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貓

短尾貓学名[2],別名美國大山貓[3],是分布在北美洲的一种貓科动物,其下已知有12個亞種,主要分佈在加拿大南部至墨西哥北部,包括大部份的美國本土。短尾貓是有很強適應力的掠食者,棲息在林地、半沙漠、城市及沼澤。牠們现在仍然生活在原有的分佈地区,并有一定數量。

短尾貓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属: 猞猁属 Lynx
种: 短尾貓 L. rufus
二名法
Lynx rufus
(Schreber, 1777)
異名
  • Felis rufus

短尾貓的毛皮呈灰色至褐色,面上有鬚,耳朵有黑毛,外表像其他中等身型的猞猁。牠們比加拿大猞猁細小,但較家貓大兩倍。牠們的前肢上有明顯的黑帶,粗短的尾巴端呈黑色。

雖然短尾貓喜歡吃野兔,但仍會捕獵昆蟲、小型的齧齒目,以及鹿叉角羚等。牠們選擇獵物會視乎地點及棲息地、季節及獵物的數量。牠們像大部份的貓科般是有領域的,多是獨自生活,不過仍有一些領域是重疊的。牠們使用多種方法來標示疆界,包括爪痕、尿液糞便等。短尾貓於冬天春天期間生育,妊娠期為兩個月。

短尾貓雖然被人類為運動及毛皮而獵殺,但其數量卻沒有显著減少。短尾貓亦在美洲原住民神話及歐洲傳說中出現。

分類

就短尾貓的分類曾出現爭論,究竟應該是屬於猞猁屬或是貓屬,這亦是應否成立猞猁屬爭論的縮影。[4][5]不過猞猁屬現已被接納,而短尾貓亦屬其中。

有指猞猁屬是與美洲金貓屬豹貓屬及貓屬於715萬年前是源自同一分支的。猞猁屬最先約在324萬年前分開出來。[6]

短尾貓相信是從歐亞猞猁演化出來。歐亞猞猁於更新世橫過白令陸橋到達北美洲,而短尾貓的祖先則在260萬年前抵達。[5]第一波進入了北美洲南部,但就被冰川阻擋了前往北方的路。這些動物約於2萬年前演化成現今的短尾貓。第二波從亞洲進入及定居北美洲北部,發展成現今的加拿大猞猁[4]短尾貓與加拿大猞猁之間有時會出現雜交情況。[7]

亞種

短尾貓現時已知有12個亞種

由於缺乏明確的地理分界及亞種之間只有很小的不同,故短尾貓亞種的分類備受挑戰。[9]

身體特徵

正在喝水的短尾貓,攝於美國亚利桑那州圖森

短尾貓像其他猞猁屬物種,但平均較為細小。牠的毛皮各有不同,一般都是黃褐色至灰褐色,身體、前肢及尾巴上有黑色斑紋。牠的圓斑點可以用來偽裝耳朵尖端呈黑色,有短簇的毛。嘴唇、面頰及腹部一般都是米白色。在西南部沙漠地區的短尾貓毛皮較淺色,而在北部森林的則較深色。幼貓出生時已經有毛皮及斑點。[10]有少數黑變病的短尾貓在佛羅里達州被發現。牠們是黑色的,但可能仍保有斑點。[11]

短尾貓的脸因耳朵下的毛髮看似很宽。它的毛皮容易受損,但毛較長及密。鼻子呈粉紅色,面部、兩側及背部為灰色、黃紅色或褐紅色。眼睛呈黃色,而瞳孔是黑色的。[12]瞳孔上下較長,在晚間會擴張以獲得最多的光線[13]短尾貓的聽覺視覺靈敏,嗅覺亦很好。牠是高超的攀樹者,若有需要可以游泳,不過通常都會避免。[14]

成年雄性的短尾貓長0.7-1.2米,平均長0.9米,包括了10-18厘米長的尾巴[12],站立時肩高36-38厘米[10],一般重7-14公斤。雌性平均重9公斤。短尾貓肌肉發達,後肢較前肢長。出生時短尾貓約重280-340克,長25厘米。出生首年可生長達4.5公斤重。[14]

在北部地區及野外棲息的短尾貓體型較大。[15]形態學上的研究發現最大的雄性及雌性標本在體型上有所分別,可見不同性別的短尾貓有不同的自然選擇條件。[16]

行為

短尾貓是拂曉的動物,主要於黎明及黃昏時出沒。牠們在日落前三小時開始活動,直至約午夜時份,接著會再次在天光前至日出後三小時活動。每晚牠們會沿其棲息路徑移動3-11公里。[14]這種行為會按季節而變更,因為牠們在冬天會對應其獵物而調節,變得會在白天活動。[13]

社會結構

行走的短尾貓。

短尾貓只會在其領土上活動,領土的大小視乎性別及獵物分佈而定。牠們會以糞便尿液及在樹上抓痕來標記其領土範圍。短尾貓的領土內有幾個棲息處,一般會有一個主要巢穴及其他外圍的附帶遮蔽所,例如空心的木頭、叢林、草叢或石隙之間。牠們的巢穴有短尾貓的強烈氣味。[17]

短尾貓的領土大小可以很不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統計出其領土可以由0.6-326平方公里不等。[15]堪薩斯州的研究發現雄性會佔有20平方公里,而雌性則少於一半。暫住的短尾貓則會佔有較大的57平方公里,但疆界則不明顯。幼貓佔有較小的7平方公里。[18]研究亦發現雄性會遠離嬰兒居住的地方。[19]

短尾貓季節性分佈卻有不同的意見。有一個研究發現雄性的領土會由夏天的41平方公里變成冬天的100平方公里。[17]但另一個研究則指雌性短尾貓,尤其是適合生育的時候,會在冬天擴展其領土,而雄性卻會轉移(而非擴展)其領土,這與一些早期的研究結果一致。[20]其他的研究則指有少許或甚至沒有季節性改變。[18][21][22]

短尾貓像其他的貓亞科般,是獨自生活的,但領土亦有可能重疊。雄性一般會容忍這種重疊,而雌性則很少進入其他短尾貓的領土。[20]在一隻雄性的領土內可能同時會有二隻以上的雌性。當多隻雄性的領土重疊時,會出現一個領袖的架構,並會排斥一些暫住的短尾貓。

短尾貓的分佈密度與領土大小一樣都有不同意見。其中一研究指每65公方公里就約有1-38隻短尾貓。[15]平均而言,每13平方公里(或更少)就有一隻短尾貓。[17]這種密度與性別比例亦有關連。一項研究發現在加利福尼亞州,每一隻雌性短尾貓就有2.1隻雄性,當密度下降時,雄性與雌性的性別比例亦下降至0.86。另一個研究亦觀察得相似的比例,並解釋雄性可能較適合處理增加競爭的環境,並會限制繁殖。[23]

獵食及食性

白靴兔是短尾貓的主要獵物。

短尾貓可以很長時間不吃食物,但當獵物豐富時會不斷的吃。在缺乏食物時,牠們會獵食較大的動物,以便供應後來的需要。短尾貓會跟蹤及伏擊獵物。牠們較喜歡獵食重0.7-5.7公斤的哺乳動物,而不同地區會捕獵不同的獵物。在美國東部,牠們主要獵食林兔屬,在北部主要是白靴兔。當這兩類獵物都同時存在時,如在新英格蘭,牠們都會成為短尾貓的獵物。在較南的地區,棉鼠會取代野兔成為短尾貓的主要食物。短尾貓是機會主義者,會隨時改變獵物。[15]研究顯示牠們的食性多樣化是受其主要獵物數量的下降影響,牠們的整體食性可以由主要獵物的數量來確定。[24]

短尾貓獵食不同大小的動物,並會隨之更換捕獵手法。對於細小的動物,如齧齒目松鼠鳥類魚類昆蟲,短尾貓會前往獵物豐富的地方,躺下靜待及伏擊獵物。對於稍為大的動物,如兔及野兔,牠會跟蹤獵物,直至獵物在其6-20米的範圍內,並開始追捕獵物。牠們很少但亦會獵食較大的動物,如鼬鼠、細小的家貓[17]短尾貓有時會獵殺家畜家禽。雖然未有見過較大的被攻擊,但細小的綿羊山羊則受到其威脅。根據統計,短尾貓在2004年就曾殺死11100隻綿羊,佔綿羊掠食者的4.9%。[25]但是,一些指是短尾貓掠食的個案可能是誤會,因為牠們是會吃家畜的屍體。[26]

短尾貓會獵食鹿,尤其在冬天缺乏細小獵物時,或是鹿的數量太多的時候。雖然顯示大部份被殺的都是小鹿,但小鹿的重量是短尾貓的8倍。[27]短尾貓會跟蹤鹿,待牠躺下時,快速的走近並咬破牠的喉嚨、頭顱骨底部或胸部。當短尾貓殺死鹿及吃飽後,會將鹿的腐肉收藏在雪或樹葉下,並會再次回來吃食。[17]

短尾貓獵食的範圍會與其他擁有相似生態位的中型動物重疊。在緬因州的研究發現牠們與郊狼赤狐並不怎麼競爭。[28]短尾貓與加拿大猞猁的競爭影響了加拿大猞猁的分佈,令牠們不能向南擴展。[5]

繁殖及生命週期

在樹上棲息的短尾貓。

短尾貓一般壽命為6-8歲,有很少可以達至10歲。野外最長壽的短尾貓有16歲,而飼養的則有32歲。[23]

短尾貓會於出生後第二年的夏天開始交配,而雌性的更會於首年就開始。短尾貓會於每年的9-10月產生精子,並於夏天成熟。每年冬天至初春雄性會與雌性一同生活,並會交配數次。交配的時份會受地區所影響,但大都是在2-3月發生。這對短尾貓會有多種不同的行為,包括碰撞、追逐及隱藏自己。其他的雄性可能會在一起,但卻不會牽涉入內。一旦雄性確認雌性發情,牠會抓住雌性。雌性將來會與其他的雄性交配[17],而雄性一般會與幾隻雌性交配。[29]短尾貓求愛時會尖叫、發出噓聲或其他聲音。[30]德克薩斯州的研究指短尾貓的領土是受生育影響,若沒有交配的對象則不會設立領土。[19]雌性的動情週期為44日,並會動情5-10日。短尾貓在其一生中都會適合生殖。[13][29]

雌性會獨自撫養幼貓。短尾貓的妊娠期為60-70日,約於4月至5月出生,每胎約有1-6隻,一般為2-4隻。有時第二胎會最遲於9月出生。雌性一般會在密閉的地方,如細小洞穴或樹孔中生育。幼貓會於第9-10日打開雙眼,並於約4週後開始探索身邊的環境,兩個月後會斷奶。在第3-5個月後牠們會開始與母親出外。[30]牠們會於第一年的冬天前自行獵食,並很快就會獨自生活。[17]密歇根州就曾觀察到幼貓最遲在春天仍與母親一起。[29]

蹤跡

短尾貓的腳印,可見後腳印與前腳印部份重疊了。

短尾貓的腳印上四趾都沒有爪痕。腳印約有2-8厘米長,平均長4.6厘米。[31]當行走時,腳印之間相距約20-46厘米。短尾貓奔跑時腳印會相距更遠,約1-3米。[32]

短尾貓的後腳會正正踩在前腳的腳印上。牠的腳印較流浪貓家貓的為大。[33]

生態

短尾貓的頭顱骨

成年的短尾貓的天敵除了人之外,還有美洲獅灰狼,而牠們自己亦會自相殘殺。[34]幼貓的天敵則包括貓頭鷹郊狼及成年的短尾貓。當缺乏牠們的獵物時,幼貓很難成長為成年的短尾貓。

疾病、意外、獵殺及饑餓是其他短尾貓致恐的原因。幼貓在離開母親後不久雖然仍在建立獵食技巧,但就有驚人的生命力。15隻短尾貓的每年平均生存率是0.62,介乎0.56-0.67。[35]牠們之間亦會出現同類相食的情況,但卻很罕見及對其數量沒有影響。[23]

短尾貓會患有外寄生蟲,大部份都是,且會同時患有獵物的寄生蟲。內寄生蟲亦很普遍,平均52%的短尾貓就患有弓形蟲,但數值因地區而異。[36]一種稱為Lynxacarus morlani就只有在短尾貓中可見。寄生蟲及疾病在短尾貓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並不清楚,但卻較饑餓、意外及獵殺有更高的死亡率。[23]

分佈及棲息地

棲息於城市的短尾貓。

短尾貓有特強的適應力。牠們喜歡生活在落葉植物松柏門、或混合的林地,但不像其他猞猁屬物種般要依賴森林。牠們可以分佈在潮濕的沼澤至崎嶇的山地。牠們可以在近農地的地方建立巢穴,若身處石隙、沼澤、森林,牠的斑點可以成為偽裝[17]短尾貓的數量主要視乎獵物的數量,其他會影響數量的因素包括能夠抵禦惡劣天氣的地方、適合休息及作為巢穴的地方、躲避獵殺的保障及免受侵擾的環境。[9]

短尾貓的分佈並不受人類數量的影響,除了大而密的農地外,牠們仍可以找到適合的棲息地。[15]牠們有可能會出現在後園中,介乎人類及自然環境的地方。[37]若被追捕,牠們經常會攀上樹上。[17]

短尾貓分佈在加拿大南部、經過美國,南至墨西哥瓦哈卡州。分佈圖就像是一個袋形,只有美國中西部及部份東北部,包括明尼蘇達州南部、南達科他州東部、愛荷華州及大部份的密蘇里州沒有牠們的蹤影。[13][15][17]雖然相信牠們已絕跡紐約西部及賓夕法尼亞州,但卻仍有發現牠們的蹤影或死屍。[38]

短尾貓在加拿大的分佈受到雪的深度及加拿大猞猁所影響。短尾貓並不能抵禦大雪,並會在有遮蔽的地方等待惡劣天氣過去。[39]牠們不像加拿大猞猁的腳般大而有墊,故不能在雪上支撐其身體。短尾貓並非完全處於競爭劣勢,在新斯科舍因將針葉林轉為農地的關係,加拿大猞猁向北遷移,而短尾貓則取而代之。[15]在墨西哥北部及中部,短尾貓生活在乾旱的灌木林、松樹林及橡樹林中,直至南部的熱帶地區。[15]

保育

短尾貓的數量在美國中西部有下降的情況,但整體卻很穩定。

短尾貓被列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Ⅱ中[40],即牠們未有滅絕的危險,但對其的獵殺及賣買須要監察。短尾貓在其分佈的三個國家都有規管。[15]據1988年估計,美國短尾貓的數量介乎700,000至1,500,000,且每年有上升的趨勢。故此,美國曾要求將短尾貓從公約中剔除。[9]加拿大墨西哥的短尾貓數量亦很穩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短尾貓列為暫無危險,可見牠們相對的廣泛分佈,但在墨西哥南部卻未有清晰的統計。[1]

短尾貓在個別的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愛荷華州瀕危。於1999年,牠們在伊利諾伊州的瀕危名單中被剔除,而在賓夕法尼亞州亦取消了對牠們獵殺的限制。在19世紀的新澤西州,短尾貓的數量亦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商業及農業的發展減少了牠們的棲息地,故於1991年在該州中被列為瀕危。[13]L. rufus escuinipae是在墨西哥的亞種,曾一度被認為瀕危,但於2005年已被除名。[41]

短尾貓因其毛皮及運動而被殺,但卻仍能保持數量。幼貓由於需要母親的照顧而較為易危。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由於其毛皮價值的上升而被大量獵殺,但有關價格其於1990年代初急跌。[42]短尾貓的死亡率中有一半是因受管制的獵殺,故在開放獵殺的冬天,牠們的數量會大幅下降。[23]

神話

美洲原住民神話中,短尾貓經常與郊狼在一起。短尾貓與郊狼分別與風及霧有關,這兩種是美洲原住民相對的元素。內茲佩爾塞人傳說中短尾貓及郊狼是相反的形象。[43]但是,另一個版本則指牠們是同等的。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指前一個觀念是源自新世界神話,但牠們並非對等的形象就代表了一個開放的二元論,而非舊世界文化的對稱二元論。而後者則是歐洲文化及原住民文化經常接觸的結果。內茲佩爾塞人的版本卻有一些複雜性,而同等的版本則失去了原有故事的意義。[44]

肖尼人故事中,指短尾貓的斑點是來自被一隻瞞騙。牠將兔困在樹中,但被說服燃點火種,而餘燼燒著了牠的毛皮,造成自皮上的深褐斑點。[45]摩哈維族相信若習慣性夢見一些形象或物件,就會獲得其特徵的超自然力量。若夢見美洲獅及短尾貓,牠們相信會獲得超越其他部落的狩獵技巧。[46]定居美洲的歐洲人因其兇猛及優美而欽佩短尾貓,而在美國,牠們都是傳說中歌頌的主角。[47]

參考

  1. Kelly, M., Caso, A. & Lopez Gonzalez, C.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31 August 2009].
  2. Wozencraft, W. C. Wilson, D. E., and Reeder, D. M. (eds) , 编. 3rd edi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11-16: 542. ISBN 978-0-8018-8221-0.
  3. .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6).
  4. Zielinski, William J; Kuceradate, Thomas E. . DIANE Publishing. 1998: 77–78. ISBN 978-0-7881-3628-3.
  5. Carron Meaney; Gary P. Beauvais. (PDF).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September 2004 [2007-06-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6).
  6. Johnson, W.E., Eizirik, E., Pecon-Slattery, J., Murphy, W.J., Antunes, A., Teeling, E. & O'Brien, S.J. . Science. 2006, 311: 73–77 [200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2).
  7. Mills, L. Scott. . Blackwell Publishing. November 2006: 48. ISBN 978-1-4051-2146-0.
  8. Wilson, Don E; Ruff, Sue.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September 1999: 234–235. ISBN 978-1-56098-845-8.
  9. (PDF). Thirteenth Meeting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Proposal 5.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October 2004 [2007-05-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1-02).
  10. Cahalane, Victor H. .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5-03-01: 64. ISBN 978-1-4179-9522-6.
  11. Ulmer, Jr., Fred A. . Journal of Mammalogy. 1941, 22 (3): 285–288.
  12. Sparano, Vin T. . St. Martin's Press. September 1998: 228. ISBN 978-0-312-19190-0.
  13. McDowell, Robert L.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April 2003: 23–24, 27. ISBN 0-8135-3209-4.
  14. Fergus, Charles. . Stackpole Books. 2003-08-01: 119. ISBN 978-0-8117-2821-8.
  15. Nowell, K. and Jackson, P. (PDF). Switzerland: IUCN/SSC Cat Specialist Group, IUCN, Gland. 1996 [2008-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08-07).
  16. Sikes, Robert S.; Michael L. Kennedy. .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1992, 128 (2): 313–324.
  17. Whitaker, John O; Hamilton, W J.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01-01: 493–496. ISBN 978-0-8014-3475-4.
  18. Kamler, JF; Gipson, PS. . Canadian Field-Naturalist. Jul–Sep 2000, 114 (3): 388–394 [200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6).
  19. Janečka, JE; TL Blankenship; DH Hirth; ME Tewes; CW Kilpatrick; LI Grassman Jr. . Journal of Zoology. August 2006, 269 (4): 494–501 [2008-02-08]. doi:10.1111/j.1469-7998.2006.00099.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1).
  20. Lovallo, Matthew J.; Anderson, Eric M. .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April 1996, 135 (2): 247–248.
  21. Nielsen, Clayton K.; Alan Woolf. . The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July 2001, 146 (1): 43–52 [2007-05-27].
  22. Chamberlain, Michael I.; Bruce D. Leopold, L. Mike Conner. . The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2003, 149 (2): 395–405 [200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0).
  23. Feldhamer, George A; Thompson, Bruce C; Chapman, Joseph A.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4-01-01: 769–70. ISBN 978-0-8018-7416-1.
  24. Baker, Leslie A; Robert J. Warrena; Duane R. Diefenbacha; William E. James; Michael J. Conroy. . The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January 2001, 145 (1): 80–93. doi:10.1674/0003-0031(2001).
  25. , 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ervice, May 6, 2005 [2007-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9)
  26. . The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April 1998, 62 (2). 使用|coauthors=需要含有|author= (帮助)
  27. Labisky, Ronald F.; Margaret C. Boulay. . The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April 1998, 139 (2): 275–281.
  28. Major, JT; JA Sherburne. .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1987, 51 (3): 606–616 [2007-06-28].
  29. Fischer, William C.; Miller, Melanie; Johnston, Cameron M.; Smith, Jane K. . DIANE Publishing. 1996-02-01: 83. ISBN 978-0-7881-4568-1.
  30. Nowak, Ronald M.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April 1999: 809. ISBN 978-0-8018-5789-8.
  31. . bcadventure.com. Interactive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2).
  32. Peterson, Roger Tory; Murie, Olaus Johan. . Houghton Mifflin Field Guides. 1998-01-15: 115. ISBN 978-0-395-91094-8.
  33. Brown, Tom. . Berkley Trade. 1986. ISBN 9780425099667.
  34. Holly Akenson, James Akenson, Howard Quigley. . Wildlife: Wolves.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2007-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7).
  35. Fuller, Todd K.; Stephen L. Berendzen, Thomas A. Decker, James E. Cardoza. .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October 1995, 134 (2). doi:10.2307/2426311.
  36. Kikuchi, Yoko; Chomel, Bruno B; Kasten, Rickie W; Martenson, Janice S; Swift, Pamela K; O’Brien, Stephen J. .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Feb 2004, 120 (1-2): 1–9.
  37. . National Park Service,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2007-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3).
  38. Tobin, Dave. . Syracuse Post-Standard. 2007-05-31 [2007-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5).
  39. National Park Servic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 [2006-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3).
  40. .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2007-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3).
  41. .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May 2005 [2007-06-27].
  42. Grenfell Jr., William E. .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Game. November 1996.
  43. Pollock, Donald. .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Mar 1993, 95 (1): 223.
  44. Yalman, Nur. . American Ethnologist. Nov 1996, 23 (4): 902.
  45. . Jacksonville Zoo and Gardens. 2005 [2007-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5).
  46. Kroeber, A. L. .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Apr–Jun 1908, 4 (2): 279.
  47. Temple, Kerry. . Notre Dame Magazine. Spring 1996 [200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