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東港人稱迎王臺羅Tang-káng ngiâ ông),是臺灣屏東縣東港鎮中一種知名的地方祭典,迎接代天巡狩的五位王爺神(千歲爺),前來掃蕩瘟疫、驅除惡靈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代天巡狩「大千歲」駐蹕時的行宮「代天府」
登錄等級民俗
登錄類別民俗
登錄公告日期2008年11月12日
位置屏東縣東港鎮
舉辦時間三年一科
每逢丑、辰、未、戌年農曆八月或九月
詳細登錄資料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重要民俗
登錄類別民俗
登錄公告日期2010年6月18日
位置屏東縣東港鎮
詳細登錄資料

臺灣民間信仰中,王爺神玉皇大帝敕令保境安民,東港除了在地的各府王爺、千歲爺(以東港東隆宮主祀的溫府千歲為首),還認為每三年,玉皇大帝會派遣五位千歲爺(稱大千歲、二千歲、三千歲、四千歲、五千歲,以大千歲為領導者)到東港「代天巡狩」,故要舉行迎王祭典。本祭典每三年一次,正逢等四地支年,由東港東隆宮主祀的溫府王爺,與全鎭七角頭的所有神明與檀越共同合作之下,進行迎送「代天巡狩」的五位千歲爺

東港以海業為主,擁有許多臥虎藏龍的造船匠師,這些師傅在溫王爺指示的王船建造期間,都會放下手邊工作義務進行建造工程,故東港王船相較其他鄉鎮來的更壯觀,更精美,以致於讓多數外地人易將焦點誤放在燒王船送王)儀式,而誤稱迎王平安祭典為王船祭,此祭典已於2011年申請國家無形資產同年向外界正名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事實上王船只是迎王祭典中最後千歲爺押煞離境的交通工具,主事者會將五位千歲爺神位迎至「王船」之上,堆疊壽金焚化,送神歸天。

迎王科儀

東港迎王
閩南語名稱?
全漢
全羅

每當迎王祭典圓滿結束後,祭典司職人員便會舉辦犒勞的「福宴」。宴中,眾角頭在溫府千歲前,用抽籤方式,遴選下一科迎王祭典,各角頭之司職任務。首先祭典前三年為「職務分配與遴選總理」,而祭典前一年進行「中軍府安座」、「王船建造與開光」。

迎王祭典前一個月開始「進表」、「設置代天府」。儀式第一日「請水」、「過火」,第二至第五日為「出巡遶境」、第六日為「王船法會」、「祀王、敬王」,第七日「遷船遶境」、「宴王大典」、「添儎」、「和瘟押煞」,第八日「送王」[1]

第一日請水當日,祀王、敬王儀式後,必須在子時前,將王爺神移到開基大清府嘉蓮宮大清府舊嘉蓮宮兩座嘉蓮宮之一過夜,直到卯時才迎回東港的其他王爺廟,稱為「大清府過王令」[2]

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民俗活動,獲得文建會(今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文化活動,2011年11月26日(農曆十一月初二)上午十一時頒發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證書。

東港七角頭轎班

  • 頂中街
  • 下頭角
  • 安海街
  • 埔仔角
  • 頂頭角
  • 下中街
  • 崙仔頂角

歷科大千歲

台灣戰後,歷科大千歲尊姓:

民國年西元年歲次科年大千歲尊姓大總理名稱負責角頭
四十一1952壬辰年洪顯下頭角
四十四1955乙未年林庚申安海街
四十七1958戊戌年莊占埔仔角
五十1961辛丑年洪啞久崙仔頂角
五十三1964甲辰年王庚丁下中街
五十六1967丁未年蔡桂芳頂頭角
五十九1970庚戌年郭細句頂中街
六十二1973癸丑年謝丙寅下頭角
六十五1976丙辰年張正安海街
六十八1979己未年楊坤山安海街
七十一1982壬戌年蔡木松頂中街
七十四1985乙丑年蔡清良頂頭角
七十七1988戊辰年莊榮華下中街
八十1991辛未年洪景利崙仔頂角
八十三1994甲戌年莊肚吉埔仔角
八十六1997丁丑年許茂男下頭角
八十九2000庚辰年李便頂頭角
九十二2003癸未年許朝家下中街
九十五2006丙戌年陳宥福埔仔角
九十八2009己丑年蘇天生頂頭角
一O一2012壬辰年林宗山頂頭角
一O四2015乙未年蕭受發頂中街
一O七2018戊戌年許振生埔仔角
一一O2021辛丑年(未知)李瑞安頂頭角

外部連結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1. 《國定民俗: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第二章 「迎王盛典代代傳」,頁09-32,中華民國(台灣)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著,2015年(天運歲次乙未、民國104年)5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出版,ISBN 978-986-04-4793-4。
  2. 葉志傑. . . 臺灣: 野人文化出版社. 2004-04-01. ISBN 9789572929339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