后嫁鑲黃滿洲旗旗人喇瑪思。
八女飞扬古固倫永安長公主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爾沁部巴雅斯護朗。
九女側妃博爾濟吉特氏嫁博爾濟吉特氏哈尚。
十女縣君庶妃納喇氏嫁滿洲旗人瓜爾佳氏輝塞。
十一女固倫端順長公主懿靖大貴妃嫁博爾濟吉特氏噶爾瑪索諾木。
十二女鄉君品級嫁博爾濟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庶妃納喇氏嫁滿洲旗人瓜爾佳氏哈拉。
十四女阿吉格和碩恪純長公主庶妃察哈爾奇壘氏吳三桂之子吳應熊

影视形象

演員作品
吳孟達碧血劍》(1985年)
刘威努尔哈赤》(1987年)
潘志文滿清十三皇朝》(1987年)
劉青雲一代皇后大玉兒》(1992年)
劉丹碧血劍》(2000年)
杜雨露格格要出嫁》(2001年)
劉德凱孝莊秘史》(2003年)
歐瑞偉帝女花》(2003年)
唐國強江山風雨情》(2003年)
张山明末風雲》(2005年)
姜文大清風雲》(2006年)
劉燦太祖秘史》(2006年)
李成儒碧血劍》(2007年)
劉愷威山河戀·美人無淚》(2012年)
嚴屹寬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2014年)
鄭成雲華政》(2015年)
聶遠大玉兒傳奇》(2015年)
富大龙大清江山之龙胆花》(待播)
林峯独步天下》(2017年)
金範來南漢山城》(2017年)

注释

  1. 後金建國初期的官制、文字等多效仿蒙古。「渾台吉」源于汉语的「皇太子」,因此有人称「皇太極」的稱號源於「皇太子」。[6]
  2. 「天聰汗」的「天聰」在滿文中寫作「ᠠᠪᡴᠠᡳ
    ᠰᡠᡵᡝ
    」(Abkai sure),其中的「ᠠᠪᡴᠠᡳ」(Abkai)與「Abakhai」發音相近。
  3. 「黑還勃烈」四字在朝鮮語中讀作「」(Heuk hwan bal ryeol)。
  4. 日本學者三田村泰助根據這兩種文獻,提出皇太極的本名大致讀作「Hekan」的說法。三田村泰助將《仁祖實錄》中的「黑還勃烈」還原為滿語「hekan beile」:「黑還」(hekan)是皇太極的本名;「勃烈」(beile)即「貝勒」,是滿洲貴族的一種稱號。[10]
  5. 杜家骥文章中[13],15人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巴泰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杜度岳托硕托萨哈廉豪格
  6.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顺治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多尔衮母子撤出庙享诏》,诏书所载原文:(多尔衮)又亲到皇宫院内,以为太宗文皇帝之位,原係夺立,以挟制皇上、侍臣[14]

参考文献

引用

  1. 清太宗文皇实录》卷六十五
  2. 《鲁庵文集》:“老汗临死曰:洪佗始能成吾志。
  3. 明實錄·崇禎實錄》:「(崇祯元年六月壬子)黄台吉谋大举入犯边臣告急。」
  4. 明實錄·崇禎實錄》:「(崇祯元年六月壬子)黄台吉谋大举入犯边臣告急。」
  5. Rawski 1998,第50 ("probably a rendition of the Mongol noble title, Khongtaiji")頁;Pang & Stary 1998,第13 ("of Mongolian origin")頁;Elliott 2001,第397, note 71 (Khong tayiji was "quite common among the Mongols, from whom the Jurchens borrowed it")頁.
  6. Elliott 2001,第397, note 71 (Khong tayiji as "meaning loosely 'Respected Son'")頁;Miyawaki 1999,第330 (derivation from huang taizi and other meaning as "viceroy")頁.
  7. Grupper SM. Manchu patronage & Tibetan Buddhism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Ch'ing Dynasty. J. Tibet. Soc., no 4, 1984, p. 69.
  8. 《山海紀聞·一·紀名號決戰勝》:「一,奴酋名號。號者,主也。【四男名喝竿,稱憨,不出戰。】」
  9. 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卷十四》,四年十月二十四日癸亥條:「癸亥,平安監司尹暄馳啓曰:……「『奴酋死後,第四子黑還勃烈承襲,分付:先搶江東,以除根本之憂,次犯山海關、寧遠等城』。」
  10. 三田村泰助「」(《東洋史研究》7-1, 1942)
  11. 满文老档·第五十四册》天命八年六月……告於汗……(努尔哈赤)又对四贝勒曰:尔若贤良,则凡事秉公从宽处之……四贝勒乃为父我之爱妻所生之唯一之后嗣,故不胜爱悯。尔之贤哲何在?何其愚也?......
  12. 《太宗文皇帝實錄》天命元年,太祖以上為大貝勒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共理機務,多所贊畫,統軍征討,輒侍太祖偕行,運籌帷幄,奮武戎行,誅攜服叛,所向奏功,諸貝勒皆不能及…。天命十一年八月庚戌,太祖高皇帝崩,大貝勒代善子貝勒岳託、薩哈廉,兄弟共議,至其父代善所,告曰:國不可一日無君,宜早定大計,四大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曰:此吾夙心也,汝等之言天人允協其誰不從,遂與岳託、薩哈廉定議。翼日,諸貝勒大臣聚於朝,代善以其議告大貝勒阿敏莽古爾泰、及諸貝勒阿巴泰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杜度、碩託、豪格等,皆喜曰、善。議遂定,乃合詞請上即位,上辭曰:皇考無立我為君之命,我寧不畏皇考乎,且舍諸兄而嗣位我又畏上天,况嗣大位為君,則上敬諸兄,下愛子弟,國政必勤理賞罰必悉當,愛養百姓舉行善政,其事誠難。吾涼德,懼不克負荷也,辭至再三。三大貝勒、及諸貝勒曰:『國豈可無君,眾議已定,請勿固辭』。上又不允,自卯至申,眾堅請不已,然後從之。遂擇九月朔庚午吉日,三大貝勒諸貝勒大臣、及文武各官聚於朝。具法駕。設鹵簿。上率諸貝勒群臣焚香告天,行九拜禮畢。上即皇帝位,諸貝勒大臣、文武官員、行朝賀禮。時上年三十有五 ,詔以明年丁卯、為天聰元年。
  13. 杜家骥. . 清史研究 (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1997, (1997年第3期): 16–25. ISSN 1002-85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简体中文).
  14. 张小李. . 历史档案 (北京市: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016, (2016年04期): 80–86 [2019-04-30]. ISSN 1001-77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30).
  15. 定宜庄. . 满族文学 (辽宁省丹东市: 辽宁省作家协会、丹东市文联). 2012, (2012年01期). ISSN 1003-7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30) (简体中文).
  16. 杜家骥. . 史学月刊 (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大学、河南省历史学会). 1998, (1998年第5期): 39–42. ISSN 058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简体中文).
  17. 阿古都督世系的《永陵喜塔腊氏谱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满族文化网,2008-1-24
  18. 满文老档·第二十册》崇德元年七月......册封国君福晋、东大福晋、西大福晋、东侧福晋、西侧福晋典礼。七月初十日......系蒙古科尔泌部博尔济吉特氏,特赐尔册宝,位出诸福晋之上,命为清宁宫中宫国君福晋。尔务以清廉端庄仁孝谦恭之义训诲诸福晋......系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特赐尔册文,命为东宫关睢宫大福晋宸妃。尔务尽......系蒙古阿鲁大土门部博尔济吉特氏,特赐尔册文,命为西宫麟趾宫大福晋贵妃。尔务尽......系蒙古阿鲁大土门部塔布囊阿巴盖博第赛楚虎尔之女,特赐尔册文,命为东宫衍庆宫侧福晋淑妃。尔务尽......系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克特氏,特赐尔册文,命为西宫永福宫侧福晋庄妃。尔务尽......
  19. 王佩環. .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年12月: 15. ISBN 978-7-5610-2144-6.

来源

  • 清史稿》卷二、三·本紀二、三·太宗皇太極
  • 陈捷先:《皇太极写真》
  • Rawski, Evelyn S. . Watson, Rubie S.; Ebrey, Patricia Buckley (编).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170–203. ISBN 0-520-06930-7.
  • Pang, Tatiana A.; Giovanni Stary. .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1998. ISBN 3-447-04056-4.
  • Grupper, Samuel M. (PDF). The Journal of the Tibet Society. 1984, (4): 47–75 [2014-08-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8-09).
  • ,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16-05-01], ISBN 0-8047-468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 Miyawaki, Junko. . Reuven Amitai-Preiss and David O. Morgan (eds.) (编). . Leiden: Brill. 1999: 319–31 [2016-05-01]. ISBN 90-04-1194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8).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皇太極

參見

後金四大贝勒
代善 - 阿敏 - 莽古爾泰 - 皇太極
皇太極
清朝
出生于:1592年11月28日逝世於:1643年9月21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
太祖努尔哈赤
年号:天命
后金大汗
1626年10月20日-1636年5月14日
天聪元年九月初一 - 天聪十年四月初十
始称:大清皇帝
原称:后金大汗 大清皇帝
1636年5月15日-1643年4月3日
崇德元年四月十一 - 崇德八年二月十五
繼任:
清世祖福临
年号:顺治
前任:
额哲
蒙古大汗
1636年4月-1643年4月3日
繼任:
额耶尔札萨克汗
(顺治帝)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