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特维尔-莫斯科战争

第二次特维尔-莫斯科战争俄語:,1368–1387年)是由特维尔大公国莫斯科大公国为了争夺全罗斯领导权而进行的第二次封建战争的总称,战争起因是莫斯科介入特维尔大公的继承争议,最终引申出两国间的卡申银矿归属问题,特维尔因此联合立陶宛大公国和当时金帐汗国权臣马麦的势力对抗莫斯科方,莫斯科方指责特维尔方为罗斯的叛徒,双方大规模动员盟友参战,令事态升级成全面战争,本战争是古罗斯规模第二大的封建混战,仅次于莫斯科大公国内战。战争最终以特维尔大公国战败投降告终,特维尔大公国割让大部分领地,并重新承认莫斯科大公为宗主[1]

第二次特维尔-莫斯科战争
特维尔-莫斯科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1368–1387年
地点
东北罗斯
结果 特维尔大公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向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称臣,承认莫斯科大公在全罗斯的领袖地位
领土变更 特维尔大公国割让勒热夫别热茨克、科纳甚金、托罗佩茨、加列姆辛等地予莫斯科大公国,割让托尔若克、勒尔瓦等伏尔加河北岸地区予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参战方
指挥官与领导者

支援:

  • 下诺夫哥罗德-苏兹达尔大公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諾維奇(1382–1383年)
  • 下诺夫哥罗德-苏兹达尔大公鲍里斯·康斯坦丁诺维奇(1383–1387年)
  • 斯摩棱斯克王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伊凡诺维奇(1368–1373年)
  • 梁赞大公奥列格·伊凡诺维奇(1382年后)
  • 阿尔吉尔达斯
  • 馬麥
    • 馬麥部下阿奇霍扎
  • 脱脱迷失(1382年后)

支援:

  • 下诺夫哥罗德-苏兹达尔大公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諾維奇(1368–1375年)
  • 斯摩棱斯克王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伊凡诺维奇(1373–1375年)
  • 兀魯斯汗
兵力

特维尔本国约13,000名军兵
民兵最大动员数约在33,000~39,000人

及其他同盟部队

莫斯科本国服役贵族约17,000名
民兵最大动员数约40,000~48,000

及其他同盟部队

参考文献

  1. Клюг Э. С. . Тверь: Редакционно-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фирма. 1994: 157,163,247 (俄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