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血糕

米血糕,簡稱為米血,是指以糯米動物血)所做成的一種傳統米食糕點。依製成原料的不同,多為雞、鴨血糕豬血糕[1],再加上糯米的種類搭配,在口感上會有些差異。

米血糕

華人多以米食為主,常利用、煮方式,改變米食型態。肉滋陰補虛,昔日農家在殺鴨之後,基於節儉,不忍心倒掉鴨血,故以食器盛米和鴨血,蒸熟後沾醬食用。後來流傳至民間,漸成為平民小吃,又名「鴨血糕」。然而鴨肉價高,養育費時,鴨血供不應求,而血卻又不易凝固,於是漸以血取代鴨血,成為「豬血糕」。因此,米血糕是鴨血糕與豬血糕的原稱,但不能以米血糕名稱得知究竟是鴨血糕或是豬血糕。

鴨血糕

鴨血糕,為食材的一種,由通常用新鮮的鴨血加入糯米、鹽及其它材料,然後蒸熟成為凝固的塊狀。常作為火鍋滷味的食材。

豬血糕

台灣的豬血糕

豬血糕又稱為米血或米血糕,具有兩種意義,一種是作為食品原料的豬血糕;另一種則是用豬血加上糯米等食材製成的小吃,名稱依照種類的不同可以是「豬血糕」、「花生米血」或「花生豬血糕」。

有的小吃攤直接用豬血糕稱呼,有的則是稱為花生豬血糕,是將蒸好的條狀豬血糕沾上醬油後,依照顧客的需求有不同的做法。如南部吃法是加甜辣醬、醬油膏、薑絲,而北部吃法是加上厚重的花生粉及少量香菜。插上竹籤後,直接拿在手上食用,是臺灣夜市中不可或缺的小吃之一。

另一種選擇是鹽酥雞攤位,豬血糕則是直接丟入油鍋炸,吃之前切塊,然後依照顧客的要求撒上九層塔入過炸,起過後再加入椒鹽粉或辣椒粉等等。有些地方的攤位是用鴨血糕當作食材,但是人們往往直接稱呼為豬血糕。

還有的是將米血糕加入滷味鍋中滷,味道偏鹹,搭配各種菜類、四季豆、王子麵等。

米血糕常見於路邊攤,蒸熟後多以沾醬、花生粉或香菜對外販售,做為主食或零食均可。期間,米血糕也是熱門火鍋料首選之一,唯不能久煮,易黏鍋底、焦味四起。

2009年臺灣豬血糕被英國旅游網站“VirtualTourist.com”的會員和編輯評為全球十大怪食之首,被外國游客認為比蟲子更加噁心、恐怖[2]

製作

豬血糕通常用新鮮的豬血加入糯米食鹽及其它材料,然後蒸熟成為凝固的塊狀,口感比一般的糯米糕還硬一些。也有使用鴨血製作的血糕,通常較硬,比較適合烹煮。

作為食材

糯米腸一樣,都可以當成米飯的替代品。可以切成小塊當成火鍋料,或是切成條狀後成為滷味關東煮的材料。

米血糕的料理方式很多元,包括煮、蒸、滷、炸、炒、三杯等做法,在台灣攤車常見的做法是「花生米血糕」,將米血糕切成大而薄狀,以蒸的方式煮熟,插上竹籤、浸泡在醬汁中後,再裹上花生粉、灑香菜葉食用[3]:120-122

除了上述吃法外,米血糕也是火鍋店的常見配料;有些名餐廳會將米血糕製成創意料理。還有一種常見的食用方式,是放進麻油雞薑母鴨的湯中,此時米血糕會再吸收湯汁的油脂和香味,形成獨特風味[3]:120-122

參見

參考來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米血糕
  1. 〈台北都會〉早期米血糕 現今豬血糕 過去農業社會,勤儉的農家宰殺雞、鴨食用之餘,會在一碗米或糯米中加入雞、鴨的血攪和,凝固就是「米血糕」...鄭永豐說,隨著時代進步,收集雞、鴨的血做米血糕,實在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許多業者都改用豬血
  2. . [200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2).
  3. 焦桐. . 台北市: 二魚文化. 2010-01. ISBN 9789866490262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