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

常惠-前46年),并州太原郡人,西汉大臣。年轻时作为苏武的副使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汉昭帝时回国,封为光禄大夫。出使乌孙,乌孙击败匈奴,常惠被汉昭帝封为长罗侯。常惠诛杀杀害汉使的龟兹贵人姑翼,之后为典属国汉宣帝时封長羅侯,升任右将军汉元帝时去世,諡號壮武。常惠的封国一直传到他的曾孙,东汉建武年间绝封。

生平

  • 并州太原郡人,西汉大臣,歷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四朝,活躍於西域的名將和外交家
  • 漢武帝天漢元年,自報奮勇,響應招募,隨中郎將蘇武一同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長達十九年。

功績

  • 隨蘇武返國後,漢昭帝嘉獎他在被扣留的十九年中,始終保持了寧死不降的氣節,並在蘇武等漢使回歸漢朝的周折上,在同匈奴權貴的鬥爭中表現出非凡的智慧和才幹,將他破格提升為光祿大夫
  • 漢宣帝時期,常惠受命六出西域,馳騁疆場,立下赫赫戰功,為烏孫國的安危和漢朝在西域的經營做出了卓越貢獻。
  • 甘露三年,解憂公主的長子元貴靡和幼子鴟靡雙雙染疾去世,年逾古稀的解憂公主請求歸葬在故國。同年初,匈奴呼韓邪單于到長安向漢朝俯首稱臣。西域的大局基本趨於穩定。漢朝老將趙充國也因病去世,常惠被提升為右將軍

六出西域

  • 首出西域,監軍烏孫,大敗匈奴,因功封侯,功載千秋。

漢昭帝末年,匈奴聯合車師,不斷發兵出擊烏孫,接連攻占烏孫東部沙灣、烏蘇領地,直逼伊犁河谷。大軍壓境之下,匈奴三番五次的勒令烏孫王交出解憂公主,與漢朝絕交。翁歸靡和解憂公主幾次上書漢廷求救,只因漢昭帝病危,出兵之事一拖再拖。漢宣帝即位後,決定全面出擊匈奴,救援烏孫。 公元前73年,為援救烏蘇,漢宣帝分派五路大軍由五位將軍領十六萬騎兵,同時又任命常惠為校尉,手持節杖護衛烏孫軍隊,分兵共擊匈奴。該五路大軍分別為:御史大夫田廣明為祁連將軍,四萬餘騎,出西河;度遼將軍范明友三萬餘騎,出張掖;前將軍韓增三萬餘騎,出雲中;後將軍趙充國為蒲類將軍,三萬餘騎,出酒泉;雲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三萬餘騎,出五原;期以出塞各二千餘里。以常惠為校尉,持節護烏孫兵共擊匈奴 [1]。 因其他五路大軍皆未遇上匈奴主力,無功而返,主將田順和田廣明遭問罪被迫自殺。烏孫國王翁歸靡親自率領五萬多騎兵,出奇兵千里奔襲,從西方直搗匈奴右谷蠡王王廷,俘獲匈奴單于的父輩與嫂嫂、公主、名王、騎將等以下三萬九千多人,繳獲馬、牛、驢、騾、駱駝五萬多,羊六十多萬,共計七十多萬。漢宣帝自言「五將皆無功,獨惠奉使克獲」,於是封常惠為長羅侯 [2]


  • 二出西域、兵臨城下,誅殺姑翼,兵不血刃,使龜茲國一心歸漢,徹底改變龜茲王親匈奴的立場。

常惠回國後不久,又受命前往烏孫,代表天子(漢宣帝)對烏孫君臣和有功人員犒勞賞賜。常惠抓住有利時機,事先奏請漢廷批准,在烏孫賞賜事畢,緊接著決定率領隨行的五百名官兵,調集烏孫七千兵馬,徵調姑墨、溫宿等龜茲以西的國家兩萬兵馬,令其副使調集龜茲以東國家兩萬兵馬,合計五萬餘人,從三面圍攻龜茲國都。部署完畢,大戰之前,常惠派人先到龜茲國責問龜茲王先前劫殺漢朝派駐在輪台的屯田校尉賴丹,歷數龜茲王與匈奴勾結、與漢朝為敵的罪狀。查明事由之後,常惠採取靈活變通的決策,對龜茲王放過一馬,誅殺了親匈奴、架空龜茲王的龜茲貴族姑翼,從而兵不血刃的迫使龜茲國一心歸屬漢朝。回國時,常會還把解憂公主的長女弟史帶回長安,學習漢朝精湛的歌舞琴藝。

  • 三出西域,視察烏孫,積極促成烏孫和漢朝的再次和親親盟。

元康元年(前65年),解憂公主翁歸靡的次子萬年出任莎車王不久,在匈奴策劃的政變中不幸遇難。常惠到烏孫國弔喪撫慰。回國後,將烏孫王翁歸靡拜託他上奏的國書交給漢宣帝。翁歸靡在上書中誠懇表示:願將漢朝的外孫元貴靡立為王儲,若能為他娶到一為漢家公主,烏孫與漢朝就算結成了重親,烏孫就與匈奴斷絕關係,特獻上馬騾各千匹為聘禮。此事遭到漢朝權臣蕭望之的極力反對,但是漢宣帝堅決支持。經過一番周折,終於選定解憂公主弟弟的女兒劉相夫,冊封為公主準備出嫁烏孫。為此漢朝還做了大量精心準備。烏孫也派出了龐大使團前往迎親。

  • 四出西域,揚威車師,成功解救被圍的屯田官兵。

元康二年,漢朝與匈奴的車師爭奪戰進入焦灼階段。匈奴派出以左大將為主帥的重兵與漢朝在西域的屯田部隊展開激戰。匈奴左右奧鞬王各領六千騎兵將鄭吉率領的屯田官兵思思危困在車師前王廷交河故城。匈奴久攻不下,漢軍也無法突圍,陷入絕境。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漢廷內部也產生分歧,認為車師太遠,花費太大,主張撤出漢朝在車師的屯田部隊。事前鄭吉上書陳明利害,指出車師國距離渠犁國千餘里,中間又有大山大河間隔,北部臨近匈奴,主張增兵駐守,屯田守衛。匈奴單于和大臣們也揚言「車師地肥美,僅匈奴,使漢得之,多田積穀,必害人國,不可不爭也。」漢宣帝派常惠率領張掖、酒泉兩郡的邊防騎兵進發到車師以北,千里馳騁,橫掃敵兵,匈奴軍隊聞風而逃,在常惠的護送下,鄭吉等人才得以安全撤出交河城,安全轉移到渠犁,用三個校尉分管屯田。

  • 五出西域,護送相夫公主出關,為烏孫歸漢竭盡全力。

神爵二年(前60年),蘇武年老力衰而卒,常惠接替蘇武典屬國之職,專門處理國家的外交事務,成為西漢中期的外交家,勤勞國事,屢建功勳 [3]。同年,漢朝在平定西羌叛亂之後,派遣四名使者護送相夫公主出嫁烏孫國。剛出玉門關,就傳來烏孫王翁歸靡猝死的噩耗,前烏孫王軍須靡與匈奴公主所生的兒子泥靡乘機奪權篡位,號稱狂王。烏孫長老們懾於匈奴的勢力和泥靡的威逼,只好擁護泥靡即位烏孫王。當時常惠為副使,他當機立斷,將相夫公主留在敦煌,親自前往烏孫,責問烏孫長老們為何出爾反爾,撕毀原定讓解憂公主長子元貴靡即位的緣由,扭轉局面後再接相夫公主前往烏孫。不料漢廷接到常惠的報告,漢宣帝不知所措,在副丞相蕭望之極力詆毀解憂公主和巧言獻計之下,漢廷把相夫公主召回京城,默認泥靡(狂王)的篡權,導致這次大婚流產。

  • 六出西域,坐鎮烏孫,屯田楚河,為大小兩昆彌制定草原法,排解草場邊界糾紛。

烏孫內亂平定之後,烏孫大昆彌元貴靡常受小昆彌烏就屠的欺凌。烏就屠也沒有能力統一烏孫,但卻仗勢欺人,拒絕把屬於大昆彌的民眾歸還原主。常惠奉命出使烏孫,親率三名校尉,統領2,000餘人的屯田官兵,駐守在烏孫國都赤谷城以北的楚河流域,屯墾戍邊,鎮撫大昆彌。常惠在烏孫屯田期間,還劃分了大小昆彌各自管轄的戶籍和草場範圍。常惠在烏孫組織領導的屯田是漢朝在西域大開屯田、發展農業的一部分,漢朝在楚河流域的紮根具有深遠意義,到唐代,那裡已經發展成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城」。常惠在烏孫劃分草場的性質,無疑是最早的草原法。

参考文献

  • 汉书》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1. 秋,大发兵,遣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四万馀骑,出西河;度辽将军范明友三万馀骑,出张掖;前将军韩增三万馀骑,出云中;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三万馀骑,出酒泉;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三万馀骑,出五原;期以出塞各二千馀里。以常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共击匈奴。《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四》
  2. 乌孙昆弥自将五万骑与校尉常惠从西方入,至右谷蠡王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汙都尉、千长、骑将以下四万级,马、牛、羊、驴、橐佗七十馀万头。乌孙皆自取所虏获。上以五将皆无功,独惠奉使克获,封惠为长罗侯。然匈奴民众伤而去者及畜产远移死亡,不可胜数。于是匈奴遂衰耗,怨乌孙。《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四》
  3. 《漢書。常惠傳》:「後代蘇武為典屬國,明習外國事,勤勞數有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