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伯多祿大殿

聖伯多祿大殿拉丁語義大利語;俗譯聖彼得大教堂)是位於梵蒂岡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2]。作為最傑出的文艺复兴建筑[3]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註 1],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協和大道。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教堂的“母堂”、亦非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聖伯多祿大殿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4]

聖伯多祿大殿
(拉丁文)
(意大利文)
基本
位置 梵蒂冈
坐标41°54′8″N 12°27′12″E
宗教天主教會
宗教礼仪羅馬禮
开光年份1626年
教会地位特级宗座圣殿
主保圣人聖伯多祿
官方网站Basilica Papale - SAN PIETRO
建筑详情
建筑师
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巴洛克
奠基1506年4月18日 (1506-04-18)
竣工1626年11月18日 (1626-11-18)
詳細規格
長度730英尺(220)
寬度500英尺(150)
最高高度452英尺(138)[1]
外穹頂直徑137.7英尺(42.0)
內穹頂直徑136.1英尺(41.5)
梵蒂冈城
世界遗产
圣伯多祿大殿
官方名稱(英文)
(法文)
位置 梵蒂冈欧洲和北美洲
標準 i, ii, iv, vi
登录年份1984年(第8屆大會
面积0.44平方公里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位建築師藝術家多納托·伯拉孟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等都曾參與聖伯多祿大殿的設計。聖伯多祿廣場的設計人是吉安·洛倫佐·貝尼尼[1][5]。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雕刻

根據天主教會聖傳,聖伯多祿大殿是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

聖伯多祿大殿由於其禮儀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儀式,包括聖殿內外的人數,每次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6]。聖伯多祿大殿與基督教歷史上許多事件都有很強的關聯,包括早期教會、教宗國建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地位

聖伯多祿大殿是罗马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圣若望拉特朗大殿、圣伯多禄大殿、圣母大殿城外圣保禄大殿[7],它也是梵蒂冈城中最主要的建筑物。聖伯多祿大殿的穹顶构成罗马城天际线的主要标志。聖伯多祿大殿常被外界誤解是象徵教宗駐地的「教宗寶座」所在,但教宗寶座其實是在聖若望拉特朗大殿[8]——其亦為天主教羅馬教區主教座堂。雖然如此,今日許多聖座禮儀與瞻禮還是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主要是因為這裡離教宗官邸較近、空間也較大、而且位於擁有獨立主權的梵蒂岡城之內。

聖伯多祿大殿可能是天主教最大的教堂建筑[註 1],它佔地23,000平方米,容量超过60,000人。在天主教传统中这是最神圣的圣地之一,传统上认为这里是聖伯多祿西門彼得)的安葬地点,他是耶稣的12个宗徒之一,第一任安提約基雅安提阿)主教,以及第一任罗马主教。尽管新约没有提到伯多祿到过罗马,也没有提到他在罗马殉道,古代传统认为他的墓就在祭坛的下面,后来的许多教宗也都安葬于此。目前的聖伯多祿大殿,是兴建在建於4世紀的舊聖伯多祿大殿的基础上,始建于1506年4月18日,完成于1626年11月18日[9]

历史

19世纪画的舊圣伯多禄大殿,这大约是1450年的景象。

舊圣伯多禄大殿

君士坦丁资助,于316年至333年始建[10],历时三十年建成,为拉丁十字形狀的巴西利卡式建筑,長約103.6米,在入口前有一個大的廊柱中庭。一般若認為老圣伯多禄大殿是在圣伯多禄的墓地上建立,其中有非常多的墳墓和紀念碑,從聖伯多祿一直到十五世紀的教宗。老圣伯多禄大殿和羅馬早期的教堂一樣,入口在東邊,後廊在建築物的西邊,後來的圣伯多禄大殿也維持了這様的特徵[11]。在新的圣伯多禄大殿落成之後,原建築被稱為老圣伯多禄大殿,和現在的建築物識別[12]

800年圣诞节,查理大帝在此跪着做礼拜时,突然被教宗良三世加冕,并被其称为“罗马人的皇帝”。[13]

重建

聖伯多祿大殿於1630年完工不久的樣貌(Viviano Codazzi 畫)

1503年,教宗猶利二世决定重建圣伯多禄大殿,並任命多納托·伯拉孟特擔任總設計師;大殿于於1506年4月18日动工,1626年宣布落成,即今日所见之圣伯多禄大殿。

這次修建共由輪替了多位總監督,自一開始的總設計師多納托·伯拉孟特後,在1514年拉斐爾被委任了總監的職位,再之後的1538年為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和1547年則是米開朗基羅都陸續挑起這重責大任。最後在1606年,卡洛·馬代爾諾接下了擴建的工作,才在1626年正式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工程,並正式舉行了祝聖禮。

圣伯多禄墓

圣伯多禄墓是第一位教宗圣伯多禄的墳墓,位于圣伯多禄大殿的地下空間。由於教堂建於其上而被覆蓋於地下深層。

圖集

註解

  1. 非洲的亚穆苏克罗和平之后大殿拥有更高的穹顶,长度和宽度也超过聖伯多祿大殿。不过,后者的测量还包括严格说来并不属于教堂的主教府和别墅,而且其容量只有18,000人,远低于聖伯多祿大殿的60,000人。

参考文献

  1. Norwich(1975), p. 153
  2. . 梵蒂冈广播电台. [2013-12-03].
  3. Banister Fletcher, the renowned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calls it "the greatest cre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greatest of all churches of Christendom" in Fletcher 1996,第719页.
  4. James Lees-Milne describes Saint Peter's Basilica as "a church with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Christian world" in Lees-Milne 1967,第12页.
  5. 英子. . 《世界文化》. 2012, (08).
  6. . Papalaudience.org. [2014-04-11].
  7. . 厦门市长途客运站中心. [2014-01-07].
  8. . 梵蒂岡廣播電台. [2014-01-07]. 大殿原來的後殿中安置著十二世紀羅馬大理石雕刻家尼古拉.迪.安杰洛所作的教宗寶座
  9. Columbia Magazine,2006年4月,第18页
  10. Cunningham, Lawrence. . USA: Clark Baxter: 671. 2010.
  11. Dietz, Helen. . Sacred Architecture Journal. 2005, 10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9).
  12. Boorsch, Suzanne.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ulletin. Winter 1982–1983, 40 (3): 4–8.
  13. 陈曦文,《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1999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P121,ISBN 978-7-5006-3366-2

擴展閱讀

  • Inside the Vatican, a National Geographic Television Special
  • UNESCO website on the Holy Se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Bannister, Turpin. “The Constantian Basilica of Saint Peter at Rome.”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March 1968) 3-32.
  • Boorsch, Suzanne. “The Building of the Vatican: The Papacy and Architectur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ulletin (Winter 1982) 1-2;4-64.
  • Finch, Margaret. The Cantharus and Pigna at Old Saint Peter’s. Gesta (1991).
  • Frommel, Christoph. “Papal Policy: The Planning of Rome during the Renaissance.”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Summer 1986) 39-65.
  • Kleiner, Fred and Christin Mamiya.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v2. 12th edition. (Thomas Wadsworth, 2006), 499-500, 571-575.
  • McClendon, Charles. The History of the Site of St. Peter’s Basilica, Rome. Perspecta. (1989) 32-65.
  • Lees-Milne, James. St. Peter's Little Brown and Co. (1967)
  • Norwich, John Julius ed. Great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5. ISBN 978-0-394-49887-4. NA200.G76.
  • [英] 凯斯·米勒. . 郑明萱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2291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聖伯多祿大殿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