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王朝

征服王朝英語:)是西方漢學家德裔美国人魏復古所提出的歷史學名詞,出自他所提出的「征服王朝學說」,首次出現于他與馮家昇合著的《中國社會史:遼》。征服王朝相對於汉族王朝,意指草原民族在中國本土建立的國家與朝代,該民族吸收漢文化但刻意保持自身文化,這與吸收漢文化並徹底被漢化滲透王朝是不一樣的[1]。除此之外,一些中国以外政权也可以称为征服王朝,如伊朗伊兒汗國印度莫卧儿王朝英格兰丹麥王朝俄罗斯金帳汗國

定義

魏復古將中國歷史朝代分成兩類:一個是漢族建立的朝代,另一個是由四周少數民族(大多是北方民族)所建立的朝代,其中又分成滲透王朝與征服王朝[2]

  • 滲透王朝:東漢末期到西晉時期時,匈奴鮮卑等族,自塞外內徙,乘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後先後在中原建立國家與朝代,例如五胡十六國北魏等朝代為代表[2]。這些朝代與國家吸收漢文化並且最後徹底被漢化。雖然這些民族或曾反抗漢化,如北魏的六鎮之亂北齊皇帝抵制漢化[3]都是反對漢化的例子,然而最後仍然被漢化掉[2]
  • 征服王朝:唐朝之後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滿洲等民族,於唐末、五代、宋朝與明末時,占領漢地一部分或全部領地,分別建立遼朝西夏金朝元朝清朝等朝代。這些民族一開始就選擇性的攝取漢化,並且維護自身文化。其中遼朝、西夏、元朝偏向抵抗,金朝、清朝偏向吸收[2]

特色

位於銅鏡上的契丹文字

征服王朝大多實施二元政治:以本民族制度管理本民族,以漢族制度管理漢族。例如遼朝官制分北面官與南面官,以北面官管理契丹族,以南面官治理漢族;金朝以猛安謀克管理女真族,以州、縣管理漢族;元朝以蒙古本身制度管理蒙古族,以漢法治理漢地[2]

征服王朝的民族強調民族特質:外來民族為了維護自身民族文化,在政策上也都刻意維護本族利益。他們創製屬於自己的文字如契丹文字女真文字八思巴文滿文,並奉為國語。為了維護本身軍事優勢,他們也提倡尚武精神,注重騎射訓練[2]

征服王朝學說

傳統學者採取以漢族為立場的思維,認為征服漢地建立政權的外來民族最後大多被漢文化同化,只有元朝漢化最淺。魏復古改採支配權力者的立場思考,並且提出「征服王朝」學說。他提出兩個論點:認為征服中原的北方民族並非都是被漢文化單向同化,而是與漢族互相涵化,例如北齊要求漢族學習鮮卑文化[3][4]、北周融合胡漢文化後形成的胡漢關隴集團、元朝鼓勵漢人學習蒙古文化、元朝採取「草原本位政策」、清朝強迫漢人接受剃髮易服等滿洲文化[5]。部分的草原民族在人數與文化水平方面雖居劣勢,但他們往往保全本身文化,選擇性的攝取漢化,力圖維護自身文化,並且強迫汉族遵从其本身文化[1]

参考文献

引用

  1. 魏復古與馮家昇.《中國遼代社會史》(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906~1125]).1949年.
  2. 竺沙雅章. 《征服王朝的時代》. 稻香出版社. 1998年9月. ISBN 4-311-30446-3.
  3. 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
  4. 《中國文明史 第四卷 魏晉南北朝 上冊》第一章 政治發展大勢,第67頁。
  5. 魏斐德著 陳蘇鎮等 譯. 洪業 滿清外來政權如何君臨中國. 台北: 時英出版社. 2003: 689頁-747頁.

来源

書籍
  • 魏復古、馮家昇:《中國遼代社會史》(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906~1125]). 1949年.
  • 竺沙雅章:《征服王朝的時代》. 稻香出版社. 1998年9月. ISBN 4-311-30446-3.
  • 關凱文:《略論征服王朝治理漢地方式比較—以遼金元滿清為中心》. 1999年.
  • 鄭欽仁、李明仁 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 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