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金良

辜金良1915年10月26日-2005年1月6日),日治臺灣嘉義廳樸仔腳(今中華民國臺灣省嘉義縣朴子市)人,曾經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朴子公學校(今朴子國小),1937年後往來臺灣大陸間從事貿易工作,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成為交通員傳遞情報,1950年遭逮捕入獄,[1]1964年5月出獄,1965年透過難友陳明忠介紹與許金玉結縭,從事養鴨暨經營蛋行事業致富,此後終生以追求兩岸統一為職志。2005年1月6日病逝[2][3]

辜金良
性别
出生1915年10月26日
日治臺灣嘉義廳樸仔腳(今嘉義縣朴子市
逝世2005年1月6日(2005歲-01歲-06)(89歲)
臺灣
国籍 大日本帝國(1915-1945)
 中華民國(1945-2005)

生平

早年

辜金良於1915年(大正3年)生於日治臺灣嘉義廳樸仔腳(今中華民國臺灣省嘉義縣朴子市)。由於受到祖母的影響,早在幼年反日思想即深植辜金良心中。1924年進入朴子公學校就讀,四年級時曾辱罵台籍教師「日本狗」慘遭毒打。1930年畢業後,以經營家中雜貨店為生[1][2]

左翼青年

1920年代,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農民組合在街頭經常有演講活動,1930年辜金良透過聆聽演講結識了台灣農民組合朴子支部幹部李天生許分,接觸社會主義思想。透過閱讀《新青年》及魯迅等作者的著作,辜金良思想開始左傾。1935年辜金良經李天生介紹認識了楊逵。1936年,楊逵創辦刊物《台灣新文學》,辜金良協助募款並資助發行;1937年6月《台灣新文學》停刊,辜金良返回朴子[4]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辜金良為躲避徵兵潛往日本投靠許分,不久即遭到逮捕遣返台灣。返台後辜金良投靠楊逵,住在「首陽農場」,後轉往高雄,先後任職於唐榮鐵工廠與大榮鐵工廠。途中遇見昔日好友李天生,遂被派往南京,負責南京分公司業務。辜金良在大陸及台灣間往返,熟稔貿易,離職後進入日人經營的「岩上洋行」,成為與皖北新四軍貿易的商販[4][1]

共黨交通員

1945年台灣光復後,辜金良返台並帶回許多左翼書刊。1946年,劉啟光發行《臺灣評論》,楊逵與王萬得蘇新廖瑞發等成員都參與編輯工作。辜金良經由楊逵的介紹認識了李喬松,1946年5月,辜金良應王萬得、李水井吳思漢、李舜雨的要求,同赴上海台灣同鄉會與李偉光會面;返台後不久,辜金良便通過廖瑞發的安排認識張志忠,並經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省工委)開始從事地下工作。之後許分也透過辜金良介紹認識張志忠加入省工委[4],參與台灣自治聯軍與二十一師的作戰。

1947年辜金良加入省工委後從事交通員工作,將貿易所得提供給張志忠,之後改隸於蔡孝乾直屬。1950年辜金良遭到逮捕入獄,坦承將財物交付張志忠,然時《懲治叛亂條例》尚未公告,辜金良遂獲判感訓三年。1950年底,依蔡孝乾供述利用辜金良進口木材等事,雖辜金良堅不吐實最後仍被以參加叛亂組織定罪,判徒刑12年[5]

統一運動

1964年5月出獄,1965年透過難友陳明忠介紹與許金玉結縭,從事養鴨暨經營蛋行,事業逐漸上軌道,仍經常與難友聯繫,1976年因陳明忠案遭到留置四個多月,1987年台灣解嚴後,積極推動成立「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致力協助支持中國統一勞動黨中國統一聯盟社會團體,不追求物質生活把錢捐助給需要幫助的人與團體,以追求統一與實現社會主義理想為職志,辜金良晚年中風臥病在床,夫人許金玉賣掉蛋行,2002年許金玉成立「辜金良文教基金會」繼續推動兩岸統一活動,2005年1月6日辜金良病逝[2][3]

陳明忠

1976年7月4日發生陳明忠案,陳金火、蔡意誠、王乃信、蔡國智、辜金良、張先蛋、鄭溪北等人先後遭到留置約談,其中林賜安、蔡國智、袁乃匡、辜金良四人被留置四個多月因為查無證明獲釋,此案多人遭判十年至七年不等徒刑[6][7]

平反

2018年10月5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三字第1075300110B號函文,正式撤銷受難者林慶雲君等1270人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刑,其中 (39)安潔字第 2945 號,有關辜金良參加叛亂之組織之有罪判決暨其刑之宣告正式撤銷[8]

參考文獻

  1. 藍博洲. . 南方家園. 2010-02-12.
  2. 藍博洲. . 台灣人民出版社. 2017-12-22.
  3. 曾文珍. . 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 2002.
  4. 藍博洲. . 《批判與再造》. 2004-10.
  5. 台灣省保安司令部. . 國家檔案管理局. 1950-11-23 [2018-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6. 李娜、呂正惠. . 人間出版社. 2014-05-27.
  7. 陳英泰. . 唐山出版社. 2009-12-01.
  8. . 中華民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