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科

蘭科学名:)植物俗称蘭花,是開花植物中的第二大[2],是最多樣、最廣布的科之一。花朵艷麗的熱帶蘭花通常叫做洋蘭,亦叫胡姬花。洋蘭並不一定是外來種,大中華地區亦有豐富的野生洋蘭資源。[3]

蘭科
化石时期:55–0 Ma
PreЄ
四种兰花的花(左上顺时针起):聖字蝴蝶蘭Phalaenopsis hieroglyphica)、叶蜂眉兰Ophrys tenthredinifera)、条叶颚唇兰Maxillaria tenuifolia)、同色兜兰Paphiopedilum concolor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Juss., 1789[1]
模式属
红门兰属 Orchis
Tourn. ex L.
亞科
兰科植物分布范围

蘭科现有870,大约有28,000个物種[4][5][6],和另外100,000餘個園藝家培養的交配種和變種。中國有171屬1247種以及許多亞種、變種和變型。臺灣有104屬478種。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为《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6]。它与菊科是开花植物的两个最大的科,但因成員數量不斷變化而無法確定哪个科更大。兰花的物种数量几乎与真骨鱼类相等,是鸟类的两倍多,更是哺乳动物的四倍,大约占了所有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约6-11%。最大的属是石豆兰属()(约2000种),然後依序為树兰属()(约1500种),石斛蘭屬()(约1400种)和腋花兰属()(约1000种)。

除了南北二極外,蘭科植物廣泛分佈於全世界,尤以亚洲南美洲热带地区的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常見的栽培品種有蕙蘭春蘭寒蘭建蘭墨蘭石斛蘭兜蘭蝴蝶蘭萬代蘭文心蘭嘉德麗雅蘭等,而常见野生兰花包括绶草石豆兰石斛蘭兜蘭春蘭萬代蘭杓兰贝母兰独蒜兰石仙桃鹤顶兰虾脊兰指甲兰等,中药中天麻石斛白及山慈菇的基原植物都来自兰科。

某栽培种蝴蝶蘭的高分辨率圖像

特點

蘭花由於植物區系的極度複雜性,的所有特征都充分表现对昆虫授粉的高度适应性,並與真菌建立共生關係,故常與菊科被認為是植物演化的頂點。如兜蘭花朵發展出如迷宮般的結構去確保昆蟲能粘上花粉;大彗星風蘭與唯一替其傳播花粉的蛾發展出獨一無二的共生關係;蜂蘭飛鴨蘭鐵錘蘭屬的品種更會透過令授粉媒介誤認其為交配對象而得以傳播花粉。

蘭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生活方式有地生(如紅門蘭白芨綬草等)、附生(或有岩生,絕大部分蘭花皆有附生習性)和最奇特的腐生(如天麻山珊瑚上鬚蘭蕙蘭屬大根蘭多根蘭等等),也有少数为攀缘藤本(如香草蘭),有须,附生的有气根;直立、悬垂或攀缘;单互生,有叶鞘;因與昆蟲的授粉模式而特化出唇瓣,花器構造複雜;假鳞茎是兰科植物特有的器官,主要见於附生兰。有些品種的花朵大型而美丽,而且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因此常作为花卉栽培观赏。

分类

春蘭 Cymbidium goeringii

早期的分類系統(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將蘭科與水玉簪科分類於微子目內,在1998年發表的APG 分類法中歸於仙茅目中,而2009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則將其列於天門冬目[1]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五个亚科已经被识别。下面的分类是根据1998年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制定的。它代表了到那个时候大多数植物学家已经持有的观点。它是被植物形態學研究支持,但从未在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中得到强烈支持。

擬蘭亞科: 2属和16种, 亚洲西南部

杓蘭亞科: 5属和130种, 世界温带地区、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

 Monandrae 

香莢蘭亞科: 15属和180种, 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北美洲东部

樹蘭亞科: 超过500属和大约20,000种,世界性

蘭亞科: 208属和3,630种,世界性

在2015年,一项系统发生学研究[7]显示强大的统计学支持兰花系統發生樹的以下拓扑结构,使用来自7个基因的9kb质体和核DNA,并在同一年通过系统发生学研究确认了的拓扑结构[8]

擬蘭亞科

香莢蘭亞科

杓蘭亞科

樹蘭亞科

蘭亞科

  • 主條目:蘭科屬列表

超過800個屬。以下列表是蘭科主要的屬:

保护

兰科植物所有种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受到威胁的因素包括生境破碎化、过度采集、繁殖限制因素较多、环境适应性差等[2]

文化象徵

新加坡种植兰花

蘭花與象徵價值有許多聯繫。

蘭花在中國常被稱為王者之香,擁有別於牡丹或玫瑰等濃艷的名花的獨特鑑賞價值。

國蘭的概念

華夏民族對蘭花的喜愛自古有之。《詩經·鄭風·溱洧》有:“溱與洧,方渙渙兮,仕與女,方秉蕑兮。”《離騷》吟:“ 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中國的蘭科植物計有6個亞科、17個、26個亞族及173個大約1000餘種,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臺灣原生蘭約有95個。其中,蘭屬建蘭組()产于大中華地區者通稱國蘭

象徵

在中國文化中,蘭与合称四君子

蘭花为新加坡國花

参考文献

  1.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9, 161 (2): 105–121 [26 June 2013]. doi:10.1111/j.1095-8339.2009.00996.x.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5-25).
  2. Zhang, Lingling; Liu, Ziyue; Wang, Ruijiang. . Biodiversity Science. 2020-07-20, 28 (7): 787. doi:10.17520/biods.2019400.
  3. 史军. . 果壳网. 2011-09-01 [2019-02-23].
  4. Christenhusz, M. J. M. & Byng, J. W. . Phytotaxa (Magnolia Press). 2016, 261 (3): 201–217 [2016-11-26]. doi:10.11646/phytotaxa.26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
  5. . World Checklist of Selected Plant Families. [2015]. (See External links below).
  6. 金伟涛; 向小果, 金效华. .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2): 237–242 [2015-05-04]. doi:10.17520/biods.2014268.
  7. Guillaume Chomicki; Luc P.R. Bidel; Feng Ming; Mario Coiro; Xuan Zhang; Yaofeng Wang; Yves Baissac; Christian Jay-Allemand & Susanne S. Renner. . New Phytologist. 2015, 205 (3): 1330–1341. doi:10.1111/nph.13106.doi:10.1111/nph.13106
  8. Thomas J. Givnish, Daniel Spalink, Mercedes Ames, Stephanie P. Lyon, Steven J. Hunter, Alejandro Zuluaga, William J.D. Iles, Mark A. Clements, Mary T.K. Arroyo, James Leebens-Mack, Lorena Endara, Ricardo Kriebel, Kurt M. Neubig, W. Mark Whitten, Norris H. Williams, and Kenneth M. Cameron. 2015. "Orchid phylogenomics and multiple drivers of their extraordinary diversif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2(1814):pages??. doi:10.1098/rspb.2015.1553.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蘭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蘭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