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
字源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并未收录「帆」,其北宋大徐本·馬部:「」《康熙字典》注:「」[2] 又,南梁《玉篇》:「」
但《釋名·卷七·釋船》:「」顯示於東漢末年成書時已有帆字;清代段注本:「」指出西晉杜預註解《左傳》時即已用帆字。可見大徐本校注「本用此字」(),實為魏晉南北朝以來附會馬名「驚帆」所衍生之通假字。
另,在詩詞著作中,常以「帆」、「風帆」象徵帆船。文字演變:
类型
船帆主要可分为横帆和纵帆两大类,横帆与船体垂直方向悬挂,常见于19世纪的大型商用帆船;纵帆与船体平行方向悬挂,易于操作。纵帆又可分为:
- 三角帆,又名拉丁帆,上方有一根斜桁
- 百慕大帆,又名马可尼帆,也是三角形,上方一角固定于桅顶,一条边紧贴桅杆,下面一条边以纵帆下桁(Boom)固定。
- 支索帆(Staysail),又名牵帆,也是三角形,上方悬挂在支索上,是一种常见的辅助帆
- 船首三角帆,下端固定于船首斜桅的三角帆
- 船尾斜帆(Spanker),一般是上缘斜桁帆(Gaff-rigged)
- 梯形帆(Lugger),上缘斜桁帆的桁架一端固定于桅杆,而梯形帆的斜桁与桅杆交接于一侧非对称位置,所以梯形帆兼有横帆和纵帆的一些性质。
- 横帆
- 纵帆中的三角帆
运用
蒸汽机发明以前,帆是大型船舶不可或缺的动力装置。 15世纪,西方帆船开始向远洋船舶方向发展,船帆数量、面积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大面积的风帆也使船舶在风暴中极易倾覆,遭到灭顶之灾。历经改造,飞剪式帆船脱颖而出,其最快航速可达20节。而进入工业时代后,蒸汽机诞生、轮船发明,在悬殊的实力对比之下,帆船逐渐退出远洋运输,日渐没落。[5]
註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