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三倍券

振興三倍券,通稱三倍券,是中華民國政府在2020年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衰弱,為了振興經濟而發行的消費專用券

上圖貳佰圓是200元面額,下圖伍佰圓是500元面額
紙本未拆封的振興三倍券,內有一組塑膠套,用來放置5張二百元券、4張五百元券共九張。

該措施係自2020年7月15日起,提供每一位申請的中華民國國民及其有居留權配偶,發放等值新臺幣3,000元的消費專用券,紙本券面额有200元與500元兩種,5張200元與4張500元。

三倍券以兩種方式提供給民眾,分別為紙本三倍券與數位三倍券。紙本券是先以1000元支付預購後,來兌換領取;數位券是以信用卡、電子票證與行動支付三種方式先消費滿3000元才能取得回饋2000元[1]。三倍券的使用期限到2020年12月31日,營業店家的兌現期限到2021年3月31日。

評論

正面看法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認為,三倍券一舉多得,除刺激商家的營運商機,也增進家人、朋友的相處時間,更能刺激平時沒有出門消費習慣的人的消費習慣[2]

民進黨團幹事長鄭運鵬表示,「打三折的消費券怎麼會不好用。」,並主張由於三倍卷有自己的錢混在裡面,因此會比國民黨主張的發現金或消費卷還更有加成滾動效果[3]

中立看法

時代力量針對振興三倍券做了民調,民調顯示已有67.6%的民眾前往領取,在有去領實體券或登記數位券的民眾中,有7成認為領取或登記的過程方便,但時力認為,振興對象及效應仍有待觀察[4]

負面看法

財經節目時事評論員認為不管有沒有發行三倍券,經濟都會在第三季反彈回升;如果在第二季發行,只會降低經濟下跌的速度[5]

部分民眾認為「發1000萬多份三倍券,等於多了1000多萬片塑膠」,因而批評政府帶頭不環保,破壞限塑政策[6]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質疑,實際上民眾對三倍卷的反應是「難領、難換、三倍怨」。不管是亟需振興的夜市攤販,還是市場早晚市、自營戶,面對消費者小額消費無法找零的限制,完全無法「被振興」;即便收了振興券,還得面對收到「偽券」風險、承受現金流的壓力。 國民黨團呼籲,行政院應該趕緊拿出具體的辦法,改善市井攤販收券的不便,趕緊找出具體振興經濟的方式,各部會拋棄「樂透式」振興作為,將振興紓困預算下放給各縣市,因地制宜提出適合當地的振興方案,才能真正達到「三倍效果」[7]。部分國民黨籍政治人物則認為普發現金效果較三倍卷更好,且能減少行政成本[8]

民進黨籍市議員王世堅在政論節目《新聞深喉嚨》中批評,「所以你看過去的消費券也好,現在的三倍券也罷,成本都花十幾億,三倍券花12億,結果你這只能用四五個月就要作廢掉」,直言三倍卷「好慢,好笨,好浪費」。他認為民眾更期待的是行政院處理大事,並呼籲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要改變心態[9]

台灣民眾黨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認為,「防疫紓困振興」是國家戰略錯誤,應是「防疫紓困轉型」,並指振興三倍券使用期間長達5個半月,完全沒辦法達到振興效果[10]

偽券

2020年8月13日,雲林檢警查獲首樁偽造振興三倍券的案件,逮捕素有「地下中央銀行總裁」之稱的主嫌蘇慶梧,以及面額達250萬元的偽券[11]。蘇慶梧有超過30年製作偽鈔的經驗,有多項前科並出入獄多次[12],已預付六個月租金在彰化租民宅,預謀印製偽券[13],12天內製造出偽券,之後改良至第三代[14]。警方破獲並偵訊後,將蘇慶梧依《偽造貨幣罪》移送法辦,羈押獲准。[12]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振興三倍券

參考資料

  1. .
  2. . 中央社CNA. [2020-07-27] (中文(台灣)‎).
  3. . 中時新聞網. 2020-06-03 [2020-07-27] (中文(台灣)‎).
  4.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0-07-26 [2020-07-26] (中文(台灣)‎).
  5. YouTube上的《三倍券規定「不找零」…又變沒硬性規定?兩套標準?哪門子溫暖?低收入戶匯1千再買券…脫褲子放X?-【阿娟精選帶你看】東森財經獨播20200602》
  6. . 聯合新聞網. 2020-07-19 [2020-07-26] (中文(台灣)‎).
  7. . 中時新聞網. [2020-07-26] (中文(台灣)‎).
  8. . 風傳媒. 2020-07-25 [2020-07-26] (中文(台灣)‎).
  9. . 聯合新聞網. 2020-07-21 [2020-07-27] (中文(台灣)‎).
  10. . 中央社CNA. 2020-07-06 [2020-07-27] (中文(台灣)‎).
  11. 蔡沁縈. . 上報. 2020-08-14 [2020-10-29] (中文(台灣)‎).
  12. 蔡佩旻. . ETtoday新聞雲. 2020-08-14 [2020-10-29] (中文(台灣)‎).
  13. 寶智華. . 蘋果日報. 2020-08-14 [2020-10-29] (中文(台灣)‎).
  14. 黃淑莉、林國賢. . 自由時報. 2020-08-15 [2020-10-29] (中文(台灣)‎).

外部鏈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