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針

螫針英語:),又稱為螫刺毒針刺針,是一種銳利的器官,可以在許多種動物(多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上發現,用於刺入其他動物的表皮,並將毒液注入其內。

黃蜂的螫針與從其內溢出的毒液

螫針的毒液可以造成劇痛與皮膚腫脹,螫刺部位的不同、昆蟲的種類以及受害者對毒液的敏感度都會影響毒液的作用強度。許多種的黃蜂具有兩種毒腺,其中一個會分泌稱為甲酸毒素,另一個則會分泌性的神經毒素,兩種毒素的毒性都不強,但在混合後就會造成很強的刺激。此外,蜜蜂與黃蜂的叮咬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過敏性休克[1]

胡蜂、部分螞蟻蜈蚣蠍子也具有用螫刺螫咬的能力。

有些的昆蟲會將牠們的螫針留在傷口內,但僅有極少部分的物種有這樣的習性。以蜂來說,全世界超過20,000種的蜜蜂僅有6種蜜蜂具有帶倒鉤的螫針;而黃蜂除了Polybia rejectaSynoeca surinama之外,均具有光滑無倒鉤的螫針可進行重複螫刺。

除了螫針之外,昆蟲也可透過口器叮咬其他動物,除了唾液外還能傳染病原體疾病。除了病原體外,唾液的特定成份有時會造成過敏反應,造成皮膚病變,輕則造成搔癢性風疹塊(例如:蚊子叮咬後的突起)、重則可能造成大片的皮膚紅腫發炎,常被誤認為是螫針的毒液造成。

節肢動物

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黃胡蜂螫刺

節肢動物的螫針多半位於身體的最末端,且會與毒腺相連結,在刺入其他動物的表皮後,將毒液注入其內;常見具有螫針的節肢動物包括蜂、黃蜂以及蠍子[2][3]。此外有一種俗稱為「蠍子甲蟲」的Onychocerus albitarsis,其兩根觸角的末端上具有類似蠍子的螫針,同樣也有和毒腺相連[4]

蠍子的螫針

所有膜翅目的螫針均為特化過後的產卵管[5]。和其他螫針不同的是,蜜蜂的螫針具有倒刺,螫入目標後螫針會自蜜蜂身上脫離並留在目標身上,蜜蜂會在螫入後的數分鐘內死去[2];螫針具有自己的神經節,在螫入後的數分鐘內會繼續鑽入目標的血肉並持續釋放毒素。除了螫針之外,連同螫針留在目標體表的蜜蜂組織也會持續釋放警告性的費洛蒙。這項行為明顯對於個體生存不利,但卻仍有效防止大型動物攻擊蜂巢。蜜蜂具有倒刺的螫針僅有在螫入有彈性的皮膚(例如哺乳動物)時才會脫離蜜蜂身體,如果是昆蟲則蜜蜂仍然能夠重複螫入不會因此而死亡。

其他大部分的蜂均具有可重複叮刺的螫針,儘管黃胡蜂墨西哥蜜黃蜂的螫針也具有倒刺,但因為這些倒刺不如蜜蜂的大,因此在螫入目標後仍然能將螫針抽回[6]

有些黃蜂,例如Polistes versicolor,其螫針毒液中含有大量的血清素,這些血清素被發現至少有兩種用途:用來製造痛覺、或者是造成麻痺效果[7]

蜘蛛不具有螫針,但部分捕鳥蛛具有螫毛;部分毛毛蟲也同樣具有螫毛用於自我防衛。

其他動物

其他動物的螫針包括魟魚尾巴上特化為毒棘的盾鱗、雄性鴨嘴獸後腳踝上的毒刺、以及水母觸手上的刺絲胞[8]

參見

參考文獻

  1. Riches, KJ; Gillis, D; James, RA. . Pathology. 2002, 34 (3): 257–62. PMID 12109787. doi:10.1080/00313020220131327.
  2. Thomas Eisner; Maria Eisner; Melody Siegler.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674-01882-2.
  3. . oxforddictionaries.com. [21 January 2015].
  4. Berkov, Amy; Rodríguez, Nelson; Centeno, Pedro. . Naturwissenschaften. 15 Nov 2007, 95 (3): 257–61. PMID 18004534. doi:10.1007/s00114-007-0316-1.
  5. Shing, H.; Erickson, E. H. . Apidologie. 1982, 13 (3): 203–213. doi:10.1051/apido:19820301.
  6. Greene, Albert; Breisch, Nancy; Golden, David; Kelly, Denise; Douglass, Larry. . Oxford Academic.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7 March 2019].
  7. Welsh, John H., and Carolyn S. Batty. "5-Hydroxytryptamine Content of Some Arthropod Venoms and Venom-containing Parts." Toxic on 1.4 (1963): 165-70. Web.
  8. . oxforddictionaries.com.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