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式社會主義

緬甸式社會主義緬甸語),直译是緬甸通往社會主義的道路,是指1962到1988年,自1962年奈温及其军队發動政變推翻吴努统治後,缅甸政府的社會主義意识形态。更确切地说,緬甸式社會主義是在政变后不久,聯邦革命委員會于1962年4月写的一份经济论述,作為經濟發展的藍圖,減少外國在緬甸的影響,並增加軍隊的作用。這與過去吳努政府的社會主義政策有不同。

缅甸联邦 (1962年-1974年)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4年-1988年)

1962年-1988年
国歌:世界不灭
首都仰光
常用语言缅甸语
宗教佛教
政府一党制
总统 
 1962–1981
尼温
 1981–1988
圣羽
 1988
盛伦
 1988
貌埃 (代理)
 1988
苏貌
总理 
 1974–1977
盛温
 1977–1988
苏貌
 1988
钦纽
历史时期冷战时期
 軍事政變
1962年3月2日
 更名
1974年
1988年
 軍方接管政權
1988年9月18日
面积
1974676,578平方公里
货币缅元
ISO 3166码MM
先前国
继承国
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
緬甸聯邦 (1988年-2011年)
今属于 緬甸
缅甸历史
  • 古都列表

多数學者認為緬甸式社會主義是一個封閉、貧窮、排外的失败政策,令缅甸从亚洲最繁荣的国家之一成為世界最贫穷的國家之一。

在奈温统治下,缅甸大大增加了其贫穷和孤立程度,被用以“灾难性”来形容。奈温试图使用在他看來是吉祥的被9整除的面额的货币,民眾损失了数百万​​缅甸的储蓄。这引发了8888民主運動。运动被军队暴力镇压,军方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接管政权,但奈溫逐漸失去權力。

摘要

1962年奈温發動政變後,成立缅甸社會主義綱領黨,對緬甸本部實行農業集體化、資產國有化,排擠中国印度商人的影響。

對外多次對撣邦進攻,剝奪詔法統治權(用养老金買斷自治權)。

1988年7月,缅甸全国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奈温被迫下台。軍方接管政權後,緬甸式社會主義實施結束。

思想特點

緬甸式社會主義被描述為馬克思主義,反西方的,中立主義和社會主義。但是在本質上與原來的社會主義很大不同,經濟上依賴農民,内政上重視軍隊,思想上以人為本及上座部佛教的調和作用(區别於科學社會主義階級鬥爭)。

影響

緬甸式社會主義對缅甸影嚮是多方面,影響經濟,教育和緬甸人民的生活水平。政府還實施了廣泛的緬甸公民簽證限制,外國援助組織不再允許在該國經營(外國人簽證僅限24小時),學校也禁止英語教授(政府資助學生到蘇聯和東歐接受培訓)。

此外,言論自由被廣泛限制。外語出版物被禁止,新聞審查委員會(現在的新聞審查和登記處),檢查員所有出版物(包括報紙,雜誌,廣告和動畫片。1962年8月通過印刷和出版商登記法,政府設立的緬甸新聞社(BNA)作為服務於全國的新聞發布機構,從而有效地取代外國新聞機構工作。1963年9月,先鋒和“衛報”,兩個緬甸的報紙,被收歸國有。在1965年12月政府禁止私人擁有的報紙出版。

1963年通過國有化法後,共約15,000個私人公司被國有化,私人資本被禁止(工業與私人資本建立新的工廠被禁止),直接影響在緬甸的外國人,尤其是印裔緬甸人緬甸華人,經濟大倒退黑市盛行(佔國民經濟約8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