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史學派

新清史學派英語:)是一支1990年代發源於美國漢學歷史學學界的學術流派,該派的特點是分別從「中華」和「中亞」兩種不同帝國的視角來研究清史,對傳統清史研究作出「新修正」,將其視角從傳統中國歷史書寫範式對「漢化」和「朝貢體系」的專注中轉移至一個更加廣闊的視野中,反對「漢族中心主義」對中國古代歷史書寫的影響。新清史比起一般中國史觀更重視滿文以及其他少數民族語言史料的解讀與應用,強調對清朝治下漢族以外的中亞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回族等)歷史作研究,以及強調滿族統治者與這些民族、地區的互動的歷史[1]

由来與興起

從1980至1990年代,美國學者通過對滿語文獻檔案的研究,發現清朝皇帝從1630年代至約18世紀塑造出滿族的身份認同,並同時交替運用中華儒家文明及中亞游牧文明兩種不同統治模式精明地操縱他們的臣民[2]

新清史學者提出兩個主要問題:

  1. 少數的滿洲人如何能統治廣大且複雜的中國?
  2. 由滿族所建立的王朝對於中國歷史論述的影響為何?

由於他們嘗試以少數民族的觀點出發,因此特別強調運用滿文及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檔案的重要性[3]

代表人物

有代表性的新清史學者包括羅友枝(Evelyn Rawski)、歐立德(Mark C. Elliott)、柯嬌燕(Pamela Kyle Crossley)、米華健(James A. Millward)和傅雷(Philippe Forêt)等。

對新清史的誤讀

中國歷史學者袁劍認為,“新清史”在中國國內形成巨大影響的主要有三個原因[4]

  1. 中國學界主流往往將基於中華中心主義的傳統歷史王朝譜系論述視為理所當然,在面對“新清史”的區域化和解構式研究時十分不適應。國內對於清史及近代史的元命題與新清史學派的元命題彼此不合拍。中國的清史尤其是晚清史的敘述隱含著現代性敘述和“民族復興”的號召在裡面,語境往往位於革命包裝之下,而“新清史”不會有這個問題。二者的元命題出現一種對抗;
  2. 中國對“新清史”著作的引介並不完整全面,導致“新清史”往往會被設想為僅僅跟歷史和當下的中國邊疆問題相關,進而引起強烈的回應。在這種語境下,“新清史”往往被等同於“分裂史”,袁劍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引介不完整所導致。中國學術界介紹的新清史都是關於民族的和邊疆的問題,而忽略掉其中研究環境問題、外交等問題的著作,給一些人造成了錯誤的印象,導致將“新清史”等同於“民族分裂史”或“邊疆解構史”;
  3. 中國學界在對“新清史”進行更具學理性的回應之前,未對美國“新清史”產生的語境與學科互滲特徵有深入的認知,因此往往未能在同一個層面上形成有力回應。不了解前因後果,僅就“新清史”本身做一個批判。

一些中國學者如李治亭對新清史作出批評,李治亭甚至稱新清史為旨在分裂中國的「新帝國主義史學」,但很明顯這是建基於中國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指控,非建基於學術觀點;另一方面,相關新清史學者近年來多次前往中國進行交流演講,或在網絡或報刊雜誌上撰文,說明新清史內部主張的差異,並澄清新清史實為學術理論並無政治陰謀,與二戰前日本學者主張的滿蒙非中國論不同,且並未主張清朝非中國王朝[5]。歐立德也對李治亭的一篇點名針對他的文章作出回應,批評一些中國學者反應過度、將史學直接簡單地等同於政治以及斷章取義[6]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副教授劉文鵬說:「(新清史派)將清代歷史僅僅歸於滿族的歷史,忽視漢族的思想、文化在整個中國中的主體作用,甚至走到清朝不等於中國的極端上去,顯然也有違於歷史的真實。」歐立德對此作出回應:「據我所知,無論是我,柯嬌燕羅友枝還是濮德培,沒有人這麼說,恐怕這是一種誤解。」他亦曾經表示,清朝乾隆帝的其中一個成就是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7],他亦指出正是清朝將「中國」的定義從「中原地區」轉變成「國家主權」的概念,並且認同歷史學博士黃興濤所說的「康雍乾之後的中國,是被清帝、滿人、漢人等其他族群共同認同並加以再造過的中國」[8][9]

主要著作

  • Pamela Kyle Crossley,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 歐立德,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 Philippe Forêt, Mapping Chengde: 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 Jonathan S. Hay, Shitao: Painting and Modernity in Early Qing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Laura Hostetler,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 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米華健、Ruth W. Dunnell、歐立德、and Philippe Forêt (eds.),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London: Routledge, 2004.
  • 米華健,《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 Evelyn S. Rawski, The Last Emperors: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 Angela Zito, Of Body and Brush: Grand Sacrifice as Text/Performance in Early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 Peter C. Perdue,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參見


参考文献

  1. 沈衞榮. . 2017-09-04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6).
  2. Waley-Cohen, Johanna. . Radical History Review. 2004, 88 (1): 193–206.
  3. . [2016-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4. “新清史”为何被误读为“分裂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5-05-01
  5. 蔡偉傑:爭議之外,“新清史”有何新進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澎湃新聞, 2017-01-05
  6. . [201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6).
  7. Mark C. Elliott. . Longman. 2009: 86. ISBN 978-0-321-08444-6.
  8. Elliott, Mark C.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00, 59 (3): 638. JSTOR 2658945. doi:10.2307/265894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9.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The Committee for Promotion of Ming-Qing Studies, Academia Sinica),歐立德教授演講「A Reflection and Response to the New Qing History(歷史學與政治話語:關於新清史的反省與回應)」紀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