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 (省轄市)
臺中市(俗字寫作中市;臺灣話:;客家话:)為中華民國臺灣省從1945年至2010年間下轄的市。臺中於1920年實施市制,為臺中州之州轄市。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設置隸屬臺灣省之市,2010年12月25日五都升格案生效,與臺中縣合併改制成為直轄市。
臺中市 簡稱:中、臺中、中市 | |||||
中華民國的市 | |||||
| |||||
| |||||
首府 | 西區 | ||||
臺中市市長 | 首任:楊基先 | ||||
末任:胡志強 | |||||
歷史 | |||||
- 改制嘉義街為嘉義市 | 1930年1月20日 | ||||
- 成立 | 1947年2月1日 | ||||
- 廢除 | 2010年12月25日 | ||||
面積 | |||||
- 2010年11月 | 163.4256 km² | ||||
人口 | |||||
- 2010年11月估計 | 1,082,163 | ||||
人口密度 | 6,621.7 /km² | ||||
行政分區 | 8區 | ||||
現隸屬於 | 中華民國臺中市 |
臺中市 | |||||||||||||||||||||||||||||||||||||||
汉语名称 | |||||||||||||||||||||||||||||||||||||||
---|---|---|---|---|---|---|---|---|---|---|---|---|---|---|---|---|---|---|---|---|---|---|---|---|---|---|---|---|---|---|---|---|---|---|---|---|---|---|---|
繁体字 | |||||||||||||||||||||||||||||||||||||||
简化字 | |||||||||||||||||||||||||||||||||||||||
| |||||||||||||||||||||||||||||||||||||||
日语名称 | |||||||||||||||||||||||||||||||||||||||
日語原文 | |||||||||||||||||||||||||||||||||||||||
日語舊字體 | |||||||||||||||||||||||||||||||||||||||
|
歷史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臺中市為平埔族群之中的巴則海族與巴布薩族的生活區域,主要以狩獵維生。清治末期,臺灣中部的要邑位在半線(今日的彰化市),直至1890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在當時東大墩街南側的「橋仔頭」聚落(或稱橋仔圖、橋孜圖;今國光路到臺中路之間)附近始建八卦形城池及大量官署建築物(現存北門城樓、考場),預備作為臺灣建省之後的省會。但後任巡撫邵友濂終止此計畫,省城改設在臺北;但所累積的建設成果是清治時期全臺營建之城池中規模最大者。
1896年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將原臺灣省臺灣府改為臺中縣(今之雲林縣、彰化縣、南投縣、苗栗縣、臺中市),「臺中」之稱始於此;1901年苗栗、雲林、彰化、南投等地拆出,設臺中廳。1899年,日本當局實施市街改正計畫,整治河流與設計棋盤狀道路(現今中區、東區),將臺中興建成為日治時期新興的現代化都市。1909年,彰化廳併入臺中廳。1920年,總督府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再將臺中廳與南投廳合併為臺中州,再將現今臺中市的東、南、西、北、中等五區區域組成州轄市級的臺中市,隸屬於臺中州,此為臺中設「市」之始。
在二戰後臺中市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並改為省轄市。1947年2月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將臺中縣北屯、西屯、南屯等三個鄉劃入臺中市管轄。2006年6月《遠見雜誌》發表的「2008年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臺中市在總表現中排名全國第五[1]。
2003年,臺中市的總人口數突破100萬[2],要求在中部唯一大都會再設一處直轄市的聲浪四起,甚至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政見。但由於直轄市門檻自100萬人改為125萬人,故於2009年6月通過臺中市縣合併改制直轄市案、翌年正式實施。
地理
- 地形水文
臺中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側的中部。地形上,臺中市中心位於台中盆地,四周環山,大坑風景區內的頭嵙山(海拔859公尺)為市區最高峰(日治時期臺中市轄區最高峰為台中公園的砲台山)。平日若天氣晴朗,則可自大肚山等臺中周邊的山俯瞰整個臺中盆地。
其中,臺中市區被多條溪流穿過,大型的溪流由東至西有廍子溪、大里溪、旱溪、筏子溪,小型(或為區域排水系統)則有綠川、柳川、梅川、麻園頭溪、楓樹腳溪、潮洋溪、南屯溪(犁頭店溪)、土庫溪、大坑溪、橫坑溪、濁水坑溪、清水坑溪、新庄仔溪、北坑溪。其中以綠川、柳川、梅川、麻園頭溪四者被稱作「臺中市四大河川」。日治時期時,臺灣總督府仿照京都市的都市計畫(市區改正)來規劃臺中,因而整頓了四區內的四條排水系統,至今仍可由柳川兩岸的柳樹一窺鴨川的意象。臺中市的氣候受到這些流經的河川調節,顯得更為怡人。
在行政區上,臺中市四周皆與臺中縣接壤,其東側與臺中縣太平市及新社鄉相鄰;西緣臺中縣沙鹿鎮、龍井鄉及大肚鄉;南鄰臺中縣烏日鄉及市,北邊則是臺中縣豐原市、潭子鄉與大雅鄉。
- 氣候
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
臺中(1971年至2000年)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 22.0 (71.6) |
22.0 (71.6) |
24.6 (76.3) |
27.8 (82) |
30.0 (86) |
31.8 (89.2) |
33.0 (91.4) |
32.4 (90.3) |
31.9 (89.4) |
30.1 (86.2) |
26.9 (80.4) |
23.6 (74.5) |
28.0 (82.4) |
平均低温℃(℉) | 12.4 (54.3) |
13.3 (55.9) |
15.6 (60.1) |
19.4 (66.9) |
22.3 (72.1) |
24.2 (75.6) |
24.9 (76.8) |
24.7 (76.5) |
23.7 (74.7) |
21.4 (70.5) |
17.6 (63.7) |
13.8 (56.8) |
19.4 (66.9)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36.3 (1.429) |
87.8 (3.457) |
94.0 (3.701) |
134.5 (5.295) |
225.3 (8.87) |
342.7 (13.492) |
245.8 (9.677) |
317.1 (12.484) |
98.1 (3.862) |
16.2 (0.638) |
18.6 (0.732) |
25.7 (1.012) |
1,642.1 (64.65) |
平均降雨日数(≥ 0.1 mm) | 7.4 | 9.9 | 11.5 | 11.1 | 12.7 | 14.9 | 12.7 | 15.1 | 8.2 | 3.5 | 3.8 | 4.9 | 115.7 |
平均相对湿度(%) | 76.1 | 77.6 | 77.9 | 78.2 | 79.5 | 79.5 | 76.8 | 79.3 | 76.8 | 74.8 | 74.1 | 74.0 | 77.1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172.7 | 134.9 | 155.8 | 153.1 | 155.4 | 169.7 | 210.6 | 191.8 | 192.8 | 201.1 | 171.4 | 175.5 | 2,084.8 |
来源:中央氣象局 |
歷任市長
實施地方自治前
任次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1 | 劉存忠 | 1945年12月17日 | 1946年1月21日 | 兼臺中縣縣長(臺中市尚屬臺中縣的縣轄市) |
2 | 黃克立 | 1946年1月21日 | 1947年4月7日 | 1947年2月,臺中市升格為省轄市 |
代理 | 莫大元 | 1946年8月24日 | 1946年12月19日 | 公署電准臺中市長黃克立赴省面洽公務,並由主任秘書莫大元暫代市長職務 |
3 | 李薈 | 1947年4月7日 | 1947年9月3日 | |
4 | 陳宗熙 | 1947年9月3日 | 1951年2月1日 |
實施地方自治後
任次 | 肖像 | 姓名 (生–卒) |
在任時間 | 黨籍 | 屆次 | 備註 | |
---|---|---|---|---|---|---|---|
1 | 楊基先 (1903–1961) |
1951年2月1日 | 1954年6月2日 | 無黨籍 → 中國國民黨 |
1 | 首任民選市長。 | |
2 | 林金標 (1898–1984) |
1954年6月2日 | 1957年6月2日 | 中國國民黨 | 2 | 首位成功連任的民選市長。 | |
1957年6月2日 | 1960年6月2日 | 3 | |||||
3 | 邱欽洲 (1910–1969) |
1960年6月2日 | 1964年6月2日[lower-alpha 1] | 中國國民黨 | 4 | ||
4 | 張啟仲 (1916–2009) |
1964年6月2日 | 1966年12月6日[lower-alpha 2] | 中國國民黨 | 5 | ||
–– | 羅立儒 | 1966年12月6日 | 1967年9月1日 | 中國國民黨 | 臺灣省政府委員代理。 | ||
(4) | 張啟仲 (1916–2009) |
1967年9月1日[lower-alpha 3] | 1967年12月18日[lower-alpha 4] | 中國國民黨 | |||
–– | 羅立儒 | 1967年12月18日 | 1968年6月2日 | 中國國民黨 | 臺灣省政府委員代理。 | ||
5 | 林澄秋 (1909–1979) |
1968年6月2日 | 1973年2月1日 | 無黨籍 | 6 | ||
6 | 陳端堂 (1920–2005) |
1973年2月1日 | 1977年12月20日[lower-alpha 5] | 中國國民黨 | 7 | 1.因故延後一年卸任。 2.邱欽洲外甥。 | |
7 | 曾文坡 (1936–2002) |
1977年12月20日 | 1981年12月20日[lower-alpha 6] | 無黨籍 | 8 | ||
8 | 林柏榕 (1936–) |
1981年12月20日 | 1985年12月20日[lower-alpha 7] | 中國國民黨 | 9 | ||
9 | 張子源 (1941–2010) |
1985年12月20日 | 1989年7月20日[lower-alpha 8] | 中國國民黨 | 10 | ||
–– | 黄镜峰 (1930–2012) |
1989年7月20日 | 1989年12月20日 | 中國國民黨 | 臺灣省政府委員代理。 | ||
10 | 林柏榕 (1936–) |
1989年12月20日 | 1993年12月20日 | 中國國民黨 | 11 | ||
1993年12月20日 | 1995年10月4日[lower-alpha 9] | 12 | |||||
–– | 陳正雄 | 1995年10月4日 | 1996年4月3日 | 中國國民黨 | 臺灣省政府委員代理。 | ||
(10) | 林柏榕 (1936–) |
1996年4月3日[lower-alpha 10] | 1996年6月3日[lower-alpha 11] | 中國國民黨 | |||
–– | 林學正 | 1996年6月3日 | 1997年7月29日 | 中國國民黨 | 臺灣省政府委員代理。 | ||
(10) | 林柏榕 (1936–) |
1997年7月29日[lower-alpha 12] | 1997年12月20日 | 中國國民黨 | |||
11 | 張溫鷹 (1950–) |
1997年12月20日 | 2001年12月20日[lower-alpha 13] | 民主進步黨→ 無黨籍 | 13 | 首位 民主進步黨籍市長 首位女性民選市長 | |
12 | 胡志強 (1948–) |
2001年12月20日 | 2005年12月20日 | 中國國民黨 | 14 | 因與臺中縣合併改制為直轄市, 縣市長任期均延長至2010年合併改選 | |
2005年12月20日 | 2010年12月25日 | 15 |
區劃人口
行政區劃
行政區 | 面積(單位:km2) | |
---|---|---|
西區 | 5.7042 | |
北區 | 6.9376 | |
中區 | 0.8803 | |
東區 | 9.2855 | |
南區 | 6.8101 | |
南屯區 | 31.2578 | |
西屯區 | 39.8467 | |
北屯區 | 62.7034 | |
總計 | 163.4256 |
依原存在區域的人口明細
- 資料時間:2019年10月
區名 | 面積 (km²) | 下轄 里數 | 下轄 鄰數 | 人口數 | 人口消長 | 出生人數 | 死亡人數 | 遷入人數 | 遷出人數 | 人口密度(人/km²) | 郵遞區號 |
---|---|---|---|---|---|---|---|---|---|---|---|
中區 | 0.8803 | 8 | 195 | 18,383 | +49 | 11 | 8 | 20,883 | 400 | ||
東區 | 9.2855 | 17 | 404 | 76,009 | -16 | 52 | 58 | 8,186 | 401 | ||
南區 | 6.8101 | 22 | 608 | 126,543 | -8 | 76 | 64 | 18,582 | 402 | ||
西區 | 5.7042 | 25 | 608 | 115,278 | -17 | 63 | 64 | 20,209 | 403 | ||
北區 | 6.9376 | 36 | 842 | 147,444 | +4 | 82 | 76 | 21,253 | 404 | ||
北屯區 | 62.7034 | 42 | 934 | 283,092 | +288 | 210 | 141 | 4,515 | 406 | ||
西屯區 | 39.8467 | 39 | 1,006 | 230,218 | +212 | 145 | 101 | 5,778 | 407 | ||
南屯區 | 31.2578 | 25 | 597 | 172,747 | +99 | 106 | 61 | 5,527 | 408 | ||
原臺中市 | 163.4256 | 214 | 5,194 | 1,169,714 | +611 | 745 | 573 | 7,157 |
- 人口消長計算方式為本月人口減去上月人口,負值以紅字表示,正值以藍字表示,沒有增長以綠字表示
象徵
- 市徽:於日治時期1921年(大正十年)配合臺中市役所落成,經公開徵選再由市協議會(市議會前身)議員投票決定而產生的,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鐵道工務課的中村與松所設計的作品作為市章。今日臺中公園砲台山望月亭、臺中放送局的建築上亦可見到。
- 市歌:由林鶴年作曲,張亦作詞
美哉臺中居島之中,平原腴土四繞奇峰。
柳川綠川奔流西東,街衢幽雅茂木清叢。
公園湖景瑞士之風,氣候溫和物產豐隆。
交通發達遍及鄉村,城號文化全島稱雄。
民主政治人人歌頌,振作圖強康樂無窮。
交通
公路
- 市區道路
臺中市的都市道路規劃呈蜘蛛網狀分布,是由數條放射狀的連外幹道(台中港路、大雅路等)及環繞市區的環狀幹道(忠明路、文心路、環中路)所組成的。近年來臺中市的人口激增,以及臺中市的汽機車使用率居全台之冠,使得每逢假日或上下班尖峰時間,市區內各主要道路常有塞車情形出現。為解決臺中市日趨嚴重的塞車問題,臺中市政府提出多個解決方案,例如「部分路口禁止左轉」、「增加公車路線」 、 「台中港路取消停車格」 、 「增加路口員警數量」及「興建捷運系統」等,以減少臺中市區的車流量。
- 省、縣道
- 台1乙線:烏日鄉−市內−大雅路
- 台3線:大里市−市內−潭子鄉
- 台12線:市內−龍井鄉(台灣大道)
- 台63線:中投公路
- 台74線:中彰快速道路
- 縣道125號:大雅鄉−市內−烏日鄉
- 縣道127號:大雅鄉−市內−烏日鄉
- 縣道129號:新社鄉−市內−太平市
- 縣道136號:大肚鄉−市內−太平市
- 高速公路
旅遊
|
|
|
- 參見:臺中市主題商圈
出身市民
對外交流
- 領事機構
臺中市對外國的城市交流始於1960年代,1975年菲律賓在臺中市設立領事館(代表機構/辦事處),這是目前唯一的一個國家在臺中市建立的交流平臺。另外美國在台協會亦設有臺中線上分處,並與國立臺中圖書館合作設立台中美國資料中心。
- 科技貿易交流城市
- 姊妹市
1965年至2010年底,臺中市共締結了18個姊妹市。
統計
排名 | 本籍 | 臺中市人口 | 比率 |
---|---|---|---|
1 | 臺中市 | 295,607 | 38.3% |
2 | 中國大陸各省市籍 | 114,504 | 14.8% |
3 | 彰化縣 | 82,703 | 10.7% |
4 | 臺中縣 | 81,726 | 10.6% |
5 | 南投縣 | 43,918 | 5.7% |
6 | 雲林縣 | 29,511 | 3.8% |
7 | 嘉義縣 | 18,632 | 2.4% |
8 | 臺南縣 | 16,191 | 2.1% |
9 | 苗栗縣 | 15,010 | 1.9% |
10 | 屏東縣 | 10,374 | 1.3% |
11 | 臺北市 | 7,598 | 1.0% |
12 | 臺北縣 | 7,228 | 0.9% |
13 | 高雄縣 | 7,037 | 0.9% |
14 | 桃園縣 | 5,159 | 0.7% |
15 | 高雄市 | 4,845 | 0.6% |
16 | 臺南市 | 4,516 | 0.6% |
17 | 新竹縣 | 4,399 | 0.6% |
18 | 嘉義市 | 4,061 | 0.5% |
19 | 宜蘭縣 | 3,829 | 0.5% |
20 | 臺東縣 | 3,574 | 0.5% |
21 | 花蓮縣 | 3,108 | 0.4% |
22 | 外國籍 | 2,641 | 0.3% |
23 | 澎湖縣 | 2,023 | 0.3% |
24 | 新竹市 | 1,935 | 0.3% |
25 | 基隆市 | 1,743 | 0.2% |
26 | 金門縣 | 835 | 0.1% |
27 | 連江縣 | 121 | 0.0% |
總計 | 772,828 | 100.0% | |
參考資料
- 《遠見雜誌》第240期(2006年6月號)「2008年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
- 臺中市歷年人口統計表(一) - 臺中市政府民政局
- 市府選出20種行道樹替代黑板樹 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4-02.,臺中市政府
- 臺中市政府新聞處,珍惜樹木資源 臺中市樹木銀行即將動工,市政新聞,2009-02-25
-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外部連結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臺中/市中心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臺中市 |
- 市長任期由三年延長為四年。
- 因掛圖案停職。
- 復職。
- 撤職。
- 競選連任失敗。
- 競選連任失敗。
- 未獲提名連任。
- 調任國營事業委員會副主委。
- 因衛爾康餐廳火災事件而休職。
- 復職。
- 因市地重劃案而停職。
- 判決無罪准予復職。
- 競選連任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