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德語:),又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苏菲,霍恩贝格公爵夫人遇刺案英語:-{Assassination of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 and Sophie, Duchess of Hohenberg}-),是指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遭到萨拉热窝刺客六人组(五名塞尔维亚人,一名波斯尼亚人)成员之一的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枪杀的事件。该刺客组织由波斯尼亚塞尔维亚人、黑手会成员达里洛·伊利奇领导。刺杀事件的政治目标是断绝南部斯拉夫民族各省份与奧匈帝国的联系,以達到合并成南斯拉夫的目的。刺客的动机与后来的波斯尼亚青年运动一致。

萨拉热窝事件
意大利报章《周日信使报》于1914年7月12日出版的报纸上所刊登的刺杀事件插图,由阿奇·贝尔特拉姆创作。
日期1914年6月28日 (1914-06-28)
地点 奥匈帝国
萨拉热窝拉丁桥附近(43.857917°N 18.42875°E / 43.857917; 18.42875
死亡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

這次刺殺事件導致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進入緊張關係,在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王国发出的最后通牒被部分驳回后,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一星期內奧匈的盟友德意志帝國,與塞爾維亞的盟友俄羅斯帝國,以及俄羅斯的盟友法國英國紛紛加入戰爭,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事發地點拉丁橋

背景

斐迪南大公像

根据1878年俄土戰爭後的《柏林條約》,奥匈帝国被授權占领並管理奥斯曼波斯尼亚,而奥斯曼帝国保留官方主权。根据同一条约,大国集团(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王國、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官方上认可塞尔维亚公国为完全主权国家。四年後,塞尔维亚公国國君米蘭一世將國家由公國變為王国,米蘭一世亦成為獨立後首個塞爾維亞國王。当时塞尔维亚的君主隶属于奥布仁诺维奇王室,仍与奥匈帝国保持着密切的外交关系,在米蘭一世及其繼位者亞歷山大一世在位時,塞爾維亞满足于统治条约所界定的领土。

1903年發生的塞爾維亞五月政變,改變了塞爾維亞的對外關係。當时塞尔维亚军官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率兵攻占塞尔维亚皇宫,並殺死国王亞歷山大一世及王后,奥布仁诺维奇王朝終結。軍人擁立十九世紀初帶領塞爾維亞成功爭取自治的民族英雄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之後人彼得一世為新國王。新王朝建立後,塞爾維亞更加奉行民族主义,与俄罗斯关系緊密,却與奥匈帝国交惡[1]。随后的十年中,塞尔维亚与邻国之间的纷争不断,但經濟與軍事勢力提升,逐步恢复14世纪的帝国。这些冲突包括1906年与奥匈帝国爆发的关税之争(史称猪战[2])、塞尔维亚佯裝抗议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即1908年-1909年波斯尼亚危机(最终于1909年3月以塞尔维亚默许不索偿而结束[3])以及1912年-1913年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的手中征服马其顿科索沃,驱逐保加利亚巴尔干战争[4]

圖為普林西普

塞尔维亚的军事胜利与塞尔维亚人对奥匈帝国吞并波黑的愤慨之情,令国内和奥匈帝国塞族的民族主义情緒更為高漲,奥匈帝国塞族不滿奥匈帝国的管治,因而受到塞族“文化”组织的一系列宣傳所煽动[5][6]。接下来的五年引发1914年孤胆刺客——大部分是奥匈帝国的塞族公民——在克罗地亚和波黑开展一系列针对奥匈帝国官员的暗杀行动,但均未获成功[7]。這些刺客均受到塞尔维亚的零星支持。

1910年6月15日,波格丹·泽拉吉奇谋杀波黑铁腕首长马里扬·瓦里撒尼未遂。22岁的泽拉吉奇是黑塞哥维那內韦西涅的东正教徒,就读于萨格勒布大学法学院,经常前往贝尔格莱德[8][9]。泽拉吉奇身中五枪,脑部的致命一枪启发包括普林西普及其同伙卡布里诺维奇等后来的刺客。普林西普表示:“泽拉吉奇是我第一个模范。17岁时我路过他的坟墓,反映出我们的悲惨状况和他们的思想。正是在那儿我下定决心迟早犯下暴行[10]。”

1913年,奧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吩咐斐迪南大公计划于1914年6月视察波斯尼亚的军事演习[11]。演习完毕后,斐迪南计划携妻参观萨拉热窝在新址建设的新国家博物馆[12]。公爵夫人索菲的大儿子马克西米连公爵表示:“母亲担心父亲的安全,就陪着他[13]。”

由于“捷克的伯爵夫人被奥地利法院视为平民”,因此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不同意两人的婚事,但由于斐迪南大公的坚持,弗朗茨·约瑟夫皇帝才同意两人的婚事,但开出子孙永远不能继承皇位的条件。6月28日是这两人贵庶通婚的14周年纪念日。正如历史学家A·J·P·泰勒指出:“

(苏菲)永远不能同享(弗朗茨·斐迪南)的地位......永远不能分享他的光彩,永远不能再任何公众场合坐在他旁边。有一个漏洞......当他展示出军事能力,他的妻子就可以享受同等地位的认可。因此,他在1914年决定视察波斯尼亚的部队。在该国的首都萨拉热窝,大公及其妻可以并排驾驶敞篷车......所以,大公是为了爱情而赴死的[14]

暗杀前几分钟,大公偕其妻於萨拉热窝市政厅门前登上座駕時所攝

弗朗茨·斐迪南是发展联邦制的拥护者,大致赞成將奧匈帝國內部分為三元王國,即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下可将奥匈帝国境内的斯拉夫族地区重组为克羅地亞王國[15],地位與奧地利帝國匈牙利王國同等。克羅地亞王國被認為可對抗塞族领土收复主义,斐迪南大公也因此同樣被认为是塞族领土收复主义者的威胁[16]。普林西普后来向法院陈述,阻止斐迪南大公實施改革计划是他的动机之一[17]

暗杀当天的6月28日(儒略历6月15日)是圣维特节。在塞尔维亚它被称为维多夫丹,以纪念1389年对抗奥斯曼帝国科索沃战役,当时塞尔维亚统治者拉扎尔·赫雷别利亚诺维奇为了塞尔维亚人而牺牲在战场上,骑士米洛什·奥比利奇伪装投降,刺杀了奥斯曼苏丹。

事發經過

斐迪南大公遇刺時穿的衣服,現存於奧地利陸軍歷史博物館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奥匈帝国的波斯尼亞共管直轄區检阅军事演习。这次军事演习同樣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因而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仇恨。

1914年6月28日上午約十點,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抵達萨拉热窝火車站。途中有數百名民眾熱烈迎接,而人群中則有七名刺客伺機而動。斐迪南夫妇坐上敞蓬禮車前往市府大廳,途中經過其中兩位刺客面前,但二人因膽怯沒有下手,後來斐迪南夫妇的車隊遭到第三名刺客内德利科·查布林诺维奇手榴弹袭击,但大公下意識的手一揮,手榴弹滾到了車後,立即爆炸。夫婦二人幸運避过一劫,只有一些護衛及圍觀群眾受輕傷。刺客内德利科·查布林諾維奇馬上服下氰化物並跳河企圖自殺不遂,其後被趕至軍警拘捕。

之後,斐迪南大公改變預定行程,決定要到醫院探視一名受輕傷的副官,但隨從人員忘了通知領頭車隊,因此車隊依然照原訂計畫行駛。不幸的是,大公的敞蓬禮車在前往拉丁大橋時,於街角停下,一名叫普林西普的刺客以離斐迪南王儲夫婦不到兩米的距離用手槍向兩人各射出一發子彈,行兇後普林西普服下氰化物企圖自殺,但因為藥物過期而失敗,手槍被打落地後被逮捕,而斐迪南大公夫婦則雙雙送醫不治身亡。

影视作品

参见

脚注

  1. MacKenzie 1995, pp. 24–33.
  2. MacKenzie 1995, p. 27.
  3. Albertini 2005, pp. 291–292.
  4. Albertini 2005, pp. 364–480.
  5. MacKenzie 1995, pp. 36–37.
  6. Albertini 1953, pp. 19–23.
  7. Dedijer 1966, pp. 236–270.
  8. Dedijer 1966, p. 243.
  9. Dedijer 1966, pp. 203–204.
  10. Albertini 1953, p. 50.
  11. Dedijer 1966, p. 285.
  12. Dedijer 1966, p. 9.
  13. Dedijer 1966, p. 286.
  14. Taylor 1963, p. 13.
  15. Albertini 1953, pp. 11–17.
  16. Albertini 1953, pp. 87–88.
  17. Albertini 1953, p. 49.

参考文献

  • Albertini, Luigi. I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OCLC 168712.
  • Albertini, Luigi. I. New York: Enigma Books. 2005. ISBN 1-929631-31-6.
  • Belfield, Richard. . New York: Carroll & Graf. 2005. ISBN 0-7867-1343-7.
  • Dedijer, Vladimir. .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66. OCLC 400010.
  • MacKenzie, David. . Eastern European Monographs. 1995. ISBN 978-0-88033-320-7.
  • Magrini, Luciano. . Milan. 1929. OCLC 8018932.
  • Gioseffi, Daniela. . Anchor Books. 1993. ISBN 978-0-385-46938-8.
  • Owings, W.A. Dolph. . Chapel Hill, NC.: Documentary Publications. 1984. ISBN 0-89712-122-8.
  • Donia, Robert J.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6. ISBN 978-0-472-11557-0.
  • De Schelking, Eugene. . New York: McMillan Co. 1918. OCLC 1890657.
  • Johnson, Wes. . Enigma Books. 2007. ISBN 978-1-929631-63-6.
  • Mitrović, Andrej. .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1-55753-477-4.
  • Strachan, Hugh. . I: To Ar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19-926191-8.
  • Taylor, A. J. P. . London: Penguin Books. 1963. ISBN 0-14-002481-6.
  • Trydar-Burzinski, Louis. . Florence. 1926. OCLC 473403651.
  • Craig, John S. . Algora Publishing. 2005. ISBN 0-87586-331-0.
  • Remak, Joachim. . John Wiley & Sons. 1971. ISBN 0-471-71634-0.
  • MacKenzie, David. . East European Monographs. 1989. ISBN 0-88033-162-3.

扩展阅读

  • Bataković, Dušan T. . Dialogue Association. 1996. ISBN 9782911527104.
  • Fay, Sidney Bradshaw: Origins of the Great War. New York 1928
  • Fomenko, A. "There Was an Alternative! The Legacy of Franz Ferdin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 Russian Journal of World Politics, Diplomacy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9) 55#3 p177-184.
  • Ponting, Clive. Thirteen Days, Chatto & Windus, London, 2002.
  • Stoessinger, John. Why Nations Go to War,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7.
  • Treusch, Wolf Sören. Erzherzog Franz Ferdinand und seine Gemahlin werden in Sarajevo ermordet, DLF, Berlin, 2004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萨拉热窝事件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