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历史

白俄罗斯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立陶宛波兰俄罗斯的影响及争夺之下。在最初的封建独立国家之后,今白俄罗斯的地区先后被纳入立陶宛王国,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俄罗斯帝国,并最终并入苏联。1991年,白俄罗斯宣布从苏联独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历史系列条目
白俄罗斯历史
史前
  • 早期东斯拉夫人
中世纪
近代早期
现代
白俄罗斯主题

早期

公元前五千年至公元前二千年,白俄羅斯是bandkeramik 文化圈的輻射地區. 白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开始于斯拉夫人在6世纪至8世纪的迁徙和扩张。

在9世纪至10世纪,斯堪的纳维亚维京人在从斯堪的纳维亚至拜占庭帝国的路线上建立诸多贸易据点。在东斯拉夫人的领地上的网络为两大文明提供贸易路线。

公元9世纪至12世纪,波洛茨克大公国出现。其在白俄罗斯领土占据主导力量。南部的图罗夫大公国扮演较小的角色。

12世纪建立封建公国

中期

波兰立陶宛联邦

13世纪,由于来自亚洲游牧部落的攻击,基辅罗斯的脆弱实体瓦解。随着蒙古人占据基辅(1240年),该地区产生政治真空。

13世纪至15世纪,波罗的海人和乌克兰人地区形成立陶宛大公国

从14世纪起几度被立陶宛大公国和俄罗斯吞并。

俄罗斯帝国

18世纪末沦为俄罗斯的殖民地白俄羅斯的白,有西方的意思。沙皇被稱為白沙皇,白汗是因為俄羅斯在西方。

晚期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

一戰將要結束的1918年3月25日,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尚在談判中時,白俄羅斯就首先宣佈從德國的統治之下獨立,成立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1]但隨後波蘇戰爭的爆發,導致這個短命的共和政體的東西兩部分領土被俄羅斯蘇维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国波蘭第二共和國各自佔領。

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维埃共和國

1919年1月1日,俄羅斯在佔領的白俄羅斯領土上宣佈建立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维埃共和國,1919年2月17日又和立陶宛合併為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其后在战争中大片土地被波兰占领,蘇俄為與波蘭談判,于7月17日正式解散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2]在蘇俄于1920年7月重新佔領明斯克之後,于7月31日重建白俄羅斯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1年,波蘇戰爭結束,戰爭雙方對白俄羅斯的瓜分被保持下來,今日白俄羅斯領土的西部歸屬波蘭[3][4][5]

1922年12月30日,白俄羅斯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簽署蘇联成立條約,成为蘇联建立時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之一。[6]

蘇德戰爭

蘇德戰爭中,白俄羅斯在1941年6月22日—1944年8月期間被納粹德国占领。其間白俄羅斯成為所有蘇联加盟共和國中國民經濟遭遇打擊最沉重的一個,在那段時間裡,納粹德国摧毁白俄羅斯290座城市中的209座,另外還摧毁85%的工業及超過100萬幢的建築物。[7]

戰後

1945年,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参见一国三票),成为联合国创始国。 經過戰後的迅速發展,白俄羅斯的工業得到恢復,並成為蘇联西部的主要製造業中心,創造工作機會,吸引俄羅斯族人前來就業。[8]

車諾比事故

1986年,白俄羅斯的鄰國烏克蘭發生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因風向與地形的關係,造成東南部的戈梅利州莫吉廖夫州兩個州受到嚴重的污染。

独立

1990年7月27日,白俄罗斯宣布其国家主权,成为从苏联走向独立的一个关键步骤。

白俄罗斯共和国

1991年8月25日,正式改名为白俄罗斯共和国。1991年12月8日,叶利钦宣布苏联解体。

1994年,第一次总统选举举行,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当选白俄罗斯总统。在卢卡申科统治下,白俄罗斯经济改革放缓。

2006年3月20日,白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卢卡申科在19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第三次当选该职位

參考文獻

  1. Ioffe, Grigory.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5 February 2008: 57. ISBN 0-7425-5558-5.
  2. Borzęcki, Jerzy.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36. ISBN 978-0-300-12121-6.
  3. Sorge, Arndt.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 November 2009]. ISBN 978-1-84331-385-4.
  4. Minahan, James. . Greenwood Press. 1998 [10 November 2009]. ISBN 978-0-313-30610-5.
  5. Baron, Nick. . Wimbledon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10 November 2009]. ISBN 978-1-84331-385-4.
  6. Marples, David. . Routledge. 1999: 5. ISBN 90-5702-343-1.
  7. Axell, Albert. . Carroll & Graf Publishers. 2002: 247. ISBN 0-7867-1011-X.
  8. . iExplore.com. [26 March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