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美拉尼亚号战列舰

波美拉尼亚号战列舰德語:[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04年至1906年间建造的五艘德国级前无畏战列舰之一,以普鲁士时期的省份波美拉尼亚命名。它于1904年3月22日在斯德丁伏尔铿船厂开始进行龙骨架设,1905年12月2日下水,并于1907年8月6日交付海军使用。这一船级的舰只于入役时便已落伍,其在尺寸、装甲、火力和速度上都不如革命性的新式战列舰无畏号

历史
德意志帝国
艦名 波美拉尼亚号
艦名出處 波美拉尼亚
建造者 斯德丁伏尔铿船厂
動工日 1904年3月22日
下水日 1905年12月2日
服役日 1907年8月6日
结局 1916年6月1日于日德兰海战被击沉
技术数据
艦級 德国级战列舰
艦型 前无畏舰
排水量
  • 标准:13191吨
  • 满载:14218吨
全長 127.6米
全寬 22.2米
吃水 7.7米
動力輸出 13015千瓦
動力來源 3轴三胀蒸汽机
速度 18节
續航距離 5830海里以10节
乘員 743人
武器裝備
  • 4 × 280毫米40倍径速射炮
  • 14 × 170毫米40倍径速射炮
  • 20 × 88毫米35倍径速射炮
  • 6 × 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

入役后,波美拉尼亚号被编入公海舰队第二战列分舰队,它在那里的生涯贯穿了和平时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两年。在此期间,波美拉尼亚号参加了数次进入北海出击,试图吸引并摧毁英国大舰队的部分兵力,但都无果而终。该舰还出现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它曾连同其姊妹舰与戴维·贝蒂率领的英国第1战列巡洋分舰队短暂交火,并遭不挠号战列巡洋舰12英寸(300炮击中一次。在6月1日凌晨混乱的夜间行动中,波美拉尼亚号又被英国驱逐舰冲击号发射的一至两枚鱼雷击中,并引爆了舰上一个170毫米副炮的弹药舱。由此产生的巨爆将舰只炸成两截,船员全数罹难。波美拉尼亚号从而成为交战双方在战斗中唯一沉没的战列舰。

设计

德国级舰只线条画

波美拉尼亚号是根据合同代号“O”进行订购[1],于1904年3月22日在斯德丁伏尔铿船厂开始进行龙骨架设[2]。它原计划于1909年11月15日下水,但当时海港的水位过低[3]。因此,舰只直至12月2日才下水,并由波美拉尼亚省行政长官赫尔穆特·冯·马尔灿发表了下水演说[1]。1907年7月1日,波美拉尼亚号被转移至基尔,以安装其四门280(11英寸)主炮。它于8月6日投入海上试航,在极速航行中,波美拉尼亚号的速度达到18.7節(34.6每小時),这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前无畏战列舰[3]

波美拉尼亚号的全长127.6(418英尺8英寸),有22.2(72英尺10英寸)舷宽8.21(26英尺11英寸)吃水深度。其满载排水量14,218公噸(13,993長噸)。舰只配备了三台三胀式蒸汽机,产生的额定功率为13,015千瓦特(17,695匹公制馬力),最高速度达18節(33每小時)。蒸汽由12台舒尔茨-桑尼克罗夫特式锅炉提供。波美拉尼亚号除了是同级舰中速度最快的之外,它还是最省燃料的。在10節(19每小時)的巡航速度下,它可以航行最多5,830海里(10,800。船员的标准编制则为35名军官及708名士兵——尽管在军事行动中,船员规模会有所增加。[4]

舰只的主要武器为安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四门280毫米40倍径速射炮[註 2]副炮则包括十四门分别安装在舰舯炮廓内的17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和二十门安装在枢轴基架上的88毫米45倍径速射炮。此外,舰只还配备了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均布置于船体的水下部分。其中舰艏、舰艉各一具,舷侧四具。其装甲带在舰舯的厚度为225(8.9英寸),甲板装甲为40(1.6英寸)厚。主炮炮塔的装甲则有280(11英寸)厚。[6][7]

服役历史

战争前的波美拉尼亚号

波美拉尼亚号跟随其姊妹舰被部署至公海舰队第二战列分舰队。从1908年至1914年间,它参加了连同公海舰队余部进行的大部分训练巡航及演习。[3]其中包括1908年在波罗的海的舰队训练和翌年进入大西洋的巡航。1910年5月,波美拉尼亚号参加了在丹麦及挪威之间的卡特加特海峡举行的舰队训练,随后是驶至挪威的夏季巡航。在1910年底,舰队又进行了另一次进入波罗的海的巡航。在接下来的两年都呈现类似的格局,尽管1912年的夏季巡航因阿加迪尔危机而中断。结果巡航仅进入了波罗的海。同年末,波美拉尼亚还参加了在黑尔戈兰岛外围的北海海域进行的演习。[8]

1914年7月,即发生于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遇刺案约两周后,波美拉尼亚号正随公海舰队进行前往挪威的年度夏季巡航。由于国际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巡航被缩短,德国舰队于7月29日全数返抵威廉港[9]至8月4日午夜,英国正式对德宣战[10]。在战争的前两年,波美拉尼亚号始终跟随公海舰队[3]。战争爆发时,该舰连同第二分舰队内的姊妹舰被部署至易北河河口担当防卫值勤,以抵御英国可能的入侵[11]

波美拉尼亚号和第二分舰队余部随后又重新加入公海舰队,为1914年12月15-16日对突袭斯卡布罗、哈特尔浦及惠特比战列巡洋舰群提供护掩护[12]。是次行动中,由12艘无畏舰和8艘前无畏舰组成的德国战列舰编队一度驶至距离英国一个孤立分舰队的6艘战列舰约10海里范围内。然而,与对方其它驱逐舰之间在黑暗中的零星冲突使得公海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腓特烈·馮·英格諾爾误判自己面对的是整个大舰队主力。根据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为避免不必要的冒险,英格诺尔中断了交战并调转战列舰返回德国。[13]在此之后,两次无果而终的舰队推进分别于1915年4月17-18日和21-23日展开。第三次发生在5月17-18日,而10月23-24日则进了第四次。[12]

1916年4月24-25日,波美拉尼亚号及其姊妹舰又加入了公海舰队的无畏舰群,以支援突袭英格兰海岸的战列巡洋舰[11]。在在前预定目标的途中,战列巡洋舰塞德利茨号因不慎触雷而被迫提前返航,其余舰只则继续执行任务。由于能见度不佳,战列巡洋舰仅对雅茅斯洛斯托夫特的港口进行了短暂的炮击。行动亦很快被叫停,并在英国舰队尚未及拦截前离开。[14]

日德兰海战

英国(蓝)及德国(红)舰队于日德兰海战的主要调遣图

海军上将赖因哈德·舍尔作为公海舰队的新任总司令,计划立即发动进入北海的另一轮袭击,但塞德利茨号的损坏迫使行动被推迟至五月底[15]。波美拉尼亚号仍然分配至第二战列分舰队,此时受海军少将弗朗茨·毛弗指挥。该分舰队位居德国战列线的后方。[16]在“向北疾行”期间,舍尔下令舰队以最高速度追击英国第5战列分舰队。较慢的德国级舰只跟不上更快的无畏舰,并迅速落后。[17]

在战斗首日傍晚后期,英国对手正在追击处于困境中的第一侦察集群的战列巡洋舰。波美拉尼亚号和其它所谓的“五分钟舰船”[註 3]遂航行至对阵战巡分舰队之间提供支援。[19]波美拉尼亚号在黑暗中无法瞄准目标——虽然它的几艘姊妹舰能够做到。尽管如此,它们的射击也是无效的。[20]英国战列巡洋舰则对德国舰只取得了几次命中,其中包括由不挠号射出、落在波美拉尼亚号上的一枚12英寸(300炮,并迫使后者撤出战列线[21]。毛弗认为继续与更强大的战列巡洋舰交战是不明智的,于是下令向南转舵8点离开,英国人没有进一步跟随[20]

6月1日凌晨03:10,波美拉尼亚号遭到了英国驱逐舰冲击号鱼雷袭击。至少有一枚鱼雷——可能是第二枚,击中了舰只,并引爆一个装甲达170毫米厚的弹药舱。[22]巨大的爆炸将舰只分成两截。舰艉倾覆并保持了至少20分钟的漂浮状态,期间螺旋桨仍伸向空中。[23]汉诺威号作为紧跟在波美拉尼亚号之后的舰只,为避开残骸而被迫转右满舵驶离战列线。波美拉尼亚号上的839名官兵在沉没时全数罹难。[24]它是整个舰队在日德兰海战中唯一沉没的战列舰(含前无畏舰及无畏舰)[25];它的损失,再加上幸存前无畏舰的缺陷,促使舍尔在1916年8月19日的出击期间摈弃了它们。[26]

注释

脚注

  1. SMS表示, 即“陛下之舰”。
  2. 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该炮的官方名称为。其中SK()表示“速射炮”,而L/40表示炮管长度,即40倍径[5]
  3. 舰只被称为“五分钟舰”,因为这是它们在面对无畏舰时所预计的生存时间。[18]

引用

  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p. 237.
  2. Staff, p. 5.
  3. Staff, p. 12.
  4. Gröner, p. 21.
  5. Grießmer, p. 177.
  6. Gröner, pp. 20–21.
  7. Staff, p. 6.
  8. Staff, p. 8.
  9. Staff, p. 11.
  10. Herwig, p. 144.
  11. Staff, p. 10.
  12. Staff, p. 14.
  13. Tarrant, pp. 31–33.
  14. Tarrant, pp. 52–54.
  15. Tarrant, p. 58.
  16. Tarrant, p. 286.
  17. London, p. 73.
  18. Tarrant, p. 62.
  19. Tarrant, p. 195.
  20. London, pp. 70–71.
  21. Campbell, p. 254.
  22. Staff, pp. 12–13.
  23. Campbell, p. 305.
  24. Staff, p. 13.
  25. Campbell, p. 338.
  26. Halpern, p. 330.

参考资料

  • Campbell, John. .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8. ISBN 978-1-55821-759-1.
  • Grießmer, Axel. .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alpern, Paul G.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352-7. OCLC 57447525.
  • Herwig, Holger. . Amherst, NY: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8364-9743-5.
  • London, Charles. .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0. ISBN 978-1-85532-992-8.
  • Staff, Gary. .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7-1.
  • Tarrant, V. E. .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