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决堤事件

花園口決堤事件發生於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1938年6月9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利用黃河伏汛期間,在河南省花園口鎮戰略性毀堤的事件,進行焦土政策,試圖阻止日軍沿黃河西進。該事件造成平漢鐵路東側區域水災

花園口決堤
決堤形成的「黃泛區
地点華北平原南部
受災區主要在河南安徽江蘇三省
财产损失約391.1萬人成為難民
共約1200萬人受影響
數千村莊被毀
決堤引發的水災,圖中的是撤離的難民
黄泛区泥水中作戰的國民革命軍官兵
日本報紙上對日军宣傳照
日军和難民心戰宣傳照
中央賑濟委員會第七救濟區救濟黃災第一隊

背景

1935年8月,德國軍事顧問團總顧問法肯森豪將軍提交《中國抗日戰備建議書》,其中提及「最後的戰線為黃河,宜作“有計畫”之人工氾濫,增厚其防禦力。」[1]

1938年4月6日,日軍自台兒莊撤退。7日,日軍下達揮師徐州的作戰命令,預定四月下旬開始。

1938年4月13日,由陳果夫白崇禧提出在河南省武陟縣沁河口附近決黃河北堤。5月日軍拿下徐州進而沿隴海鐵路西進。

1938年6月1日,蘭封會戰結束,日軍進佔蘭封開封。若日軍繼續前進拿下鄭州並沿平漢路南下則國民革命軍將無險可守,日軍只需7到12天就能拿下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不得不執行陳果夫白崇禧提出的黃河決堤。但因事前毫无計畫,决堤乃未作也来不及做全面疏散准备而仓促执行,因此聲稱為“日軍轟炸”。[2]:437

经过

蔣中正见形势不利,电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核办。6月6日,新编第八师师长蒋在珍建议在花园口决口。7日,利用炸藥[3]在河南鄭縣(今鄭州市)附近的花園口黃河南岸的堤防炸毀以造成決堤,使黄河改道南流,入贾鲁河颍河,奪入海。花園口堤防於1946年抗戰結束後,經過修補回到決堤前舊河道出海。

這一事件發生之後,國民政府對外宣稱是日軍戰機轟炸所致,但有不少民間媒體提出質疑。弗兰克·卡普拉拍摄的战争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系列(Why We Fight)的第六集《中国之役》(1944年)(The Battle of China)指出是由中方决堤。隨著當事人和親歷者的回憶資料陸續面世,以及日本政府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檔案的公開,事件逐漸明朗。

撤離與補償

決堤執行前,國民政府有先通知掘口附近民眾撤離並發放每人5元的“逃荒費”,而鄭州當地專員也催促民眾撤離[4][5]。掘口附近的百姓大多搬遷,但下游广泛区域的百姓毫不知情,事发后多日才得知“日机轰炸”导致决堤,以致後來傷亡人數過多,洪泛区面积巨大,涵盖河南、安徽以及江苏三省部分地区,受灾百姓众多。尤其當時黃河並非汛期(明明5678月是汛期),決堤後的前兩天水勢不大,下游水位是慢慢上漲的,且因民眾不知道上游国民政府决堤且制止掘口附近民夫补漏,以為水過不久就會退掉,所以民眾多有不願離開家園的記錄[6]。另根據《新華日報》於1938年6月10日的報導,國府於剛決堤時就發放50,000元用於直接受害區的“急賑”。一週後,國民政府又發放200萬元用於黃泛區持續性賑災,但此時的調查報告並無受災人員死亡的記錄[7]

受影響與死亡人數估計

以河南为例,决堤两个月后的1938年8月5日,国民政府派往黄泛赈灾工作人员呈报郑州专员罗震的赈灾及调查报告称:“近日曾详细查调黄灾各县灾民数目,虽不十分准确,但亦无大出入。据查最重灾民(水小灾轻者不计),尉氏七万口,通许2.5万口,开封西南突出部分有五千口,扶沟七万口,西华有五万口,商水有三万口,淮阳有七万口,沈丘有六万口,共计38万口。”这是花园口决堤两个月后国民政府统计的数据[8]。據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统计: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44个县市因此受灾,3,911,354人外逃,893,303人死亡,经济损失10.9176亿元[9]

河南省档案馆的记载死亡人數為89萬人,受影響的有1200萬人。[10]

花园口决堤事件給等地的中國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淹沒耕地1200餘萬畝,造成黄泛区。共計有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亡。[11]

花园口决堤将黄河每年几十亿吨的泥沙顺着决口涌入平原,淤塞河道,淹没田野,漫溢湖泊,堵塞交通和航运,形成了穿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黄河泛滥区,人们将其简称为“黄泛区”。每年汛期时,黄水都会回流倒灌,淹没农田,洪水过后蝗灾复至,地表突兀凸凹,到处沙丘堆移,无法耕种,对当地农业造成严重破坏。[12]这次决口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两年的旱灾,并由此引发著名的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农民死于饥饿[13][14]。幾百里黃泛區使百姓喪身洪澇。

但也有人對上一段文字提出質疑,認為花園口事件距離1942年河南飢荒已有四年,而1938至1941年的四年時間裡,河南糧食皆處於豐收狀態[15],若黃氾區導致四年後的旱災反而不合常理。況且黃泛區當時已成為日本控制區與國府統治區的交界,主要影響的還是皖和蘇一帶,說其直接造成四年後的河南全省飢荒恐不為合適之說。此外,“1942年河南飢荒造成300萬人(甚至500萬人)死亡”一說法不只是美國記者白修德的估計,一些中國學者估計更高。國民政府統計有兩種死亡數字,一種是288,006人死亡,另一種是1,484,983人死亡[16]。但也有人持不同见解,当年河南一帶約有3000多万人,其中國府統治區1800万人,日本統治區1200万人,当时饿死大概四五百万人,剩下大约有五六百万人,都向陕西逃去了[17]

依据1948年公布“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编纂委员会”编写的《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 依据人口变动资料推估指出:“第一,这次决口为害泛区实至深大,一时难于胜计,就本章所计部份而言,损失已甚可观,区内约有二十分之一,或数达892,303的居民不幸殉水,五分之一,或数达3,911,354的难民作流亡,而其他因疾病冻饿与营养不良招致不良影响,兹因未见调查,些时无从得知”[18]

卑詩大學歷史教授 2004年的論文認為,死亡人數85.5萬人,難民484萬人,安徽省死難不分,有298萬人。[19]

有称89万人死伤是包括之后9年之间因疾病、饥荒死亡人数的加总,而绝非当时的死伤[20][21]

修復堤防

1939年,河南日軍試圖在其占領區修復堤防,但是效果有限。[22]:17

1946年1月,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將重建堤防的工程設備運到河南。由於舊河道地區由中共控制,新河道地區由國民政府控制,修復堤防使黃河回舊河道的工程計畫引起國共雙方爭執[22]:30-35[23][24]。1946年5月18日,國共就修復花園口大堤達成《南京協議》[25]。1946年7月22日,周恩来在上海与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中國分署签訂《上海协定》[26]。1947年3月15日,國民政府進行的花園口堤防修復工程完工[27],並於5月4日在花園口舉行典禮慶祝黃河合龍[22]:35[23]

评价

在事件的參與者之一魏汝霖發表的《抗战时期黄河决口纪实》中,加入了三段辩护论述:

  1. 黄河决口成功,造成广漠无比之大泛滥,宽约数十里,水深仅数尺。尤以决口初期,水行极缓,开封南北,全为沙地。故灾区人民,扶老携幼,均平安逃至平汉铁路豫西地带,政府分发大量救济金,非但无任何人员伤亡,即猪狗牛鸡都随人走避,并无损失。至于耕地之破坏,村落房屋之湮没,当所难免。当年全国人民都有焦土抗战之决心,只要能阻止敌军,有利抗战,任何牺牲,绝无怨言。
  2. 当时敌军乘徐州会战之余威,期图以机械化部队与骑兵占领郑州,继续西进,以拊武汉之侧背。故我最高统帅部(在武汉)日必长途电话多次,询问黄河水势东进到达情形,最后竟以水行太慢,疑决口并未成功,特派第一军军长李铁军(现居美国)至决口工程地,视察实情。李军长初见余等,情急有怒色,大呼:“狗撒尿!狗撒尿!”余与蒋师长在珍及黄河水利会人员,共同详细说明后,李军长似渐明了,始半信半疑而去。数日后,先总统蒋公又派胡宗南上将携其参谋长罗列再来决口工程处视察,罗参谋长列为汝霖陆军大学十期同期同学,战场上遇故友,畅谈决口经过,胡上将始相信成功,报告先总统蒋公而去。
  3. 據當時花園口決堤情況的中華民國陸軍中校工兵參謀劉叔琬稱:「共匪數年來,常在匪區及香港報章上宣稱:本黨(指中國國民黨)黄河決口時,淹死人民數十萬,造成重大灾祸等之恶痛攻訐。此固为当年参加抗战,实地眼见之中原人士所洞悉其奸偽惯计。回思当时若非由黄河大氾濫阻止日軍鄭州早已陷敵,西安可能不保,毛匪巢穴延安,亦將成爲問題焉?」[28]

影响

位于黄河大堤的决口处纪念碑

对抗战的影響

  • 花园口决堤给日军帶來影响。据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寫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记载,洪水之后日军於6月17日以航空兵團全力援助困于河水的第16師團方面的補給。用運輸機、輕重轟炸機,在6月16至24日之間給兩個師團投下補給糧秣、衛生材料不计其数。6月29日,日军在徐州舉行聯合追悼大會,第二軍在徐州会战中战死、病死、伤死的人员总数为7452名。[29]这是徐州会战死亡人數的加總,而絕非花园口决堤當時的死傷,花园口决堤未对日军带来任何伤亡影响。
  • 決堤後,由於形成黃泛區這一巨大地障,迫使日軍於平漢路以東停止前进,从而消除了唐、白河流域及漢水中游面临的威胁。原本的「军事重地」郑州因往東的鐵路被淹沒對日軍來說失去戰略價值,直到1944年4月才被攻陷。学者易劳逸认为,花园口决堤让武汉战役被向后推迟了大约三个月[30],因此为国民政府赢得了更长的战争准备时间。

中國文學作品

花园口决堤后,中国文学艺术界的诸位作家均以花园口决堤及其后续的黄泛区这一题材产出多部作品。

  • 冯金堂《黄水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 李准 《黄河东流去》 (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 梅桑榆 《花园口决堤前后》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 邢军纪 《黄河大决口》 (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 冯伊湄 《未完成的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 邓贤 《黄河殇:1938·花园口》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观点

日方受阻陷於苦戰

日本大本營作戰課長稻田中佐,在戰後回憶:

「瀨谷、坂本自台兒莊後退,因湯恩伯軍的出現,認為中國軍主力出現,遂擴大戰爭,進行徐州會戰,大本營遂令北中派遣軍南北夾攻徐州,並於5月10日發佈大陸令,要關東軍派兩旅團赴援。5月19日佔領了徐州,不料中國軍在6月12日發動黃河決壤作戰,日軍陷於苦戰。日軍大本營再調動大批軍事陣容……」[31][32]

参见

参考文献

  1. 《民國檔案》二,p26,1991
  2. 郭岱君. . 聯經出版. 2015年9月29日. ISBN 978-957-08-4583-9.
  3. 劉叔琬. . 魏汝霖 (编). 再版. 台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83年: p. 5. 6月9日上午6時起,用炸藥將堤內斜面石基炸壞,九時決口工程完竣,開始放水,初水勢不大,約一小時後因水力冲刷,決口擴至十餘公尺,水勢遂增猛。黃河主流,亦斷斷南移,時值天雨,河水稍大,決口愈冲愈大,水勢漫延而下,由中牟而尉氏,而扶溝、淮揚,由豫而皖而蘇,遂造成廣漠莫大之障礙矣,保國衞民,有功於中華民族者,甚偉,爰記其事,以供學者專家之參考。
  4. 決堤之前的6月2日,鄭州專員就督促直接受害區中牟縣和鄭縣的縣長發放每人5元的“逃荒費”,老百姓於是沿著賈魯河兩岸向西遷徙,一共走了3天才走完。《河南文史資料》第4輯
  5. “6月9日,花园口决堤放水,口门以下4个村庄——邵桥、史家堤、汪家堤和南崔庄、全部冲毁、荡然无存,一直到黄灾结束,这4个村庄再没有恢复。所幸的是,决堤放水时,这4个村的居民因事先知道决堤及时迁避而无一人伤亡”。(《三联生活周刊》,2005.20.p.53)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tbY6_KSp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郭岱君博士:重探抗戰史
  7. 二檔卷宗
  8. 蒋介石花园口决堤淹死多少百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腾讯网
  9. 历史上的今天 花园口决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 蒋介石花园口决堤淹死多少百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腾讯网
  11. 蒋介石花园口决堤淹死多少百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腾讯网
  12. 花园口决堤后的黄泛区:一千多万老百姓什么都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0年7月19日. 凤凰网
  13. 《河南大饥荒:一场人祸铸就的天灾》2012年11月09日 07:54 人民网 周斌
  14. 郑永彪. 60年前的黄河花园口决堤. <民国春秋>, 1998, (05).
  15. 许, 道夫.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16. 騰訊歷史:1942-1943年河南究竟餓死了多少人 存檔,存档日期2015-07-22.
  17. 1942年河南大饥荒:老人小孩被吃 饥民刨坟觅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广州日报,2012年12月13日
  18. 韩启桐; 南钟万. .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编委会. 1948年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19. Mark Selden; Alvin Y. So. . . Rowman & Littlefield. 2004: 143–170 [2013-11-25]. ISBN 978-0-7425-23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20.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609006602-260417?chdt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抗日战争期间的断腕之策:花园口决堤
  21. . 看中国. 2017-11-26 [2020-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中文(简体)‎).
  22. Kathryn Edgerton-Tarpley. (PDF).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Agrarian Studies Colloquium. Yale University. February 10, 20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年1月31日).(英文)
  23. Diana Lar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 July 2010: 187–188 [2014-02-06]. ISBN 978-0-521-1441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7).
  24. . 晉冀魯豫《人民日報》. 1946年6月 [2014-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25. . [2014-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26. . 北京青年报. 2013年5月26日 [2014年2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2日).
  27. . 大公網. [2014-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28. 劉叔琬. . 魏汝霖 (编). . 台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83年: p. 7.
  29.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二卷第一册,p.81
  30.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p63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1.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大東亞戰爭公刊戰史
  32. 兰台说史·决堤花园口 蒋介石“以水代兵”做对了?凤凰网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花园口决堤事件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