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輝

李光輝阿美語:,又名Suniuo史尼育唔史尼雍,日文名:中村輝夫1919年10月8日-1979年6月15日),是出生於日治臺灣臺東廳廣鄉都鑾區都鑾庄(今臺東縣東河鄉)境內的阿美族臺籍日本兵,於太平洋戰爭中加入高砂義勇隊南洋參戰,因在印尼戰時與部隊失聯,獨自躲藏於印尼摩羅泰島叢林生活達31年,至1974才被發現,並於1975年1月8日回到臺灣,而聞名於世。

Suniuo
史尼育唔
李光輝(史尼育唔)
昵称最後殘留日本兵
出生(1919-10-08)1919年10月8日
日治臺灣臺東廳成廣澳支廳都歷部落(今臺東縣東河鄉
逝世1979年6月15日(1979歲-06歲-15)(59歲)
 中華民國台北市台大醫院
国籍 大日本帝國(1919年–?)
 中華民國(?–1979年)
效命 大日本帝國
军种 大日本帝國陸軍
服役年份1943年10月15日–1974年12月29日
军衔兵長
部队高砂義勇隊 、「輝第2遊擊隊」
参与战争摩羅泰島戰役
其他工作「一個守護印尼摩羅泰島而對抗殖民者奮戰不懈的戰士」

生平

前半生

李光輝出生於日治臺灣臺東廳,日本姓名為「中村輝夫」;八歲就讀都歷公學校,擅長相撲棒球,曾以臺東廳代表隊捕手的身分參加全島比賽。[1]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灣總督府當局依臺灣原住民英勇善戰暨在熱帶叢林的特長,組織「高砂義勇隊」前往南洋參戰;中村輝夫於1943年10月15日入選高砂族「陸軍特別志願兵」,而離開家鄉,先在新竹湖口基地(當時台灣軍第一聯隊)入營,由部隊長川島威伸帶隊訓練,然後整隊投入戰地編成「輝第2遊擊隊」),接受陸海空三棲特種作戰訓練,為期6個月受訓合格後,以陸軍一等兵的身分,於1944年5月28日從高雄港出發,前往印尼摩羅泰島駐守,途經菲律賓,投入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的戰場。[2]

1944年7月12日在印尼上岸後,旋即被日本軍編入「輝第2遊擊隊」。日軍在當地與印尼人關係並不差,但不久盟軍於9月15日發起海空攻擊行動,隨後採取登陸作戰,在美軍猛烈火力的攻擊下,經過兩個月的攻防,日軍不敵,只能退入叢林進行游擊戰。當時擔任偵察兵的中村輝夫和部隊離散了,就深入叢林中潛伏伺機行動等待援軍,利用野外求生的技能繼續支撐著。戰況慘烈,「輝第2遊擊隊」戰損眾多,部隊長川島威伸帶隊且戰且走,在聯絡不著中村輝夫的情況下,其部隊於同年11月13日以「戰死」處理。此時他身邊只有兩枝三八式步槍、幾十發子彈、一頂鋼盔、一把軍刀、一個鋁質餐鍋、一身軍服、一面鏡子,以及少許其他軍用補給品。中村輝夫並不知道日本已經於1945年8月15日宣告投降,所以在叢林中持續堅持,獨自頑抗度過了31年。

後半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但在孤島叢林中的中村輝夫全不知情,靠著野外求生技能繼續躲藏。他蓋了一間竹屋,以野果充飢,或偷取農戶種植的農作為食;後來,為避免被敵人發現,便開始自己耕種,偶而也獵捕野生動物進食。他以鏡子反射陽光,並且掘坑堆置乾燥木柴以保存火苗,就這樣渡過了31年魯賓遜漂流荒島般的生活。雖然獨自一人居住,但中村輝夫仍偶爾會跟摩羅泰島的其中一位名叫「ドヤダイド」的島民接觸,對方偶爾會給中村輝夫砂糖、食鹽、魚等食物。兩人熟識後,ドヤダイド曾試圖告訴中村輝夫戰爭已結束,然而中村輝夫並不相信,並要求說不要跟其他村人告知他的存在。

雖然1956年在這個島,發現了其他9個殘留日本兵(3個日本人,6個台灣人)進行勸降,但依舊遺漏了中村輝夫,爾後期間有所聽聞卻都無人注意。1968年,ドヤダイド在病危之際,將中村輝夫還活著的事情告訴了自己的兒子。雖然他要求兒子保密,但島上尚有一位日本兵存在的消息,仍然在村子裡傳開來。

直到1974年11月中,「輝第2遊擊隊」前隊長,當時為陸上自衛隊退役陸將補(少將)川島威伸,帶團前往摩羅泰島弔祭時,聽聞到還有日本兵殘留,就堅持印尼政府要協助搜尋;印尼政府組成11人搜尋隊,經過了多日的搜尋,終於在12月17日發現其蹤跡,隔日早晨一行人唱著日本國歌陸軍君之代,中村輝夫聽到歌聲驚訝地出來探望,隨後被搜索團帶回基地。1974年,日本駐印尼大使館於12月25日接獲「尋獲日本兵」之通報後,在28日派遣大使館防衛駐在官自衛隊武官湯野正雄飛赴摩羅泰島基地,會見在醫院中接受體檢的中村輝夫。面對武官的詢問,中村極為清晰的以日語一一回答。當武官告知中村,30年來的世局變化,才知道戰爭早已結束。同時臺灣與日本已經一分為二時,中村依然冷靜回答:「日本沒有輸,我要回日本!」()12月29日,日本大使館為中村輝夫於雅加達舉行國際記者會,會中雖備有台語翻譯,但中村堅持使用日語全程回答。

「最後的帝國軍人」中村輝夫,獲得日本政府的「二階級特進」兵長 ,及當時的補償金與捐款共約800萬日圓,還以「李光輝」的新身份,搭乘中華航空公司班機,被送返回臺灣。於1975年1月8日回到故鄉,可惜造化弄人,在機場的歡迎會中,得知妻子改嫁時還暴怒;當時出生僅一個月的兒子,已長大成人結婚生子。雖然部落鄉親亦在泰源小學舉辦盛大的歡迎會,但畢竟離開故鄉31年了,還是非常生疏。回家鄉後,他的心理和生活都受了巨大轉變,在心情、作息、飲食都不健康的情況下,因肺癌於1979年6月病逝於台大醫學院,享年59歲。[3]

影響

中村輝夫是戰後最晚被發現的殘留日本兵。他的出現,勾起臺灣史學界高砂義勇隊歷史的重視,陸續整理出了許多臺灣原住民戰時為日本效命的事蹟;也激發了一些臺灣民間團體臺籍日本兵出面,要求日本政府給予適當的補償[4]

由於印尼人的觀念對當時日本的做法並不反感,認為是日本幫助了印尼獨立建國,因此對他的態度也很友善,另外部分殘留日軍戰後留在當地,參與過對抗西方殖民的獨立戰爭的緣故,摩羅泰島特別也建立了二戰博物園區,並於2012年9月14日,建造了中村輝夫的紀念銅像,且巂文說道「一個守護印尼摩羅泰島而對抗殖民者奮戰不懈的戰士」。

註腳

  1. 管仁健
  2. 陳淑美
  3. 管仁健. . 文經社. 2013年10月4日: 105. ISBN 978-957-663-649-3.
  4. 陳淑美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