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德語:)是1804年至1867年存在于中欧君主专制国家,為当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被视为列強之一。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其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波蘭加利西亚等廣大中歐地區,首都位於維也納

奥地利帝国
Kaisertum Österreich
1804年-1867年
格言:A.E.I.O.U.
国歌:帝皇颂
""
1815年的奥地利帝国
地位德意志邦聯成员国及主席国
(奥地利帝国疆域/局部领土,1815年–1866年)
首都
及最大城市
维也纳
常用语言德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波兰语鲁塞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罗马尼亚语意大利语
宗教罗马天主教
政府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皇帝 
 1804–1835
弗朗茨一世
 1835–1848
斐迪南一世
 1848–1867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首相 
 1821–1848
克莱门斯·文策尔(首任)
 1867
弗里德里希·斐迪南(末任)
立法机构帝国议会
贵族院
众议院
历史时期现代
 宣告成立
1804年8月11日
 神圣罗马帝国解体
1806年8月6日
1815年6月8日
 立宪
1860年10月20日
1866年6月14日
 布拉格条约
1866年8月23日
1867年3月30日
面积
1804年698,700平方公里
1918年681,727平方公里
人口
 1804年
21200000
 1918年
52000000
货币塔勒
(1804–1857)
联邦塔勒
(1857–1867)
ISO 3166码AT
先前国
继承国
哈布斯堡君主国
奥匈帝国
今属于
奥地利历史

奧地利皇帝的帝位繼承自神聖羅馬帝國,在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依然為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奧地利帝國是包括普魯士王國在內的所有德意志諸國的唯一代表,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喪失整個德國的代表權、被迫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也是神聖同盟三皇同盟的主要的成員和維護者,在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壓制革命的歐洲封建勢力。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讓其境內的匈牙利王國獨立,兩者共組奧匈帝國

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代稱。因為同為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而且是地域遼闊的大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這四者合起來,被稱作哈布斯堡帝國(1516-1918)。

起源

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就任神聖羅馬皇帝時,德意志城邦公國割據的情況已經十分嚴重,神聖羅馬皇帝早已大權旁落。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公國的分化,帝國的前景並不樂觀。再加上1804年5月18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執政拿破崙稱帝。有見及此,在拿破崙稱帝三個月後的8月11日,弗朗茨宣佈奧地利帝國的創建,自稱為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以回應拿破崙的稱帝,並藉機加緊統合哈布斯堡君主國的領地。

簡況

奧地利帝國最大的特點亦是最大的弱點便是其領土跨越多個歐洲民族的居住地,而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推行自由主義以及民族平等的衝擊下,各地反哈布斯堡統治的活動日益活躍。雖然如此,奧地利帝國仍是歐洲主要國家之一,作為中歐的主要大帝國,奧地利帝國是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多民族帝國。奧地利皇室向來擔心革命浪潮危及自身的統治權,奧軍向來積極干預歐洲他國事務,鎮壓革命。另一方面,奧地利歷任皇帝篤信天主教,因此教廷給與神聖羅馬皇帝在教宗選舉中的否決權,被轉授與奧地利皇帝,直至1914年才被樞機團廢除。

历史

反攻奥斯曼帝国時期

1526年後匈牙利領土的瓜分
  皇家匈牙利  特兰西瓦尼亚
  奥斯曼帝国  哈布斯堡奧地利

當1526年奧地利的統治者們剛剛獲得匈牙利王位的同時;土耳其人已經控制了除了斯洛伐克以外所有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領』,並且土耳其人還兵臨維也納、和歐洲的門戶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奧地利展開慘烈的圍城守城戰;但經過虔誠信仰天主教波蘭國王的相助,終於在1683年渡過難關,獲得維也納之戰的勝利。1683年後,歐根親王的出現大力增加了奧地利軍隊的實力。他在匈牙利建立了驃騎兵和輕騎兵團;靠著他本身的高超的戰略智慧,和匈牙利人極欲擺脫鄂圖曼土耳其的民族狂熱,終於在1699年收復了所有匈牙利領土、而且還把羅馬尼亞的瓦拉幾亞收入囊中。1736年歐根親王死後,奧地利因為已經收復了所有匈牙利領土,所以擴張的重心不在土耳其;所以以失去瓦拉幾亞作為和平的代價,和鄂圖曼土耳其保持了日後近200年的和平。

與法國的結盟和丟失西里西亞

雖然奧地利在匈牙利地區的戰事一帆風順,但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和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中可沒有那麼簡單。三十年戰爭中,和奧地利同為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西班牙帝國日益衰落,甚至這個原本是世界第一的殖民帝國、大西洋上的海上霸主、歐洲天主教的領導者卻被英國、荷蘭、法國這些興起的強權給逼出了歐洲列強的舞臺,哈布斯堡家的一切只能靠還留有神聖羅馬帝國寶座的奧地利了。可是1740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普魯士卻在瞬間奪走了西里西亞這塊波西米亞的領土。1756年開始的七年戰爭時,法國和奧地利成爲了盟友,這是歷代奧皇求之不得的現象,因為有了那麼一個強大的盟友、似乎歐洲被法奧兩國平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結果卻是普魯士九死一生,奇蹟般地抵擋住奧、法、俄的三強聯軍,奧地利收復西里西亞的夢想也就此破碎。

瓜分波蘭時期

事實證明,在經過了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七年戰爭的洗禮和瑪麗婭特蕾茜雅女王去世後,奧地利已無法再重奪普魯士控制下的西里西亞;於是它就向比普魯士弱得多、但卻擁有大片領土的波蘭立陶宛下手,用波蘭那些人口眾多而且經濟發達的領土來彌補自己的損失。經過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和1795年第二次瓜分波蘭,奧地利獲得了加里西亞、梅桑多日和全部小波蘭地區;這些地區加起來的面積是西里西亞的4倍、人口是西里西亞的3倍,並且為奧地利帶來了大量可以用作波蘭驃騎兵、波蘭槍騎兵、波蘭羽翼騎兵和波蘭龍騎兵的兵源;這些好處遠遠超過失去西裡西亞的損失,可謂是『補償原則』下奧地利的又一次外交成功。

有趣的是,無論是受害者的波蘭自己、還是英、法、荷蘭、西班牙這些當時歐洲西部的強權,都沒有指責奧地利背叛對維也納之圍有恩的波蘭人恩將仇報。波蘭的貴族們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國家被滅亡,因為他們的權力和金錢一樣都在,只不過換了一個效忠的國王而已;奧佔波蘭的農民非但不為自己的國家滅亡而傷心,反而慶倖自己沒有落在俄羅斯那裡當農奴或者被普魯士強制編入軍隊,在奧地利還可以幫他們解除農奴制度的束縛。120年後,同樣是波蘭瓜分者和奧地利幫兇的俄羅斯自嘗苦果,但這卻造成了奧俄關係的永久改變。

吞併威尼斯時期

威尼斯這個商業共和國在新航路開闢後就沒有了經商的餘地,只能以文藝復興中最燦爛的城市之名而苟延殘喘;在瓜分波蘭中嚐到欺負弱小甜頭的奧地利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眼前的盤中餐。她吞併了威尼斯、甚至都不用戰爭作為手段,而是因為法國大革命中吞併了薩伏依公國;所以1797年奧地利自然而然的拿走威尼斯作為防禦北義大利法國進攻的橋頭堡,理由當然是『補償原則』。威尼斯所管轄範圍內拉古薩克羅地亞地區的人們早就想換個有錢又有權威的主人,加上克羅地亞還是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領』的一部份,所以吞併威尼斯既符合實際利益、在表明上又可以明目張膽、甚至還能當做給匈牙利人炫耀奧地利恩惠的一種手段。

全面控制北義大利時期

拿破崙戰爭中,奧地利可謂是反法的三巨頭之一(另外兩個是英國和俄羅斯)。可是前6次反法同盟中,奧地利一次又一次割地賠款,威尼斯、克羅地亞、小波蘭、薩爾茨堡這些領土全部都給了法國和他的盟國;以前作為權威性質的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也隨著帝國的解體而煙消雲散,但拿破崙對其影響只維持了10個年頭;以前被稱為歐洲野蠻人的俄羅斯轉變為歐洲的救世主和保守專制的憲兵,奧地利在俄羅斯的嚴冬和英國海上的經濟封鎖中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法國。

在奧相梅特涅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主導下的維亞納會議(1814-1815年),一如既往的、小國的利益被無視和玩弄;奧地利得到了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威尼斯和米蘭,而稀土如命的俄羅斯則得到了地盤最大的波蘭平原,普魯士這個最弱的列強不但失去了大部份領土、而且連得到的領土也是分成了兩半。當時,歐洲的軍事總部在聖彼得堡,而外交中心則是維也納;奧地利的外交聲望達到了他們有史以來的極致,但再過50年後奧俄就因為錯綜複雜民族問題而陷入混亂和落後,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再次把老強國掃入歷史的塵埃中。

壓制革命

1848年革命之後,帝國一度崩塌,後來在貴族與軍人的重振下再度站起並壓下自由勢力。1849年年輕的新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登基,展現出不小的活力與中央集權浪潮,並大力壓制革命勢力,特別是匈牙利的民族獨立與自由勢力。譬如1852年由皇帝任命的奧地利帝國首相巴赫,開始了被稱為「巴赫專制」的鐵腕治國。他認為匈牙利既然在之前已公開反叛,今後不必再有所顧慮,可以放手施壓。奧政府把匈牙利看作一個軍事占領區,另建臨時性行政體系,由維也納直接管轄。於是,大批奧地利和捷克的官僚們湧進,接替了原來匈牙利政府官員們的職位,原有的憲政權力一律停止,實施高壓統治。

1859年奧國在薩奧戰爭的失敗,震動了皇帝弗朗茨·约瑟夫與整個帝國。皇帝自1860年起改弦更張,放棄原有的 專制政策。1860-1861年間,連頒詔令,恢復匈牙利之議會制度。但匈牙利自由分子在费伦茨·戴阿克的領導下,仍堅持1848年憲法之立場,主張匈牙利並費奧地利屬地,皇帝反對此見,乃將議會解散,但仍於1860年的《十月憲章》保障匈牙利人民的部分權利與自由。

失去霸權

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年)中,因為想再次從快戰敗的俄羅斯身上撈點好處,奧地利斷送了奧俄之間超過200年的友誼,特別是1848年匈牙利革命時俄羅斯還救了快被攻陷維也納的奧地利一命;奧地利的運氣沒有像在瓜分波蘭那時那麼一帆風順、相反是曲折崎嶇。失去關鍵的盟友俄國之後,義大利統一戰爭(1859-1866年)中,奧地利的正面敵人雖然是弱小的意大利人,但他背後的法國普魯士在軍事上則輕易的打敗了過度注重騎兵和重炮兵的奧地利;她失去了所有在北義大利的歷史領土,人口驟減15%、面積縮小十分之一還丟失了很多城市、工廠、碼頭、資本家這些19~20世紀作為強國標準的必要設備。最後,正是1866年的普奧戰爭,讓奧地利敗給了這個曾經的波蘭附庸國。奧地利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沒人會想要拯救這個快被歷史的潮流淹沒的多民族國家。

改組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的誕生就像是為奧地利注入一股強心劑,一向熱衷於獨立和革命的匈牙利人終於能完完全全的和自己的利益一致。沒過多久,匈牙利籍外交大臣安德拉希就幫奧地利吞併了一個面積和人口不輸米蘭和威尼斯的波斯尼亞;奧地利(奧匈)依然是歐洲的面積第二大國。但同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也離她不遠了。

改革為奧匈帝國

1859年後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奧帝國失去在意大利的所有領地;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統領德意志各城邦的時代。內政方面,匈牙利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國內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奥軍在沙俄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更加加劇了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

在一些政府官员劝告下,奥皇弗朗茨·约瑟夫決定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雖然如此,但帝國內各部分以匈牙利贵族的势力最為強大这些贵族,而他們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縱使維也納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最終僅与匈牙利的贵族協商,在1867年組成一個共主邦聯──奧匈帝國

自此,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要組成部分,直至1918年奧匈帝國被瓦解,而奧地利帝國的主體——奧地利皇室領地改為奧地利共和國,直到其1938年被納粹德國兼併。1945年二戰後,奧地利成立中立國

构成领土

奥地利帝国的民族组成。

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皇室领土,包括1848年革命后地方政府重组和1860年十月宪法后的领土:

过去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前奥地利(于今日法国、德国和瑞士)已于1805年《普雷斯堡和约》中失去。

歷任奧皇

帝國皇冠,原為神聖羅馬皇帝魯道夫二世的私人皇冠

弗朗茨稱帝後,到1867年重組為奧匈帝國共有3位君主。若算至哈布斯堡王朝覆亡,則共由四位君主曾使用奧地利皇帝的稱號。

奧地利帝國時期
  • 弗朗茨一世,在位1804年-1835年,英譯為法蘭西斯
  • 斐迪南一世,在位1835年-1848年。
  •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位1848年- 1867年,英譯為法蘭西斯·約瑟夫
奧匈帝國時期
  •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位1867年- 1916年。
  • 卡爾一世,在位1916年-1918年,為末代奧皇,英譯為查理,卒於1922年。

參見

参考文献

    • Lalor, John J. (Ed), 1881. Encyclopædia of 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Best American and European Writers. New York, NY: Maynard, Merrill, and Co.
    • Manfred, Albert M., 1973. Napoleon Bonaparte. Prague, Czech Republic: Svoboda.
    • Skřivan, Aleš, 1999. European Politics 1648-1914 [Evropská politika 1648-1914]. Prague, Czech Republic: Aleš Skřivan.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