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安宮

水安宮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臺中市南屯區溝墘里文心路一段515號
主神 朱、李、池三府王爺
例祭 農曆六月十八

水安宮,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南屯區溝墘里的三府王爺廟,為溝仔墘的廟、臺中捷運水安宮站名稱的由來。

歷史沿革

門牌為南屯區溝墘里文心路一段515號。

此廟的三府王爺香火為清治時期來溝仔墘開墾的漳州人所帶來、建茅屋供奉。光緒五年(1879年)在溝仔墘五十六番地重建,取名為「水安宮」。1912年,士紳郭典遷來溝仔墘庄,並攜帶包府千歲王爺令旗乙面進祀。同年8月,廟身遭颱風侵襲倒坍,遷移至六十番地,借用何金水的竹造平房安奉,今為南屯區萬和路二段81號。[1]

1956年8月,募款整修,改建為磚造,於1958年6月竣工。1977年協議重建新廟,同年8月動工至1981年12月落成安座,當年6月成立財團法人。1986年,因廟地被劃為臺中市第七期市地重劃區的水安公園用地,經市長張子源協助,讓新廟地緊鄰水安公園,後又獲市長林柏榕幫忙得以重劃抵費方式購得廟地168坪。新廟於1992年由董事長劉茂安主持破土,為地上3層大及地下室1層建物,2000年竣工,同年5月舉行入火。[1]

臺中捷運綠線車站編號G10站最初原訂站名為「水安站」,於通車前的2020年5月更名為「文心大業站」(副站名為「水安宮」[2]),爾後在當地兩黨市議員的要求下,於同年8月18日旋即更名為「水安宮站」[3][4][5]

祭祀活動

此廟為溝仔墘的廟,以農曆六月十八日為朱、李、池三府王爺祭典日[6]。在日治時期,其遶境出巡,皆與水裡港福順宮三府王爺同轎齊行[1]。也是和何厝庄福德祠何厝庄福壽宮等廟,為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的停駐廟宇[7]

陪祀神有五路財神中壇元帥土地公五文昌帝君天上聖母註生娘娘等,其中五路財神、土地公是2006年所新增,次年又增利市仙官、招財使者及中壇元帥[1]

參考資料

  1. 路暢平. . 《新一代時報》. 2018-03-13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3) (中文(台灣)‎).
  2. .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3. 陳秋雲. . 聯合新聞網. 2020-08-18 [2020-08-18].
  4. 接地氣!台中捷運綠線「水安站」地方連署要求改名「水安宮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時報,2020-07-23
  5. 捷運綠線水安宮站地下停車場啟用 市府:滿足周邊停車需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國時報,2020-07-23
  6. 楊士賢. . 《聯合報》. 1998-01-11 (中文(台灣)‎).
  7. 黃國峰. . 《中國時報》. 2018-04-26 [2018-10-23] (中文(台灣)‎).
  8. 黃鐘山. . 《自由時報》. 2018-07-01 [2018-10-23]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水安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