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獨

華獨是針對台灣問題的一個術語或政治主張,意指中華民國代表台灣並且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此派人士主張台灣應該維持中華民國的國號以及他們認為的獨立現狀,不追求台灣獨立反攻大陸,也不贊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

華獨主張以中華民國代表台灣

這種意識型態支持「中華民國是臺灣」、兩國論,認為台灣應該沿用中華民國的國號與中華民國憲法。華獨認為台灣已經獨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只須維持現狀,並主張台灣在中華民國的框架下追求國家正常化[1]

這個術語在2015年由公投護台灣聯盟總召集人蔡丁貴提出[2],用來與傳統「台獨」區別,也就是完全以台灣名稱獨立建國的主張做區隔。在此之前常用的稱呼為「獨台」,但兩者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視作台獨,不予以區別。[3]

概論

「華獨」最早在2015年由蔡丁貴提出,這個術語的提出,主要是用來區分「獨台」、「台獨」等不同政治路線。在台灣獨立運動中,存在許多不同的路線爭議,其中一個路線認為,台灣應該獨立、制定自己的憲法與國號、國號應該是台灣共和國,這被稱為「台獨」。

李登輝執政後期、陳水扁蔡英文執政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認為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只是國號為中華民國[4],被稱為「華獨」。[5][6]

歷史

  • 最早提出華獨概念的,可以追溯到楊西崑雷震殷海光的時代,但在當時,這個名詞尚未出現。他們希望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放棄反攻大陸的政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分離,爭取台灣人的認同,共同在台灣建立起一個民主國家,雖然仍然保留中華民國的國號,但在任何層面上都是一個獨立國家。這個主張在當時被稱之為獨台,被中華民國政府視為政治上的異端。
  • 1999年,時任總統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同年民主進步黨提出臺灣前途決議文,指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依目前國名叫中華民國」。
  • 2007日08月30日美國白宮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韋德寧(Dennis Wilder)明確表示:「台灣或者中華民國目前在國際社會不是一個國家。」
  • 「華獨」一詞是獨台的另一種說法,台獨是明確主張公開台灣獨立,建立主權獨立的「台灣共和國」,廢止中華民國的政治體制。而華獨則是在中華民國的旗號下,尋求不一定是中國統一的主張。自由台灣黨將民進黨和台聯都看做華獨,而自由台灣黨主張自己是真正的台獨[2]
  • 2016年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質詢閣揆張善政與陸委會主委夏立言時,提問臺灣被稱為「中華臺北」,而對方是「中國」,如何保持「對等尊嚴」?張善政表示,在憲法之下,中華民國就是一個國家,中華民國政府不承認對岸是一個國家,但怎麼處理兩岸名稱,是國際組織最後的決定。夏立言回說,政府在每個國際場合都爭取用正式國名;林昶佐問「是中華民國嗎?」夏回「是的」;林昶佐說「那你們就是兩國論,就是華獨,我是臺獨,但我尊重你們」。[7]

參見

參考資料

  1. 傅雲欽. (讀者投書). 民報 (臺北: 民報文化事業公司). 2015-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0).
  2. 南嘉生. . 南方快報. 高雄. 2016-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1).
  3. . 大華網路報. 2020-03-27 [2020-08-05].
  4. 鄭思捷. . 台灣e新聞. 2015-10-29 [2016-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5).
  5. 鄒麗泳. . 中國評論新聞. 2016-02-27 [2016-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6. 黃年. . 聯合新聞網. 2020-03-21 [2020-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中文(台灣)‎).
  7. . 風傳媒. 2016-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4).

外部連結

  • . 臺北市: 自由時報. 2016年1月17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