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
番石榴 | |
---|---|
![]() | |
番石榴成熟的果实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桃金娘目 Myrtales |
科: | 桃金娘科 Myrtaceae |
属: | 番石榴属 Psidium |
: | 番石榴 Psidium |
种: | 番石榴 P. guajava |
二名法 | |
Psidium guajava L., 1753 | |
名稱緣由
- 因外型像石榴(即安石榴,屬安石榴科),卻產自外地因而得名。此外,還有多個名稱,包括番稔、番桃、吉卜賽果等。
- 因其聞上去有一股臭味,故又名雞屎果或雞矢果[2]。
- 閩南語稱番石榴為菝仔、林菝仔、籃菝仔或籃菝(nâ-po̍at-á),客家語亦作拔仔(po̍at-á),潮汕以木仔称呼,台灣一般俗寫為芭樂,澳門及珠海一帶粵語又叫作花稔、番稔[3]。
- 金沙江中游干热河谷地区称番石榴为白果或红心果[4],文革时期亦有称为革命果。

新加坡种植番石榴
分布
番石榴是熱帶喬木或灌木,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被引入到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取果實用來食用。在一些國家,種植、加工和出口番石榴果實形成規模龐大的產業。甜味種糖度高,果肉甜脆,適合鮮食;酸味種可加工製果汁、果醬。尚可鹽漬、甘草漬、製罐、製蜜餞、果乾和製酒;葉片和未熟果曬乾研磨成末,可製成健康食品「菝仔茶」。番石榴已經侵入牧草地和野地,排擠當地植物,部分原因是它能夠生長在各種不同的土壤和氣候。在某些官方排名,番石榴是入侵性最高的物種之一。番石榴可以存活30至40年。
特徵
番石榴為灌木或小喬木,通常有10公尺高,偶爾高達20公尺,根部淺,樹皮光滑,淡紅褐色,嫩枝4角有柔毛,樹皮會大片剝落,暴露樹皮下綠色層,主幹通常直徑約25公分,最大可達60公分,外表骨質嶙峋,樹葉對生,卵形,長得像花椰菜,橢圓形或長圓形,葉背面有柔毛,往往相當易脆,葉脈明顯,側脈10至20對,葉片大多7至15公分長,3公分寬,基部圓形,暗綠色,壓碎後有香味,果肉甜酸,粒狀多汁,種子為黃色,腎形。未成熟時果實硬,綠色,粘和澀。
營養成分
成熟的番石榴果实,味道香甜可口。果皮为浅绿色,脆薄,食用时一般不用削皮。果肉厚、甜。其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C等营养物质及磷、钙、镁等微量元素,為低熱量、高纖維、水分高,易有飽足感之水果,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
番石榴葉萃取物中含多元酚成分,能刺激脂肪細胞上胰島素受體磷酸化及葡萄糖轉運蛋白轉位,具有類似胰島素功能,有助於糖尿病控制。
常見病蟲害
由於番石榴多栽種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氣候及環境適於疫病蟲害的發生與蔓延,需特別注意疫病防治。
病害
- 番石榴立枯病
- 番石榴立枯病會引起枝條落葉、枯死等現象[5]。
- 番石榴枝枯病
- 番石榴葉斑病
- 番石榴炭疽病
- 番石榴果腐病
- 番石榴黑星病
- 番石榴瘡痂病
- 番石榴藻斑病
- 番石榴疫病
- 番石榴煤煙病
- 番石榴線蟲病害
大眾文化
參考資料
- Canteiro, C & Lucas, E.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2019: e.T49485755A49485759. doi:10.2305/IUCN.UK.2019-1.RLTS.T49485755A49485759.en. 已忽略未知参数
|doi-access=
(帮助) - 番石榴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30.,后里國中:植物面面觀
- 源出自清代澳門中文檔案詞語。
- 攀枝花地区野生番石榴叶提取物中Zn、Mg、Cr、V等微量元素分析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2-02.
- 何琦琛等作 2005, p. 51.
- 何琦琛等作 2005, p. 18.
- 何琦琛等作 2005, p. 25.
- 何琦琛等作 2005, p. 29.
- 何琦琛等作 2005, p. 32.
- 余瑞仁. . 自由時報. 2014年6月19日 [2014年9月11日].
- 书籍
外部連結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芭樂主題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文)
- 番石榴 Fanshiliu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黃豆黃苷 Glycit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Psidium guajava 全球入侵種資料庫(GISD)-番石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文)
- 樹木谷網誌-番石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文)
- 新浪網誌-热带水果番石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