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律
制定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为改革旧律,命高颎及其它重臣郑译、杨素、苏威、裴政等十四人,广泛采用魏、晋、齐、梁各律的优点,“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制定《新律》。十月完成,颁布实行。三年(583年),文帝“因览刑部奏,断狱数犹至万条。以为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因此又命苏威、牛弘等人,本着删繁就简,以轻代重为原则,对新律重新更定,制成《开皇律》。
律文
律文共十二篇,五百条。与旧律相比,删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罪一千余条。主要参照北齐,部分参照北周的法律而制成。其篇目分别是: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亦作盗贼)、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十二篇。还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诉讼程序,如百姓有冤情,可逐级上告,甚至直到朝廷。
刑罚
杨坚在北周辅政时,鉴于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主张“法令清简”,并且“躬履节俭”,结果“天下悦之”[1]。即帝位后,在制定新法时,废除前朝的鞭刑、枭首、轘裂等酷刑,以及“孥戮相坐之法”[2]。确立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种刑罚共分二十等,即死刑二等:绞、斩;流刑三等: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或服劳役二年、二年半、三年;徒刑五等: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杖刑五等:自六十到一百;笞刑五等:自十至五十。
新的五刑制度自《开皇律》确定为法定刑法后,取代了墨、劓、刖、宫等割裂肌肤、残害肢体的肉刑,为历史形制的进步,被以后历代律典所沿用。
影响
隋朝虽仅存三十七年,但其法制建设有很大成就,而《开皇律》被史学家誉为好法,其上承汉律的源流,各项基本制度均被唐律直接继承,成为唐律的直接蓝本。后来又为宋、明、清各朝所沿用,在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并对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建立和完善法制产生过影响。
参考资料
- 《隋书·高祖纪上》
- 《隋书·刑法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