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振
王則振,小名馬笑(或作馬俏),人稱馬笑哥、王阿老,清代臺灣著名商人,臺北艋舺人,祖籍泉州晉江,屬於頂郊的三邑人族群,為臺灣清治時期著名的艋舺郊商。艋舺民間當時有「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的俗諺,顯示王則振為艋舺富豪的前三名[2]。
王則振 | |
漢字 |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
小字 | |
漢字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
綽號 | |
漢字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
「笑」、「俏」二字同音[1] |
簡介
父死後,則振繼承家業,為人幽默詼諧,豪爽好義,曾創「同仁堂」幫助貧民喪事,也曾捐出米糧,救助飢荒。亦曾幫助其寡嫂「黃叫娘」(二兄「王則樹」之妻,王則樹,官章名「家霖」,人稱「馬赤哥」),爭取了貞節牌坊,即黃氏節孝坊,今在二二八紀念公園。[3]
王則振還發生了一件趣事,吳源昌商行的主人吳吉甫(富商吳志之子),小名「吳阿抄」,嫁女兒予王則振之子。吳家備辦豐盛嫁妝,牛拖車載不絕,王則振亦不遑多讓,拿出一個巨大的聘金沈香木箱,包裝非常繁複,誰知吳阿抄逐層打開,居然只有佛頭銀一枚,吳阿抄怒至王家問罪,王則振已經備辦了黃金、白銀、翡翠、瑪瑙等百色禮物,並且哈哈大笑。原來是王則振在戲弄吳阿抄,故又有出現了幾句俗諺,「氣死吳阿抄,笑死王阿老」[4],形容人之促狹。因為銀元一枚約只價值0.7兩銀,故艋舺有歇後語「吳源昌的千金──無價值一兩銀」,形容毫無價值。[5][6]
參考資料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 .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陳華民 《悅讀臺灣俗諺》.臺灣書房
- 黃申如.《淺論閩臺民間故事與俗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
- 李東儒 《臺北風華》.心鮮文化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