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越南語:),1951年至1976年称第一书记(越南語:),是越南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负责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领导中央书记处工作。1951年至1969年胡志明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时这一职位为党内第二高。胡志明死后越共不再设置党主席,因此总书记成为越南最高领导人的职务。总书记同时还是党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1],为越南人民军实际上的统帅。现任越共中央总书记为阮富仲[2][注 1]。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
---|---|
越南共产党党旗 | |
尊称 | 同志 |
类别 | 政党领袖、最高领导人 |
官邸 | 1A Hùng Vương, Ba Đình, Hà Nội |
任命者 | 中央委员会 |
任期 | 五年, 连任一次(名义上) |
首任 | 陈富 |
设立 | 1930年10月27日 |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
國語字 | |
---|---|
汉喃 |
第一书记 | |
國語字 | |
---|---|
汉喃 |
越南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憲法 |
|
外交 |
政治主题 |
1930年與胡志明合作組織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作為创始人之一的陈富當選为首任党总书记,但在一年后便因其反法活动被当局投入监狱,并于同年在狱中去世[5]。陈富的事实继任者为黎鸿峰——由于中央委员会基本上已不复存在,海外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即成为了党总书记[6]。第三任总书记何辉集于1938年3月去职,并于5月被当局逮捕[7]。第四任总书记阮文渠于1940年6月被捕,于1941年5月2日被枪决。1941年5月长征接替其职位[8]。1951年3月25日《人民报》的一篇文章称长征为革命的“缔造者和指挥官”,称胡志明为“越南革命和越南抵抗运动的灵魂”[9]。1956年长征因其在土地改革中的政策决策而被降职[10]。越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志明兼任第一书记,但很快便任命黎笋为代理第一书记[11]。1960年黎笋正式当选第一书记,在胡志明于1969年9月2日去世前为党内二号人物[12]。胡志明在1969年死后,党内不再设主席一职,黎笋在1969年9月2日至1986年7月10日(其去世)间先后出任第一书记和总书记,成为无可争议的越南一号人物[13]。他在下一届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始前两个月去世,长征接替其职位。第六届党代会后长征再次被降职,阮文灵接替其职位[14]。阮文灵任内推行“革新开放”,西方媒体由此称其为“越南的戈尔巴乔夫”[15]。1991年阮文灵因健康原因去职,第七届党代会选举杜梅为总书记[16]。1997年在党内改革派的压力之下杜梅去职[17],黎可漂作为折衷候选人当选总书记[18]。2001年第十届党代会前夕中央委员会否决了政治局的一项决策,并投票罢免了黎可漂[4]。农德孟接替其职位,推行现代化政策;他同时还是首位拥有大学学历的总书记[19]。2011年农德孟在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退休,阮富仲接替其职位,但其得票在诸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只位列第8[2]。在2016年1月28日,越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阮富仲再次当选越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2021年1月31日,越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阮富仲第三次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打破了连任两届的规定,亦是继胡志明和黎筍后任期最长的越共领导人。[20][21]。
越共中央历任主要负责人
印度支那共产党主要创始人 | |||||||
---|---|---|---|---|---|---|---|
№ | 姓名 (生卒) |
就任 | 去任 | 顺位 | 中央委员会 | 政党 | 肖像 |
非正式 | 胡志明 Hồ Chí Minh (1890-1969) |
1930年10月27日 | 1945年11月11日 | - | 中央临时委员会(1930-1935) 第一届中央委员会(1935-1945) |
印度支那共产党 | |
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
№ [注 2] |
姓名 (生卒) |
就任 | 去任 | 顺位 [注 3] |
中央委员会 | 政党 | 肖像 |
1 | 陈富 Trần Phú (1904-1931) |
1930年10月27日 | 1931年9月6日 | 1 | 中央临时委员会(1930-1935) | 印度支那共产党 | |
2 | 黎鸿峰 Lê Hồng Phong (1902-1942) |
1931年10月27日 | 1936年7月26日 | 1 | 第一届中央委员会(1935-1945) | ||
3 | 何辉集 Hà Huy Tập (1906-1941) |
1936年7月26日 | 1938年3月30日 | 1 | |||
4 | 阮文渠 Nguyễn Văn Cừ (1912-1941) |
1938年3月30日 | 1940年11月9日 | 1 | |||
5 | 长征 Trường Chinh (1907-1988) |
1941年5月 | 1945年11月11日 | 1 [注 4] |
|||
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 |||||||
№ | 姓名 (生卒) |
就任 | 去任 | 顺位 | 中央委员会 | 政党 | 肖像 |
* | 胡志明 Hồ Chí Minh (1890-1969) |
1951年2月19日 | 1969年9月2日 | 1 | 第二届委员会(1951-1960) 第三届中央委员会(1960-1976) |
越南劳动党 | |
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 |||||||
№ [注 2] |
姓名 (生卒) |
就任 | 去任 | 顺位 | 中央委员会 | 政党 | 肖像 |
5 | 长征 Trường Chinh (1907-1988) |
1951年2月19日 | 1956年9月24日 | 2 | 第二届中央委员会(1951-1960) | 越南劳动党 | |
6 | 胡志明 Hồ Chí Minh (1890-1969) |
1956年9月24日 | 1960年9月10日 | 1 | |||
第三届中央委员会(1960-1976) | |||||||
7 | 黎笋 Lê Duẩn (1907-1986) |
1960年9月10日 | 1976年12月20日 | 2 [注 5] |
|||
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
7 | 黎笋 Lê Duẩn (1907-1986) |
1976年12月20日 | 1986年7月10日 | 1 | 第四届中央委员会(1976-1982) | 越南共产党 | |
第五届中央委员会(1982-1986) | |||||||
5 | 长征 Trường Chinh (1907-1988) |
1986年7月14日 | 1986年12月18日 | 1 | |||
8 | 阮文灵 Nguyễn Văn Linh (1915-1998) |
1986年12月18日 | 1991年6月28日 | 1 | 第六届中央委员会(1986-1991) | ||
9 | 杜梅 Đỗ Mười (1917-2018) |
1991年6月28日 | 1997年12月26日 | 1 |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1991-1996) | ||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1996-2001) | |||||||
10 | 黎可漂 Lê Khả Phiêu (1931-2020) |
1997年12月26日 | 2001年4月22日 | 1 | |||
11 | 农德孟 Nông Đức Mạnh (1940-) |
2001年4月22日 | 2011年1月19日 | 1 | 第九届中央委员会(2001-2006) | ||
第十届中央委员会(2006-2011) | |||||||
12 | 阮富仲 Nguyễn Phú Trọng (1944-) |
2011年1月19日 | 現任 | 8 |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2011-2016) | ||
1 |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2016-2021) | ||||||
1 | 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2021-) | ||||||
在世前任越共中央总书记
姓名 | 任期 | 出生日期 |
---|---|---|
农德孟 | 2001年4月22日-2011年1月18日 | 1940年9月11日 |
最近一位去世的前越共中央总书记为黎可漂(任期:1997年-2001年),他于2020年8月7日凌晨2时52分在越南首都河内逝世,享年89岁(满88周岁)[23]。
注释
- 中央政治局是党和中央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其成员和排位由党代会新成立的中央委员会选举决定[3]。中央委员会有权否决政治局的决策,但这一情况不经常发生[4]。
- 非官方排序
- 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在其第一次会议中选举政治局委员[3]。大卫·柯在其同多名越南高官的采访中了解到政治局委员的排名是由其在中央委员会中获得的票数决定的。越南公安部部长黎鸿英在第十届政治局中得票第二高,由此排位第二。苏辉若得票最少,由此列第十。这一机制在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全会时开始采用[22]。在此之前排位是官方的,但现已并非如此(有争议)[3]。
- 1945年八月革命前排位第一。
- 1969年9月2日胡志明去世前排位第二[12]。
参考文献
- Porter 1993, pp. 83–84.
- . Government of Vietnam Government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19 January 2011 [23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 Van & Cooper 1983, p. 69.
- Abuza, Zachary. . Vietnamese Professionals of America.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12. 16 November 2001.
- Dodd, Lewis & Emmons 2003, p. 557.
- Brocheux 2007, p. 60.
- Sophie Quinn-Judge 2003, p. 225.
- Currey 2005, p. 61.
- Sophie Quinn-Judge 2003, pp. 1–2.
- Thai 1985, pp. 27–29.
- Ooi 2004, p. 777.
- Brocheux 2007, p. 174.
- Woods 2002, p. 74.
- Corfield 2008, pp. 111–112.
- M.G. Mason & M. Mason 1997, p. 313.
- . The Economist. June 29, 1991.
- Largo 2002, pp. 10–13.
- Abuza, Zachary. . Vietnamese Professionals of America.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1. 16 November 2001.
- . BBC World News. BBC Online. 22 April 2001 [27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 . 联合早报. 2021-02-01 [2021-02-01] (中文(简体)).
- . VTV. [2021-01-31] (越南语).
- Koh 2008, p. 666.
- . 越通社.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外部链接
- Brocheux, Pierr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521850629.
- Corfield, Justin. . ABC-CLIO. 2008. ISBN 9780313341946.
- Currey, Cecil. . Potomac Books. 2005. ISBN 9781612340104.* Dodd, Jan; Lewis, Mark; Emmons, Ron. . Rough Guides. 2003. ISBN 9781843530954.
- Koh, David. . Asian Surv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uly–August 2008, 48 (4): 650–672. doi:10.1525/as.2008.48.4.650.
- Largo, V. . Nova Publishers. 2002. ISBN 9781590333686.
- Mason, Michael G.; Mason, Mike. .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97. ISBN 9780874518290.
- Ooi, Keat Gin. 2. ABC-CLIO. 2004. ISBN 9781576077702.
- Gareth Porter Porter Gareth.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9780801421686.
- Quinn-Judge, Sophie.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ISBN 9780520235335.
- Van, Canh Nguyen; Cooper, Earle. . Hoover Press. 1983. ISBN 9780817978518.
- Woods, L. Shelton. . ABC-CLIO. 2002. ISBN 9781576074169.
- Thai, Quang Trung.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2. ISBN 978997198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