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

朱敬一1955年10月29日),中華民國經濟學家。臺大商學系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常任代表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朱敬一於1998年即獲中央研究院院士殊榮,後曾任中研院副院長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行政院政务委员行政院國科會主委等,並曾參選臺大校長。2019年申請辭去WTO代表,總統府8月23日公告應予免職,自8月31日起生效。[1]

朱敬一
 中華民國第4任
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常任代表
任期
2016年7月15日-2019年8月31日
总统蔡英文
前任賴幸媛
继任連玉蘋趙光訓林良蓉(代理)
羅昌發(正任)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55-10-29) 1955年10月29日
臺灣
国籍 中華民國
儿女1男1女
学历經濟學博士
母校美國密西根大學
专业經濟學家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商學系工管組學士(1978年)
  • 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碩士(1983年)
  • 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
    (1985年)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1989年-)
  • 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年)
  • 行政院國科會人文處處長
    (1999年-2000年)
  •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2000年-2003年)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0年-2011年)
  •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2008年-2011年2月)
  • 行政院政務委員
    (2011年3月-2012年2月5日)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2年2月6日-2014年3月2日)
  • 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代表
    (2016年7月15日-2019年8月31日)
  • 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 (2017年)

生平

朱敬一自稱是清朝思想家龔自珍後人[2]。2008年8月之後,台灣經濟遭受雷曼兄弟公司倒閉所引發的金融風暴衝擊,此時朱應《中國時報》之邀,始於《中國時報》上以《安得廣廈千萬間》為題設財經專欄,至2009年,改以《掌握財經關鍵》為題。除了《中國時報》外,2009年2月起,朱亦應《聯合報》之邀,每兩週一次,撰寫《名人堂》專欄。

朱由此二專欄,運用經濟理論探討社會現象、政治問題、綠色能源等時事;也對國際金融局勢與國內政策發表評述,並介紹2008年、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的文筆力求清晰易懂,向一般讀者介紹經濟理論的內涵,並介紹國際重要經濟發展及學者。專欄涵蓋杜甫凱因斯的主張,分析範圍包括台灣哈雷機車到政治幾何學

事略

教育議題

對於台灣的教育,朱敬一認為其有許多問題。其最近參與了台灣教育改革的「七一二我要十二年國教大遊行」[3]

其認為台灣基礎教育過於死板,尤其是公民教育的教材不夠靈活,以致學生無法透過學校的學習培養公民素養。然而有人認為其只點出問題但不著手改革,如同無的放矢,「希望身居政學要津又不乏機會可插手教改事業的學術菁英,必須記取自己過去的教改經驗,能知道教育的真正問題,以及擔負起改革者應有的責任倫理。」[4]

朱敬一對通識教育的落實十分重視,認為台灣教育過早分流,應傚法美國大一、大二學生不分科系的制度。通識教育在學生視為營養學分、教授亦不重視的情形下,使大學實施通識教育課程流於形式。朱敬一對此召集了2008年全台七所頂尖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彌補科學潮流下專業太窄的弊病,致力擴大現今考試制度下過早分類組的學生們知識與關懷的廣度。[5]

朱敬一自2007年開始連續三年分別至北、中、南的高中上一學期的社會科學課,是第一位走進高中校園,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剛從國中畢業的學子走入人文與社會科學世界的中研院院士。 [6]

二次金改

  • 台灣在陳水扁主政的時代,曾有兩次大規模的金融體制改革,在第二次的金融改革中,朱敬一反對其改革方針,尤其質疑開發金控併購金鼎證券的過程[7][8]

學術研究

  • 人口研究:
    • 人口動態之不規則演進[9]
    • 人口生育循環研究[10]
  • 個體經濟研究:
    • 業主連帶侵權責任[11]
    • 台灣地區世代移轉[12]
    • 台灣企業研究[13]
  • 經濟期刊排序研究[14]
  • 政治經濟學:

政策制定

  • 台灣經貿政策:
  • 教育改革[20]

爭議

挺涉假發票案的教授

2013年1月,朱敬一與教育部長蔣偉寧、中研院長翁啟惠共同發布聲明力挺涉假發票案的教授,主張「教授買三個碳粉匣拿來報螢幕」不算貪汙,但論點隨後引起輿論的論戰。[21]

政策制定

近年台灣的賦稅制度變革,朱敬一在多次稅賦改革會議中拒絕赴會。[22]

出版著作

書籍

  •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十封信》(聯經出版)
  • 《牧羊人讀書筆記》(印刻出版
  • 《經濟學的視野》(聯經出版
  • 《找回台灣經濟正義與活力》(天下雜誌

學術作品

論文選輯

参考资料

  1. 駐WTO代表朱敬一申請退職 31日生效
  2. . [201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3. 中國時報,A3/焦點新聞:《朱敬一專文》教改 不必是為自己的孩子, 2009/07/11
  4. . [2009-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5).
  5. 聯合報:朱敬一:招生若採一科成績 符合大學理念嗎?,2009/11/16聯合報:朱敬一:《名人堂》「和光同塵」才是培育菁英的有效率環境,2009/07/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 中國時報:培育人文社科人才 朱自喻播種者,2010/01/08
  7. 時報:開發金併金鼎的爭議擴大,朱敬一、陳添枝密會財長, 2006/3/20
  8. 引用財訊月刊第297期 獨家專訪開發金董事長 林誠一談辜仲瑩:「絕對沒歪哥」 記者:黃琴雅, 2006/11/30 存檔,存档日期2013-12-17.(記者)問:對於你上任後,公股與獨立董監事戴一義、朱敬一與陳添枝相繼離職,原因為何?辜仲瑩團隊為何會引起公股董監的質疑? (林誠一)答:應該說是領導人的風格不同,以前是泰公(劉泰英)執掌,現在是辜仲瑩。就我所知,朱敬一跟辜仲瑩相處的過程不是很愉快,人相處難免會有意見不同,但我有一個老一輩的信念,我們來這裡做事,有事情就在公司裡面談,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若有違法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去告發,沒有的話,就不要亂用情緒性的話去講人家的是非。而我到這裡來是要協調官股與辜家,希望兩邊好好相處,他們(指朱、戴、陳)說要依據公司法來行使查帳工作,我不反對,於是他們找了另一個會計師,弄了一份監察人報告,有問題我們全都應該虛心接受,但查出來都是一些程序上問題。
  9. (古慧雯計劃主持 1992; 史惠慈等著 2009; 朱敬一 and 究主持 1995; 朱敬一 1991; 朱敬一 1996; 朱敬一主編 2000, 2000; 朱敬一計畫主持, 1994, 1995, 1996, 1996; 朱敬一執行主持 1995; 汪納卡特 1983; 張清溪 1995; 梁明義 and 究主持 1986) 古慧雯計劃主持. 人口動態之不規則演進. Translated by 朱敬一共同主持,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究計畫成果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2.
  10. 朱敬一執行主持. 「代間模型」與「期間模型」之抉擇 人口生育循環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究計畫成果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5.
  11. 朱敬一計畫主持. 業主連帶侵權責任的經濟分析,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2. 台灣地區世代移轉之理論與實證. 1994.
  13. 台灣企業家的創業過程與經濟組織結構變化 How does the market coordinate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utilize network effects an inframarginal analysis. Translated by 楊小凱協同主持,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5.
  14. 國內經濟學專業期刊排序 Rankings of economics journals in Taiwan. Translated by 許松根共同主持,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6.
  15. 模糊表態的經濟分析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political amibiguity. Translated by 黃定遠共同參與,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6.
  16. 核四何去何從研討會實錄. 臺北市: 孫運璿基金會. 2000.
  17. 朱敬一主編. Wto架構下兩岸經貿關係研討會實錄. 臺北市: 孫運璿基金會. 2000.
  18. 史惠慈等著. Ecfa 開創兩岸互利雙贏新局面. Translated by 朱敬一主編. 初版 ed, 兩岸關係研究系列 5. 臺北市: 遠景基金會. 2009.
  19. 旺報:朱敬一專訪:兩岸經貿緊密度會影響獨派的選擇,2009/8/25
  20. 朱敬一, 戴. 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 教改叢刊 Aa01. 臺北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
  21. 假發票案 -- 學術三巨頭:勿以貪汙起訴]
  22. 經濟日報:近半數連署 賦改會委員 不想玩了,2008/10/28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行政院
前任:
李羅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十四任
2012年2月6日-2014年3月2日
末任
升格為科技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