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盆地
歷史
臺中盆地的形成年代,大約於中壢期,相當於上更新世,是伴隨著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的生成,造成地層下陷(東側形成車籠埔斷層,西側形成彰化斷層),此為盆地的雛型,而後經長時間河川沖積,形成現今臺中盆地[1]。
地理
位置
臺中盆地北起大甲溪南岸,與后里台地相望,南至濁水溪北岸,與竹山丘陵(亦稱斗六丘陵)遙望;盆地中央有烏溪流經為界,以北則東西夾於霧峰山地(三汀山丘陵)、大肚台地,以南則東西介於南投丘陵、八卦台地[2]。
構造
臺中盆地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度自北端豐原起,寬度約9.5公里左右,向南漸寬,至臺中市區(原臺中市)已達最大寬度約16公里,之後便漸縮減,至草屯剩下約6公里左右的寬度,繼續向南至名間風隙[注 1],是盆地最南端且最窄達800公尺,此段狹長地勢,地理學家富田芳郎稱之「名間地峽[注 2]」,但實際而言,這處地峽是屬風隙[注 3],與地峽的定義不同[4]。整體而言,地形呈現南北高、中間低,總面積約為370平方公里[5]。
沖積扇
臺中盆地內平坦地勢,是由大肚溪支流的烏溪、大里溪、筏子溪從山上挾帶泥沙沖刷下來所形成的聯合沖積扇,主要構成的沖積扇有:古代大甲溪沖積扇、太平至霧峰山麓野溪沖積扇、霧峰至草屯烏溪沖積扇、草屯至名間貓羅溪沖積扇,因此盆地全境地質是以礫石、砂與黏土構成的沖積層,盆地東側偶有野溪於山口留下的階地堆積層[1][2][6][7]。臺中盆地的地勢則是以扇頂位於烏溪橋附近為盆地最高點,海拔約95公尺左右,沿烏溪向西流去烏日附近,海拔已降至盆地最低點約25公尺左右,自此便脫離臺中盆地[2]。整體而言,盆地是呈由東向西的傾面。
位居臺中盆地正中央的烏溪沖積扇,流經九九峰、土城平原,自象鼻坑附近出山,對岸即茄荖山,位於草屯鎮御史里,為烏溪環流丘,自北麓流經,形成兩山對望的隘口景觀,自此出山便形成網流狀的廣大沖積扇[8][9]。
涵蓋行政區
解
参考文献
- 石再添等人. . . 臺灣文獻委員會. 1996 (中文(台灣)).
- 林朝棨. . . 臺灣文獻委員會. 1957 (中文(台灣)).
- 孫宕越. . 正中書局. 1982 (中文(台灣)).
- 富田芳郎. . . 古今書院. 昭和47年 (日语).
- 王鑫. . . 渡假出版. 1983年2月 (中文(台灣)).
- 陳華玟、石同生、陳勉銘. . . 中央地質調查所. 2004 (中文(台灣)).
- 何信昌、陳勉銘. . . 中央地質調查所. 2000 (中文(台灣)).
- 洪敏麟. . . 草屯鎮公所. 1986 (中文(台灣)).
- . 內政部. 2005. ISBN 9860028192 (中文(台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臺中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