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注
脚注,又名注脚、笔记、札记(德語:;英語:),是读书所做的笔录、见解、体会、看法、观点、心得、感想的总称。脚注分为:头注、侧注、后注、割注、分注。
文化渊源
对书籍或文章进行評注,是中华文化重要形式,具有浓厚的汉文化特色。[1]評注的诞生与中国古代书籍的格式密切相关,汉字书籍在古代一律竖着写,行与行之间留有空隙,板框的上方也有空白,于是读者在阅读之后就有地方可以校勘札记和书写读书心得感想,稱為眉批。[1]对于儒家、道家、佛家经典书籍,評注内容非常严肃,而对于小说野史,则轻松幽默富有意趣,虽然小说野史的評注也有严肃、感慨、沉痛的笔墨,但是轻松、愉快、诙谐调侃的笔墨见多。[1]儒释道经典的評注多是自己叙述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例如:郑玄注《周礼》、何休注《春秋公羊传》、王弼注《周易》、杜预注《左传》、何晏注《论语》、《朱熹批点本四书五经》、曹操、南梁孟氏、李筌、杜佑、杜牧、陈皞、贾林、梅尧臣、王皙、何延锡、张预的南宋书籍《十一家注孙子》、乾隆帝的《御批资治通鉴》;但是小说野史却有读者与作者的对白,与作者对话,与小说野史的人物角色对话,例子有:《蔡元放批点本东周列国志》、《毛宗岗批点本三国演义》、《金圣叹批点本水浒传》、《金圣叹批点本西厢记》、《张竹坡批点本金瓶梅》、《李贽批点本西游记》、《脂砚斋批点本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
格式
脚注的格式有时候是零散的、即兴的、偶然的、信笔成文的,因此它并不是有章法的、系统的、全面的、学术论文式样的行笔条理清晰。[1]脚注不同于论文,有对于原文若干字句、词语、典故、暗示、比喻等文笔的疏通和讲解。[1]
名人与脚注
古中国
唐朝诗人李贺的笔记是一个布袋,每次他出行,总是先背上布袋,有了灵感,挥笔将诗句写在纸条之上,再装入布袋之中,晚上回到家中再整理成篇。[2]
唐朝诗人白居易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都装在自己书房里不同标签的陶罐中,每隔一段时间才把它们倒出来,整理成文章,其《白氏六帖》就是这样写成的。[2]
元朝作家陶宗仪,每天去田野里劳动时,随身带着书籍笔砚,休息的时候坐在树下面看书,把所感写在树叶上,10多年里,他的树叶装了数缸,后来整理,写成了《南村辍耕录》。[2]
清朝末年诗人龚自珍用竹簏装笔记,1839年,龚自珍辞官回到故乡杭州,之后返回北方,8个多月里,他走了九千多里路,旅途中,他把诗稿、笔记装入竹簏里,后来把三百一十五首诗稿整理成《己亥杂诗》。[2]
参见
参考文献
- 曹雪芹. . 广西壮族自治区: 漓江出版社. 2010: 1–10. ISBN 978-7-5407-4566-0.
- 王树人. . 《语文天地》. 2001. ISSN 1007-8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