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内战

缅甸内战緬甸語)是指在1948年从英国独立后,缅甸国内发生的一系列持续武装反抗活动。缅甸内战被视作当今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39]

缅甸内战

缅甸内战区域图。自1995年起受內戰波及的邦和省以黄色标记。
日期1948年4月2日[1]至今
(72年10个月2周又3天)
地点
状态

进行中

领土变更 2010年为少数民族而成立了自治区
参战方

 緬甸

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1968年,1988年至今)[2][3][4]
 俄羅斯[5][6][7]

指挥官与领导者

温敏
(缅甸总统)
翁山蘇姬
(国务资政)
盛温
(国防部长)
敏昂莱
(總司令)
梭温
(總司令)

通米亚良
苏莫谢
瑙泽波拉盛
穆图西颇
彭家聲
杨茂良
达艾鹏
达崩觉
鮑有祥
魏学刚

参战单位

缅甸国防军

兵力

492,000[c]

600[19]–1,000[20]
1,500[15]–2,000+[21]
1,500[22]
8,000[23]
6,000[20]–7,000[24]
500[20]–1,500[24]
800+[25]
3,000–4,000[26]
3,000[27]–4,000[15]
8,000[15]
6,000[24]–8,000[15]
1,500[28]–3,500[29]
20,000[30]–25,000[31]
未知人数的其他阵营
总计:
70,000–75,000[15]

伤亡与损失

130,000[35]–250,000[36] 身亡

600,000–1,000,000 平民被转移[37]

    a 仅列出兵力多和/或最近活动的集团,完整列表请参见缅甸反政府武装列表
    b 仅对滯留緬甸的國軍提供援助[10]

    c 显示的人数包括没有直接参与冲突的人员[38]
    缅甸历史
    • 古都列表

    背景

    在自英国独立之前,缅甸国内的数个反殖民团体在全国范围内抗议英国的殖民统治太平洋戰爭期间,当大日本帝国佔領英屬緬甸後、承诺给予缅甸独立国家的地位并任命巴莫國家元首后,这些团体更加显现其影响力。[40] 1943年8月1日日本控制下的緬甸國正式成立。在此期间,诸如緬甸共產黨在内的左派团体与诸如克伦民族联盟在内的少数民族武装组织被组建起来以反抗英国与日本的殖民统治。[41]1947年,昂山与少数民族领导人达成《彬龙协议》企图平息敌对行动;然而,在昂山遇刺之后,独立后的政府并没有遵守协议,导致民族之间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42]

    1945年4月,盟軍已經大致解放緬甸,使日軍後撤撤入泰國,巴莫本人逃亡日本,至此緬甸國政權滅亡。第二次世界结束後,1948年1月4日,缅甸从英国获得独立。国内的共产党人和少数民族对缅甸政府颇为不满,认为被不公平的排除在国家事务以外。[8][40]缅甸独立三个月后,共产党人开始武装抵抗缅甸政府。同样,克伦族开始为民族独立而战。[43]

    20世纪60年代初,缅甸政府拒绝接受联邦制,并谴责在和平谈判中提出该采用该制度的缅共等组织。八十年代初,出于政治动机的武装衝突基本消失,而基于民族性质的衝突继续进行着。 [44] 数个组织与历届政府签订了停火协议,但在始于2011年止于2015年的缅甸民主改革后,这些协议很大程度上已经作废。[39][45]

    历程

    内战通常分为三个时期:独立后议会统治时期(1948年–1962年)、 冷战时代(1962年–1988年),自1962年奈温将军政变上台后的缅甸式社会主义时期、后冷战时代的军政府(1988年–2011年)与现今的2015年新当选政府时期。

    独立后时期 (1948年–1962年)

    独立于英国之后,缅甸最大的两个反政府组织为緬甸共產黨(CPB)与克伦民族联盟(KNU)。两者在独立前曾与英国殖民政府作过斗争; 然而,在日本占领缅甸的最后时日,这两个组织帮助英国军队与日軍作战。[40]起初,在独立后的过渡时期并未有冲突发生,但于1948年4月2日,缅共在勃固省的Paukkongyi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1]

    在独立后时期,克伦民族联盟寻求建立一个由克伦族治理的独立国家。这个拟议的国家包括了现今下缅甸 (外缅甸)的克倫邦克耶邦领土。现时克伦民族联盟已经将注意力从完全独立转为区域自治,以期在联邦制度下,能够在政府中拥有克伦族的代表权。[46]

    政变后时期 (1962年–1988年)

    “他们回来了”:缅甸共产党员在和平对话失败后重返根据地。(1963年)

    在连续三届议会政府后,奈温领导的缅甸国防军发动了政变,取缔议会政府,实行軍事獨裁。军政府随后被指控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内阁、政府、议会和少数民族政治领导人未经审判被逮捕拘留。[32]在此期间,其他的少数民族组织开始形成诸如克钦独立军的更大的民族軍事組織,以回应奈温政府对联邦制度的否定。

    1967年, 伴随着中国文化大革命拉开序幕,缅甸当地缅族与华人发生激烈冲突,导致1967年仰光等城市发生反华骚乱。许多华人在暴动中身亡,作为回应,中国据称于1968年开始向缅甸共产党提供后勤援助。[47]

    奈温主导的与反政府武装的两次和平对话(第一次于政变后,第二次于1972年)均已失败告终,部分原因是奈温拒绝接受多党制。谈判破裂后,政府军与少数民族武装重返战场,缅甸媒体以“他们回来了”(သူတို့ပြန်ကြလေပြီ)为头条广泛报道。政府大肆没收私有财产,并于1974年成立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一党制统治国家。在奈温将军26年的獨裁政體下,缅甸变成孤立的隱士王國,成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1988年爆发8888民主運動,全国范围的学生抗议活动致使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被军政府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所取代。[33]

    8888民主运动

    1988年8月8日,学生们聚集在仰光街头抗议奈温的统治以及灾难性的緬甸式社會主義制度。抗议活动席卷全国,[48]抗议于1988年9月18日结束,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SLORC)取代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执政。

    缅甸军政府声称约有350人遇害,[49][50]而反政府组织宣称有数千人在抗议活动中死亡,很大一部分人的死亡归因于军方的行动。 [51][52][53]根据《经济学人》的统计,超过3,000人在公开场合被杀害。[54]这次事件后,军政府同意与某些反政府组织签署单独的和平条约。由于8888民主运动主要出于政治动机,少数民族组织没能从政治运动中的获得较多支持。20世纪90年代,缅甸国防军大力削弱了反政府组织,摧毁了大部分的基地和据点。

    后冷战时期 (1988至今)

    2006年,缅甸国防军对克伦邦的克伦民族联盟(KNU)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势,造成数十万平民流离失所。据估计,由于战事,政府强迫村庄移址,大约有五十万人被迁移。[55][56]

    2011年,缅甸国防军对掸邦的少数民族组织发动了一场名为“毅力行动”(緬甸語)的军事进攻。[57] 在进攻期间,政府军从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NDAA)与北掸邦军(SSA-N)管区夺取了领地,SSA-N参与了大部分的战斗。 这次攻势是为回应少数民族组织拒绝军政府的“一国一军”政策。[58][59][60][61][62][63]

    2014年11月19日,据政府统计,政府军袭击了拉咱附近的克钦独立军总部,造成至少22人死亡。[64]

    2015年2月至5月,政府军在掸邦北部的果敢开展了多次军事行动[65]以回应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重新夺回2009年失地的企图。[66]

    2016年10月9日,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袭击缅甸——孟加拉国边界的边防人员,造成9名边防军人丧生。[67] 2016年10月11日,4名缅甸国防军士兵被最近抢夺过武器的武裝分子杀死。[68]

    主要战线

    克钦邦

    克钦族是缅甸的主要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克钦邦枯門嶺北部地区。自从缅甸获得独立以来,他们为民族自决而奋斗,尽管不如缅甸的其他少数民族,如克伦族。以前克钦族的士兵占缅甸国防军的很大一部分;然而,在1962年奈温将军夺权之后,许多克钦族士兵从军队中逃脫,并与克钦族武装分子一同组建了克钦独立组织(KIO)下属的克钦独立军(KIA)。宗教紧张局势也是冲突的根源,因为克钦族历来主要是基督徒,而大多数缅族人主要是佛教徒。[69]

    克钦独立军多次与政府签订了停火协议;最突出的是1994年签署的协议,持续了17年,直到2011年6月政府军袭击了克钦邦八莫东部大盈江沿岸的克钦独立军阵地。[70]

    仅在2012年,克钦独立军与政府军之间的战斗就造成约2500人(平民和军人)伤亡;其中211名为政府军士兵。暴力活动导致近十万平民流离失所,全部或部分放弃了364个村寨。[71][72][73][74]

    克耶邦

    克耶邦最大的民族武装为克伦尼军,其目标为为克耶族谋求独立与民族自决。[75]

    该组织称,他们对政府的不满包括:(政府)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剥削与快速消耗,对农产品的低价贩卖,地方当局的勒索和腐败,强迫劳动,强迫整个村庄和农场搬迁,对房屋的毁坏,在平民区埋下地雷,酷刑,强奸,法外杀戮,焚烧村庄,征用粮食和牲畜,无故逮捕,以及对穷人的剥削。克伦尼军现今由必图(Bee Htoo)将军领导,[75]兵力约为500[20]至1,500。[24]

    克伦邦

    缅甸东部克倫邦克伦族是缅甸的第三大少数民族,约涵盖全国人口的7%。自1949年开始,克伦族反政府组织开始谋求民族自决与独立。1949年,克伦族出身的缅甸国防军總司令史密斯·敦因克伦族反政府组织的兴起而被罢免。他的接替者为后来成为缅甸獨裁者缅族民族主義者奈温。[76]

    克伦民族联盟 (KNU)与其武装克伦民族解放军 (KNLA)的最初目标是谋取独立。自1976年以来,他们转而要求建立一个公平的具有克伦族代表权和克伦族自决权的联邦政府。[46] 几乎所有的要求都被历届政府忽视或拒绝,这成为了缅甸民主改革前和平对话失败的一个因素。

    1995年,克伦民族联盟的总部和基地大部分被政府捣毁或夺走,迫使克伦民族解放军(KNU的武装部队)在克伦邦的丛林中运作。泰国政府曾对其边界的反抗武装予以支援,但由于后来与缅甸政府签署了新的经济协议,很快就停止了援助。[8]

    缅甸政府以前被指控对克伦族平民采取“焦土政策”包括(但不限于)焚烧整个村庄、埋下地雷、奴役劳工、强迫平民扫雷和奸杀克伦族妇女。[77]根据法律公司欧华律师事务所提交给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报告,这些针对克伦族人的手段可以被确定为种族清洗。但缅甸政府否认了这些说法[78]

    若开邦

    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若開邦钦人若开人罗兴亚人组织均为各自的民族自决而对抗缅甸政府。[79][80][81]

    诸如若开军若开解放军之类的民族武装继续向缅甸政府发起反抗行动,虽然自从政治改革与和平谈判以来,重大暴力事件一直很少见。组建于2009年的若开军以1,500–2,500名的兵力成为若开邦最大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82]

    罗兴亚人武裝分子自1948年以来一直在与若开邦北部的缅甸政府地方部队和其他民族组织进行战斗,占主导地位的穆斯林罗兴亚人和佛教徒若开人之间持续宗教暴力也加剧了冲突。罗兴亚人的法律和政治权利一直是冲突的根本问题,引发了诸如2012年若開邦騷動2013年緬甸反穆斯林暴動等自发性暴力事件。尽管在若开邦三个北部镇区(貌奪,布帝洞,拉岱當)中占有大部分人口,[81]罗兴亚人经常成为出于宗教动机的攻击目标。由于缅甸政府不承认罗兴亚人是缅甸官方认定的少数民族,所以罗兴亚人不能申请公民身份,而且很少有法律保护他们的权利。[83]

    2016年10月9日,据估计,有300名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了缅甸与孟加拉国边界的三个缅甸边防哨所。 据边境小镇貌奪官员的说法,袭击者从边防哨所夺得了数十枪支弹药,并挥舞着刀和能够发射金属螺栓的自制弹弓。袭击造成9名边防军人与“数名”武装分子身亡。[67] 2016年10月11日,四名政府军士兵在战斗的第三天阵亡。[68]新成立的反政府组织若开罗兴亚救世军(ARSA)一个星期后声称对此事件负责。[84]

    掸邦

    掸族掸邦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缅甸第二大民族。1947年昂山与掸族领导人签署的彬龙协议赋予了掸邦自缅甸独立十年后根据意愿选择去留的权力。[42]自昂山被暗杀后,政府并未履行承诺。[12]缅甸国防军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对国家进行了严重的军事化,当地人指责政府军虐待、折磨、抢劫、强奸、非法逮捕和屠杀村民。1958年5月21日,由Sao Noi和Saw Yanna领导的武装抵抗运动在掸邦兴起。

    缅甸最大的起義团体之一的南掸邦军 (SSA-S)拥有6,000至8,000不等的兵力,2014年2月2日以前一直由昭耀世所领导。南掸邦军一直在缅泰边界活动,于2011年12月2日与政府签署了停火协议。[85]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 (MNDAA)是一支活跃在掸邦北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族武装。该武装于1989年与政府签署了一项停火协议,协议于同年正式生并持续了二十年,直到2009年和政府部队之间的暴力事件发生。[86]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与政府军之间的冲突于2015年[87]和2017年再次爆发。[88][89]

    政治因素

    在独立之前,缅甸国父昂山说服了当地掸族头人组建一个统一的国家,并与他们在1947年谈判达成了“彬龙协议”。 这项协议保障了在独立后政权中的民族自决权、政治代表权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平等。其赋予了钦族克钦族掸族人民在缅甸独立十年后是否继续留在缅甸政体内的选择权。然而,缅甸政府并未遵守协议,这也成为各邦反对缅甸政府的原因之一。[12]

    虽然一些团体继续为争取全面独立和民族自决权而斗争,但诸如钦民族阵线 (CNF) 和克伦民族联盟 (KNU)等团体的目标已转向区域自治联邦制[90]

    8888民主運動时期,昂山素季成为国家的民主象征,领导着最大的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军政府在1990年安排了大选,昂山素季的全国民主联盟(NAC)赢得了大部分的选票。不过军政府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并将昂山素季软禁了15年。

    2007年,成千上万的僧侣抗议军政府的统治,并呼吁进行自由选举,争取少数民族权利和释放政治犯,该事件在后来被称为番红花革命[91]抗议最初是为回应政府取消壓縮天然氣的价格补贴。[92]

    2011年,军政府在缅甸民主改革后出台新宪法,释放了数千名政治犯,其中包括昂山素季。2014年11月,全国民主联盟对宪法提出修正案,以回应一项条款,该条款使得如果其政党赢得选举,昂山素姬也无权成为缅甸总统。但这些修正案被驳回。[93]

    对人权的侵犯

    缅甸政府被指控对平民采取“焦土政策”,尤其是在克耶邦。这些指控包括烧毁整个村庄,埋下地雷,奴役平民,强迫平民扫雷,以及强奸和杀害克伦族妇女。[77]根据法律公司欧华律师事务所提交给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报告,这些针对克伦族的手段可以被确定为种族清洗。但缅甸政府否认了这些说法[78]

    双方都被指控使用地雷,造成数百人意外受伤和死亡。克伦民族联盟(KNU)被指控在农村埋下地雷,其中大部分尚未被清除。 克伦民族联盟声称,地雷对于驱逐政府部队至关重要,因为它“阻碍了他们攻击平民”。但是,大多数受到伤害的人都是当地的村民,而不是缅甸政府军士兵。[94]地雷受害者必须前往泰缅边境寻求治疗,因为当地医院缺乏适当的设备和经费。[95]

    尽管缅甸政府和七个组织在2012年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签署了协议,承诺不再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剥夺儿童的权利,但是双方还是被指控使用数千名童兵國際勞工組織指责双方尽管达成协议但仍然继续使用童兵。据国际劳工组织报道,自2012年以来,缅甸国防军已经出动过数百名童兵;估计2013年至2014年间,缅甸国防军招募了至少340名童兵。[96]在缅甸使用童兵最著名的例子是已解散的武装上帝军的领导人约翰尼·图和路德·图。在他们组建上帝军时,只有10岁。[97]

    难民危机

    泰国來興府迈拉难民营联合国难民署在泰国设立的9个难民营之一,其中居住着有70多万难民、寻求庇护者和无国籍人士。[98]

    冲突造成大量平民死亡,许多难民逃到了泰国。联合国估计,在1996年至2006年期间,缅甸约有100万人流离失所,缅甸东南部有23万人流离失所,128000名难民住在泰缅边境的临时避难所。[99][100]2007年8月,约有16万难民逃往泰缅边界以及泰国清邁府叻丕府边界的九个难民营。难民人口中约有62%为克伦族。诸如无国界医生等人道主义组织向难民提供了援助和支持。[101]

    据说平民是被迫搬出自己的家,土地被缅甸政府没收用于工业项目和资源开采。[99][102][102][103]

    根据国际难民组织的说法,在若开邦,目前有约75,000名罗兴亚难民。[104]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说,若开邦罗兴亚难民营的生活条件“完全不足”,缺乏基本服务。[105]历史上,1962年政变以后对印裔緬甸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迫害导致近30万人被驱逐出境。[106]过去20年来,有超过20万罗兴亚穆斯林逃往孟加拉国,以逃脱迫害。[107]罗兴亚人被联合国描述为“世界上最不受待见”和“世界上受迫害最严重的少数民族之一”。[108]基地组织将其“恐袭网络”扩大到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之后,其领导人艾曼·扎瓦希里向缅甸发出了恐怖袭击的威胁。[109]

    国际反应

     联合国 – 自1991年以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缅甸政府的25项决议,谴责军政府有计划地侵犯人权以及缺乏政治自由。[110]2009年,大会要求当时的军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制止发生在该国的违反国际人权和人道主义法的行为。[111]

    外国援助

     中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据称在缅甸共产主义叛乱期间向缅甸共产党提供后勤援助,以支持该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0][112]缅共于1988年同意解除武装后,缅甸指责中国继续支持边境反抗组织,例如佤邦联合軍[113]

    2016年,中国承诺支持缅甸和平进程,鼓励反政府组织与缅甸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并派出了更多的军队维护与缅甸接壤地区的稳定。[2][3][4]

     泰國 – 泰国一直是缅甸各派武装组织的积极支持者,谴责军政府执政时所采取的行动,并放任武器弹药走私过境。[9] 然而,1995年,泰国政府与缅甸政府签订了一项重大经济贸易协议,中止了对这些组织的援助。[8]

     美國中央情报局从1951年开始,通过“白纸方案”(Operation Paper),帮助國民革命軍中国撤离缅甸,并通过泰国向他们提供非武器性的援助,直到1953年他们協助中華民國將最後7000名士兵運送回台湾後才正式停止了在當地的行动。[10]

    其他: 戴夫·埃弗雷特曾是澳大利亚特種空勤團成员,1986年作为雇佣军加入克伦民族解放军。戴夫化名“史蒂夫”在军中训练士兵、帮助他们改进打法,并教他们如何使用M18A1闊刀地雷。为筹集他与克伦民族解放军合作期间的经费,埃弗雷特在同谋的帮助下,在澳大利亚犯下多起劫案,还学习了轮船驾驶技术,以便他可以向缅甸走私武器。埃弗雷特于一年后的1987年返回澳大利亚。[16][Videos 1]

    停火谈判

    在2011年的新宪法改革下,缅甸政府与数支武装组织签署了邦级与国级的停火协议。17个最大的武装组织中有14个与缅甸政府签署了停火协议。根据缅甸和平中心的说法,克钦独立组织(KIO)与其盟友同政府之间的冲突使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在克钦邦和掸邦北部造成了又一次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114]所有14个签署组织都希望按照1947年的“彬龙协议”进行协商以获取自决、联邦制(即区域自治)、宗教自由和少数民族权利。但是,新宪法只有少数几项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权利的条款,因此缅甸政府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讨论依照新宪法,而不是“彬龙协议”。由于缅甸政府没有给出包含所有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在内的广泛计划或框架,克伦民族联盟愤而退出了会议,并抱怨缺乏诚意。[115]然而,国家和平发展委员会同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之间的大部分谈判是正式且和平的。[116]

    2015年4月,15个不同的武装组织(均为全国停火协调组成员)和缅甸政府敲定了全国停火协议草案。[117]

    2015年10月,经过两年的谈判,缅甸政府宣布将与包括克伦民族联盟在内的8个武装组织确定和签署停火协议。 然而,15个原始签署组织中只有8个签署了2015年10月15日的停火协议,其中有7名全国停火协调组成员于2015年9月退出谈判。联合国、英国、挪威、日本和美国的观察员和代表团见证了签署仪式。[55][56]

    参见

    注释

    a 仅列出兵力多和/或最近活动的集团,完整列表请参见缅甸反政府武装列表

    b 仅对国民革命军提供援助。[10]

    c 显示的人数包括没有直接参与冲突的人员。[38]

    参考资料

    1. Lintner, Bertil; Wyatt (maps prepared by), David K. . Ithaca, N.Y.: South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1990: 14 [2016-12-15]. ISBN 0877271232.
    2. . Radio Free Asia.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1) (英语).
    3.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1) (英语).
    4. Chang, Jennifer; Spencer, Kay; Staats, Jennifer. .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2016-09-02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1) (英语).
    5. . The Irrawaddy. 21 November 2013 [29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英语).
    6. Kovalev, Alexey. . EurasiaNet. 15 September 2017 [29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英语).
    7. . www.defenseworld.net. [29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英语).
    8. Lintner, Bertil. : 72.
    9. Alfred W. McCoy, with Cathleen B. Read and Leonard P. Adams II. 2003. Lawrence Hill Books. [2011-12-08]. ISBN 1-55652-48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3).
    10. Richard Michael Gibson. . John Wiley and Sons. 2011: 85–90. ISBN 978-0-470-83018-5.
    11. Steinberg, p. 44
    12. U Thant Myint.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6: 274–289. ISBN 978-0-374-16342-6.
    13. CNN, Katie Hunt. . CNN.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5).
    14. . www.mmpeacemonitor.org.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5).
    15. .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16. . theaustralian.com.au. [2015-10-21].
    17. Bleming, Thomas James. . New York; Bloomington, Ind.: iUniverse. 2007. ISBN 0-595-69327-X. OCLC 609978846.
    18. Heppner & Becker, 2002: 18–19
    19. .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0).
    20. I. Rotberg, Robert. .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8. ISBN 0815791690.
    21. . [2015-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22. .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23. AP, 4 May 2012, Myanmar state media report battles between government troops, Kachin rebels killed 31
    24. Burma center for Ethnic Studies, Jan. 2012, "Briefing Paper No. 1" http://www.burmalibrary.org/docs13/BCES-BP-01-ceasefires(en).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5. .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2).
    26. . irrawaddy.org.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2).
    27. .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3).
    28. .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0).
    29. Larsen, Niels. . VICE News (Crime and Drugs). 2015-04-23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4) (美国英语).
    30. Johnson, Tim (29 August 2009). China Urges Burma to Bridle Ethnic Militia Uprising at Bord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华盛顿邮报.
    31. Davis, Anthony. . IHS Jane's Defence Weekly. [2015-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3).
    32. Pavković, 2011: 476
    33. Lintner, Bertil. 2nd. Chiang Mai: Silkworm Books. 1999. ISBN 978-974-7100-78-5.
    34. . www.nationsencyclopedia.com.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s.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35.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0).
    36. . [2014-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37. Janie Hampton (2012). Internally Displaced People: A Global Survey.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1-136-54705-8.
    38.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Hackett, James (ed.) (2010).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0. London: Routledge, pp. 420-421. ISBN 1-85743-557-5.
    39. Patrick Winn. . Pittsburgh Post-Gazette. 2012-05-13 [201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5).
    40. Hensengerth, Oliver. (PDF). Leeds East Asia Papers. 2005: 10–12, 15–16, 17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8-05-28).
    41. Allen, Louis. . Great Britain: J.M. Dent and Sons. 1986. ISBN 0-460-02474-4.
    42. MAUNG ZARNI. . DVB NEWS. 2013-07-19 [2013-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43. Callahan, M., Making Enemies. War and State Building in Burm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118 - 123
    44. Callahan, M., Making Enemies. War and State Building in Burm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34 - 36
    45. Licklider, R. (1995). The Consequences of Negotiated Settlements in Civil Wars, 1945–1993.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9(3), 681.
    46. .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1).
    47. Fan, Hong Wei. .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2-06-01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9) (英语).
    48. Maureen Aung-Thwin. . Foreign Affair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Inc. 1989 [201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5).
    49. Ottawa Citizen. 24 September 1988. pg. A.16
    50. 美联社. 芝加哥論壇報. 26 September 1988
    51. Ferrara (2003), pp. 313
    52. Philippa Fogarty. . BBC News. 2008-08-06 [201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7).
    53. Wintle (2007)
    54. . [2015-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8).
    55. . [2015-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9).
    56. Ray Pagnucco and Jennifer Peters. . Vice News. 2015-10-15 [201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57. Htwe, Ko. . The Irrawaddy. 2011-04-08 [201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5).
    58. . Shanland.org.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1).
    59. Hseng, Khio Fah. . Shan Herald Agency. 2011-01-10 [201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7).
    60. Hseng, Khio Fah. . Shan Herald Agency. 2011-01-26 [201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8).
    61. . Shanland.org. 2011-02-24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30).
    62. . Shanland.org. 2011-03-16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30).
    63. . Shanland.org. 2011-03-17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30).
    64. . 2014-11-19 [2014-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2).
    65. . Radio Free Asia.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66. NANG MYA NADI. . dvb.no. 2015-02-10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67. . BBC News. 2016-10-09 [2016-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68. . BBC News. 2016-10-12 [2016-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0).
    69. Fuller, T. (4 April 2013). "Ethnic Rifts Strain Myanmar as It Moves Toward Democracy". The New York Times.
    70. (PDF). Hrw.org.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9-24).
    71. KIA claims 211 Tatmadaw soldiers have died in two months of fighting in Hpakant, 10 October 2012, http://www.kachinnews.com/news/2418-kia-says-211-army-soldiers-die-in-two-month-fighting-in-hpakant.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72. 31 dead in new clashes with Kachin: Myanmar News, 5 May 2012, http://dailytimes.com.pk/default.asp?page=2012\story_5-5-2012_pg14_7 存檔,存档日期2012-06-12.
    73. Lanjouw, S., Mortimer, G., & Bamforth, V. (2000). Internal Displacement in Burma. Disasters, 24(3), 228-239.
    74. . Kachinwomen.com.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1).
    75. Karenni Army (KA) (Myanmar), GROUPS - ASIA - ACTIVE, Jane's World Insurgency and Terrorism, 13 March 2012
    76. Smith, Martin. 2. impr. London: Zed Books. 1991. ISBN 0862328683.
    77. Phan, Zoya and Damien Lewis. Undaunted: My Struggle for Freedom and Survival in Burma. New York: Free Press, 2010.
    78. Gray Cary, Rudnick. (PDF). DLA Piper. 2005 [2016-04-10].
    79. .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7).
    80. .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81. . Agence France-Presse. 2012-06-29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1).
    8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5).
    83. MclaughLin, Tim. . 2013-06-08 [2015-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84. . Bangkok Post (Post Publishing PCL). [2016-11-05].
    85. .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3).
    86. Johnston, Tim. . The Washington Post. 2009-08-29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5).
    87. .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88. . wcww.aljazeera.com. [2017-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2).
    89. . BBC News. 2017-03-06 [2017-03-09].
    90. .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8).
    91. . [2009-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7).
    92. . news.bbc.co.uk. [201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30).
    93. Landler, M. (14 November 2014). Obama and Aung San Suu Kyi Meet Again, With Battle Scars. Retrieved 24 November 2014,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4/11/15/world/asia/obama-aung-san-suu-kyi-myanmar.html?_r=0
    94. . 2011-08-13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1) YouTube.
    95. Arthur Nazaryan, The Diplomat. . thediplomat.com. [2015-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96. . [2014-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2).
    97. Richard S. Ehrlick. . Global Politician. 2006-07-27 [2015-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8). |archiveurl=|archive-url=只需其一 (帮助); |archivedate=|archive-date=只需其一 (帮助)
    98. . [201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4).
    99. Human Rights Council, Report of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the situation of human rights in Burma, Paulo Sergio Pinheiro, 12 February 2007
    100. . 2014-02-02 [2014-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2).
    101. Cohen, Joanna; Fuller, Holly; Scott, Kelly. (PDF). [2016-04-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6-10).
    102. Ethnic Nationalities of Burma. (n.d.). Retrieved 23 November 2014, from http://www.oxfordburmaalliance.org/ethnic-groups.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3. 2014 UNHCR country operations profile - Myanmar. (1 January 2014). Retrieved 8 November 2014.
    104. "About 75,000 Rohingyas in Myanmar camps: Refugee International". The Hindu (Chennai, India). 29 September 2012. Retrieved 27 March 2013.
    105. 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 Level of suffering in Arakan ‘never seen before’: UN. (18 June 2014).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4.
    106. Smith, Martin. 2. impr. London and New Jersey: Zed Books. 1991: 43–44. ISBN 0862328683.
    107. Dummett, Mark (29 September 2007). "Burmese exiles in desperate conditions". BBC News. Retrieved 20 November 2012.
    108. A Handbook of Terrorism and Insurgency in South East Asia, editor=Tan, Andrew T. H., chapter=Chapter 16, State Terrorism in Arakan, author=Islam, Syed Serajul Isl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7. p. 342. ISBN 978-1-84542-543-2.
    109. Paul, B. (25 September 2014). 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Security increased in Rangoon in wake of Al-Qaeda threat.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4.
    110. . www.altsean.org. Alternative Asean Network on Burma. [2016-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4).
    111. "UN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Time for Concrete Action" (Press releas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 20 November 2009. Retrieved 4 January 2010.
    112. Smith, Martin. 2. impr. London and New Jersey: Zed Books. 1991. ISBN 0862328683.
    113. . [2014-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114. . mmpeacemonitor.org. [2015-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4).
    115. Nai, A. (3 September 2014). 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 UNFC opens 2 top positions for KNU.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4.
    116. . BBC News. 2012-01-12 [2013-03-27].
    117. .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视频

    1. Ex-SASR, Insurgency, David Everett. . YouTube. A Current Affair. [2014-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新闻:

    组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