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註 1]英語:德語:匈牙利語)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兩個主權國合併而成,其創立的法理依據來自《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解体。

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

1867年-1918年
國旗 (1869-1918)
格言:
“不離不棄”
国歌:
帝皇頌
1914年的奥匈帝国
首都維也納(第一)[1]布達佩斯(第二)
常用语言官方:
德語匈牙利語
宗教羅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遜尼派1908年后
政府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同君連合
皇帝國王 
 1848-1916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首)
 1916-1918
卡爾一世与四世(末)
奧地利首相 
 1867-1871
弗里德里希·冯·博伊斯特(首)
 1918
海因里希·拉瑪什(末)
匈牙利宮相 
 1867-1871
安德拉希·久洛(首)
 1918
哈迪克·亚诺什(末)
立法机构奧地利帝國議會
匈牙利王國議會
奧地利上議院
匈牙利貴族院
奧地利眾議院
匈牙利眾議院
历史时期普奧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1867年3月1日
 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1918年10月28日
 斯-克-塞国独立
1918年10月29日
1918年11月25日
 解体
1918年11月11日
 解体条约1
1919年1920年
面积
1910年676,615平方公里
1914年676,615平方公里
人口
 1907年
48592000
 1910年
51390223
 1914年
52800000
货币萊茵盾
奧匈帝國克朗(1892-1916)
先前国
继承国
奧地利帝國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
匈牙利民主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波蘭第二共和國
羅馬尼亞王國
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
意大利王國
塞爾維亞王國
巴纳特共和国
今属于
1)《聖日耳曼條約》簽於1919年9月10日;《特里亞農條約》簽於1920年6月4日。

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兩國在法定意义上都是平等的獨立國家,但國際社會普遍看待奧匈帝國為一個統一的實體。奧匈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唯獨外交和國防這兩項需交由帝國的中央政府管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国[7][8],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稍遜于俄羅斯和德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英国[9],尤其是军火制造业中较为发达;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10][11]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12],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13],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約瑟夫·斐迪南大公被19歲的塞爾維亞黑手会[14]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羅馬尼亞继承[15]

奧匈帝國還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末期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逐漸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

建立

奥地利历史
历史系列条目
匈牙利历史
匈牙利主题

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原因是和解。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1804年-1867年)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單一制國家,而且是淩駕於普鲁士之上,能左右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統一步伐的中歐霸主。[16]但19世纪中叶,这个帝国的国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使它喪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奧地利歷史領土,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联之外,雖然德國地區和意大利地區從來就不是奧地利的領土,但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透過王室聯姻和佔據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邦聯的主導地位的方法(作為永久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德意志邦聯主席國)來控制非本國領土地區並把她們加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隨著德國和意大利的統一,奧地利失去了全部在中歐的勢力範圍,因為自己和德國俄國是盟友(三帝同盟)而意大利王國和法國德國亦是盟友關係,所以奧地利已經不能再插手已經被層層聯盟關係所捆綁住的自己原本的勢力範圍(除普魯士王國外的整個德國,尤其是南德,意大利王國倫巴地-米蘭威尼斯地區,俄國的小波蘭地區,被法國保證中立的瑞士),進而只能轉向由孱弱不堪的「歐洲病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控制的巴爾幹地區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奧地利帝國境內的匈牙利王國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尤其是以匈牙利貴族為代表),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造成了空前的叛亂。匈牙利人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國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在1848年革命中奧皇斐迪南一世也被退位。匈牙利的馬扎兒民族是奧地利帝國中第二大民族,而且它的面積占了帝國的約二分之一;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脫離奧地利獨立,新登基的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不得不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安撫性質的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

一些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与所有民族主義領導份子谈判,来建立一个联邦国家,因為他们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讓匈牙利王國的勢力大為增強,並且遭到其餘民族更強大更激烈的反对和不滿。當時,斯拉夫民族為中心的其他少數民族(這裡的『少數』並不代表她們的民族數量真的很少,而是指無法向主流民族一樣擁有自由平等的權利)亦曾要求參予政權,建立多元政府。以下是各種解決方案(其中順序為帝國內地位高低的排序):

  • 二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
  • 三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安德拉西設想的方案)
  • 三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所有斯拉夫人,費迪南大公設想的方案)
  • 五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羅地亞人)
  • 五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奧地利帝國境內捷克人與波蘭人+匈牙利帝國境內克羅地亞人與羅馬尼亞人)
  • 七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羅地亞人+波蘭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
  • 七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蘭人+克羅地亞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和烏克蘭人等所有其餘民族)

但以上這些方案基於奧地利皇室和匈牙利貴族的反對,因為奧地利的德意志人擔心給予太多民族的自治權會導致他們最終獨立成新的國家,而匈牙利貴族則擔憂其他民族把自己和奧地利德意志人的權力瓜分走,所以除了第一種方案以外,其餘的都遲遲無法生效以至於最終被廢除。弗朗茨·约瑟夫无法忽视從瑪利亞特蕾莎時期開始就在奧地利境內一直保有特殊地位的匈牙利大贵族势力,而这些擁有眾多私人軍隊和地產農奴的大贵族們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在這之上的一概否決;在百般妥協之下,而奥匈二元帝国遂正式成立。[17]匈牙利的大贵族們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来证明匈牙利在帝国内的特权,他们还要求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这个议会设立的法律在历史上归属匈牙利王国的地区有效,保证匈牙利人(尤其是其大中小贵族和市民阶层的精英學者,藝術家音樂家,資本家商人)在其中占多数,而国内众多的罗马尼亚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数民族则和舊奧地利帝國甚至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的時候一樣,基本上无权。

政府结构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加利西亚克罗地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18],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

兩个议会各派出一个代表团,各六十人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及其他議案討論,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不過總括來說,議會的聯席是沒有甚麼真正的權力,因為它僅能互相提出照會,在奧、匈兩代表團兩次照會均無法達成共識時,才分別進行表決,由始至終它都不能對中央的事務進行共同辯論及質詢。

行政上,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非議會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征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

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资源。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在帝國組成初期,奧地利部份負擔帝國總體開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負擔百分之三十。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匈牙利负担比率仅上升到36.4%。[19]

外交

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部长经常进行外交关系谈判、磋商。[20]奥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区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态度也稍不相同。布达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国的扩大会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响变小。不过,帝国政府与德国在1879年结成德奥同盟,对付俄罗斯和法國的同盟,则受到两个地区政府的欢迎,因为它们都将俄罗斯看作最大的军事威胁。

1878年柏林条约,奥匈帝国于1878年8月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08年10月它正式被并入帝国。这块地方被作为双方共同管理地区,并被配属于财政部管理。为解决这个不正常的状况,一些维也纳的政治家考虑将这块地区,与帝国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占多数的地区,合并为帝国的第三个地区。当地的克罗地亚人可能较为亲近维也纳,而非布达佩斯。

领土

奥匈帝国正式名称
汉语: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
德語:
匈牙利語
義大利語
英語:

领土的大致划分

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包括斯洛文尼亚奥地利大公国历史领土);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波希米亚摩拉维亚等原神圣罗马帝国成员国,以及自波兰威尼斯共和国所得之加里西亚伊斯特利亚滨海省份及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莱塔河以东的部分、即匈牙利王國;但不僅包括匈牙利本土,而且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等匈牙利王国历史领土。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聖史蒂芬王冠领』。聖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国王,他后来被尊为圣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新吞併的領土,是德國為奧國在普奧戰爭中丟失的意大利領土而做的補償。吞併后奧匈超越俄羅斯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成為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勢力,間接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當時中国清朝,奥匈帝国还佔有它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租界—1030亩的天津奥租界(除上海公共租界)。雖然簡稱為“奧租界”,但實際上租界內的建築物全是模仿匈牙利首府布達佩斯而建造的。奥匈帝国曾以此为八国联军中的奥军基地镇压义和团之乱

1873年奥匈帝国探险家发现位于北冰洋的一个群岛,并以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命名,但未派人驻守。1926年蘇聯確認了此群島的主權。

本土行政區劃

内莱塔尼亚的王国和帝國领地(奧地利部分):
奥匈帝国行政區劃

奥匈帝国内的王国及国家:
内莱塔尼亚[21]:1. 波希米亚,2. 布科维纳,3. 卡林西亚,4. 卡尼鄂拉,5. 達爾馬提亞,6. 加利西亚,7. 滨海省份,8. 下奧地利,9. 摩拉維亞,10. 萨尔茨堡,11. 西里西亚,12. 施蒂利亚,13. 提羅爾,14. 上奧地利,15. 福拉尔贝格外莱塔尼亚[22]:16. 匈牙利王国,17.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帝国直辖省份:18.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外莱塔尼亚和王國領地(匈牙利部分):
波斯尼亞帝國直轄區:

波斯尼亚属于独立的帝国直辖省份,由匈牙利和奥地利共同管理。

人口統計

地區和人口

地區 領土 (km2) 人口
奧地利帝國300,005 (≈48% )28,571,934 (≈57.8% )
匈牙利王國325,411 (≈52% )20,886,487 (≈42.2% )
波斯尼亞和赫塞哥維納51,0271,931,802
桑扎克(統治到西元1909年)[23]8,403135,000
匈牙利帝國的傳統服飾(19世紀末)

城市规模

资料来源:奥匈帝国1910年人口普查[24]

排名 城市名 人口
1. 維也納 3,668,322人
2. 布達佩斯 2,883,630人
3. 布拉格 2,032,026人
4. 布爾諾 1,951,886人
5. 克拉科夫 1,825,737人
6. 的里雅斯特 1,529,510人
7. 利沃夫 1,026,113人
8. 格拉茨 751,781人
9. 塞格德 518,328人
10. 苏博蒂察 394,610人
11. 德布勒森 190,764人
12. 切尔诺夫策 87,100人

語言

在奧地利帝國部分(Cisleithania),1910年的人口普查記錄日常使用的語言,猶太人經常使用德語作為使用語言。36.8%的人口將德語作為母語,超過71%的居民平常使用德語。

在匈牙利王國部分(Transleithania),人口普查主要以母語為基礎,48.1%的人口將匈牙利語作為母語。但不包括克羅地亞 - 斯拉沃尼亞自治區,匈牙利王國超過54.4%的居民以匈牙利語為母語(包括猶太人)。

奧匈帝國語言分佈
德語24%
匈牙利語20%
捷克語13%
波蘭語10%
羅塞尼亞語8%
羅馬尼亞語6%
克羅地亞語5%
斯洛伐克語4%
塞爾維亞語4%
斯洛文尼亞語3%
義大利語3%
語言 人數 %
德語 12,006,521 23.36
匈牙利語 10,056,315 19.57
捷克語 6,442,133 12.54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5,621,797 10.94
波蘭語 4,976,804 9.68
羅塞尼亞語烏克蘭語 3,997,831 7.78
羅馬尼亞語 3,224,147 6.27
斯洛伐克語 1,967,970 3.83
斯洛文尼亞語 1,255,620 2.44
義大利語 768,422 1.50
其他 1,072,663 2.09
總數 51,390,223 100.00
蒂羅爾的傳統服飾
內萊塔尼亞語言使用 (奧地利帝國) (1910年普查)[25][26]
領地 常見語言 其他語言(超過 2%)
波希米亞 63.2% 捷克語 36.45% (2,467,724) 德語
達爾馬提亞 96.2%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2.8% 義大利語
加利西亞 58.6% 波蘭語 40.2% 烏克蘭語  1.1% 德語
下奧地利 95.9% 德語  3.8% 捷克語
上奧地利 99.7% 德語  0.2% 捷克語
布科維納 38.4% 烏克蘭語 34.4% 羅馬尼亞語 21.2% 德語  4.6% 波蘭語
克恩頓 78.6% 德語 21.2% 斯洛文尼亞語
卡尼奧拉 94.4% 斯洛文尼亞語  5.4% 德語
薩爾茨堡公國 99.7% 德語  0.1% 捷克語
奧屬西里西亞 43.9% 德語 31.7% 波蘭語 24.3% 捷克語
施蒂利亞 70.5% 德語 29.4% 斯洛文尼亞語
摩拉維亞伯國 71.8% 捷克語 27.6% 德語   0.6% 波蘭語
戈里齊亞和格拉迪斯 59.3% 斯洛文尼亞語 34.5% 義大利語  1.7% 德語
第里雅斯特 51.9% 義大利語 24.8% 斯洛文尼亞  5.2% 德語  1.0%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伊斯特拉邊界 41.6%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36.5% 義大利語 13.7% 斯洛文尼亞語  3.3% 德語
提洛伯 57.3% 德語 42.1% 義大利語
福拉爾貝格邦 95.4% 德語  4.4% 義大利語


外萊塔尼亞語言使用 (匈牙利王國) (1910年普查)[27][28][29]
語言 匈牙利本部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人口數 % 人口數 %
匈牙利語 9,944,627 54.5% 105,948 4.1%
羅馬尼亞語 2,948,186 16.0% 846 <0.1%
斯洛伐克語 1,946,357 10.7% 21,613 0.8%
德語 1,903,657 10.4% 134, 078 5.1%
塞爾維亞語 461,516 2.5% 644,955 24.6%
羅塞尼亞語 464,270 2.3% 8,317 0.3%
克羅地亞語 194,808 1.1% 1,638,354 62.5%
其他和未表態的 401,412 2.2% 65,843 2.6%
總數 18,264,533 100% 2,621,954 100%

歷史地區:

地區 母語 匈牙利語 其他語言
外西凡尼亞 羅馬尼亞語 – 2,819,467 (54%) 1,658,045 (31.7%) 德語 – 550,964 (10.5%)
上匈牙利 斯洛伐克語 – 1,688,413 (55.6%) 881,320 (32.3%) 德語 – 198,405 (6.8%)
佛伊弗迪納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 601,770 (39.8%) 425,672 (28.1%) 德語 – 324,017 (21.4%)
羅馬尼亞語 – 75,318 (5.0%)
斯洛伐克語 – 56,690 (3.7%)
外喀爾巴阡州 羅塞尼亞語 – 330,010 (54.5%) 185,433 (30.6%) 德語 – 64,257 (10.6%)
里耶卡 義大利語 – 24,212 (48.6%) 6,493 (13%)
  •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 13,351 (26.8%)
  • 斯洛文尼亞語 – 2,336 (4.7%)
  • 德語 – 2,315 (4.6%)
布根蘭邦 德語 – 217,072 (74.4%) 26,225 (9%) 克羅地亞語 – 43,633 (15%)
普雷克穆列 斯洛文尼亞語 – 74,199 (80.4%) – 1921年 14,065 (15.2%) – 1921年 德語 – 2,540 (2.8%) – 1921年

宗教

奥匈帝國的宗教分佈
地區/宗教 全國 内萊塔尼亞 外萊塔尼亞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维那
天主教 76.6% 90.9% 61.8% 22.9%
新教 8.9% 2.1% 19.0% 0%
東正教 8.7% 2.3% 14.3% 43.5%
猶太教 4.4% 4.7% 4.9% 0.6%
伊斯蘭教 1.3% 0% 0% 32.7%

[30]

奧地利帝國宗教:[31]

宗教 人口數(%)
羅馬天主教79.1% (20,661,000)
東儀天主教12% (3,134,000)
猶太教4.7% (1,225,000)
東正教2.3% (607,000)
路德宗1.9% (491,000)
其他和無宗教14,000

匈牙利帝國宗教:[32]

宗教 匈牙利本部 & 阜姆自由邦 克羅地亞和斯拉沃尼亞
羅馬天主教49.3% (9,010,305)71.6% (1,877,833)
加爾文宗14.3% (2,603,381)0.7% (17,948)
東正教12.8% (2,333,979)24.9% (653,184)
東儀天主教11.0% (2,007,916)0.7% (17,592)
路德宗7.1% (1,306,384)1.3% (33,759)
猶太教5.0% (911,227)0.8% (21,231)
特蘭西瓦尼亞一神教會0.4% (74,275)0.0% (21)
其他宗教或無宗教0.1% (17,066)0.0 (386)

民族區域分佈

奥匈帝国民族组成,1910年
奥匈帝国民族组成
德意志人24%
马扎尔人20%
捷克人13%
波兰人10%
乌克兰人8%
罗马尼亚人6%
克罗地亚人5%
斯洛伐克人4%
塞尔维亚人4%
斯洛文尼亚人3%
意大利人3%

在帝国的两个部分起支配作用的两个民族其实都是少数民族:在奥地利部分,日耳曼人只佔36%,而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数。

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同时在匈牙利部分,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统治挑战。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还争取与新成立的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王国合并。

相对于在奥地利部分的日耳曼统治者来说,匈牙利的统治者更不愿交出他们的权利。但1868年,在他们获得自主权一年后,他们授予克罗地亚王国部分自主权。

奥匈帝国内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语言的问题。哪些语言是官方语言或官用语言总是一个问题。少数民族总是希望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教育他们自己的语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奥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亚将捷克语和德语作为同等的内部官方语言,结果受到整个帝国日耳曼民族主义者的抨击。最后这位首相被解任。

經濟

在其存在的51年間,奧匈帝國的經濟發展很快。經濟GDP總量佔世界7.5%(美15.0%、整個英聯邦14.8%(英國本土為10.7%)、德13.3%、法10.5%、俄5.1%、清4.9%、日4.1%、3.9%、土耳其3.7%、比利時2.5%、荷蘭2.3%、瑞典(包括挪威)2.0%、西班牙1.7%、葡萄牙、1.2%、丹麥1.1%、瑞士1.0%),世界第五。技術的改進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在這51年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播到整個帝國。舊的封建主義制度不斷消失。維也納附近、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捷克和布達佩斯是經濟發展的中心。19世紀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

整個帝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差相當大。總的來說西部的發展比東部高得多。20世紀初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高。從1870年到1913年,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45%。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英國1.00%,法國1.06%,德國1.51%),這個發展速度是比較高的。但國家的經濟發展的來說還是落後於其它國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較晚。英國的數字約是奧匈帝國的三倍,德國是它的兩倍。這個粗的比較還無法體現帝國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性。

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1841年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從維也納出發在西部建立了一個鐵路核心。此時政府認識到鐵路的軍事意義,因此開始在其建設上大量投資。布拉格布達佩斯克拉科夫威尼斯格拉茨盧布爾雅那布拉迪斯拉發都被聯入鐵路網。到1854年為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達2000公里,其中約60-70%為國有。由於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亞戰爭帝國政府為解決其經濟困難開始將其鐵路出售給私人投資者。

從1854年到1879年幾乎所有的鐵路建設都是由私人投資完成的。在奧地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7952公里,在匈牙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5839公里。許多新的地區被連入鐵路網,現有的鐵路網被連接到一起。在此之前奧匈帝國的主要運輸工具是船運,鐵路網的發展使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得以協調。

1879年後政府開始慢慢地重新將鐵路網國有化。其主要原因是1870年代的經濟蕭條使私人企業對鐵路的投資減緩了,無法滿足政府的要求。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修建了25000公里鐵路,大多數是補充已有的鐵路網。在東部也建立了新的鐵路。一些地區一直到此時才接通鐵路。鐵路網大大地降低了帝國內的運輸費用,為其內部經濟打開了新的市場。

解體

在奥匈帝国领土在1936年的歐洲

1918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已展開了整整四年,而战事对奧匈帝國越来越不利。虽然四年的戰爭中奥匈帝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最佳时機,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這麽多不同的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因為戰爭使经济发展停止,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

1918年10月,德奧的盟友保加利亞王國停戰後,協約國部隊解放了塞爾維亞並開始進入奧匈帝國後奧皇卡尔一世接受美國的十四點協議讓境內的民族自立國家並建立聯邦制帝國,不料各民族自行獨立建國導致奧匈帝國解體: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隨之,建立了匈牙利民主共和國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王國,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匈牙利試圖奪回,引發了匈牙利-羅馬尼亞戰爭加利西亞地區被波蘭和烏克蘭瓜分。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國,奧匈停戰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王國和羅馬尼亞組成了小協約國圍攻匈牙利。最終,奥匈帝国在1918年11月3日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推翻了短暫的匈牙利民主共和國,但1919年罗马尼亚王國佔有大半個匈牙利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蘇維埃政府被羅馬尼亞推翻,恢复为一个匈牙利王國,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卡爾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霍尔西成为执政者。解体后的原奥匈帝国领土被新生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王國、波兰第二共和國、南斯拉夫王國和罗马尼亚王國继承。

解體後的國家

(有些國家只是一部份屬於奧匈)

国家政权主要民族首都/首府今属国家其他备注
内莱塔尼亚圣斯蒂芬王冠领的直属领土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德意志人 维也纳  奥地利 从奧匈独立出来。继承了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正式国号叫做奥地利共和国
匈牙利民主共和国 匈牙利人 布达佩斯  匈牙利 斯洛伐克  塞爾維亞罗马尼亚  烏克蘭等都获得了部分领土。 从奧匈独立出来。特里亚农条约对于匈牙利领土的切割造成其国民后续的不满。[33]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捷克人斯洛伐克人 布拉格布拉迪斯拉发  捷克 斯洛伐克 现在分成 捷克 斯洛伐克二国,从奧匈独立出来
外莱塔尼亚以外的领土
 南斯拉夫王国 南斯拉夫人 贝尔格莱德 现在又繼續解體成 塞爾維亞 蒙特內哥羅   斯洛維尼亞 北馬其頓 科索沃 (获得奧匈领土)
 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人 华沙  波蘭 烏克蘭 (获得奧匈领土)
 罗马尼亚王国 罗马尼亚人 布加勒斯特  羅馬尼亞 (获得奧匈领土)
 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人 罗马  義大利 (获得奧匈领土)

解體後遺留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四分五裂。对战胜国来说,按照美國總統伍德罗·威尔逊宣布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多個民族国家是必然發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最初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因為當初不少人认为奥匈帝国的解體,不但無助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反而只會使这个地区的局勢更不稳定。

虽然奥匈分裂出的国家表面上遵从民族自决,但实际民族疆界的划分极其混乱不堪(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而且有些直到战前都拥有过完整历史疆界国家(例如匈牙利)惨遭肢解,而有些组成民族不同、本不应草率合并的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却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属於他们领土。这些民族和历史疆域的划分非但没有使得东欧和巴尔干人民过上自给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这些小国專注於互相攻擊。

这些国家中大部份的基础工农建设、财政贸易结构、教育军事体系基本沿用奥匈的老路,却又因为国内市场迅速萎缩、原料人力严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奥匈时代那样各司其职的进行产业分工。虽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便利条件,但因为政治上的敌对和高额的关税壁垒而不能发挥原本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家虽然从奥匈帝国获得了独立,但无论从国际地位、经济状况(这一点除捷克以外)、和军队实力都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相提并论,有些国家人民(例如:在波蘭的烏克蘭人、在南斯拉夫的克羅地亞人)的生活水平和國際地位甚至還不如在奥匈还存在时候。

加之很多国家刚独立,民族主义的气焰正浓、为本國争取利益而不擇手段,结果让今后直至现在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一戰後的納粹勢力入侵和二戰後被加入共產主義陣營,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因為奧匈帝國解體,導致中歐地區的權力真空。以前這些小國還能由於自己的皇帝和國王有著自己國家人的血統而感到統一和自豪,到放到遠遠不及奧匈的現在,重新躋身世界大國已經是個遙不可及的幻想,这比在統一狀態下的奥匈种下的苦果更加难以调解。

旗帜与纹章

旗帜

尽管奥匈帝国没有官方的共同国旗(奥地利地区使用黑黄旗,匈牙利地区使用带有匈国徽的红白绿三色旗),在需要使用国旗时,奥匈帝国通常使用在1869年设计的旗帜代替国旗使用,地位等同于国旗。但是,奥匈帝国海军直到1918年仍在使用他们从1787年就开始使用的奥地利舰艏旗。

纹章

奥匈帝国的“国徽”存在着多种版本。

同样地,奥、匈两部分拥有自己的纹章。

參見

備註

  1. 舊譯奧斯馬加(匈牙利語音譯),正式名稱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德語:;匈牙利語:)。

参考文献

引用

  1. Citype – Internet – Portal Betriebsges.m.b.H. . Wien-vienna.com. [11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23日).
  2. Austria.(2010).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In April 1897 he issued a famous language ordinance that introduced Czech as a language equal to German even in the“inner service”—i.e.,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3. http://www.google.com/search?tbm=bks&hl=com&q=%22official+languages+of+austria+hungary%22&btnG=
  4. Volkszählung vom 31. Dezember 1910, veröffentlicht in: 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 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 Wien 1911.
  5. . Thomasgraz.net. [11 September 2011].
  6. . 1911encyclopedia.org. [5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9日).
  7.  Headlam, James Wycliffe. . Chisholm, Hugh (编). 3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2–39. 1911.
  8. Schulze, Max-Stephan.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ia-Hungary's Machine-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p. 295. Peter Lang (Frankfurt), 1996.
  9. Publishers' Associatio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 1930: 355.
  10. Contributors: Austria. Österreichische konsularische Vertretungsbehörden im Ausland; Austrian Information Service, New York. . 1965: 17.
  11. Minahan, James. Miniature Empires: 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ly Independent States, p. 48.
  12. " Jayne, Kingsley Garland. . Chisholm, Hugh (编). 4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279–286. 1911.
  13. . world.huanqiu.com. [2021-01-18].
  14. Microsoft Encarta: The height of the dual monarchy
  15. Seton-Watson, R. W. "The Austro-Hungarian Ausgleich of 1867."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19.53/54(1939): 123–40.
  16. Tihany, Leslie C. "The Austro-Hungarian Compromise, 1867-1918: A Half Century of Diagnosis; Fifty Years of 2.2(1969): 114–38.
  17. . BBC News. 3 February 2000.
  18. Günther Kronenbitter: "Krieg im Frieden". Die Führung der k.u.k. Armee und die Großmachtpolitik Österreich-Ungarns 1906–1914. Verlag Oldenbourg, Munich 2003, ISBN 3-486-56700-4, p. 150
  19. F.R. Bridge, From Sadowa to Sarajevo: The Foreign Policy of Austria-Hungary 1866-1914(1972)
  20. "Britannica 1911". 1911encyclopedia.org. Retrieved 24 March 2012.
  21. "Britannica 1911". 1911encyclopedia.org. Retrieved 24 March 2012.
  22. . Mtholyoke.edu. [9 April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April 2016).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23. Kogutowicz Károly, Hermann Győző: Zsebatlasz: Naptárral és statisztikai adatokkal az 1914. évre. Magyar Földrajzi Intézet R. T., Budapest 1913, S. 69, 105.
  24. . [3 Febr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November 2016).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25. 来源:1910年12月31日的人口普查,刊于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维也纳,1911年。
  26.  Wolfsgruber, Cölestin. . 2.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07.
  27. 1910. évi népszámlálás adatai. (Magyar Statisztikai Közlemények, Budapest, 1912. pp 30–33)
  28. Tucker, Spencer; Priscilla Mary Roberts (2005).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1 ed.). ABC-CLIO. p. 1183. ISBN 978-1-85109-420-2. "Virtually the entire population of what remained of Hungary regarded the Treaty of Trianon as manifestly unfair, and agitation for revision began immediately."

书籍

  • Jászi, Oszká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Habsburg Monarch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 Macartney, Carlile Aylmer The Habsburg Empire, 1790–1918, New York, Macmillan 1969.
  • Mark Cornwall(ed.)The Last Years of Austria–Hungary in Exeter Studies in History.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Exeter. 2002. ISBN 0-85989-563-7
  • Sked Ala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Habsburg Empire, 1815–1918, London : Longman, 1989.
  • Taylor, A.J.P. The Habsburg monarchy, 1809–1918 : a history of the Austrian Empire and Austria-Hungary, London : Penguin Books in assoc. with Hamish Hamilton, 1964, 1948
  • .(ed.: Rudolf Rothaug), 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 Vienna, 19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