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松

蕭如松英文Xiao Ru-Song1922年9月20日-1992年4月14日),來自新竹縣北埔鄉,為台灣客家籍當代水彩畫家;於1950年起,畫風大致以印象立體野獸派等藝術作品,並融合傳統東方書法的線條與筆觸,創出獨樹一格的繪畫風格。先後多次參加省展台陽展、青雲展、全省教職員美展均獲得極高的榮譽,並得到省展免審查的認定[1]

蕭如松
出生1922年9月20日(大正11年)
日治臺灣臺北州臺北市艋舺
逝世1992年4月14日(民國81年)
 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縣竹東鎮
国籍 中華民國
知名于水彩畫
知名作品《太湖之山》、《紅衣少女》、《花》、《檸檬》、《梨》、《石榴》、《麥》、《貝殼》、《初夏》、《北風》等作品

生平簡介

1922年出生於臺北市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本籍為新竹縣北埔鄉,原從小講日語,後因政權迭替下,才開始自修華語以謀職為生。返鄉後,就讀於新竹師範(今新竹教育大學)演習科,便長居於新竹縣竹東鎮,迄今近半個世紀以來不曾離開過[2]。年幼時因接受日式教育,影響其日後一絲不苟的“蕭氏美術課”作風,凡是上美術課前必須先打掃教室,使受教學子深刻印象;在生活態度中,早上五點起床,七點準時到校的規律生活,亦獲得“叫太陽起床的人”之稱號[3]。同時熱愛鄉土,深耕台灣,後成為“新竹縣之美詮釋者”;更成為台灣美術史上極具重要的水彩畫家。[4]

作品風格

蕭如松先生之畫風大致以印象立體野獸派等藝術作品,其風景畫以“畫我家鄉”、“膠彩水墨畫”獨樹一格,並與其他風格交錯並行;繪畫風格可分青年、中年、晚年之三個年齡時期[5][6]

青年時期

  • 早期與野獸派風格:《野草》、《檸檬》、《凌晨瓦窯場》、《崖》、《洋蘭》等作品。

中年時期

  • 抽象幾何風格:《室內》、《靜物》、《窗邊》等作品。
  • 玻璃與窗的對話風格:《風景》、《絲瓜》、《畫室》、《靜物》、《綠蔭》等作品。
  • 藍青色時期:《燕麥》、《草莓》等作品。
  • 橢圓形時期:《面盆寮所見》、《雨季》、《哈密瓜》、《夜市》等作品。
  • 人物群像時期:《春》、《人物》等作品。
  • 焦彩水墨畫:《信》、《仕女逛畫廊》等作品。
  • 畫我家鄉:《山》、《頭前溪》等作品。

晚年時期

  • 簡素化變形時期:《少女》、《窗》、《噴水池》等作品。

年表

以下為蕭如松先生之年表,期間參與無數次美術展(未納入此年表)、活動,以下表所示該年事件[7]:

年份 事件
1922年9月20日出生於臺北市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
1929年就讀臺北市南門尋常小學校(1929年至1935年)
1935年就讀臺北州立臺北第一中學校(1935年至1940年)
1939年入選第五屆臺陽美展
1940年考取臺北第二師範,就讀臺灣總督府新竹師範演習科(1940年至1942年)
1942年新竹師範畢業,分配至高雄千歲公學校任教(1942年3月至1945年7月)
1943年結識鄞廷憲先生
1945年因身體不佳回新竹療養。至新竹縣竹東鎮竹東國小任教(1945年11月至1948年11月)
1946年新竹市美展入選、新竹市書道入選;任新竹市國民學校美術專科指導委員會圖畫科指導員
1949年與陳翠霞女士結婚;至臺北市福星國校任教(1949年2月至1950年3月);參加第十二屆臺陽美展
1950年新竹縣竹東鎮中山國小任教(1950年4月至1951年7月)
1951年新竹縣竹東鎮芎林國中任教1951年10月至1958年7年)
1952年參加新竹縣第二屆美術展覽會社會組圖畫部成績優異;榮獲新竹縣美術展優秀作家獎;與李澤藩教授出席新竹縣展覽會
1953年長子蕭正竹誕生
1954年參加第八屆青雲美展入會青雲美術協會為會員
1955年新竹縣美展審查委員
1956年榮獲新竹縣政府「學術研究」獎
1957年榮獲臺北第三屆西區扶輪社美術獎;榮獲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優良教師獎
1958年新竹縣縣立竹東中學任教(1958年8月至1961年7月)
1961年新竹縣省立竹東高級中學任教(1961年8月至1988年2月)
1964年台陽美術協會為會員
1968年設計竹東高中校園雕塑作品「鐘台」
1972年榮獲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工作屆滿卅年獎;榮獲中國畫學會六一年度最優水彩畫金爵獎
1973年九月廿八日,榮獲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特殊優良教師獎
1975年參加第三十屆省展任評審委員
1976年參加第卅一屆省展任評審委員
1978年參加第卅三屆省展任評審委員
1979年參加第卅四屆省展任評審委員
1980年參加第卅五屆省展任評審委員;參加六十九年度文藝季活動-歷屆省展得主作家邀請展
1982年九月榮獲台灣省竹東高級中學教師楷模,同月十四日,榮獲台灣省資深教師師鐸獎
1984年二月廿九日「馬公輪」沈船 事件,致使生平最大幅的作品慘遭沉淪。
1985年一月,參加中日美術展榮獲行政院一等服務獎章證書;五月卅日,榮獲新竹縣政府指導學生美術獎
1988年二月,新竹縣省立竹東高中退休
1990年參加第四十五屆省展任評審委員
1991年十一月十四日,榮獲第十四屆吳三連文藝獎(西畫類);十一月廿一日,李登輝總統接見第十四屆吳三連文藝獎得獎人
1992年參加第四十七屆省展任評審委員;四月十四日上午七時,心肌梗塞病逝家中

名言

蕭如松先生參加過44次省展、46次 台陽展、32次青雲美展、教職員美展、青文美展,以及國際性美術展覽等;作品高達四百九十七件,是一位卓越之實踐美術畫家[8]。以下,為蕭如松先生於1980年11月30日對自己承諾所言: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蕭如松
  1. 歷史沿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蕭如松藝術園區
  2. 生平簡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財團法人吳三連獎基金會
  3. 叫太陽起床的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蕭如松網路美術館
  4. . Plurk Paste.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5. 蕭如松靜謐之聲_作品賞析 存檔,存档日期2014-02-21. 智邦藝術空間
  6. 蕭如松-蕭氏藝術風格論述 存檔,存档日期2014-02-22. 羅海資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7. «如沐松風蕭如松紀念畫» 凌春玉製 新竹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8. 三、走進蕭如松的繪畫世界 «認識蕭如松» 文化部指導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