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

日本軍日语: Nihon-gun、Nippon-gun */?),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 Kō-gun、Sumerami-ikusa),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省海軍省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日本军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日本軍
(日語)

日本陸軍軍旗

日本海軍軍艦旗
建立1871年(明治4年)
解散1945年(昭和20年)
軍事部門日本陸軍
日本海軍
總司令部東京都牛込區(陸軍省)
東京都麴町區(海軍省)
領導
最高統帥帝国大元帅明治天皇 大正天皇 昭和天皇
軍事首長陸軍大臣海軍大臣
指揮官參謀總長(陸軍)
軍令部總長(海軍)
军力
部署人數陸軍:900萬
海軍:200萬
二戰結束時)
工業
本國供應商三菱重工中島飛機川崎重工
相關
歷史牡丹社事件
甲午戰爭
乙未戰爭
八国联军之役
日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西伯利亞干涉
霧社事件
中國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发展历史

日軍进犯马来亚吉隆坡

日本軍起始於1868年鳥羽伏見之戰後組建的「御親兵」(近衛師團前身),直至1872年明治新政府實施鎮台制後,成為日本的武裝力量。在建軍初期,由於許多薩摩藩出身者組成了帝國海軍的骨幹,而陸軍的中樞將校群則有許多長州藩的人士,因此有「陸軍長州,海軍薩摩」()的並稱。

1894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將《马关条约》中的赔款投放於擴充军队。

1945年8月15日,身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日本向同盟國投降,日本軍解散。

組織結構

日本的兩大軍種——陸軍海軍是各自為政的,彼此擁有自己的軍事組織與空中武力。兩者之間亦長期存在軍種對立的情形[1]。大體來說,日本的軍事組織可分為軍隊(如陸軍的軍、師團,海軍的鎮守府、艦隊等)、官衙(如陸軍省海軍省)、學校特務機關等四大類型。在政治關係中,陸軍的影響力較大,特別是在東条英機成為首相後,好戰的陸軍也造成了後來二戰的爆發。

※備註:粗體者為戰時特殊編制。

战争罪行

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日軍強硬將中國平民押進坑中準備集體活埋。

中日甲午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军曾经在其亚洲占领地区(如中国朝鲜半岛)犯下包括强奸、抢劫等战争罪行,如下:

参考文献

  1. . [2013-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2. . 环球网. 2014年0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5).
  3. . m.sohu.com.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4. 日军档案显示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地区人口减少近80万 存檔,存档日期2014-01-07.,亚太日报,2014年1月8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