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肚
制作方法
爆肚部位分类

反刍动物的胃,m—食信,v—肚板(含肚领、肚仁),n—葫芦/金钱肚,b—羊散丹/牛百叶,l—蘑菇,t—小肠开端
根据材料不同,爆肚分为牛肚和羊肚两大类。
- 羊肚
- 牛肚:因为肉质较老,牛肚可用来爆的部位只有4种:
- 肚仁
- 口感脆嫩,价格较高。
- 百叶
- 最常见的爆肚,口感脆嫩。
- 百叶尖
- 也叫百叶头。口感比百叶厚实,只有较短或根本没有絮状突起。
- 厚头
- 牛肚中肉质最老最厚。
- 肚仁
北京各爆肚店的分类方法各有差异。有甚者分类达到10几类,但是一些部位因为缺货或者食客不多,店家无法提供,可能仅有2、3种,甚至只有水爆百叶的情况。
食信,肚板,蘑菇,葫芦这四样爆肚由于味道浓郁,口感耐嚼甚至完全无法嚼烂,被一些嗜好爆肚的食客称为“羊四样”,反而被爱好者们所推崇。
爆肚店
爆肚店的传承不甚严格,一些老店甚至出现了乱立门户的现象。由于受众有限,大多数的爆肚店基本还维持着家庭作坊的规模。
名人轶事
据说当年梁实秋先生留学美国,心中最念念不忘的就是爆肚。待他学成回国,居然连家也顾不上回,把行李寄存在车站,先跑到馆子里要了三个爆肚,盐爆、油爆、汤爆各一份,酒足饭饱之后,这才起驾回家。梁先生认为这顿饭是“平生快意之餐,隔五十年犹不能忘”。[2]
參考資料
- 爆肚的来历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8-28.,北京网,2013-12-1查阅
- 听梁实秋侃京味儿美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网,2004-11-22发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