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
汉元帝劉
汉元帝 | |||||||||||||||||
---|---|---|---|---|---|---|---|---|---|---|---|---|---|---|---|---|---|
統治 | 前48年1月29日-前33年7月8日(15年161天) | ||||||||||||||||
前任 | 漢宣帝 | ||||||||||||||||
繼任 | 漢成帝 | ||||||||||||||||
出生 | 前75年 | ||||||||||||||||
逝世 | 前33年7月8日(42歲) | ||||||||||||||||
安葬 | |||||||||||||||||
| |||||||||||||||||
政权 | 漢朝(西汉) | ||||||||||||||||
父親 | 汉宣帝 | ||||||||||||||||
母親 | 許平君 |
汉元帝 | |
---|---|
漢朝第10代皇帝 | |
統治 | 前48年-前33年 |
前任 | 漢宣帝 |
繼任 | 漢成帝 |
生平
前74年,父亲刘询登基,当时他年仅两岁[1]。本始三年(前71年),母亲皇后许平君被霍成君的母亲显毒死。地節三年(前67年)八歲的刘奭被宣帝立为太子。继母霍成君则试图毒死他,但未能成功。因为他曾经向父亲宣帝进言“持刑太深,宜用儒生”,而不被宣帝所喜爱。宣帝甚至预言“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但顾念他是发妻许平君的儿子而没有褫夺他的太子之位。
宣帝病死后继位,第二年(前48年)改年号为“初元”,在位时期“崇尚儒术”,多次出兵击溃匈奴。建昭三年(前36年),汉将甘延寿、陈汤诛郅支单于于康居(郅支之战)。至此,唯一反汉的匈奴单于被消灭了。汉匈百年大战于此告一段落。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刘奭以宫女王嫱(王昭君)嫁之为妻。
此时的汉朝比较强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刘奭在位期间,純任德教,在儒臣的要求下以不符合儒家心目中的古礼为由废除郡国庙,废除迁关东豪强至关中以及帝陵置邑制度,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又由于汉元帝过于放纵外戚、宦官,最终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子王莽代汉称帝[2][3]。
竟宁元年五月壬辰(前33年7月8日),病死于长安未央宫,终年四十二岁。七月丙戌(8月31日),葬于渭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12里处)。死后庙号高宗(后被取消),谥号孝元皇帝。次年,长子刘骜登基,是为汉成帝。
评价
班固《漢書·卷九·元帝紀第九》:“壯大,柔仁好儒”。 “臣外祖兄弟為元帝侍中,語臣曰:元帝多材藝,善史書。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聲,分刌節度,窮極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徵用儒生,委之以政,貢、薛、韋、匡迭為宰相。而上牽製文義,優游不斷,孝宣之業衰焉。然寬弘盡下,出於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
家庭
脚注
- 奭,拼音=shì,同音字=釋
参考资料
- 《漢書·元帝紀》
-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
- 两汉之际文化精神的演变
- 陵邑在西汉时期至关重要
- 《后汉书·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十九年,乃与太仆朱浮共奏言:“陛下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元帝以来,宗庙奉祠高皇帝为受命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孝武皇帝为世宗,皆如旧制。又立亲庙四世,推南顿君以上尽于舂陵节侯。礼,为人后者则为之子,既事大宗,则降其私亲。今禘祫高庙,陈序昭穆,而舂陵四世,君臣并列,以卑厕尊,不合礼意,设不遭王莽,而国嗣无寄,推求宗室,以陛下继统者,安得复顾私亲,违礼制乎?昔高帝以自受命,不由太上,宣帝以孙后祖,不敢私亲,故为父立庙,独群臣侍祠。臣愚谓宜除今亲庙,以则二帝旧典,愿下有司博采其议。”
- 《后汉书注·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太宗谓元帝也。据代相承,高祖至元帝八代,光武即高帝九代孙,以代数相推,故继体元帝,故曰“即事太宗”。下又云“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又曰“自元帝以上祭于洛阳,成帝以下祭于长安”,其义明矣。降其私亲,谓舂陵已下不别序昭穆。
汉元帝 西漢 出生于:前74年逝世於:前33年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 漢宣帝 劉詢 |
漢朝皇帝 前49年-前33年 |
繼任: 漢成帝 劉驁 |
中國君主 前49年-前3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