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莫斯科—诺夫哥罗德战争

第二次莫斯科—诺夫哥罗德战争俄語:,1471年),或称1471莫斯科—诺夫哥罗德战争俄語:),是莫斯科大公国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爆发的一场全面战争,由莫斯科大公国获得全面胜利而结束,战争结果使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成为莫斯科大公国的附庸国,并且承认莫斯科大公为诺夫哥罗德唯一的合法君主。

第二次莫斯科—诺夫哥罗德战争
莫斯科—诺夫哥罗德战争的一部分

赫伯斯坦绘《日耳曼骑士冲击鞑靼骑兵的防线》
日期1471年
地点
结果 莫斯科大公国胜利,签订《科罗斯滕和约
参战方
莫斯科大公国
普斯科夫共和国
卡西姆汗国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伊凡三世
丹尼尔·霍尔姆斯基
伊凡·奥博连斯基
费奥多尔·佩斯特雷
瓦西里·叔伊斯基(实际上)
对立大公米哈伊尔·奥列尔科维奇
大市長瓦西里·卡齐默
瓦西里·叔伊斯基(名义上)
千人大队队长德米特里·波列茨基

背景

第一次莫斯科—诺夫哥罗德战争以来,诺夫哥罗德人对于莫斯科人的专制倾向深感不满,诺夫哥罗德波雅尔也非常抵制莫斯科大公向他们加重摊派税粮,以及对他们的土地和收入进行强制调查。因此诺夫哥罗德当局希望通过波兰与立陶宛还有波罗的海一带的天主教势力抗衡莫斯科大公国的扩张。莫斯科则通过东正教会拉拢诺夫哥罗德人民,更通过一系列优待政策吸引诺夫哥罗德人移民,更给予亲莫斯科贵族免税待遇,以此分裂诺夫哥罗德内部。1470年卡齐米日四世派遣远房堂弟米哈伊尔·奥列尔科维奇前去诺夫哥罗德就任大公。米哈伊尔·奥列尔科维奇娶前市长波列茨基的遗孀玛尔法·波雷茨卡娅。伊凡三世对于诺夫哥罗德当局的行为严厉谴责,他让都主教费奥多尔一世发一封教会通令斥责诺夫哥罗德波雅尔们的倾向愈来愈拉丁化,斥责他们违逆上帝,背叛正教。但卡齐米日四世亦以基辅、加利西亚和全罗斯宗主教宗主教格里戈里一世的教会通令对抗,由于基辅宗主教是罗斯教会之首,因此其权威高于莫斯科都主教的通令[1]

伊凡三世派使节到克拉科夫与卡齐米日四世谈判,双方订立协议,伊凡三世不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三世同盟对抗卡齐米日四世,伊凡三世支援卡齐米日四世之子乌拉斯洛宣称波希米亚王位,对抗时任波希米亚国王波杰布拉德的伊日。以此两个条件换取卡齐米日四世的立陶宛军队在诺夫哥罗德和莫斯科的战争中保持中立。同时伪装与重臣叔伊斯基不和,没收叔伊斯基所有荣衔和领地,让叔伊斯基举家流亡至诺夫哥罗德。伊凡三世下令备战,待明年春天后立即动员军队征讨背叛的波雅尔和支持他们的拉丁人[2]

战争过程

1471年春天,莫斯科分三个梯次先后动员军队,共三路大军,前锋为费奥多尔·佩斯特雷率领,攻打维亚特卡以北的涅涅茨人的土地,同时防止诺夫哥罗德的盟友如大彼尔姆公国卡累利亚人增援诺夫哥罗德。第二梯次是由第一次莫斯科—诺夫哥罗德战争的总司令伊凡·奥博连斯基率领普斯科夫军队攻打诺夫哥罗德西方的产粮区和芬兰湾南岸一带。最后是由伊凡三世本人与军务总管丹尼尔·霍尔姆斯基率领的一万人的精锐军队北伐,目标直指诺夫哥罗德。当时诺夫哥罗德要求盟友支援,但没有其他势力支援,就连卡齐米日四世也因为顾虑立陶宛境内的罗斯臣民在战斗中将会帮助莫斯科公国,而拒绝出兵支援。费奥多尔·佩斯特雷扫荡了东北方向的亲诺夫哥罗德各部落后,在6月西返加入伊凡三世的主军,伊凡三世再派他北上去攻打重地老德维纳[3]

前大市长伊撒·安德烈耶维奇·波列茨基之子德米特里·波列茨基率领军队尝试在科罗斯滕阻止诺夫哥罗德人北上,被莫斯科军队轻易击败,由于他只是因为母亲是大公的继妻而成为指挥官,本身没有任何作战经验,因此军队溃退至舍隆河河岸,与当地的诺夫哥罗德精锐部队会合,形成三至四万人规模的军队。莫斯科军队兵分两路追击波列茨基,一边是丹尼尔·霍尔姆斯基率领的五千军队,而伊凡三世则率领四千军队作为别动队安置在左翼。1471年7月14日,双方爆发舍隆战役,霍尔姆斯基以四百鞑靼骑兵为诱饵引诱对方的日耳曼重装佣兵进攻,鞑靼骑兵因装备较轻,没有陷入泥地之中,但人马具装的日耳曼骑士则陷於泥土之中失去前进的动力,霍尔姆斯基将一千弓弩手和两百火绳枪手组成的半月形阵向日耳曼骑士投射火力,击败了诺夫哥罗德着名的日耳曼佣兵团[4]。诺夫哥罗德军队由于太多都是民兵,他们没有太多远程武器,相反霍尔姆斯基的军队据当代研究显示携带了大量弓箭和弩箭,还有当时罗斯地区罕見的火绳枪。战场考古的结果也显示,诺夫哥罗德的军队迂回攻打霍尔姆斯基的侧翼,在没有接战时已经被射倒一大片,大量骨骸都只有贯通伤而没有近战的劈砍痕迹。伊凡三世亲自率领德沃希纳骑兵从右侧攻入诺夫哥罗德的民兵部队,令诺夫哥罗德军队士气崩溃而溃逃。据编年史载诺夫哥罗德一方死伤超过12,000人,被俘2,000人。此战双方损失高度不对称,当代对本战的权威研究都认为莫斯科军队的伤亡人数非常低,最多不会超过100人[5][6]。舍隆战役抓捕了当时诺夫哥罗德军队的近乎全体指挥官,两天后,霍尔姆斯基攻下伊尔门湖南岸的重镇鲁萨,请伊凡三世入城驻守指挥对诺夫哥罗德作战[7]

7月27日,佩斯特雷也在北方的谢伦格以3,000军队在谢伦格战役中打败了12,000的诺夫哥罗德军队。瓦西里·叔伊斯基率领12,000的诺夫哥罗德水军沿德维纳河而上阻截奥博连斯基军队渡河,被其部下击败,他转而劝说士卒带460艘战船投降莫斯科军队,更将战船的划桨奴隶一律释放成为自由人,为莫斯科军队带来一支大型水军。伊凡三世追授瓦西里·叔伊斯基之前没收的所有荣衔和土地。8月7日,三路大军会师诺夫哥罗德城下,对立大公米哈伊尔·奥列尔科维奇决定开城投降。8月11日,双方在科罗斯滕签订《科罗斯滕和约》。对此次战争诺夫哥罗德方主要人员的处分有:大公米哈伊尔·奥列尔科维奇被送回立陶宛,大市长卡齐默送至科洛姆纳囚禁,由亲莫斯科派的提莫菲·奥斯塔菲维奇(Тимофей Остафьевич)继任大市长,波列茨基斩首[8]

影响及后续

《科罗斯滕和约》正本

《科罗斯滕和约》的主要要点如下[9][10]

  1. 诺夫哥罗德是罗斯土地的组成部分,属於大公的冠冕之下,大公地位至高无上,是全体诺夫哥罗德公民及自由人的君主。
  2. 从条约签订之时开始,诺夫哥罗德的外交政策完全跟随大公的意愿而行。
  3. 诺夫哥罗德全体波雅尔赔款1.6万银卢布,作为对他们叛乱的惩罚,倘若拒交或迟交,大公有权增加罚金或采取强制方法收取。
  4. 大公对诺夫哥罗德全部城市拥有最高的司法权,亦是共和国最高的审判者:诺夫哥罗德维彻,杜马或其他司法机关均属于大公或大公之代表管理。
  5. 诺夫哥罗德教区与莫斯科教区不可分割。
  6. 诺夫哥罗德波雅尔及贵族们保证,不脱离莫斯科大公国,不向天主教势力靠拢,发誓禁止引入外人对抗自己的正教罗斯弟兄。
  7. 交纳德维纳河以东部落土地予大公管辖,因为他们既不是罗斯人,也不是诺夫哥罗德公民,大部分更非正教徒,且大公的军队已经征服了他们。
  8. 卡累利亚地区继续由诺夫哥罗德维彻直接管辖。
  9. 大公仍然承认并尊重诺夫哥罗德维彻的共和体制,所有诺夫哥罗德公民仍为自由民。

伊凡三世认为适宜的作法是突然表现得节制,因此他没有进入诺夫哥罗德就返回莫斯科。签订协议的大市长提莫菲·奥斯塔菲维奇被愤怒的民众认为他丧权辱国,将提莫菲从市长公署拉出来殴打至死,诺夫哥罗德从此陷入无政府状态。每任大市长的任期不到一年都会死于非命,可能被政敌杀害或被民众殴死。1475年秋天,伊凡三世率领三万军队到诺夫哥罗德调停,充分利用诺夫哥罗德内部的阶级矛盾,听取平民的诉求,将波雅尔们移送莫斯科囚禁,这已经是无视诺夫哥罗德维彻的举动。伊凡三世也将亲莫斯科商人纳入格鲁尔体系,也就是莫斯科大公国内的专营权制度,伊凡三世将此制度引入诺夫哥罗德内,发给亲莫斯科的豪商专营权,只允许那些商人垄断,分化瓦解诺夫哥罗德的商会[11]。还将瓦西里·叔伊斯基任命为诺夫哥罗德督军,作为伊凡三世在诺夫哥罗德最高的军政代表。诺夫哥罗德中的激进派因此打算与伊凡三世再作抗争,在1477年再度起兵[12]

参考资料

  1. Алексеев Ю. Г. . Новосибирск: Сиб. отделение. 1991: 133–137 (俄语).
  2. Кром М. М.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Твердый переплет. 2018: 146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7) (俄语).
  3. Алексеев Ю. Г.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87 (俄语).
  4. Алексеев Ю. Г.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91 (俄语).
  5. Фоминов А.В., Чепухин А.Г. .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2017, 2 (1).
  6. Несин М. А. . История военного дела. 2014, 6.
  7. Алексеев Ю. Г.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89-91 (俄语).
  8. Алексеев Ю. Г.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92-94 (俄语).
  9. Кром М. М.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Твердый переплет. 2018: 158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7) (俄语).
  10. Алексеев Ю. Г. . Новосибирск: Сиб. отделение. 1991: 164–165 (俄语).
  11. Петров И. В. . Торговые: LAP. 2019: 114 (俄语).
  12. Алексеев Ю. Г.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96 (俄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