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受体
核受体是细胞内一类转录因子的统称。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在细胞生长、发育、分化与新陈代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由于核受体都位于细胞内部,因此它们的激素均为溶脂性,这样才能穿越由脂肪构成的细胞膜。对核受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70年代末期第一批核受体被提取、分离了出来。[2]核受体同激素结合后被激活,激活后的核受体复合物负责引导靶基启动因子的转录。[3]
核受体的一个独特性质是将它们与其他类别的受体区分开来,这是它们直接与基因组DNA表达相互作用和控制其表达的能力。 因此,核受体在胚胎发育和成体内平衡中发挥关键作用。 如下所述,核受体可根据机制或同源性进行分类。
物种分布与进化
目前已知的核受体仅存于动物基因组中,和动物最为接近的领鞭毛虫都没有。真菌、藻类、植物和其它原虫中都没有发现核受体[4]。几乎最早的动物就已经有了核受体基因,在已测序的物种中,多孔动物门的大堡礁海绵 Amphimedon queenslandica拥有两个核受体基因,栉水母动物门的淡海栉水母 Mnemiopsis leidyi 也有两个核受体[5],扁盘动物门的丝盘虫 Trichoplax adhaerens 有4个核受体,刺胞動物門的星状海葵 Nematostella vectensis 有17个核受体[6]。线虫动物门的秀丽隐杆线虫的核受体基因达270个[7],黑腹果蝇与其它常见昆虫有21个[8],斑马鱼有73个[9]。人类、小鼠和大鼠分别拥有48、49和47个核受体基因[10]。
配体
结合到核受体上的配体通常是亲脂性的物质,例如内源性的激素、维生素A和D,以及外源化合物如内分泌干扰物等。由于核受体调节下游大量的基因表达,少量配体结合到核受体上就会引发生物体的显著反映。许多被调节的下游基因与疾病相关,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的药物中约有13%以核受体为靶标[11]。
有一大批核受体还是孤儿受体[12],即其内源性配体尚未发现(或者有候选但未达成共识)。其中包括FXR、LXR和PPAR,有大批代谢中间产物能与之结合,如脂肪酸、胆汁酸、类固醇等,但只有很低的亲和性。因此这些核受体很可能是体内代谢产物的感应器。其它一些孤儿核受体,如CAR、PXR等,很可能是外源化合物的感应器。这些核受体激活后能启动一系列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表达,来催化这些外源化合物的代谢[13]。
参考文献
- 核受体Nur77和RXR——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
- 张松波,周宏灏. (PDF).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23 (3): 292–4. 1001-1978(2007)03-0292-03 (中文).
- 陈彬、周度金. (PDF). 生命的化学. 2001, 21 (1): 18–21. 1000-1336(2001)0l-0018-4 (中文).
- Escriva H, Langlois MC, Mendonça RL, Pierce R, Laudet V. .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May 1998, 839: 143–6. PMID 9629140. doi:10.1111/j.1749-6632.1998.tb10747.x.
- Reitzel AM, Pang K, Ryan JF, Mullikin JC, Martindale MQ, Baxevanis AD, Tarrant AM. . EvoDevo. February 2011, 2 (1): 3. PMC 3038971. PMID 21291545. doi:10.1186/2041-9139-2-3.
- Bridgham JT, Eick GN, Larroux C, Deshpande K, Harms MJ, Gauthier ME, Ortlund EA, Degnan BM, Thornton JW. . PLoS Biology. October 2010, 8 (10): e1000497. PMC 2950128. PMID 20957188. doi:10.1371/journal.pbio.1000497.
- Sluder AE, Maina CV. . Trends in Genetics. April 2001, 17 (4): 206–13. PMID 11275326. doi:10.1016/S0168-9525(01)02242-9.
- Cheatle Jarvela, Alys M.; Pick, Leslie. 125: 39–70. 2017. ISSN 0070-2153. doi:10.1016/bs.ctdb.2017.01.003.
- Schaaf, Marcel J M. . Journal of Molecular Endocrinology. 2017, 59 (1): R65–R76. ISSN 0952-5041. doi:10.1530/JME-17-0031.
- Zhang Z, Burch PE, Cooney AJ, Lanz RB, Pereira FA, Wu J, Gibbs RA, Weinstock G, Wheeler DA. . Genome Research. April 2004, 14 (4): 580–90. PMC 383302. PMID 15059999. doi:10.1101/gr.216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