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州

湘州中國西晉南朝陳時的,為东晋南朝时的重镇,東晉南朝宋時屢廢屢置。早期幅员广袤,包括今天湖南省大部與湖北省小部,東晉末辖境南擴,南朝梁時南部分置等州。

湘州
西晉南朝陳
307年-329年

412年-416年

422年-431年

439年-452年

453年-589年
歷史
 - 成立 307年
 - 併入荊州 329年-412年
 - 併入荊州 416年-422年
 - 併入荊州 431年-439年
 - 併入荊州 452年-453年
 - 廢除 589年
人口
 - 464年估計 45,089戶,357,572口[1] 
現隸屬於  中国湖南省湖北省廣東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沿革

晉朝

西晉永嘉元年(307年),分荊州六郡(長沙國衡陽郡湘東郡邵陵郡零陵郡建昌郡)與江州桂陽郡合七郡置湘州,治長沙國臨湘縣(今湖南省長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两水流域和湖北省陆水流域。

東晉咸和四年(329年),湘州七郡併入荊州。義熙八年(412年),分湘州長沙、衡陽、桂陽、零陵、營陽、湘東、邵陵、始興臨賀始安十郡復置湘州。湘州增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漓江贺江流域以及广东省北部北江流域大部。義熙十二年(416年),湘州十郡併入荊州。[2]

南朝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分荊州十郡復置湘州元嘉八年(431年),湘州併入荊州。元嘉十六年(439年),分荊州十郡復置湘州,分長沙郡巴陵郡。元嘉二十九年(452年),湘州十一郡併入荊州。元嘉三十年(453年),分荊州十一郡復置湘州孝建元年(454年),割巴陵郡(陆水流域)屬郢州大明元年(457年),廣州宋建郡併入湘州臨賀郡。泰始中,改始安郡為始建郡。泰始六年(470年),改臨賀郡為臨慶郡,分始興郡宋安郡泰豫元年(472年),併宋安郡入始興郡,改始興郡為廣興郡。至此,湘州仍領十郡。

南朝齊初,恢復始安、臨賀、始興三郡之名。後改營陽郡永陽郡

南朝梁時,析置岳陽郡藥山郡樂梁郡天監六年(507年),割臨賀、始興、桂陽三郡屬衡州(治今廣東省英德市西北),大同六年(540年),割始安郡屬桂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後割岳陽、藥山二郡屬羅州,永陽郡屬營州承聖二年(553年),永陽郡還屬湘州。至此,湘州領七郡:長沙郡衡陽郡湘東郡邵陵郡零陵郡永陽郡樂梁郡。梁末,王琳據湘州等地擁立永嘉王蕭莊為帝。天啟元年(558年),長沙郡陷於後梁

南朝陳天嘉元年(560年),佔領湘州(長沙郡除外)。天嘉二年(561年),佔領長沙郡。後析置綏越郡;廢羅州,岳陽郡還屬湘州。至陳末,湘州領九郡:長沙郡衡陽郡湘東郡邵陵郡零陵郡永陽郡岳陽郡樂梁郡綏越郡[2]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後廢除湘州及其領郡,湘州故地分屬五州:潭州(故長沙、衡陽、邵陵三郡)、衡州(故湘東郡)、永州(故零陵、永陽二郡)、巴州(故岳陽郡)、桂州(故樂梁、綏越二郡)。[3]

長官

晉朝湘州刺史(307年-329年)
劉宋湘州刺史(422年-431年)
  • 張邵(422年-428年)[10]
  • 蕭摹之(428年-431年)
  • 江夷(未就任,431年)
  • 阮萬齡(431年)[11]
劉宋湘州刺史(439年-479年)
南齊湘州刺史(479年-502年)
  • 呂安國(479年)
  • 蕭嶷(479年-480年)[18]
  • 王僧虔(480年-482年)[19]
  • 王奐(482年-484年)
  • 呂安國(484年-486年)
  • 柳世隆(486年-488年)
  • 蕭子懋(488年-492年)
  • 蕭銳(492年-494年)[20][21]
  • 蕭寶晊(494年-500年)[22]
  • 蕭寶覽(500年-501年)[23]
  • 楊公則(501年-502年)[24]
南梁湘州刺史(502年-560年)
陳朝湘州牧(560年)
  • 陳昌(未就任,560年)
陳朝湘州刺史(560年-589年)
隋朝湘州刺史(589年)
  • 薛冑(589年)[43]

參考文獻

  1. 宋书》州郡志
  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3.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4. 《南齊書·卷十五·志第七》
  5. 《晉書·卷五·帝紀第五》
  6. 《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
  7. 《晉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三十六》
  8.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9. 《晉書·卷七十·列傳第四十》
  10. 《宋書·卷三·本紀第三》
  11.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12. 《宋書·卷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二》
  13.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14.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15.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16. 《宋書·卷九·本紀第九》
  17. 《宋書·卷十·本紀第十》
  18. 《南齊書·卷二·本紀第二》
  19. 《南齊書·卷三十三·列傳第十四》
  20. 《南齊書·卷三·本紀第三》
  21. 《南齊書·卷五·本紀第五》
  22. 《南齊書·卷六·本紀第六》
  23. 《南齊書·卷七·本紀第七》
  24. 《南齊書·卷八·本紀第八》
  25. 《梁書·卷二·本紀第二》
  26. 《梁書·卷十二·列傳第六》
  27. 《梁書·卷十八·列傳第十二》
  28. 《梁書·卷十七·列傳第十一》
  29. 《梁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
  30.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31. 《梁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六》
  32. 《梁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三》
  33. 《梁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三》
  34. 《梁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八》
  35. 《梁書·卷五·本紀第五》
  36. 《梁書·卷六·本紀第六》
  37. 《北齊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四》
  38. 《陳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
  39. 《陳書·卷九·列傳第三》
  40. 《陳書·卷三·本紀第三》
  41. 《陳書·卷四·本紀第四》
  42. 《陳書·卷五·本紀第五》
  43. 《陳書·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二》
  44. 《陳書·卷六·本紀第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