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東園車站

甲東園站日语: Kōtōen eki */?),是一個位於兵庫縣西宮市甲東園一丁目,阪急電鐵今津線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HK-24

甲東園站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兵庫縣西宮市甲東園一丁目204番地[1]
地理坐标34°46′1.51″N 135°21′35.25″E
2面2線[2]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橋上車站[2]
历史
启用日期1922年(大正11年)6月1日[2]
上下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26,691人次
2016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 阪急電鐵 下一站
門戶厄神
HK-23
1.0km
今津線
HK-24
距離寶塚5.4km
距離大阪梅田途經西宮北口17.9km
仁川
HK-25
0.9km
位置

歷史

車站結構

側式月台2面2線的跨站式站房[2]。由於沒有轉轍器絕對信號機,因此被分類為停留所

阪神大地震後站房受到損害,之後改建採用阪神間現代主義風格的站體設計。

月台配置

月台路線方向目的地
1 今津線 下行 寶塚仁川川西能勢口箕面
2 上行 西宮北口大阪神戶今津

使用狀況

2016年全年平均上下車人次為26,691人(上車人次:13,714人、下車人次:12,977人)[6]

近年的1日平均上車、上下車人次如下表。

年次別1日平均上下車・上車人次統計
年次 平日限定
上下車人次
平日限定
上車人次
全年平均
上下車人次
全年平均
上車人次
2007年(平成19年) 29,491 15,123
2008年(平成20年) 30,545 15,687
2009年(平成21年) 30,419 15,594
2010年(平成22年) 31,103 15,980
2011年(平成23年) 31,325 16,113
2012年(平成24年) 31,443 16,159
2013年(平成25年) 31,785 16,327
2014年(平成26年) 31,677 16,313
2015年(平成27年) 32,240 16,633
2016年(平成28年) 26,691 13,714

車站周邊

甲東園作為西宮七園之一,為阪神間的高級住宅區[2]。本站南方有山陽新幹線經過。

教育機關
  • 關西學院大學西宮上原校區[2]
  • 關西學院中學部・高等部[2]
  • 兵庫縣立西宮高等學校[2]
  • 仁川學院中學校・高等學校
  • 報德學園中學校・高等學校[2]
  • 西宮市立甲陵中學校
  • 西宮市立段上西小學校
  • 甲東幼稚園
商業設施
  • KOHYO甲東園店
  • Coop Kobe甲東園
其他設施
  • 西宮加爾默羅會修道院
  • 日本基督教團甲東教會
  • 山陽新幹線紀念公園(六甲隧道)
  • 門戶天神社
  • 公益財團法人穎川美術館
  • 西宮市消防局瓦木消防署 甲東分署
  • 西宮甲東園郵局
  • 西宮段上郵局
  • 阪神水道企業團 甲東事務所
  • 三井住友銀行 甲東分行
  • 西宮市立甲東公民館 - 「甲東梅林」為阪神間的賞梅勝地。

公車路線

公車站牌系統目的地主要行經地備註營運公司
甲東園
1號月台
武庫川線 阪急巴士
35 阪急逆瀨川 仁川站前・競馬場・東藏人・寶塚市役所前
36 JR甲子園口 仁川站前・段上町6丁目・甲武橋
甲東園
2號月台
西宮市内線
20 關西學院前 只在上學日營運
21 西宮北口 關西學院前・上原六番町・中村・JR西宮
22 西宮北口 關西學院前・上原六番町・中村・能登町
朝凪町 關西學院前・上原六番町・中村・能登町・西宮北口・JR西宮・西宮市役所
26 阪神西宮 關西學院前・愛宕山・中村・能登町・西宮北口・JR西宮・西宮市役所
29 西宮北口 關西學院前・愛宕山・中村・JR西宮

相鄰車站

阪急電鐵
今津線(今津北線)
準急(只有往大阪梅田方向運行)、普通
仁川(HK-25)-甲東園(HK-24)門戶厄神(HK-23)

參考資料

  1. . 阪急ワールド全集 4. 阪急電鉄株式会社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事業部. 2001: 77. ISBN 4-89485-051-6.
  2. . 神戸新聞総合出版センター. 2012-12-10: 68. ISBN 9784343006745.
  3. 曽根悟(監修). 朝日新聞出版分冊百科編集部(編集) , 编. . 週刊朝日百科. 11号 阪急電鉄 1. 朝日新聞出版. 2010-10: 14–17. ISBN 978-4-02-340141-9.
  4. (PDFlink) (新闻稿). 阪急電鉄株式会社. 2013.4.30 [2016-04-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年3月20日).
  5. . 毎日新聞(朝刊) (毎日新聞社). 2013.12.19: (地方版/兵庫)p.24.
  6. . [201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5).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