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布志線

志布志線日语: Shibushi sen */?)為宮崎縣都城市西都城站鹿兒島縣曾於郡志布志町(現在:志布志市志布志站的鐵路線,現時已經停用。在停用前,由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營運,為其中一條地方交通線。根據1984年(昭和59年)6月實施的國鐵再建法,獲指定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1987年(昭和62年)3月28日全線停運。

志布志線
日文原名
假名拼音
羅馬拼音
概覽
營運地區 日本宮崎縣鹿兒島縣
目前狀況廢線
起點站西都城站
終點站志布志站
技術數據
路線長度38.6公里
正線數目單線
車站數目10個
軌距1,067毫米
電氣化方式非電氣化
開通營運1923年1月14日
廢除年份1987年3月28日
擁有者 鐵道省運輸通信省運輸省
日本國有鐵道
營運者 日本國有鐵道

路線概要(停運前)

  • 管轄(事業類別):日本國有鐵道
  • 路段(營業距離):西都城-志布志 38.6公里
  • 軌距:1067毫米
  • 站數:10個(包括起終點站)
  • 複線路段:沒有(全線單線
  • 電氣化路段:沒有(全線非電氣化
  • 閉塞方式:片劑閉塞式

停運前使用列車

  • Kita47系
  • Kita58系

历史

*代表路段為現時的日南線。

  • 1923年(大正12年)1月14日 【開始營業】都城至末吉 (10.8公里)【新車站】西都城、今町、末吉
  • 1924年(大正13年)3月25日 【延長路線】末吉至大隅松山 (13.3公里) 【新車站】岩川、大隅松山
  • 1925年(大正14年)3月30日 【延長路線】大隅松山至志布志 (17.0公里)【新車站】繩瀨、安樂、志布志
  • 1932年(昭和7年)12月6日 都城至西都城路段(2.5公里)編入為日豐本線。
  • 1934年(昭和9年)4月1日 【新車站】岩北
  • 1935年(昭和10年)4月15日 【延長路線*】志布志至榎原(28.5公里) 【新車站*】大隅夏井、福島今町、福島仲町、日向北方、日向大束、榎原
  • 1935年(昭和10年)10月28日 【開始營業】古江東線(之後稱大隅線)
  • 1936年(昭和11年)3月1日 【延長路線*】榎原至大堂津(10.2公里) 【新車站*】南郷、大堂津
  • 1937年(昭和12年)4月19日 【延長路線*】大堂津至油津(4.3公里) 【新車站*】油津
  • 1941年(昭和16年)10月28日 【延長路線*】油津至北郷(13.5公里,全線通車)、油津至元油津(1.0公里。貨物支線。但實際上,其實是前油津線的路段) 【新車站*】吾田、飫肥(第三代)、内之田、北郷
  • 1949年(昭和24年)1月15日 【新車站*】谷之口。
  • 1949年(昭和24年)9月15日 【新臨時停車站*】福島高松
  • 1950年(昭和25年)1月10日 【臨時停車站→車站】福島高松
  • 1952年(昭和27年)1月1日 【車站改名*】吾田→日南
  • 1959年(昭和34年)10月1日 【車站改名】繩瀨→伊崎田、福島仲町→串間*
  • 1960年(昭和35年)7月25日 【貨物支線停用*】油津至元油津(-1.0公里)
  • 1960年(昭和35年)8月1日 【新車站】中安樂
  • 1963年(昭和38年)5月8日 志布志至北郷路段(-56.5公里)編入為日南線。
  • 1983年(昭和58年)4月1日 【貨物運輸停止】全線
  • 1984年(昭和59年)6月22日 成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停運對象。
  • 1987年(昭和62年)3月14日 【路線停業】大隅線
    • 3月28日 : 【路線停業】全線 (38.6公里)。使用巴士連接。

車站列表

接續路線的公司名、車站所在地以志布志線廢除時為準。所有普通列車都直通的都城站也一併記載。營業距離由西都城站起計算。

  • 路線名…日豐:日豐本線
  • 停靠站
    • 快速「大隅」…●是停車,|是通過
    • 普通列車停靠所有車站。
路線名稱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英文站名 站間距離 營業距離 快速 接續路線 所在地
日豐 都城 - 2.5   日本國有鐵道:吉都線 宮崎縣都城市
西都城 2.5 0.0 日本國有鐵道:日豐本線
志布志線
今町 4.3 4.3  
末吉 4.0 8.3   鹿兒島縣 曾於郡末吉町(現·曾於市
岩北 6.1 14.4  
岩川 2.8 17.2   曾於郡大隅町(現·曾於市)
大隅松山 4.4 21.6   曾於郡松山町(現·志布志市
伊崎田 4.8 26.4   曾於郡有明町(現·志布志市)
安樂 7.1 33.5   曾於郡志布志町(現·志布志市)
中安樂 2.0 35.5  
志布志 3.1 38.6 日本國有鐵道:日南線大隅線(1987年3月14日廢除)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