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爾巽

趙爾巽1844年5月23日-1927年9月3日),次珊無補清朝漢軍正藍旗人,祖籍登州蓬萊。清末政治、軍事人物,曾任四川總督湖广总督東三省總督清史馆馆长。《清史稿》的主修者,奉天講武堂的創辦人。遺著有《刑案新編》、《趙留守攻略》等。现有赵尔巽墓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神山村北。

趙爾巽
國家 大清 中华民国
爾巽
羅馬拼音Zhào Ěrxùn
次珊
無補
旗籍漢軍正藍旗
祖籍登州蓬萊
出生1844年5月23日
逝世1927年9月3日
墓葬趙爾巽墓:北京市懷柔區懷北鎮神山村北
刑案新編》、《趙留守攻略》、《清史稿

生平

同治六年(1867年)中舉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進士,后歷任翰林院編修安徽陕西等省按察使甘肅新疆山西布政使[1]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1月,奉命護理山西巡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署湖南巡抚。光绪三十年(1904年)4月,內調署戶部尚書。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4月,復外調出任盛京將軍

1906年1月1日,盛京將軍趙爾巽奏准奉天設商務總局,調查全省礦產及各項商業[2]:15。5月25日,清廷電飭袁世凱、趙爾巽、程德全等協力進剿馬賊[2]:28。10月19日,清廷以盛京將軍趙爾巽奏奉省應辦事宜為難,諭軍機大臣等奉省所用人員,准其奏咨調往,所需款項隨時咨商戶部設法協濟,並勉趙爾巽力任該職,所有練兵、理財以及農工商業,務當認真籌辦[2]:44

1907年3月17日,趙爾巽札行各州縣,通諭民間禁止售地租地於外人[2]:66。4月11日,盛京將軍趙爾巽電告外務部:日本駐屯滿洲軍隊,除鐵嶺、奉天兩處鐵道守備隊外,已全部退完[2]:69。5月3日,清廷以四川總督岑春煊郵傳部尚書,裁缺盛京將軍趙爾巽為四川總督[2]:71。5月9日,外務部電前盛京將軍趙爾巽,日商私訂開礦合同,應切實諭禁,並照會日領事聲明不認[2]:71。5月17日,趙爾巽電外務部,請照會日使,禁阻日人越界收取黃海渤海及山東沿海一帶漁利[2]:72。后由趙爾巽弟趙爾豐代理四川總督。同年7月,张之洞入京授军机大臣,乃以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在此期间主持创办湖北法政学堂。11月13日,湖廣總督趙爾巽電請外務部力阻日人在漢口租界外購地[2]:95

1908年2月,復調任四川總督。1911年3月繼錫良東三省總督,並授欽差大臣。期間重用張作霖,任其為奉天國民保安會軍事部副部長。[3]1912年1月30日,赵尔巽致电袁世凯,要求袁世凯承认东三省的立法、人事、财政、军事的独立。3月15日,袁世凯任命赵尔巽为东三省都督。

民國成立後,隱居青島。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凱委任其为清史馆馆长,主编《清史稿》。初期經費充足,每月拨款10多万银元,最高者每月薪金600元。由赵尔巽做主,广聘人员。清末耆儒通士,不少都进入史馆。1916年,袁世凯病逝,北洋政府财政维艰,馆中经费骤减10万銀元。清史馆开支成为重大问题,编纂人员纷纷离去。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段祺瑞擧行善後會議,推其為正議長。5月,又聘其為臨時參政院參政,並被指定為臨時參政院院長。1926年,趙爾巽靠個人關係向張作霖吳佩孚張宗昌等人募捐,方才勉強維持清史館的運作。民国十六年(1927年),《清史稿》勉強完稿,旋即逝世於北京

家庭

排行老二,有兄赵尔震,三弟赵尔丰,四弟赵尔萃

参考文献

  1. . 哔哩哔哩专栏. 2018年8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1日).
  2.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3. 《张学良口述歷史》中称,“我父亲(指张作霖)没有人一个人可怕的,没有怕的人,他就怕赵尔巽,就是赵尔巽能说他……我父亲能起来,就是赵尔巽提拔起来的”。

参见

嵩山四友
徐世昌 - 趙爾巽 - 李經羲 - 張 謇
 大清帝国官衔
前任:
鹿傳霖
戶部漢尚書
光緒三十年七月庚辰-光緒三十一年四月丙午
(1904年8月14日-1905年5月7日)
繼任:
張百熙
前任:
锡良
东三省总督
宣统3年3月-宣统3年12月
(1911年4月20日-1912年2月12日)
清朝灭亡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