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

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記為。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

十二地支太極之彫刻
二十四方表
天干
地支
濕土燥土

天干地支記時法

地支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若与天干配合使用,則以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时辰干支,共八个字,因以得名。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曆某月初一至月底。。纪时辰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個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即為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以12時辰為1日之紀時法,在《周髀算經》已有雛型[1]干支紀時法之源起年代則未明[2]

地支紀月時對應的节气時間段、中气、近似農曆份、近似公历月份、对应的生肖、紀時的時刻(UTC+8)、季节方位等列表如下。

地支節氣段中气近似農曆月份近似公曆月份生肖時刻(真太阳时)年份除以12的余数
公元前公元后
大雪至小寒前一日冬至十一月12月23时至1时94
小寒至立春前一日大寒十二月1月1时至3时85
立春至惊蛰前一日雨水正月2月3时至5时76
惊蛰至清明前一日春分二月3月5时至7时67
清明至立夏前一日谷雨三月4月7时至9时58
立夏至芒种前一日小满四月5月9时至11时49
芒种至小暑前一日夏至五月6月11时至13时310
小暑至立秋前一日大暑六月7月13时至15时211
立秋至白露前一日处暑七月8月15时至17时10
白露至寒露前一日秋分八月9月17时至19时01
寒露至立冬前一日霜降九月10月19时至21时112
立冬至大雪前一日小雪十月11月21时至23时103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該對應的生肖。人的岁数之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地支與阴阳五行、八方

地支季節八方二十四方天干陰陽五行
冬季
冬季~東北30°
春季~東北60°
春季90°
春季~東南120°
夏季~東南150°
夏季180°
夏季~西南210°
秋季~西南240°
秋季西270°
秋季~西北300°
冬季~西北330°

組合

地支有六個組合,稱為「六合」,有四個由三個地支組成的局勢,稱為三合局和全會方局,這種地支組合之後,亦會變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地支除了會合化局之外,地支還有互相沖剋及相刑,故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

  • 地支六合:子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為陰陽 中正合化土
  •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 地支三會:亥子會北方水局 寅卯辰會東方木局 巳午未會南方火局 申酉戌會西方金局
  • 地支相沖:子午相沖 未相沖 寅申相沖 卯酉相沖 辰戌相沖 巳亥相沖
  • 地支相破: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相破 戌未相破
  • 地支相害:子未相害 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 地支相刑:
    •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為無恩之刑  
    • 未刑 刑戌 戌刑未 為持勢之刑
    • 子刑卯 卯刑子 為無禮之刑  
    •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為自刑之刑

其他用處

由於地支具有子、丑、…、亥的固定順序,所以可作為代號使用,類似於第十三、第十四、…、第二十二。因為天干地支只有22個,所以英文字母次序最後的「w」、「x」、「y」及「z」沒有天干或地支對應;遇到「w」、「x」、「y」及「z」,就分別用「物」、「天」、「地」及「人」。[3]

  • 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来分章节,如《康熙字典》等。
  • 在十九世紀中期,中國數學家李善蘭用天干、地支、「物」、「天」、「地」及「人」把羅馬字母翻譯成中文,十二地支分别代表「k」至「v」这12个小写字母;大写字母用代表小写字母的汉字加「口」字旁表示。

各方言/語言中的地支

地支 中古漢語 現代漢語 吳語 福州語 粤语拼音 闽南语 日語 朝鮮語 越南語 壯語 滿語 藏文
注音符號汉语拼音 音读训读
cix ㄗˇ tsy51 cṳ̄ zi2 tsú し (shi)ね (ne) 자 (ja) ceij ᠰᡳᠩᡤᡝᡵᡳ singgeri བྱི byi
thriux ㄔㄡˇ chǒu tsheu51 tiū cau2 thiú ちゅう (chū)うし (ushi) 축 (chuk) sửu couj ᡳᡥᠠᠨ ihan གླང glang
jin ㄧㄣˊ yín ghin231 īng jan4 în いん (in)とら (tora) 인 (in) dần yinz ᡨᠠᠰᡥᠠ tasha སྟག stag
mraux ㄇㄠˇ mǎo mau51 māu maau5 báo ぼう (bō)う (u) 묘 (myo) mão maux ᡤᡡᠯᠮᠠᡥᡡᠨ gvlmahvn ཡོས yos
zjin ㄔㄣˊ chén zen223 sìng san4 sîn しん (shin)たつ (tatsu) 진 (jin) thìn saenz ᠮᡠᡩᡠᡵᡳ muduri འབྲུག 'brug
zsix ㄙˋ zy231 sê̤ṳ zi6 tsī し (shi)み (mi) 사 (sa) tỵ ceih ᠮᡝᡳᡥᡝ meihe སྦྲུལ sbrul
ngox ㄨˇ ng231/ou44 ngū ng5 ngóo ご (go)うま (uma) 오 (o) ngọ ngux ᠮᠣᡵᡳᠨ morin རྟ rta
myoih ㄨㄟˋ wèi mi223/vi231 mê/ê mei6 び (bi)ひつじ (hitsuji) 미 (mi) mùi meih ᡥᠣᠨᡳᠨ honin ལུག lug
sjin ㄕㄣ shēn sen44 sing san1 sin しん (shin)さる (saru) 신 (shin) thân saen ᠪᠣᠨᡳᠣ bonio སྤྲེལ sprel
jux ㄧㄡˇ yǒu ghieu231 jau5 ゆう (yū)とり (tori) 유 (yu) dậu youx ᠴᠣᡴᠣ qoko བྱ bya
syt ㄒㄩ sih43 sók seot1 sut じゅつ (jutsu)いぬ (inu) 술 (sul) tuất swt ᡳᠨᡩᠠᡥᡡᠨ indahvn ཁྱི khyi
ghaix ㄏㄞˋ hài ghe231 hâi hoi6 hāi がい (gai)い (i) 해 (hae) hợi haih ᡠᠯᡤᡳᠶᠠᠨ ulgiyan ཕག phag

甲骨文分析

日本大阪天滿宮的雕刻
合文地支
癸孕甲
己孕庚
乙孕丁
乙孕丙
己孕辛
丁孕己
丁孕戊
戊孕庚
辛孕癸
辛孕壬
戊孕辛
癸孕乙

参考文献

  1.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8).
  2. 丁緜孙. . 1989.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李善蘭:改變近代中國的科學家第147及148頁)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